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在即将到来的考试,同学们要如何复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49个B.51个C.55个D.56个2.为了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地区发展,我国确定了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那就是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自决C.西部大开发D.各民族共同发展3.中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是A.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B.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C.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D.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4.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议是在A.改革开放后B.““””期间C.一五计划期间D.筹建新中国时5.目前,全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6.我国实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政策。

下列人物中,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而牺牲的杰出代表是A.邓稼先B.孔繁森C.焦裕禄D.王进喜 7.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青海回族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区8.中国藏传佛教第十一世班禅是A.阿沛·阿旺晋美B.坚赞诺布C.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D.松赞干布 9.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实行A.资本主义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封建主义制度D.新民主主义制度1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C.邓小平 B.周恩来D.江泽民11.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A.1984年底B.1987年4月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12.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A.1984年底B.1987年4月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1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直辖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中央军事委员会A.10个B.8个C.5个D.3个14.下列事件发生在1987年4月的是A.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5.“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指A.中华人民共和国B.中华民国C.香港特别行政区D.澳门特别行政区16.澳门回归祖国前,是被哪个国家占领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17.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B.解放台湾C.和平解放台湾D.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18.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一国两制C.武力解放台湾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19.“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是A.以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为主B.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C.祖国统一D.尊重港澳台的历史与现实20.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测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测试题第4课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下列表格是1952年至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数据变化情况。

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时间钢煤原油1952年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1956年 447万吨110亿吨 116万吨A.全国开展土地改革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开展“文化大革命”3.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它”颁布于()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4.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B.大力发展重工业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5.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

你认为这个“新阶段”指的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6.《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

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一理想最初实现是在( )A.改革开放时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7.“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课时作业本04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课时作业本04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时作业本04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2.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4.《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能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D.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

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关键的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B.“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 “共产党中国的工业成长是迅速的、动人的,而且也是可怕的——比任何一个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快。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附答案)
【答案】(1)农村;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
(4)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请回答:(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1954年 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座崛起之城”。
材料二、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30千米。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27。5平方千米。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2)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3)依据题干图表关键词“长春一汽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铁路建成”可知,图中建设成就所属的领域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历史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在练习中积累,这样才能提高成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包括①民族团结②民族平等③民族区域自治④各民族共同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起到的重大意义中不包括A.加强民族团结B.有利于港澳台回归C.维护祖国统一D.促进地区发展3.见右中的x藏农奴,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以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

这种状况得到彻底的改变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x藏和平解放时C.20世纪60年代初期D.改革开放后4.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这项战略举措是指A.东部大开发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人才兴国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

“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对“一国两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据此回答5—7题。

5.“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江泽民6.“一国两制”已经在下列哪些地区得到了真正的实践?①香港②台湾③x藏④澳门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④7.下面哪个地区不适宜使用“一国两制”政策,请你把它找出来:A.台湾B.深圳C.澳门D.香港8.“10、9、8、7……”,随着迎回归倒计时牌上红色数字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高呼着,最后,“香港回归了!”的呼声响彻云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21.(1)澳门,中国。

(2)葡萄牙,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联合声明》。

(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

(4)香港,1997年7月1日。

22.(1)材料一是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二是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材料三是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至此英国完全占据香港。

材料四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2)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果:联合声明的发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一大步;1997年7月1日,香港如期回归。

三、动脑探究23.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2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自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方针以来,始终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江泽民的八项主张中说:“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

这两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

我们认为,如果承诺了根本不使用武力,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

事实上,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持统一,始终坚决而明确地不向任何人承诺不使用武力,才有效地遏制了“台独”与分裂势力的发展,从而保证了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展。

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干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0.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 中特别提到“真诚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荣稳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 也是祖国人民的期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 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 575亿港元增至9 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 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5.(2021·株洲)“台湾任何党派、团体、个人,无论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 ‘九二共识’,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九二 共识”指的C是( )
A.两岸就开展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B.两党就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达成共识 C.两岸就“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达成共识 D.两岸就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达成共识
A.主张通过发动战争解放台湾 B.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主张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政府 D.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 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A(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 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主权不容置疑】 材料二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 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 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 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 (2)据材料二,指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目的。《反分裂国家法》提出 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实行哪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 一些?并说明理由。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统一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中国综合国力不 断,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张艺谋有一部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电影《活着》,其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用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你认为这个场景应发生于:()A.建国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文革”时期D.“大跃进”时期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党主要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其实质是:()A.贯彻毛泽东思想B.仍然坚持“左”的思想C.开始拨乱反正D.全面纠正“文革”错误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改革开放B.民主集中制C.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局面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时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6、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沿海城市C.经济特区D.农村地区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了:()A.分田到户,由农民自己耕种的制度B.组织生产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生产队责任制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说明了:()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大包干”10、一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游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不包括的是:()A.广州B.深圳C.珠海D.厦门11、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2、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13、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两个凡是”的思想C.社会主义制度D.四项基本原则14、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15、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确的理解是 (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B.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C.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D.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1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确定却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中共十二大上C.中共十三大上D.中共十五大上17、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8、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19、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 )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②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年代③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④他具有卓越的才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针对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扰,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过程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特区姓”社”不姓”资”③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些④发展才是硬道理A.①②③B.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②21、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D.周恩来22、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是(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3、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规章规定了党的行动指南,他们是(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邓小平理论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24、确定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5、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6、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C.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D.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27、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28、我国现有省级民族自治区( )A.一个B.三个C.四个D.五个29、下列关于我过民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靠.不可分离的关系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位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④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我爱中华┅┅”这首《爱我中华》的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团结D.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二、材料分析题(20分)31、阅读下面的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人类起源是一个谜,现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类的始祖是:( )
A.南方古猿B.亚当C.中华曙猿D.欧洲曙人
2.下列关于人类种族的说法不正确的的是:( )
A.主要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B.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C.白种人最聪明、黄种人次之、黑种人不聪明
D.生产的落后及与其它人群隔绝,会造成种族的衰落和灭绝
3.反映母系氏族特点的神话故事是:( )
A.海神波塞冬B.大地女神该亚C.智慧女神雅典娜D.厄瑞斯忒
4.四个同学讨论原始社会的生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B.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
C.身穿兽皮草裙、居住在洞穴中D.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烦恼
5.世界最古老的文明是:( )
A.中华文明B.埃及文明C.两河文
明D.印度文明
6.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它的母亲河是:( )
A.尼罗河B.黄河C.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D.印度河
7.它是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法,产生于:( )
A.古巴比伦B.《圣经》C.古希腊D.古印度
8.根据印度《梨俱吠陀》的传说,人们把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属于被统治阶级中的第一等级的是:(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9.希腊文明和东方古老的农业文明最大的区别是:( ) ①地势崎岖②商品经济发达③海外贸易频繁④进行殖民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他长期担任雅典执政官,通过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他是:( )
A.梭伦B.伯里克利C.荷马D.李奥尼达
11.由于领土的急剧扩张,地中海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罗马的内海,这一时期罗马处于时期。

( )
A.王政B.共和国C.帝
国D.古王国
12.在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
A.布匿战争B.凯撒C.安东尼D.希波战争13.他自称第一公民(元首),先后打败了政敌们,被元老院尊奉为“奥古斯都”,开辟了罗马历史新时代,他是:( )
A.凯撒B.安东尼C.埃斯特拉达D.屋大维14.他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又是一个军事和政治领袖,他和他的继承者们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是:( )
A.凯撒B.穆罕默德C.耶稣D.乔达摩•悉达多
15.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有直接的关系。

( ) A.查理•马特B.耶稣C.教会D.丕平
16.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 )
A.封建等级制度B.封土制度C.封君封臣制度D.骑士制度
17.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意思是:( ) A.当时的城市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而自由
B.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居住一定时间,能够获得自由D.城市里文化气氛好,便于自由精神的传播
18.公元7世纪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的改革是:()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孝文帝改
革D.王安石变法
19.“唐风扬溢奈良城”的诗句,平假名、片假名的出现,平城京的建成,标志在全面向中国学习。

A.朝鲜B.日本C.阿拉伯D.罗马
20.中世纪欧洲封建等级制度中,统治阶级的最低等级是:()
A.公爵B.骑士C.伯爵D.子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5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21.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农业生产效率较高的;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出现以后,父系氏族开始出现。

22.希腊文明的继承者是,与相对黑暗的西欧相对应的亚欧之间的文明是帝国。

23.世界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三.动脑筋:(本大题共3小题,24小题12分,25小题12分,26小题6分,共计30分)
24.阅读材料(12分)
在雅典全盛时代,自由公民的总数连妇女和儿童在内约为90000人,而男女奴隶为365000人。

构成雅典居民人口大多数的奴隶丧失自由,不享有公民权,因而不能参预政治活动。

和在其它希腊国家一样,奴隶主可以恣意虐待和惩处奴隶。

在手工作坊、矿山、农场,奴隶被迫以简单的工具进行繁重的工作。

事实上,恰恰是在奴隶的艰辛劳动的基础上,奴隶主自由民才有进行政治活动的可能;恰恰
是在排除奴隶于政治生活之外,对奴隶实施压迫和专政的前提下,才有奴隶主自由民的民主。

所以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自由公民的特权民主。

请回答:
(1)雅典的执政官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这种民主?(8分)
(2)结合材料,请你评价这种民主。

(4分)
25.阅读材料(12分)
9世纪以后,在罗马旧城、封建贵族城堡、大教堂、修道院外以及山隘路口、港湾要津附近出现了新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被称为“市”,市的居民大多从事工商业活动。

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封建主扩大了对市场的需求,增进了农民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为城市工商业提供了原料和市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一些农民加入了工商业者行列,转变成为市民。

城市大都兴起于封建教俗领主的领地上,因而处于领主的直接统治之下。

不少市民在身份上仍是领主的农奴,受着
农奴制的压迫。

封建领主往往用对待庄园农奴的手段,剥削和敲诈市民,对市民利益构成了严重侵害。

市民们联合起来,同封建领主斗争,以争取人身自由,争取城市的自治权利。

请回答:
(1)城市自治运动中最典型的是什么城市?(2分)它是怎样获得自治权的?(4分)
(2)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6.阅读材料(6分)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

位于亚欧交界的帝国文明博大精深,为灿烂辉煌。

1453年4月5日,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20万,战船300艘,配备10万攻城重炮,一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

当土耳其人兵临城下时,君士坦丁堡城内兵力甚少。

拜占庭人与土耳其人决战,激战
了53昼夜,5月29日被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

请回答:
(1)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2分)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2分)
(2) 拜占庭帝国衰落、灭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
四.议一议:(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20分)
27.材料阅读(20分)
耶路撒冷城是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矛盾的焦点,是以巴两个国家的首都,是三大宗教的圣地,这在世界城市中是独一无二。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

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

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

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请回答:
(1)你知道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吗?(6分)
(2)三宗教的核心教义分别是什么?(6分)
(4)三大宗教对我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C 6.A 7.A 8.C 9.B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C 18.A 1 9.B 20.B
二、填空题:
21.大河流域农业22.罗马拜占庭23.《汉谟拉比法典》
三、动脑筋:
24.(1)在雅典,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充分的权利,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雅典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为保证公民能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2)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但它毕竟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正是在这种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雅典创造了希腊文明中的大部分辉煌,成为“全希腊的学校”。

25.(1)琅城赎买和武力斗争
(2)经济上:城市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政治上:农奴在城市居住一定期限就能获得自由;城市与车为了对付封建主,结成同盟,回事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6.(1)是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者;东西方文化在这里
交融。

处于亚、欧、非三洲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2)保守、狭隘;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四、议一议:
27.(1)
(2) 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主神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就要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了救赎世人的罪而降临人间。

人们若是按照他的教诲去做,就能在死后进入天国,获得永生。

基督就是“救世主”的意思,宣扬对人类的博爱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

(4)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艺术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