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引发什么疾病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心脏病名词解释

妊娠合并心脏病名词解释

妊娠合并心脏病名词解释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同时患有心脏病的情况。

妊娠期间对心脏
的要求会增加,由于身体的变化和心脏负荷的增加,可能对已有心脏病的患者造成额外的压力和健康风险。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以是已知的心脏病在怀孕期间恶化或加重,也可以是在怀孕
期间首次出现的心脏病。

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这些心脏病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可以因患者的心脏病类型和病情的不同而异。

一般
来说,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心悸、疲劳和心绞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管理,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个团队通常由产科医生、心脏病专家、麻醉师和产科护士组成。

治疗目标是平衡孕妇的心脏需求和保护胎儿的安全。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手术和监护。

一些心脏病患者在怀孕期间可能需
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来改善心脏功能。

怀孕期间的心脏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监护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总的来说,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带来一定的风险。

治疗和管
理该病的关键在于一个专业的多学科团队的综合评估和治疗,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胎儿的发育情况,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都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2020年初级护师《妇产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初级护师《妇产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初级护师《妇产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一、A11、臀位阴道分娩时,在产程处理中正确的是A、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加速产程B、宫口开大1~2cm时给予肥皂水灌肠C、一旦破膜应立即听胎心D、为避免脐带脱垂,活跃期应充分堵阴道口E、宫缩时阴道口见胎足,提示已进入第二产程2、产前检查发现巨大儿,最需考虑的病理情况是A、孕妇并发糖尿病B、营养过剩C、母体身材高大D、经产妇E、过期妊娠3、体重超过下列哪项的胎儿称巨大胎儿A、3000gB、4000gC、3500gD、4500gE、5000g4、中骨盆狭窄可发生A、子宫收缩过强B、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C、持续性枕后位D、子宫收缩乏力E、子宫破裂5、最常用的臀位矫正方法是A、胸膝卧位B、激光照射C、针刺至阴穴D、外转胎位术E、红光照射6、下述哪种情况可使用催产素A、宫颈水肿B、头盆不称C、不协调性宫缩乏力D、协调性宫缩乏力E、子宫痉挛性狭窄环7、协调性宫缩乏力的处理原则是A、立刻行剖宫产B、密切观察宫缩及产程进展C、纠酸,补液,行胎儿宫内复苏D、阴道检查,了解胎方位及头盆相称程度E、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促使产妇尽快分娩8、纠正异常宫缩采用的方法为A、给镇静药B、50%硫酸镁液湿热敷C、宫口开全,指导产妇屏气用力D、温肥皂水灌肠E、24h一次肛查9、臀位阴道分娩,胎儿脐部娩出后结束分娩的时间不得超过A、8minB、9minC、10minD、12minE、15min10、对强直性子宫收缩,最佳的处理是A、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B、立即给予缩宫素静滴C、做好接生准备D、给予适当镇静剂E、恢复子宫收缩的生理极性和对称性11、下列哪项不是子宫收缩乏力对母体的影响A、容易导致生殖道瘘B、可引起产后出血C、病理性缩复环D、较易发生胎盘胎膜残留E、可发生产后感染12、矫正臀位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妊娠A、16周B、20周C、24周D、28周E、30周二、A21、初产妇临产16小时,肛诊宫口开全2小时,先露达棘下2cm,骨产道正常,枕后位,胎心122次/分,此时最恰当的分娩方式是A、即刻行刮宫产术B、行会阴侧切术,产钳助娩C、静脉点滴催产素D、等待胎头自然旋转后阴道助产E、静脉高营养等待阴道自娩2、患者女性,25岁。

妊娠合并心脏应急预案

妊娠合并心脏应急预案

一、背景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合并心脏方面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这类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母婴安全。

二、应急预案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2. 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降低母婴死亡率。

3. 减少因妊娠合并心脏病导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评估(1)对所有孕妇进行孕期筛查,特别是有心脏病史、家族史、症状和体征异常的孕妇。

(2)对疑似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立即进行详细的心脏功能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等。

2. 医疗资源配置(1)成立妊娠合并心脏病诊疗小组,包括产科、心血管内科、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

(2)配备充足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如心脏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抗心力衰竭药物、抗凝药物等。

3. 应急处理流程(1)一旦发现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出现心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快速评估病情,进行紧急抢救,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抗凝药物等。

(3)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剖宫产,必要时进行心脏手术。

4. 分娩管理(1)密切监测孕妇的心脏功能,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2)第一产程,安慰鼓励产妇,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用力屏气。

(3)第二产程,避免用力屏气加腹压,可采取会阴侧切术、胎头吸引术或产钳助产术,缩短第二产程。

(4)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放置沙袋,以防腹压骤降。

5. 产后观察与护理(1)产后严密监测孕妇的心脏功能、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给予低流量吸氧,保证充足睡眠。

(3)根据医嘱进行抗心力衰竭、抗凝等治疗。

(4)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孕妇树立信心。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妊娠合并心脏病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妊娠期心脏病妇女的护理

妊娠期心脏病妇女的护理

妊娠期心脏病妇女的护理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妊娠与心脏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

识别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掌握其预防和治疗原则,正确应用护理程序,提供有效的护理活动,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关键词:妊娠期;心脏病;妇女;护理一、妊娠心脏病概述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妊娠前已患有的心脏病、妊娠后发现或发生的心脏病)是妇女在围生期患有的一种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易加重孕妇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为非直接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

随着心血管外科诊疗技术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约有85%的病人可以存活至成年。

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的类型构成比也随之发生改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逐年降,但在相对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仍较常见。

二、妊娠影响(一)妊娠期。

妊娠期妇女循环血容量于妊娠第6周开始逐渐增加,32至34周时会达到高峰,至妊娠末期血容量可增加50%,产后2至6周逐渐恢复正常。

总循环血量的增加可引起心推出量增加和心率加快。

妊娠末期,心排出量较孕前平均增加30%至50%,心率平均每分钟增加约10次,妊娠末期子宫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2.5至3cm,导致心脏大血管轻度扭,由于心率和心排血量增加,使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易出现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二)分娩期。

在第一产程中,每次子宫的收缩都会使约250至500ML血液挤入体循环,回心血流量增多使心排血量增加,平均动脉压增高10%,加重心脏负担。

第二产程中,除子宫收缩外,腹肌和骨骼肌的收缩使外周循还阻力增加,且分观时产妇屏气,内脏血液向心脏回流增加,此时心脏前后负荷显著加重。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会导致腹腔内压力骤间降低,使血液大量流向内脏,同时减少心脏血量,妊娠合开心脏病的孕妇极易诱发心力较竭和心律失常。

(三)产褥期。

分娩后3日内,由于胎儿娩出,子宫收缩导致血液大量进入体循环,组织间隙内潴留液体也回流至体循环,体循环血量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心血管系统在妊娠期出现的一系列的变化不能立即恢复,加之产妇伤口和宫缩疼痛、分娩疲劳、新生儿哺乳等负担,仍须警惕心力衰竭的发生。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F4、艾森曼格综合征 差
精品课件
耐受力
第二产程及产后出血 时避免心衰发生
不宜妊娠,尽早中止
(二)风湿性心脏病
• 二尖瓣狭窄:可诱发急性肺水肿及充血性 • 二尖瓣关闭不全:耐受力较好 • 主动脉瓣狭窄:轻型耐受佳、重型可心衰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耐受力较好
心衰
精品课件
(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精品课件
前言
定义:是指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 肌炎、心律失常或由妊娠加重心脏负担而诱发 的心脏病
孕产妇四大死因之一: 妊娠合并心脏病
精品课件
目录
一、妊娠、分娩、产褥对心脏病的影响 二、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 三、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四、诊断 五、防治 六、护理要点
精品课件
2、剖宫产:对胎儿偏大,产道条件不佳及心功能III~IV级者均应选择剖宫产。术中、术后 严格限制输液量。不宜妊娠者同时输卵管结扎。
• 产褥期:产后3日内,尤其24h 内仍是发生心衰的危险时期,需充分休息抗感染。心功
能> III级者不宜哺乳。 • 心脏手术指征:一般不主张孕期手术,尽可能在幼年、孕前或分娩后再行心脏手术。
• 宫缩 子宫血液进入体循环 • 孕期组织潴留液体回到体循环
血容量暂时性增加,心脏 负担加重
所以: 妊娠32-34周 最易心衰分的娩期
产褥期最初三天内
精品课件
日尤 内其
产 后
3
二、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
(一)先天性心脏病(跃居第一位)

分型 处
包括 置
无紫绀型 房、室间隔缺损 较好
动脉导管未闭
紫绀型
精品课件
六、护理要点

【专家共识】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MDT管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MDT管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并发产后出血MDT管理专家共识随着心血管内、外科技术的发展,使更多心脏病女性患者生命延长,生存至生育年龄。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5%~3%,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死因之一。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妊娠合并结构异常性心脏病患者因其特殊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发产后出血者也较为常见,救治也更为棘手复杂,产科、心血管内外科、麻醉科、输血科、血液科及ICU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联合管理更为重要。

1 结构性心脏病的分类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结构异常性(简称结构性)心脏病及非结构异常性心脏病,育龄女性常见的结构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和心肌病等。

1.1 先天性心脏病即出生时就已存在的心脏循环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包括无分流型(主动脉或肺动脉口狭窄、Marfan综合征、Ebstein综合征等)、左向右分流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和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征等),其中右向左分流的复杂性紫绀型心脏病属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

1.2 瓣膜性心脏病是指先天性及获得性心脏瓣膜病变,产生异常血流动力学导致心功能异常,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变,累及多个瓣膜者称为联合瓣膜病。

最常见的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瓣膜异常。

1.3 心肌病由心室的结构改变和整个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一组病变,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病,依据病变的主要特征分为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

以心脏扩大、心肌壁增厚、心功能下降和常伴发心律失常为特点。

1.4 其他心包疾病及心脏肿瘤等。

2 结构性心脏病和产后出血的关联性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1000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二十二、妊娠合并心脏病【概述】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其患病率为1%~4%,病死率为%。

在我国孕产妇死因中,妊娠合并心脏病高居第二位。

风湿性心脏病是以往妊娠合并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但近年来由于风湿热得到积极和彻底的治疗,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已退居第二位。

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心脏手术的改善,先天性心脏病女性生存至育龄且妊娠者逐渐增加,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已跃居首位。

此外,妊高征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心肌炎、贫血性心脏病及各种心律失常等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心脏病患者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因心脏负担加重而发生心力衰竭。

在我国孕产妇死因中是非直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只有加强孕期保健,才能降低孕妇死亡率。

1、病因(1)妊娠早期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加大,显著加重了心脏负担。

血容量增加始于妊娠第六周,至32~34周达高峰,较妊娠前增加30%~45%,从而引起心率加快及心排血量增加。

妊娠早期是以心排血量增加为主,妊娠晚期需增加心率以适应血容量增多。

至分娩前1~2个月,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10次,使心脏负担加重。

此外,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使心脏向左向上移位而致心脏的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地增加心脏负担,更易使心脏病孕妇发生心力衰竭。

(2)分娩期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在第一产程,子宫收缩能增加周围循环阻力,血压稍升高,幅度为5~10mmHg。

每次宫缩有250~500ml血液从子宫中被挤出,中心静脉压升高。

第二产程时,除子宫收缩外,产妇出现用力屏气,腹壁肌及骨骼肌同时工作,使周围循环阻力及肺循环阻力均增加;同时增加腹压能使内脏血液涌向心脏。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原有血液自左向右分流,可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房压力增高而转变为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

第三产程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突然缩小,胎盘循环停止,子宫向窦内大量血液突然进入全身循环。

同时腹压骤减,血液向内脏倾流,回心血量急剧减少,使功能不良的心脏易在此时发生心力衰竭。

妊娠期心脏病心衰原因分析及心率控制的临床意义

妊娠期心脏病心衰原因分析及心率控制的临床意义

妊娠期心脏病心衰原因分析及心率控制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析妊娠期心脏病心衰的原因及心率控制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心脏病的患者300例参与研究,对其中的70例心功能处于Ⅲ、Ⅳ级的患者进行心力衰竭的原因分析。

并根据分娩前的心率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以100次/min为界限,心率控制良好的39例为观察组,心率控制不良的31例为对照组。

结果:妊娠期心脏病心力衰竭70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心衰的患者有39例(55.71%),妊娠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18例(25.71%),围产期心肌病患者有7例(10%),妊娠期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有5例(7.14%)。

其他不明原因,如心律失常、贫血等1例(1.43%)。

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产前抗心衰的治疗,产时和产后需要继续抗心衰治疗的患者比例,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引起妊娠期心脏病心衰的原因从主到次分别是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妊娠期风湿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妊娠期甲亢性心脏病等。

通过对妊娠期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抗心衰治疗,并将心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提高患者分娩时的耐受性,有利于产生一个良好的分娩结局。

关键词:妊娠合并症;心脏病;心力衰竭;心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heart failure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art rate control. Methods: 300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3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the causes of heart failure were analyzed in 70 patients with cardiac function in grade III and Ⅳ.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 s according to their heart rate before delivery, with 100 beats /min as the limit. 39 cases with good heart rate control were taken as theobservation group, and 31 cases with poor heart rate control were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Among the 70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ring pregnancy, there were 39 patients (55.71%) with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18 patients (25.71%)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7 patients (10%) withperinatal cardiomyopathy, and 5 patients (7.14%) with hyperthyroidheart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Other unknown causes, such as arrhythmia, anemia, etc., 1 case (1.43%).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prenatal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requiring continuous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 during delivery and postpartum was high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main and secondary causes of heart failure are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perinatal cardiomyopathy and hyperthyroid heart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By implementing effective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ring pregnancy and controlling the heart rate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patient's tolerance during delivery can be improv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ducing a good delivery outcome.Key words: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Heart rate妊娠期心脏病主要指的是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其他疾病合并引发的心力衰竭,是妊娠期较为严重且常见的疾病,该病会直接危及到母亲和胎儿的生命,也是导致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引发什么疾病
*导读: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随着病变的进展
病情加重,而妊娠后会使病情进展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

二尖瓣疾患……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随着病变的进展病情加重,而妊娠后会使病情进展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

二尖瓣疾患的病人在孕期并发症发生率。

*1、心力衰竭
风湿性瓣膜病孕妇可出现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但尤以右心衰竭多见,特别在二尖瓣狭窄孕妇中发生率更高。

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年龄、胎次、瓣膜病变类型及程度、心功能和促发因素有关。

风湿性心脏病孕妇年龄>35岁者,发生心力衰竭多。

多产妇因心脏储备功能差,易发生心衰,但若初产妇发生心力衰竭,其病死率高于经产妇发生心衰者。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妊娠时,在孕3个月至足月分娩及分娩结束期间,随时可能发生肺水肿,右心衰竭;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能较好地适应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心脏负荷的增加,很少发生心衰。

主动脉狭窄在风湿性心脏病中较少单独存在,合并妊娠时孕妇常能平安度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罕见发生心衰;主动脉关闭不全孕妇通常能顺利度过妊娠及分娩期。

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发生心衰的危险性较大。

若孕妇同时伴感染、输血输液过多、过量或剧烈运
动及合并其他疾病时易促使发生心衰。

*2、感染性心内膜炎
孕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及生殖道感染,可因菌血症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可诱发心衰,最终导致死亡。

*3、心律失常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孕妇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除可发生心房颤动外还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孕妇以室性心律失常常见。

*4、血栓栓塞
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孕妇发生循环栓塞常见,但前者的发生率更高,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血栓栓塞的发生极少。

二尖瓣狭窄伴房颤者血栓脱落常见脑栓塞。

*5、妊高征
近1/3的风心病患者在妊娠晚期并发妊高征,尤其在二尖瓣狭窄孕妇中,这是引起妊娠晚期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Szekely把这一综合征列为影响心功能并可能促发和加重心衰的高危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