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定襄中学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随着新课程在全范围的逐步推广实施,以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和变化。

我校的课改工作起步虽早,但进度较缓,与省内一些课改工作先进校有明显差距。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推进我校构建以“问题导学”为基本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工作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巩固发展课程改革多年来的成果,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为载体,坚持“培训先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强势推进”的原则,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要坚持“行政推动,全体参与,示范引领,以校为本”的工作思路。

“行政推动”即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全体参与”即全校所有师生都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学校要有试点年级、实验班,要将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作为课改的引领保障,分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示范引领”即让一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在全校开展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即课堂教学改革要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基本原则借鉴性原则:对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结合本省各校的实际,借鉴性地使用,决不能照搬照抄。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一、指导思想为了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标任务1、把我校建设成榆林市高效课堂领跑学校,具有很强的示范水平。

2、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开课率为100%。

3、用“学本”理念指导教学,实现“用模式”而“不唯模式”。

4、建设一定规模的课改标兵,能承担示范教学人数达到三分之二。

5、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连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6、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文化,实行和谐、民主、规范、高效。

7、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以高效课堂助推学校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三、保障措施1、重视“再培训”工作。

做好教师、小组长、家长的培训工作。

每学期五次教师层面的培训,一次家长、小组长培训。

2、形成激励机制。

每学期认定一批课改标兵,表彰一次优秀小组及小组长,建立优秀小组风采展。

3、重视小组文化建设。

各小组由亮丽的组名,振奋人心的组训,有意识安排小组间的竞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小组。

4、加大常态教研管理。

实行人人公开课制度、书面评课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教研会考勤制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

5、建立研究共同体。

将教师分为10个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评课,提高研讨实效。

6、实效年级教学视导。

分年级进行教学视导,确定首席评课人,形成评课材料,进行集体研讨。

7、开展示范课活动。

每学期初,按照“先磨后上”的办法,安排课改标兵上示范课,以精品课引领教学改革。

8、积极承担上级高效课堂的示范、调研任务,以任务助推高效课堂的快速推进。

9、成立领导小组。

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校级领导为课改领导小组,有序领导和服务与高效课堂的推进。

10、确定明确的时间表。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彻底转变学生的研究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形成高效的研究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标任务1、建设成榆林市高效课堂领跑学校,具有很强的示范水平。

2、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开课率为100%。

3、用“学本”理念指导教学,实现“用模式”而“不唯模式”。

4、建设一定规模的课改标兵,能承担示范教学人数达到三分之二。

5、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连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6、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文化,实行和谐、民主、规范、高效。

7、彻底转变学生的研究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8、以高效课堂助推学校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三、保障措施1、重视教师、小组长、家长的再培训工作,每学期五次教师层面的培训,一次家长、小组长培训。

2、形成激励机制,每学期认定一批课改标兵,表彰一次优秀小组及小组长,建立优秀小组风采展。

3、重视小组文化建设,各小组由亮丽的组名、振奋人心的组训,有意识安排小组间的竞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小组。

4、加大常态教研管理,实行人人公开课制度、书面评课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教研会考勤制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

5、建立研究共同体,将教师分为10个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评课,提高研讨实效。

6、分年级进行教学视导,确定首席评课人,形成评课材料,进行集体研讨。

7、开展示范课活动,按照“先磨后上”的办法,安排课改标兵上示范课,以精品课引领教学改革。

8、积极承担上级高效课堂的示范、调研任务,以任务助推高效课堂的快速推进。

9、成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校级领导为课改领导小组,有序领导和服务与高效课堂的推进。

10、确定明确的时间表,一年内新模式开课率达到100%,二年内达到县内示范水平,三年内在榆林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6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6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6篇课堂里的学习时间一共只有45分钟,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高效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效课堂实施方案6篇内容,欢迎参考借鉴~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篇1为了消除教学中存在的三重三轻(重应付、轻功夫,课前不准备或准备不充分、上课随意盲目;重书本、轻学生、上课缺乏激情、缺少互动、不顾学生实际,照本宣科;重形式、轻效能、课堂活动表面化、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学生无收获)现象,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学校202X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恩施高中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大力开展教改、校本教研为载体,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理念1、高效课堂的目标是教学的高效益让学生在一节课内知识的掌握、方法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效益最大化。

检验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2、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

3、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5、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三、高效原则1、四个优化引领。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的四个方面的优化。

2、学本教学理念。

达到五个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发展为主旨。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

定襄中学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随着新课程在全围的逐步推广实施,以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和变化。

我校的课改工作起步虽早,但进度较缓,与省一些课改工作先进校有明显差距。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推进我校构建以“问题导学”为基本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工作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巩固发展课程改革多年来的成果,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为载体,坚持“培训先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强势推进”的原则,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要坚持“行政推动,全体参与,示引领,以校为本”的工作思路。

“行政推动”即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全体参与”即全校所有师生都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学校要有试点年级、实验班,要将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作为课改的引领保障,分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示引领”即让一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在全校开展示课、研讨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即课堂教学改革要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基本原则借鉴性原则:对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结合本省各校的实际,借鉴性地使用,决不能照搬照抄。

创新性原则: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真正构建具有自主特色,符合学校教情、学情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原则: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作为我们推进此项工作的出发点,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此项工作的归宿。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5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5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篇1:“高效课堂建设推进年”实施方案温店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推进年”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我校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加快课堂教学创新进程,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将按照滨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意见》精神和阳信县教育体育局《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意见》《阳信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通知(阳教发〔2018〕57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学中心、质量中心、学生中心”的教学育人思想。

二、目标任务通过“高效课堂建设推进年”活动,组织和引导我校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树立并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3211四环节教学模式为基础,营造“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的良好教学环境,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效率的典型课堂,推动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开展,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

(2018年9月7日前)通过会议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成立高效课堂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拟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规定。

(二)理论培训阶段。

(2018年9月8日—14日)采用集中、分组、自学以及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高效课堂资料汇编》《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等文件,并做好笔记。

(三)初步尝试阶段。

(2018年9月)每位教师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对“高效课堂”课堂模式进行初步尝试,学会导学案的编写。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参照南安市确定实施“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率先推行“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特色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

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教改实验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引导实验教师认真领会有效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实验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教学水平能体现新课程特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0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0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0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第1篇: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龙家圈乡小学教育精品、实现高位运行;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资料、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进取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资料和策略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构成等。

(1)备资料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

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景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依据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进取性。

具体策略:抓实团体备课。

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资料到位,备课主讲到位。

其次完善团体备课常规:一主备、教研组内讨论、团体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大东沟教学区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巩固发展课程改革多年来的成果,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为载体,坚持“培训先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强势推进”的原则,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要坚持“行政推动,全体参与,示范引领,以校为本”的工作思路。

“行政推动”即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全体参与”即全镇所有基础教育学校都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每个学校都要有试点年级、实验班,要将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作为课改的引领保障,分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示范引领”即让一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在全县开展作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即课堂教学改革要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基本原则借鉴性原则:对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结合本镇各校的实际,借鉴性地使用,决不能照搬照抄。

创新性原则: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真正构建具有自主特色,符合农村教情、学情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原则: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作为我们推进此项工作的出发点,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此项工作的归宿。

四、组织保障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镇教学区成立了以学区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等人为副组长,各中心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并成立以各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一线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教学指导组。

对各学校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评估。

五、实施步骤(一)、2011.3—2011.7 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l、组织校长、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分批到杜郎口、洋思、太谷、绛县等地观摩学习。

2、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外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选择部分学校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试点工作。

(二)、2 011.9—2011.12启动阶段1、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各教学区和县直中小学要依据本方案,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关于本单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评估、指导机构。

2、确定实验学校,对参与新一轮实验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1)、确定县镇两级课改实验校。

东沟中学为我镇的县级初中实验校,要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班级进行实验;东沟小学和峪南小学我镇为县级小学实验校,要有不少于半数以上的班级进行实验;另外九所完全小学为我镇的镇级实验校,每校选择一至两个班进行实验。

实验校要慎重选择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上报镇教学区。

(2)、对参与课题实验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以“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面对面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泽州一中、太谷等地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深刻领会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通过专家作报告,教师作示范课等形式,更新观念,全面、系统学习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模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操作水平。

(3)、对学科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借鉴尝试先进学校的教学模式。

(4)、对参与课题实验的学生进行改革前的各种培训,例如如何分组、如何合作、课堂学习的一般程序等方面,都需要给学生作出明确的指导。

(5)、借助升级调研测试,各学科教师要对参与实验的班级学生作出详尽的情况分析,既要有量的数据,又要有质的剖析,以作为实验前的前测。

(三)、2012.3—2013.7实施阶段1、实验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尝试实践新的教学模式。

引导老师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用理论解决实际中的困惑,用实践丰富理论。

2、教学区将加强和县课题组、课改实验先进校的联系与沟通,适时参加上级组织的专家讲座和教师做课,或者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聘请泽州一中、太谷等地有经验的老师到学校现场指导;协调、组织各学校定期开展实验交流、解决问题、推广经验,使课题实验稳妥、有序、高效展开。

各校也要主动出击,走出去,请进来,推进学习提高,交流实践进程。

3、做好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相互转化工作。

各学科教师要大胆借鉴、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并和本校的现有办学条件相结合,和本校的学生实际相结合,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领导小组成员和学科指导组成员要不断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指导,在学习创新运用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要不断组织公开课、示范课,及时发现典型、培塑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5、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检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各方面信息对课改实验进行阶段性总结,明确得失,改进措施。

6、继续开展研究,逐步总结提高,推广典型经验,总结以点带面滚动推进的可行性操作方法。

组织重点学校不同学科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特色模式进行深层研究,提炼成果。

(四)、2013.9—2013.12 总结反思阶段总结二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设计全面创新运用导学案。

对在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中有价值有特色的各种成果进行总结,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此阶段重在老师的反思积累以及经验的总结,要求实验教师积极撰写个案研究、心得体会,反思改革失误,并及时组织“校长论坛”、“教师讲坛”等活动,将课堂教学改革推上一个更高的层面。

(五)、2014.3—2014.12全面推广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教师对每节课的反思进行分类汇总,汇编成册,有针对性地修订《导学新方案》,扩大典型经验的推广与运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六、活动安排及要求(一)、综合性活动安排。

1.学区以校为单位举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示范活动。

学校每周一次,教学区每月一个,每次观摩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教师现场作课,教研员评课,校长、教师经验交流,观看资料)。

2.对课堂教学改革系列活动基本情况调研。

学校要建立课改问题台帐,并将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讨时间、解决策略等信息详细登记,作为过程性资料保存。

每学期末汇总上报。

3.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专项指导。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如遇到大的共性的问题,学校可自行或者通过教学区联系市、县教研室协调解决。

4.组织“三优”评选活动。

每学年将组织一次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质课的“三优”评选活动。

,5.积极参加县课题组组织的中小学校长课堂教学改革论坛,交流课堂教学改革体会与经验。

6.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系列活动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常规检查进行)。

(二)、区域性活动安排。

1、片际校际研训:我镇属于西片校际研训区,包括:东沟、川底、下村、周村、成庄中学、成庄小学、周小;各校除每周进行本校的课改实验活动外,要按月派人参加片际研训活动,做好和同片兄弟校的交流互动、学习研讨和反馈总结。

2、片际校际研训具体活动:小学:每个教学区确定3—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五学科教师各一名(不重学科、年级)。

每周由一个教学区承办活动。

同时听五名教师上课,参与活动的教师进行分组听课、评课,教研员点评,并作出书面反馈评价意见。

初中:每所初中学校确定七名教师(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各一名教师,八年级物理一名教师)参加。

每周由一所学校承办活动,同时听七名教师上课。

参与活动的教师进行分组听课、评课,教研员进行点评,并作出书面反馈评价意见。

(三)、学校活动安排。

1.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科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可结合每人一堂公开课活动进行。

2.学校积极开展“三优”评选活动。

3、以课堂教学中的“小”“实”“新”问题为突破,有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

(四)活动推进有关要求: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是具体实施者,要求人人都参与,校校有模式,以参与活动的教师为骨干,引领全体教师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校要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台帐,进行探讨、交流,提出改进方案;学校教师的导学案、课案等要体现集体智慧,不能照搬抄袭;要建立相应的教师课堂导学、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案;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教育日记等。

(五)、评价激励:每片区域内学校之间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每个教师讲课积分作为学校总分,评出课改先进学校及教师,对课改先进学校进行表彰和经费支持,并作为年度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建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机制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建立四个有效保障机制。

一是督查考核机制。

教学区负责对全镇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领导、督查、评估、考核工作。

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打招呼的方式,进行突击查、定期查和专项查,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过程和结果综合考评。

对组织不力、实施效果不好的学校,对校长要进行公开问责;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的学校以及涌现出的课改先锋要给予大力表彰。

二是业务指导机制。

由教研室牵头负责,全面负责各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全程业务指导和检查反馈。

要制定学科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建立跟踪档案;要收集和处理最新课堂教学改革动态信息;要成立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共同体,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课改工作落到实处;要帮助各学校逐步构建起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聘请省市及太谷、绛县等地专家担任顾问,定期来现场指导。

三是“定期交流,集体会诊”机制。

教研室每学期要根据各校课改的开展情况,不定期举办“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行动开放周”活动;每两个月组织一次校际课改交流,对课改的感受、体会、困惑要及时了解,找准症结,制定措施,集体研讨,解决问题。

四是多元评价机制。

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在学校评价方面,增加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训建设的评估权重,实行以奖代补,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曰附: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领导组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学科指导组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督查考核组大东沟教学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领导组组长:郭满土(大东沟教学区校长)副组长:赵剑平(大东沟教学区教研室主任)王帮荣(大东沟镇东沟中学校长)常中平(大东沟镇东沟小学校长)王新义(大东沟镇峪南小学校长)成员:李存太(大东沟镇成教主任)徐良社(大东沟教学区工会主席)尹末柱(大东沟教学区统计会计)闫海平(大东沟段都小学校长)常前进(大东沟庾能小学校长)常永军(大东沟常坡小学校长)刘晋波(大东沟贾泉小学校长)焦天胜(大东沟辛壁小学校长)常江萍(大东沟南坪小学校长)李芳(大东沟西洼小学校长)卫建刚(大东沟贺坡小学校长)周兰同(大东沟岭头小学校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学科指导组组长:郭满土(大东沟教学区校长)副组长:赵剑平(大东沟教学区教研室主任)徐良社(大东沟教学区县级督学)成员:分初中组和小学组初中组:赵军民张路晋史继青秦春香杜茉莉刘海军程海沁苗月翠郭丽赵云石立新张子良小学组:潘平平(东沟小学教导主任)——负责数学、科学赵晋霞(峪南小学教导主任)——负责语文、品德、英语徐雪云李烨孜王纪并杨艳艳宋利芳李艳芳刘小燕李兵霞韩素琴段碧霞王晋香李青芳姚碧云常冰雪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督查考核组组长:郭满土(大东沟教学区校长)副组长:李存太(大东沟镇成教主任)赵剑平(大东沟教学区教研室主任)成员:徐良社(大东沟教学区工会主席)尹末柱(大东沟教学区统计会计)王帮荣(大东沟镇东沟中学校长)常吉善(大东沟段都中学校长)常中平(大东沟镇东沟小学校长)王新义(大东沟镇峪南小学校长)闫海平(大东沟段都小学校长)常前进(大东沟庾能小学校长)常永军(大东沟常坡小学校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