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肿瘤根治原则看消化道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估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估宋占峰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8(047)024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不仅疾病类型复杂,而且因为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不容易被发现,一旦确诊,可能已经进入中晚期,主要包括胃癌和结直肠癌等。
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而且术后恢复较慢。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应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消化道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存在一定的争议。
【总页数】3页(P2955-2957)
【作者】宋占峰
【作者单位】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北方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徐月红
2.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J], 蒋淑丽
3.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激素、炎症因子的影响 [J], 胡俊君
4.比较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应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J], 李成勇
5.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 [J], 李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系统肿瘤治疗新进展

消化系统肿瘤治疗新进展第一章介绍消化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的肿瘤,包括食管、胃、肠、胰腺、肝、胆囊和脾等组织。
目前,消化系统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针对这一疾病,近年来得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对其治疗新进展进行介绍。
第二章治疗方法2.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直是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高手术技术水平的外科医师可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手术并切除肿瘤。
手术是治疗早期肿瘤的首选方法。
同时,手术对于恶性肿瘤的手术也可以通过去除病灶来缓解病人的痛苦,或增加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2.2 化疗化学治疗是通过给予患者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预防癌细胞的分裂和繁殖。
针对消化系统肿瘤而开发的化疗药物,一般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事实上,化学治疗还可以在术后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并与手术和/或放疗进行联合治疗。
化疗常常并发症较多,例如毒性作用、造血抑制等,需要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和治疗。
2.3 放疗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量X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所抑制或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其作用是通过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控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外科手术或/和化疗治疗后使用,来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
尽管放射治疗也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副作用也比较大,如对患者的造血系统和消化道系统的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三章新进展3.1 靶向治疗随着针对恶性肿瘤具体细胞功能的更深入的理解,靶向治疗正日益成为化学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靶向治疗指的是使用特定的药物或其他治疗策略来针对癌细胞表达的特定蛋白质,从而选择性地破坏这些细胞。
近年来,在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靶向药物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贝伐珠单抗、卡马西平等。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的作用于癌细胞,在保护正常的细胞的同时,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分裂和扩散产生作用。
27178516_初心不忘至微至精_大医精诚不懈前行——记深圳大学总医院副院长、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巩鹏

初心不忘至微至精 大医精诚不懈前行——记深圳大学总医院副院长、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巩鹏 吴应清 谭 凯从业近30年,谈及自己的身份,巩鹏总是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普外科医生。
”从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疾病发病机制的探寻,到相关疾病的全程诊疗,这位总是带着亲切笑意的医生长期奋斗在普外科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的一线,为无数患者缓解病痛的折磨,带来健康的希望。
在医学诊疗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当下,已“知天命”的他仍在“新路”上不断探索,以期为患者找到更为合适、高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
“在过去,患者对于普外科的常规印象可能就是做手术;而现在,在精准诊疗、多学科联合诊疗等诊疗理念的‘加持’下,普外科正在不断诞生新的可能性。
”循创新之光,解病患之苦,这便是巩鹏一直在做的事。
医者仁心:精准外科时代的探路者“医学是每天都在进步的”,这是巩鹏从研从业多年来,对于医学最深刻的体悟之一。
巩鹏坦言,相较于二三十年前自己刚刚成为一名医学生时,普外科的面貌与实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手术的范围,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的革命性改变。
在精准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M D T)等治疗理念的指导和推动下,治病、安全、迅速、方便,乃至患者生活质量均成为治疗过程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变化促使巩鹏思考:“如何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将精准医学、多学科联合诊疗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临床实践当中?”最终他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针对疑难杂症患者,巩鹏及其团队通常会组织多学科资深专家进行M D T诊疗,并为患者制订“一人一方”的治疗方案。
“在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后,我们可据检测结果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手术之外积极地为患者引入全身治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
对于局部晚期或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新辅助或转化治疗,如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方式使肿瘤降期并转化为可切除的肿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肿瘤切除率,提升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小肠肿瘤诊治与微创手术

小肠肿瘤诊治与微创手术*导读:近年来,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小肠肿瘤得到明确诊断而转入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但是由于双气囊小肠镜的诊断率在75%-80%左右,一部分狡猾的病灶仍有可能逃离双气囊小肠镜的“视线”。
……充分“勘探”,实现腔外诊断即使反复黑便很久,但通过胃镜、肠镜以及影像学摄片等检查手段都未能找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这是许多小肠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的尴尬和困惑。
小肠虽占整个胃肠道长度的70%-80%,但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仅为胃肠道肿瘤的5%,并且由于一般常规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不能探及小肠病变,而既往的推进式小肠镜、小肠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以及胶囊内镜又都因其有着各自的局限,所以,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始终是一个难点。
诊断延时影响生活近年来,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小肠肿瘤得到明确诊断而转入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但是由于双气囊小肠镜的诊断率在75%-80%左右,一部分狡猾的病灶仍有可能逃离双气囊小肠镜的“视线”。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传统的做法,如果需要明确诊断并寻求进一步治疗,就只能进行剖腹探查手术。
也就意味着要在患者腹部划出一个至少十几厘米的手术切口,然后对腹腔内的消化道进行逐一探查,以求找到病变部位或进一步实施治疗。
可是,对于长期便血而出现贫血症状的患者而言,这样的手术无疑是对生命质量的一次重大挑战。
如何才能在最短地时间内“揪出”这个隐匿的罪魁祸首显得格外重要。
腔外视角弥补不足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不仅是治疗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有力的诊断工具。
通过采用这类微创的诊疗方案,可以提升诊断效果。
专业医师通过在患者腹部切3个直径为0.5厘米-1厘米的小孔,用腹腔镜对患者腹腔进行仔细探查,待发现病灶后再将病灶拖出腹腔外进行切除。
这一隐匿的“刽子手”终于在腹腔镜下乖乖现形,束手就擒。
腹腔镜能够从小肠腔外的视角对所有小肠进行充分探查,从而弥补双气囊小肠镜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中的不足。
微创外科的历史与发展

微创外科的历史与发展摘要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引领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
目前,微创外科已应用于外科的各个领域。
从传统腹腔镜到3D腹腔镜、再到手术机器人,微创外科器械不断得到优化、改进;从减孔手术到腹壁无瘢痕手术,微创外科越来越追求切口的美观性;从良性病变脏器切除到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微创外科的指征不断得到扩展。
微创外科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理念。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应用,微创外科必将向极微创乃至无创外科方向发展,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益处。
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represented by laparoscopy,it has continuously l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urgery. At present,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various fields of surgery. From 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to 3D laparoscopic and even to surgical robotic systems,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 continuously optimized and improved. From the reduction hole surgery to the scarless operation,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s increasingly seeking the beauty of the incision. From the benign lesions to the radical surgery for malignant tumors,the indication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ontinue to be expand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s not only a technology,but also a concep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ll become less invasive and even non-invasive. More patients will benefit from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future.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laparoscopy;surgical robotic system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作为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其不仅是一门外科技术,更是一种思维理念,即外科治疗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应尽可能小、尽可能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同时使手术切口更加美观乃至无手术切口、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尽可能輕。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流行病特征及内镜治疗原则、适应症、禁忌症和切除方式选择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流行病特征及内镜治疗原则、适应症、禁忌症和切除方式选择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是起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的隆起性病变,也可以是腔外病变。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己经逐步步入微创治疗时代,例如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但是在临床中,可以发现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流行病特征(1)SMT 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发病率不均衡,胃是 SMT 最好发部位。
消化道各部位的发病不均,以上消化道为多。
其中,2/3 发生在胃部,其次是食管、十二指肠和结肠。
(2)SMT 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复杂,但大多 SMT 为良性病变,仅少部分表现为恶性。
SMT 包括异位胰腺组织等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
在肿瘤性病变中,胃肠道平滑肌瘤、脂肪瘤、布氏腺瘤、颗粒细胞瘤、神经鞘瘤和血管球瘤等多表现为良性,仅少于 15% 的可表现为组织学恶性。
SMT 中胃肠道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的肿瘤,但这取决于它的大小、位置和分型。
SMT 的发生部位与病理分型相关:a、平滑肌瘤是食管常见的 SMT 病理类型,占食管 SMT 的 60%~80%,好发于食管中下段;b、胃 SMT 病理类型较为复杂,以 GIST、平滑肌瘤和异位胰腺较为多见,胃 SMT 中,GIST 最常见于胃底和胃体,平滑肌瘤通常在贲门和胃体上部,异位胰腺和脂肪瘤多见于胃窦部;c、在十二指肠降部和球部,脂肪瘤和囊肿较为多见;d、下消化道 SMT 中,在结肠以脂肪瘤为主,而在直肠以 NET 为主。
(3)通过 CT 和 MRI 对肿瘤进行分级、治疗和预后评估,对怀疑潜在恶性或瘤体较大(长径 >2 cm)的 SMT,建议 CT 和 MRI 评估。
包括 CT 和 MRI 在内的其他影像学手段对 SMT 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能直接显示肿瘤发生的部位、生长方式、病灶大小、形态、有无分叶、密度、均质性、强化程度以及边界轮廓等,并能发现胃肠壁是否增厚及增厚的程度。
消化道肿瘤诊治中的三大技术突破——记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胃肠外科

价 值 , 是 目前 直 肠 癌 术 前 分 期 方 法 中最 精 确 的一 种 。 使 用 直 肠 腔 内超 声 , 检 查 前 患者 无
需特殊准备 , 方法 简便 、 迅 速 , 无 放 射性损 害 , 费用低 。 直 肠 超 声在 临床上 除 了用 做 直 肠 恶性肿瘤 的术前分期 , 也 常常用 于 一 些 良 性疾病 的诊断 , 如直肠周 围的炎性病变 、 良 性肿瘤 的范 围界定 、 肛 瘘 的诊 断 、 前列腺及 精 囊腺 的检 查 等 。 此 外 , 直 肠 腔 内超 声检 查 对直肠肿瘤术后 的随访 也非常有用 , 能早期
随着大肠 癌 发病率 的增高 , 急性肠梗 阻 ,
目 前 对 早 期 直 肠 癌 主 张 行 T E M或 保 留括
约肌 的手术 。 手术方 式 的选择基 于 术前对肿
瘤浸润深 度 与范 围 的正 确判断。 山东省千佛
山 医 院 胃肠 外科在 国 内较 早使 用 直 肠 超 声对
直肠肿瘤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 特别 为早期直 肠癌 的局部切 除和合理 制定手术 方案提供 了
尤其是 脾 曲以下(直肠 、 乙状 结肠 和 降结肠 等)肿瘤 造 成 的急性机械 性肠 梗 阻 患者 也越 来 越 多。 传 统 的治疗方 法 是姑 息 性切 除肿 瘤 和 近 段 结肠 造 口 , 无 法达 到根 治肿瘤 的 目的 , 且 需 要 二 次 手 术 关 闭造 瘘 口 。 2 0 0 3 年 , 日本 昭和 大 学横 滨 绿 丘 医 院 的石 田 康 男教 授 发 明 了肠 梗 阻 减 压 导 管 , 它 是 通 过 内镜 技 术 , 将 减压 导管置入 梗 阻近 段 , 起到冲洗 、 引流 的 目的 。 山东 省 千佛 山 医 院 胃肠 外 科 自2 0 0 6 年 6 月在 国 内率先 开 展 此 项 技 术 , 已 成 功 治愈 诸 多患者 , 疗效 显著 , 有 望 成为 治疗急性低 位 结直肠 梗 阻 的首选 治疗措施 。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肿瘤外科治疗是指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肿瘤外科治疗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
一、个体化治疗原则每个患者的肿瘤特点和身体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肿瘤外科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
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和生活质量需求进行决策。
二、术前准备原则在进行肿瘤外科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其次是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清洁肠道、预防感染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术前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术后护理等,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手术成功率。
三、术中操作原则在进行肿瘤外科手术时,需要遵循一些术中操作原则。
首先是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手术场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其次是根据肿瘤的性质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切口,以确保手术切除的幅度和范围。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细致地处理肿瘤组织,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
此外,还需要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确保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四、术后管理原则在进行肿瘤外科手术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后管理工作。
首先是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其次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物,预防感染和缓解术后疼痛。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术后康复原则在进行肿瘤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首先是进行术后病情评估,包括伤口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等。
其次是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体力恢复、功能锻炼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水平。
此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