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9001C:2017风险管理计划
《GJB9001C-2017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详解【第8期】

《GJB9001C-2017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详解【第8期】【标准正文】【理解要点】基于风险的思维是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和实现其的有效性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预防工具。
因此,本标准并未就“预防措施”安排单独章节,而是通过在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过程中运用基于风险的方法表达预防措施概念。
这也是本版标准修订的重要变化之一。
1.正确认识风险的内涵风险,即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影响是指偏离预期(目标),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不确定性是一种对某个事件,甚至是局部的结果或可能性缺乏理解或知识的信息的状态。
通常,风险以某个事件的后果组合(包括情况的变化)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的词语来表述。
“风险”一词有时在有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时使用,即“危机”;也可以在有正面影响的可能性时使用,即“机遇”。
2.正确把握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本标准要求组织理解其运行环境(见4.1条款),并以确定风险作为策划的基础(见6.1条款)。
这意味着将基于风险的思维应用于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见4.4条款),并借以确定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范围和程度。
在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过程并非代表相同的风险等级,其不确定性影响对于各组织不尽相同。
根据6.1条款的要求,组织有责任应对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决定是否保留作为确认风险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当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理解组织及其环境(见4.1条款)所描述的因素,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见4.2条款)所规定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因素,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避免非预期结果发生;实现持续改进。
组织应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但并不要求运用正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或将风险管理过程形成文件。
组织可以决定是否采用超出本标准要求的更多风险管理方法,例如:通过应用其他指南或标准,如ISO 31000: 2009《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ISO/TR 31004 : 2013 《lS0 31000风险管理实施指南》, ISO 31010: 2010《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003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及记录表格

3、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权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各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3.3品控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工作程序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4.1.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本公司每年一次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在识别和评估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编制风险评价表;d.对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4.1.2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计划评估小组组长应组织策划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以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规定,编制计划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产品的寿命周期阶段;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e.验证活动;f.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
4.1.3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a.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c.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
GJB9001C -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为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建立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促进全员积极参与
实现质量目标和持续改进。 4、确保组织内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鼓励支持组织内相关部门领导在其管
辖的职责范围内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活动,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对质量管理体系
的有效性和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责。 5、建立沟通和评价机制。 6、将质量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7、确保组织内质量管理部门独立开展工作。 审核关注: 落实条款、收集证据。
组织环境
实施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与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密切相关。组织 应主动地思考与应用范围有关的各种情况,使其对标准要求的应用与组织的内外部 环境相适应。(如果没有这个要求会出现什么问题?满足这个要求会增强顾客的信 任吗?如果组织对这个要求不承担责任,谁对此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识别外包 给第三方,组织责任是什么?) 审核关注: 本条款实施的证据,组织提供确定的范围及其适用性说明,形成文件并对其进 行说明。(质量手册)
运行
程序、制度、评审过程和处理记录。
绩效评价
公司监视和测量的内容包括对顾客满意、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特性、 供方及竞争对手的数据资料及趋势的收集、汇总,并制定《质量目标分配表》, 以明确监视的内容和方式。 《顾客沟通和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数据分析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 调查等。
绩效评价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发展附段:
1、1987年6月,中央军委批准发布《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该条例要求在军工产品承制单
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进行考核,军工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由此开始。 2、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经过修度的2000版ISO9000族标准,国家标准也随之修订 。2001年发布了以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基础(A),加上军工产品特殊要求(B )而开成的(A+B)结构的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军用标准,把军工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引向深入发展。 3、2008年,国家标准GB/T19000-2008和 GB/T19000-2008依据国际标准ISO9000:2005和
GJB9001C:2017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

20 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XXXX/B-20-2018 1 目的识别出公司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会,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为管理体系能够达到预期结果提供保证;防止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设计、生产、交付和服务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3 职责3.1 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负责,总经理可以委托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拟订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公司专门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设在综合办公室。
3.2 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风险的评价与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4 控制程序4.1 风险管理机构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为组长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设在综合办公室,由综合办公室组织各部门,从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几大方面,具体组织实施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日常管理。
4.2 风险信息收集综合办公室统一组织各部门、技术研发部应依据本部门的职责和开展的主要业务及管理活动,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部门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与公司的战略规划、方针、目标相关的,并影响公司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事项,包括:来自国际的、国家的、区域的和地方的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所引起的事项;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的事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包括供方、顾客、用户、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单位、产品质量检测单位、环保和安监部门等)的要求;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信息,包括(不限于此):公司领导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公司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的明确及履行情况;公司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的实现状况、以往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实施情况;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变更的信息;公司的资源配置情况,包括人员、设备设施、作业环境、检测设备、知识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人员的能力和意识情况;公司的内外部沟通中获得的与管理体系绩效相关的信息;公司的与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化的信息,包括文件和记录的管理情况;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情况,包括产品质量计划、图纸、工艺、作业指导书等方面的信息;来自顾客对公司管理体系及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包括合同的履行情况、与顾客沟通的情况以及顾客的要求、投诉、意见、建议等方面的信息;采购和外协管理方面的信息;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管理情况,包括生产过程控制情况、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管理、产品防护、产品交付及交付和活动实施、生产过程变更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的情况、包括外部单位检测的结果等信息;顾客满意信息监测方面的信息;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产品质量反馈、质量事故、媒体曝光、顾客投诉等方面的信息;经识别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及合规义务;公司在管理体系改进方面的信息;其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
GJB9001C-2017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与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措施一览表

技术
行业交流、互联网、专业技术信息平台
目前液压产品生产技术成熟,技术要求较为完善,新技术更新迅速;对公司的生产设施和工艺方法的更新带来机遇,同时对生产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的提升带
来挑战。
专业液压件生产
专业人才缺乏
设施、设备、计量器具台帐
、办公用品记录等统计数据
公司各过程运行过程中,资源的充分性直接影响着过程运行结果。
资源不足,不能支撑过程有效运行
过程效率低或失效。
4
2
8
中
年度管理评审会议中对各过程资源需求进行评估,对适宜要求立项增加实施。
综合部
工作会议/ 年度评审
年度管理评审会议中是否有输出资源需求,并实施。
员工需求得不到满足
降低了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影响公司发展
4
3
12
中
定期做员工满意度调查,对员工提出意见的地方进行改善,提高员工满意度和认同度。
综合部
工作会议/ 招聘需求申请
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
外部相关方
顾客(订货方
、军代表机构
、装备单位)
顾客合同/订单、协议;顾客图样、工程规范;法律法规要求
产品质量符合顾客要求;及时交货;价格合理;信息反馈及时,服务态度良好
自然环境
新芜经济开发区官网
公司座落于新芜经济开发区,交通发达;皖赣铁路穿越开发区318国道、104省道与205国道在开发区会合,G50沪渝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合杭高速已建成通车,铜芜宣 高速、芜雁高速贯穿全境。开发区距合肥 骆岗国际机场,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 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 机场仅两小时车程,距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仅20分钟车程,人员出行,货物运输皆为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风险分析与评估控制程序含记录表格1 目的对复杂产品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以便在产品的全过程中进行控制,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产生的危害,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复杂产品在设计、生产、交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等。
3 职责3.1系统事业部/板卡事业部/结构事业部负责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将风险分析报告传递给顾客。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存在风险点的分析及采取相关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等级。
3.3体系中心负责监督各部门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等级措施的落实。
4程序4.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的任务是找出风险点(风险事件)。
可通过专家或评估人员对项目的考察,进行类推比较,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判断评价,找出关键的风险。
4.1.1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风险4.1.1.1由产品的使用要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过程中存在的风险a) 对顾客提出的使用要求未认真评审和沟通,产品要求规定不当、过粗,设计要求模糊;b) 未明确使用环境要求;c) 设计要求提的过高或不稳定。
4.1.1.2设计方案和技术途径a)方案阶段未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b)设计方案或人机界面问题不符合顾客的人力和技能要求;c)依赖于未经考验的技术且无替代的方案;d)项目的成功依赖于最新技术的进步。
4.1.1.3设计的成熟性和可行性a)设计采用了未成熟技术或“稀有”材料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b)技术未在所要求的条件下得到验证;c)技术指标依赖于复杂的硬件、软件或综合设计;d)软件设计缺陷,软硬件之间系统需求分配不合理;e)设计对人员的培训和技能及设备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等。
4.1.1.4设计过程的控制a)没有或未实施的设计原则、规范和程序;b)松散的、走过场的设计评审过程,达不到评审的目标;c) 没有采用所需的设计手段和分析技术(如:CAD技术、电应力、振动应力、热应力、最坏情况容差、故障模式和影响等)。
4.1.2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4.1.2.1综合试验阶段a) 未在项目的早期启动试验规划、编制试验计划;b) 试验未考虑所有的重要性能和适用性规范;c) 试验设备不能完成特定试验,尤其是系统级试验;d) 试验时间不够,未做完环境加速方面的试验;e) 重大改进或改型后未进行试验。
GJB 9001C-2017--风险管理实践

作者简介:金子琳(1985-),女,工程师,学士,从事质量管理工作;许伟(1986-),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质量管理工作。
GJB 9001C-2017--风险管理实践GJB 9001C-2017-Risk Management Practice金子琳,许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北京102209)Jin Zi-lin,Xu Wei (The 6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Beijing 102209)摘要:GJB 9001C-2017要求组织有责任应用基于风险的思维,并采取应对风险的措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
该文根据标准对风险管理的要求,针对如何建立一套符合组织实际情况并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工作要点和具体步骤。
关键词:GJB 9001C 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426;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07(2021)03-0043-04Abstract:GJB 9001C-2017requires that organizations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apply risk-based thinking and take measures to deal with risks,so as to better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of the organization.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isk managemen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and specific steps of how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Key words:GJB 9001C Risk Management CLC number:F426;F273Document code:AArticle ID :1003-0107(2021)03-0043-040引言过程方法、PDCA 循环及基于风险的思维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理念。
GJB9001C:2017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 的 QMS,识别出 QMS 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 各部门
公司管理层(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等)在 QMS 中的职责不明确,未能按照各 公司的 QMS 运
综合办
14
重大 √ √ 以文件方式明确公司管理层的职责分工,
自的职责规定履行职责;
行效率低下
公室
并通过学习、文件下发等方式,确保管理
6.3 JL-20-03 《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程序文件 XXXX/B-2018
XXXXXXXXX 有限公司
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一览表
评价人:
年月日 审核:
JL-09-03
批准:
288
程序文件 XXXX/B-2018
质量管 序
理活动/ 号
流程
质量风险分析
1
公司没有明确责任部门和渠道来收集影响公司 QMS 绩效的外部信息
290
质量管 序
理活动/ 号
流程
质量风险分析
22
方针宣传不充分,公司员工不理解公司的方针
23
方针不能为广大员工理解和熟知、为适用的相关方所获取
24
各部门、岗位的质量职责不明确,规定不合理;
职责分配
25
组织机构、职能调整时,公司的 QMS 没有做相应的调整;
26 职责理解 各级人员不熟悉其质量职责,不能有效地履行其在 QMS 内的职责
27
没有质量风险识别方法或方法不适用;
质量风险
识别
28
没有及时组织开展质量风险识别工作,识别不合理、不全面;
29 质量风险 没有及时制定质量风险应对措施,应对措施不恰当
应对
30
质量风险应对措施无监督措施或跟踪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低;
b.科技投入强度低;
c.设备工艺老化,影响了新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经济效益;
d.技术开发人才短缺。
3.1.2由于原材料不配套,生产设备工艺适应性差而使开发的项目不能投入规模生产技术开发与生产之间不能实现有机的协调,有的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生产成本高,质量稳定性差;只重视对原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忽视对新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重新产品研究开发阶段的管理,轻新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
2.2研发部、生产中心、营销中心等相关部门配合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活动。
2.3总工程师对风险分析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3.1可能存在的风险
3.1.1技术开发薄弱
缺乏根据市场需求来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企业因技术力量缺乏,造成了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不能自己开发,而自己有能力开发的产品又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状况。
3.2对风险的控制
a.改善完善工艺,使之工艺具有先进性、适应性;对相关人员进行工艺教育及纪律教育,实行奖惩激励制度,严格控制并指导生产;
b.加大科技投入及科技人员的补充,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c.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d.要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风险的论证,进行充分的技术开发风险调研,减少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建立技术开发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技术开发风险作出准确的评估。
e.建立技术开发全过程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防患于未然。
f.大力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协作,通过横向联合来分摊和减少技术开发风险。
3.3对风险控制水平的评估
对以上所识别的风险,公司均制定了控制文件,各部门和人员只要按规定要求实施控制,完全可以消除存在的风险,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3.1.3市场波动以及需求变化,使新产品市场效果
3.1.3.1调研和决策失误,即大部分技术开发项目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技情报调研,特别是不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3.1.3.2企业新产品开发出来后,没有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使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3.1.4因技术开发项目的进度达不到预期计划而拖延的现象。
GJB9001C风险管理计划
产品名称:XXXX
编 制:
审 核:
标准化:
工 艺:
会 签:
批 准:
日 期:
版 本:A/0
XXXXXX有限公司
l、目的与范围
本文的目的是识别产品在技术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于进行控制。
适用于技术开发阶段的所有产品。
2、职责
2.1研发部门归口技术开发过程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
3.4对风险分析的动态管理要求
产生风险的因素可能是变化的,例如当产品的品种、生产条件、工艺方法、技术水平、作业环境、任务量、主要作业人员和设备等发生变化时。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识别可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化产生的风险,通过评估,采取消除风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