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练习题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评测练习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人民公社严重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农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在朝小康道路前进C. 全国农村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D. 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2.新闻晚报2010年8月17日报道:我国这一轮经济增长速度之快让人感到意外,大约10年前,中国还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今年则超越日本。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实行的什么经济体制()A. 计划经济体制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D. 自由经济体制3.下列关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 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A. 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B. 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 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D. 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5.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A. 实行土地改革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
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一、选择题1.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A.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2.1950——1952年行的土地收运动据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观察下表,导致浙江省各阶层占有土地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完成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D.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6.“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所述的史实(任务)在哪一年基本完成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1958年7.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时代要求C.农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8.下表为常熟县团结、胜利、高峰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9.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10.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11.“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精神上对土地的依赖。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2.20世纪50年代,四川金堂县贫农徐某分到了三亩七分地,其所依据的法律文献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迎来重大突破。
2015年5月7日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安居型商品房用地供应暂行规定》,为“农地”入市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盘活原农村集体土地方面迈出了探索步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中华民国土地改革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内,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下面不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名词是A.和平解放, B.“最可爱的人”C.赎买政策, D.分配土地5.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彻底摧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7.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8.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抗美援朝 练习试题(有答案)

第2课抗美援朝练习题一、填空题1.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其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2.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杰出代表有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
4.1953 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选择题5.中国出兵朝鲜最根本的原因是( C )A. 美国敌视中国,对新中国不满B. 美国想称霸世界,中国对其构成威胁C. 美国侵略朝鲜对中国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D. 中国是大国,应当发扬大国精神6.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知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
它是( D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7.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 A )①彭德怀②黄继光③毛岸英④邱少云⑤董存瑞A.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8.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
“他”是( C )A.李宗仁 B.朱德 C.彭德怀 D.林彪9.在朝鲜战争中,打败美国“一代战神”麦克阿瑟的我国军事家的是( D )A.林彪B.邱少云C.邓小平D.彭德怀10.“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D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C.解放战争 D.朝鲜战争11.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其中“错误的对手”指的是( A )A.中国人民志愿军B.朝鲜军C.中朝军民D.朝鲜军民12.歌曲《我的祖国》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课中华⼈民共和国成⽴同步习题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历程时,⾃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2.在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泽东说:诸位代表先⽣们,我们有⼀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作将写在⼈类的历史上。
“我们的⼯作”包括()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地改⾰法》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亚太经合组织3.新中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C.标志着中国从此⾛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4.1949年9⽉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A.代⾏⽴法机构的职权B.暂⾏中央政府的职责C.建⽴了⼈民代表⼤会制度D.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5.1949年9⽉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A.为新中国的成⽴作准备B.贯彻党的七届⼆中全会的精神C.讨论夺取全国⾰命的胜利D.将⼯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6.1949年9⽉21⽇,⽑泽东在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中国⼈民站起来了”由此成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号之⼀。
⽂中“站起来了”就当时⽽⾔是指新中国的成⽴()A.提⾼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C.实现了⼈民的⾃由平等 D.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7.1949年10⽉1⽇的开国⼤典标志着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A.国家的名称 B.国家独⽴富强了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民的⽣活改善了8.下列选项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民共和国成⽴的伟⼤历史意义的⼀句是()A.中国进⼊了新民主主义⾰命时期 B.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了社会主义⾰命9.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①国家独⽴②⼈民当家作主③⼯业化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杨凯在《中国梦的⽅位》中说:“……⼀路⾛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开国大典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祖国大陆统一了!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①中国人民志愿军②朝鲜人民军队③“联合国军”④苏联人民志愿军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8.1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8.1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练习题一、单选题1.1841年初,英国侵略者派兵占领( )A. 广州B. 宁波C. 香港岛D. 厦门2.“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
面对鸦片的危害,他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这位历史人物是()A. 关天培B. 邓世昌C. 林则徐D. 洪秀全3.中国近代史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天津条约》4. 下图漫画再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屈辱的场景。
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代表的国家是()A. 美国B. 法国C. 日本D. 英国5.,大型圆明园主题展——“寻找失落的圆明园”在杭州西溪举行,展览透过高科技重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昔日辉煌,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A. 英法联军B. 英美联军C. 法俄联军D. 英俄联军6. 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A.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B.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7.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瑷珲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8.历史上曾经占领过台湾的资本主义列强是()A. 英国美国B. 法国俄国C. 荷兰葡萄牙D. 荷兰日本9.这场“战争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
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
材料中的战争指()A. 鸦片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战争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0.“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3分)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XXX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A.全境解放B.社会主义C.国家富强D.民族独立2.(3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3.(3分)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材料中“消息”是()A.渡江战役的胜利C.海南岛获得解放B.开国大典的举行D.西藏和平解放4.(3分)“我们不发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势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
”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A.美军B.日军XXXD.英法联军5.(3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XXX,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它表现了()A.XXX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6.(3分)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D.解放了我国的乡村生产力7.(3分)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废止了本钱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D.废止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田主阶级8.(3分)如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工程钢(万吨)生铁(万吨)粮(万吨)1952年1351931957年535594增长率(%)29620819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C.己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包产到户得到全面落实9.(3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合作双赢⑤平等互利⑥和平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与国得成立与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会决定以______________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_________________、2、1949年 ________月1日下午,首都30万居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4、1951年,________________ 与平解放,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得人1、朝鲜内战爆发后,以______________ 为主得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
2、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 (舰队名称)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 _________ 年10月,以 __________ 为司令员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
4、 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 就是志愿军中无数可歌可泣得英雄人物中得代表。
5、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_____________ 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得胜利。
第3课土地改革1、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前,严重阻碍农村经济与中国社会发展得就是封建 _______ 制度。
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得_______________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4、到__________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5、 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得封建土地制度。
第4课工业化得起步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 年开始执行,它得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_ ,建立国家 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_____ 得初步基础。
2、“一五”计划期间,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公路修到“世界屋脊”、3、我国得“一五”计划以________ 帮助兴建得一百多个项目为中心。
4、 ___________ 年9月,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得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 类型得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1、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就是引导农民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与共同富裕得社会主义道路。
2、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得______________ 。
3、国家对资本家占有得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 政策,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得创举。
4、到_________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 得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得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得道路1、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与人民主要得任务就是,集中力量_____________ ,实现国家__________________ 。
2、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得_____________ 。
3、党中央发动得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 运动,使得____________得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4、中共八大后得十年,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_______________ 尤为突出。
这一时期得先进人物有石油工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邓稼先、县委书记________等。
第7课“文化大革命”得十年1、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决定发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国家主席 ___________ 被迫害致死,这就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得一起冤案。
3、1970------1971年间,_____________ 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
4、1976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相继逝世后,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与国家最高领导权得阴谋活动。
5.___________ 、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 _____________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第8课伟大得历史转折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讨论,这就是一场深刻得______________运动。
2、 __________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_____________得方针,重新确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得思想路线;停止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口号,做出把党与国家得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_____ 得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得党中央领导集体。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得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得转折。
它完成了党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 得拨乱反正,就是____________ 得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 得新时期。
4、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四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6年又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法律得颁布与实施,基本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核心得________得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______________ 得道路迈进。
第9课改革开放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与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
改革先从___________ 开始,安徽 _______________ 得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随后,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得责任制。
2、1980年,我国广东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福建得_________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其中___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得代表,对外开放得“窗口”。
3、上海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得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
4、现在,对外开放区已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得对外开放格局。
5、从 __________ 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就是___________ 得改革。
6、1992年,党得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体制,国企改革推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得社会主义1、1982年,在党得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87年,在党得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___________ 得战略部署。
3、在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_______________ 、怎样_____________ 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她就是我国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 得总设计师。
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遇到姓_________等问题得困扰。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得基本路线要管________ ,动摇不得。
特区姓_____ 不姓 ________ 。
5 、1992年党得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得指导地位。
这次大会形成了以__________ 为核心得第三代领带集体。
6、1997年,党得十五大召开,把 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得指导思想。
第11课民族团结1、中国就是由 ________ 个民族组成得统一得多民族国家。
2、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得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得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得格局。
3、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得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
4、全国已建立______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5、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与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得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 。
6、20世纪60年代初,___________ 地区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7、中央提出实施 ________________ 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得西部地区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发展得新气象。
第12课香港与澳门得回归1、邓小平从维护祖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伟大构想。
2、“一国两制”就就是在大陆实行_________________ 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______________ 制度。
这为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明了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