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我们的身体归纳整理范文整理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运动和呼吸
心跳和呼吸
平静状态
每分钟呼吸次数 每分钟心跳次数
18-20 70-90
运动一分钟后 25-30 90-110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运动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入血液, 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我们的身体
四年级上册
身体的结构
从外形划分,人的身体一般可以 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从各部分功能划分,人的身体一 般可以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 动系统、循环系统等几部分。
我们对那些身体有残缺的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身体怎样工作 各部分不是孤立的,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躯 干
肺 眼
骨骼、关节、肌肉
分清各部分名称 骨骼
骨骼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支架, 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 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 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能独立运动吗?
肌肉
肌肉不仅参与身体的运 动,而且是许多重要器官的 组成部分。
骨骼
它们和骨骼、关节、肌肉有相似吗?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 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
• 肺属于呼吸系统。
• 心脏属于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有什么呢?
消化器官的作用(从上到下,边画边想)
• 食物在口腔被磨碎和分解;
• 通过食道(食管)进入胃里;食管里面应该是光 滑的管道;
• 食物进入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胃会蠕动, 胃壁肌肉发达,胃液帮助消化;
• 食物营养的吸收在小肠,小肠足够长才能充分吸 收营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我们的身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我们的身体

1.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每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胃、心脏、大脑和肺都是器官。

3.人体各个部分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4.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5.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

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6.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7.骨骼五个主要功能:塑造体型、支持躯体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

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9.关节的作用:连接、支点;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类。

身体内大部分是活动关节。

10.肌肉的作用:为运动提供动力。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1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13.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跑步的时候,身体里需要更多的氧气。

1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能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并排出体外。

15.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养分和氧气。

16.呼进人体的气体中,氧气有21%,二氧化碳有0.0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4%。

17.人如果不呼吸,能坚持多久?一到两分钟,因为大脑如果缺氧3—4分钟,脑细胞几乎会全部死亡18.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会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增强体质、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等。

19.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呼吸器官提供氧气给运动器官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提供养分给运动器官和呼吸器官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四上第四单元《身体》知识点

四上第四单元《身体》知识点

四上科学《我们的身体》单元知识整理1.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特点有(中空)、(里面有骨髓)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食物和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龋齿主要是由于细菌的侵入。

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16.(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

17.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

18.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

20.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答: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整理
《我们的身体》单元
1.从外形上,人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2.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 运动后人体的呼吸和心跳都加快了。

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不变,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心脏长期处在快速的跳动下会感到疲劳。

7.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9.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

10.口腔是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是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分解、搅拌食物,使食物成为食糜;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未消化的食物(粪便)。

11.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12.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齿有咬碎食物的作用;舌头有搅拌的作用;唾液有湿润食物的作用。

1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

门齿有咬断食物作用;犬齿有撕裂食物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作用。

14.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的作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_2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_2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

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锪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

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6、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

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最新整理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我们的身体》归纳整理.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我们的身体》归纳整理.docx

最新整理体育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我们的身体》归纳整理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我们的身体》归纳整理《我们的身体》单元·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

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

·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和心脏的血液输送作用十分重要。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

4-1《身体的结构》·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颈又称脖子躯干包括胸、背、腹(肚子)、腰四肢分为上肢与下肢上肢分为臂(胳膊)、手下肢分为腿、脚·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人体特点,分别可以观察哪些部位?1、摸皮肤是否光滑2、捏肌肉是否紧绷3、搭脉膊是否跳动4、摸体温是否正常5、听心跳是否规律6、听呼吸是否均匀7、闻口气是否清新8、闻体味是否浓厚9、看的方法就多了哪些部位可以用一些常用工具进行观察?1.听诊器与听音筒可以听心跳与呼吸次数与声音2.血压仪可以测血管的压力3.肺活量测试仪可以测量肺活量4.体温计可以测出人体体温(口腔、腋窝、肛门)5.体重计可以测出人体重量6.X光机可以看到骨骼7.B超可以看到内脏8.内窥镜可以看到胃、肠等器官4-2《骨骼、关节和肌肉》·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像晴天的时候,阳光明媚,我们可以出去玩;雨天呢,就得带上雨伞,不然会被淋湿。

阴天的时候,天空灰蒙蒙的,太阳好像躲起来了。

还有像雪天,那可是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时候呢。

-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阴、雨、雪、风等。

风其实就是空气在流动,有时候微风拂面,很舒服;有时候狂风大作,能把树枝都吹断呢。

2. 气温。

-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温度计上有刻度,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

一天当中,气温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哦。

早晨和晚上气温比较低,中午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就像我们早上出门觉得有点凉,到了中午可能就热得要脱外套了。

3. 风向和风速。

-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风向标来知道风向,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比如说箭头指向北,那就是北风。

风速呢,就是风的快慢。

我们可以把风速分成0 - 12级,0级风的时候,烟是直上的,几乎感觉不到风;12级风那可就是超级大风了,能把房子都吹坏呢。

4. 降水量。

- 降水量就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我们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

小雨的时候,地面只是有点湿湿的;大雨的时候,地面上很快就会有积水,像小水塘一样。

二、溶解。

1. 溶解现象。

- 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则不能。

比如说盐和糖,把它们放进水里,搅拌一会儿,就会消失不见,这就是溶解了。

但是像沙子放进水里,不管怎么搅拌,沙子还是沙子,它不会溶解在水里。

- 我们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把不能溶解的物质和水分离。

就像做一个简易的过滤器,用滤纸和漏斗,把有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倒进去,水会流下去,沙子就留在滤纸上了。

2.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呢。

首先是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得就越快。

就像泡糖水,用热水泡比用冷水泡,糖溶解得更快。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及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及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及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及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我们的身体》归纳整理
《我们的身体》单元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

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

·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和心脏的血液输送作用十分重要。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

-1《身体的结构》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颈又称脖子
躯干包括胸、背、腹、腰
四肢分为上肢与下肢
上肢分为臂、手
下肢分为腿、脚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人体特点,分别可以观察哪些部位?
1、摸皮肤是否光滑
2、捏肌肉是否紧绷
3、搭脉膊是否跳动
4、摸体温是否正常
5、听心跳是否规律
6、听呼吸是否均匀
7、闻口气是否清新
8、闻体味是否浓厚
9、看的方法就多了
哪些部位可以用一些常用工具进行观察?
听诊器与听音筒可以听心跳与呼吸次数与声音
血压仪可以测血管的压力
肺活量测试仪可以测量肺活量
体温计可以测出人体体温
体重计可以测出人体重量
X光机可以看到骨骼
B超可以看到内脏
内窥镜可以看到胃、肠等器官
-2《骨骼、关节和肌肉》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肌肉区别于骨骼与关节的特点:
易伸缩,有弹性
骨骼区别于肌肉与关节的特点:
较坚硬
关节区别于骨骼与肌肉的特点:
可转动一定角度
骨骼作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
肌肉作用:通过伸缩产力、并保护骨骼
关节作用:衔接骨骼并可进行转动
肌肉紧张与放松时的状态:
紧张时肌肉紧绷,收缩,变硬
放松时肌肉松驰,舒张,变软
什么方法可以让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锻炼、合理营养、防寒防潮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
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氧气进入身体路线: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血液、心脏、血液、身体各器官
二氧化碳离开身体路线:身体各器官、血液、心脏、血液、肺、支气管、气管、鼻腔
离开身体的气体一般含有:
二氧化碳、氮气、较多水蒸气等
进入身体的气体一般含有:
氧气、氮气、少量水蒸气、微量二氧化碳
为什么很多人的呼吸次数会不同?
肺活量决定了呼吸次数,肺活量大,呼吸次数就少,肺活量小,呼吸次数就多。

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运动时,身体耗氧量大,需要肺吸入更多氧气,体内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需要通过肺排出体外。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
出体外。

·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为什么图上的动脉是红的?静脉是蓝的?
动脉中富含氧气,呈鲜红色,而静脉中含二氧化碳,呈暗红色,为了便于图示与辨别,以红色表示动脉,蓝色表示静脉。

心脏收缩与舒张时血液流向分别是怎么样的?
收缩时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舒张时血液从全身流向心脏。

如何才计算一次心跳?
一次收缩与一次舒张可以算作一次心跳,就象一次呼一次吸才能算一次呼吸一样。

心脏是否会有休息时间?如何更好让心脏得到休息?
两次心跳的空隙之间有部分时间可以让心脏得到休息,想办法让两次心跳的间歇时间变大就可以让心脏得到更多休
息时间,如睡觉时心跳减慢,两次心跳间歇时间变长,心脏得到休息。

为什么运动可以让人心跳加快?
1、身体需要更多氧气
2、身体需要更多能量
3、身体需要更多血液
4、身体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
这些都需要心脏加快血液流动进行交换。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
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食物在各个消化器官的状态:
口腔:把食物磨碎变小,加入唾液,初步将部分淀粉转化为糖类;
食道:可以将食物送入到胃里;
胃:临时贮存食物,用胃酸将食物变成食靡,使食物形态发生变化;
小肠:利用乳酸菌等菌类进行主要消化,并利用肠壁毛细血管将营养送入血液;
大肠:吸收剩余的水分,并通过肛门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吃下去的东西是否都能成为人体能量?
能被人体消化的物质可以变成能量,象石子、骨头、西瓜籽等随大便排出体外的东西就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为什么边吃饭边看电视或做事不利于消化?
人体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留在肠胃工作,如果看电视将让大量血液回流大脑,减少肠胃的蠕动,
影响消化效率,同样饭后运动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几天不大便会觉得大便很干,拉不出来?
大肠不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大便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可能形成便秘。

胃除了会分泌胃酸外还有什么本领?
可以伸缩,装入定量的食物。

-6《口腔里的变化》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牙齿种类、数量与作用:
门齿8颗,上4下4,起切割作用,主要动作为啃、咬;
犬齿4颗,门齿两边各1颗,上2下2,起撕扯作用,主要动作为撕、扯;
臼齿16-20颗,在上下犬齿两侧,由于智齿的原因,有4颗长出时间不一,造成成年人臼齿数
在16-20颗。

起咀嚼作用,主要动作为研、磨。

舌头不仅参与搅拌,还可以尝到味道,是因为上面有味蕾。

唾液不仅湿润食物,还可以初步将部分淀粉转化为有些甜味的糖类,这样舌头上的味蕾就尝出了甜味。

为什么要用上下刷的方法刷牙?
因为食物残渣最容易被卡在齿缝间与臼齿上,上下刷最容易把这些残渣刷出来,而且可以保护牙龈不被刷出血。

饭后漱口有什么用?漱掉的是什么?
可以把口腔中的部分食物残渣漱掉,避免因为残渣发酵侵蚀牙齿造成蛀牙。

吃烫的食物会造成什么后果?
会造成舌头、口腔壁、食道烫伤,造成溃炀。

经常咬硬的东西会造成什么后果?
造成牙表面及牙根部受伤,人为造成牙齿寿命减短,并有可能伤及牙神经。

吃热的东西后马上吃冷的东西会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
忽冷忽热会刺激牙神经,造成局部刺激,让牙齿感觉酸胀。

用牙签挑牙缝可以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内的清洁。

当然不行,会造成牙齿松动,缝隙扩大,残渣更容易卡
入牙齿。

-7《呵护我们的身体》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
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学生会进行相应联系,将心血管与呼吸、消化器官有效联系起来,并最终联系到全身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