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随着猪肉市场的不断扩大,仔猪养殖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优质仔猪的生产离不开合理的营养配合和良好的健康状况。

而肠道是仔猪体内最为重要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器官,肠道健康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益生菌作为一种对肠道有利的微生物,被广泛地应用在畜禽饲料中。

然而,单一菌种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复合菌种的应用则能够提高益生菌的生长效益,增强其抗应激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和营养条件。

2. 研究内容
(1)设计高效复合益生菌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2)研究高效复合益生菌对仔猪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3)分析益生菌对仔猪肠道菌群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3. 研究方法
(1)制备高效复合益生菌:从肠道中分离出多种对仔猪有利的益生菌,并进行筛选和鉴定,最终确定最佳的复合益生菌菌株,制备高效益生菌复合制剂。

(2)实验动物和饲养:选取健康的试验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长期喂养,并记录其体重、饲料消耗量和死亡率等指标。

(3)细菌培养和菌群分析:通过分离和培养菌群的方法,从仔猪肠道中分离出不同的菌株,进行鉴定和数量分析,探究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4)免疫功能测定:通过ELISA法检测仔猪的免疫功能,包括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的含量等,以探究益生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4. 研究意义
(1)促进仔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2)探究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应用效果,为实现绿色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为益生菌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功能性酸乳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功能性酸乳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功能性酸乳的研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益生菌饮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它有着增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

而中草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其药理作用广泛而且复杂,例如清热解毒、调理气血、补肝补脾等。

将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有望创造出具有更加丰富、更加卓越的功效的新型饮料。

因此,本研究拟研制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功能性酸乳,并分析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具有补肝、补脾、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草药制作成草药浸膏,并将其加入到益生菌饮料中,再经过发酵、包装等工艺,得到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功能性酸乳。

该酸乳将针对多种目标,包括抗疲劳、增加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及促进代谢等方面进行研究。

3. 研究方法:3.1 中草药制备:选取多种中草药,如黄芪、当归、木瓜、甘草、黄连等,将其洗净、晒干并进行粉碎,然后加入水中煮炖,得到草药浸膏。

3.2 益生菌饮料制备:选取常见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将其加入牛奶或豆浆中,经过发酵,得到益生菌饮料。

3.3 复合功能性酸乳制备:将草药浸膏加入到益生菌饮料中,并进行发酵、浓缩、包装,得到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功能性酸乳。

3.4 分析酸乳的营养和保健作用:采用化学分析和生化分析方法,分析酸乳中各种营养成分、微生物、酸碱值等指标。

同时,采用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的方法,研究酸乳对机体的保健作用。

4. 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研制出中草药与益生菌复合功能性酸乳,并对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该研究有望为保健食品行业提供新的产品,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开题报告-双歧杆菌

开题报告-双歧杆菌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收集和 整理,采用生物信息学方 法对双歧杆菌基因组进行 了注释和分析。
成功构建了双歧杆菌的培 养体系,并对其生长特性 和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分 析。
后续计划
深入研究
进一步探究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 和代谢途径,以及与其他微生物 的相互作用关系。
应用拓展
开展双歧杆菌在食品、医药和农 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探索其产 业化前景。
双歧杆菌பைடு நூலகம்益生功能
探讨双歧杆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如调节肠道菌 群平衡、增强免疫力等。
3
双歧杆菌的应用研究
研究双歧杆菌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的应 用。
研究目标
揭示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益生功能
01
通过深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益生功能,为双歧杆菌
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高效、安全的双歧杆菌制剂
遵守学术诚信
保证所引用的文献和数据来源真实可靠,不篡改、伪造数据或抄 袭他人成果。
保密原则
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他人隐私的数据和信息,予以保密处理,不 在报告中泄露相关信息。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微生物培养技术
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和条件, 对双歧杆菌进行纯化和扩 增。
代谢组学分析
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 术,研究双歧杆菌的代谢 产物及其功能。
实验设计
双歧杆菌的分离与纯化
从人体肠道或发酵食品中分离双歧杆菌,并通过多次传代培养, 获得纯化的菌株。
双歧杆菌的基因鉴定
提取双歧杆菌的DNA,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 产物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以确定其种属和分类地位。
02
"双歧杆菌的分离、 鉴定及应用"
这篇论文介绍了双歧杆菌的分离和鉴 定方法,以及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 的应用情况。

抗氧化益生乳酸菌的筛选的开题报告

抗氧化益生乳酸菌的筛选的开题报告

抗氧化益生乳酸菌的筛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氧化反应是生命体系中不可避免的过程之一,过量的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种会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如细胞膜的损伤、DNA的异常改变、蛋白质的失活等。

干预抗氧化过程已被证明对预防和治疗氧化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乳酸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益生菌,具有许多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功能等。

抗氧化也是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生理功能之一。

因此,动用乳酸菌来筛选抗氧化益生菌已经成为了一种前沿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通过筛选抗氧化性能强、菌株活跃的乳酸菌,并初步探究其抗氧化机制,有助于开发出具有益生作用及抗氧化功效的新型功能食品。

二、研究内容1.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乳酸菌的分类、特性、生理功能以及抗氧化机制等相关知识。

2. 筛选抗氧化益生乳酸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乳酸菌菌种的培养与预处理:选择常见的乳酸菌菌株,通过预处理方式进行启动,适当增加菌的活性。

(2)抗氧化性能的评估:利用方法测定不同乳酸菌菌株的抗氧化性能,如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等。

(3)筛选抗氧化益生乳酸菌:综合考虑菌株的抗氧化性能和活性等因素,筛选出表现最优异的菌株。

3. 探究抗氧化益生乳酸菌的抗氧化机制,包括:(1)通过测定SOD、CAT等相关酶的活性,评估菌株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2)测定菌株对人体相关指标的影响,如血清总胆固醇、血糖、免疫指标等。

四、研究进展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了多种具有抗氧化益生作用的乳酸菌,如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ctobacillus fermentum等等。

这些研究不仅充分证明了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生理功能,而且还拓展了其在氧化应激方面的应用,为研发具有抗氧化效果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了支持。

然而,受限于筛选方法、受试者不同以及测定指标等因素,各项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并且对乳酸菌的机理尚未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研究抗氧化益生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和机制,在食品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丁酸梭菌的固态培养及益生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丁酸梭菌的固态培养及益生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丁酸梭菌的固态培养及益生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常见的厌氧菌,主要分布在土壤、动物肠道及水体中。

作为一种益生菌,丁酸梭菌在人类消化道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进食物消化、维持肠道内稳定微生态环境、增强免疫力等。

此外,丁酸梭菌还可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生物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丁酸梭菌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对于丁酸梭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态培养方面,固态培养及其对宿主的益生效果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开展本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丁酸梭菌在固态培养情况下的生长特性和对宿主的益生效果,为进一步应用丁酸梭菌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重点研究丁酸梭菌在固态培养情况下的生长特性和对宿主的益生效果。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适宜的丁酸梭菌固态培养方法。

通过改变不同的培养基成分、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和调节不同的环境因素等方式,优化固态培养条件,建立适宜的丁酸梭菌固态培养方法。

(2)考察固态培养对丁酸梭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通过比较液态培养和固态培养下丁酸梭菌的菌落数、生长态势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探究固态培养对丁酸梭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3)评估丁酸梭菌固态培养对小鼠益生效果的影响。

将丁酸梭菌固态培养物与普通饲料进行混合,让小鼠饮食,并考察其对小鼠的益生效果,如改善肠道微生态、增强免疫力等。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固态培养技术、微生物计数法、代谢产物分析方法、小鼠模型等实验方法。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适宜的丁酸梭菌固态培养方法,为该菌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揭示固态培养对丁酸梭菌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为该菌在固态环境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3)评估丁酸梭菌固态培养对小鼠益生效果的影响,为物种的宏观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四、研究价值: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包括:(1)深入了解丁酸梭菌在固态培养情况下的生长特性,为该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年产2000吨益生菌粉剂产品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2000吨益生菌粉剂产品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年产2000吨益生菌粉剂产品工厂设计姓名:程文学号:200704010220指导教师:陈雪峰班级:食品072所在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年产2000吨益生菌粉剂产品工厂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设计意义1.研究目的:益生菌可改变生物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宿主的健康,对人体有多种有益功效。

如:①防治腹泻;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③预防阴道感染;④增强人体免疫力;⑤缓解过敏作用;⑥降低血清胆固醇;⑦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而人体内的益生菌数量会随环境(自然环境、生理环境等)的变化而减少,经常补充一定数量的益生菌制品可维持人体内的有效活菌数并发挥其有效作用。

因此人们有必要及时补充益生菌,以维护人体的动态平衡,恢复人体应有的抵抗力。

在发达国家,益生菌已经是个高度成熟、增长速度较快的产品,与维生素制剂、植物提取物类产品并肩称作三大保健品产业。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益生菌粉剂的市场很有发展前景。

喷雾干燥是一种可实现工业化大生产的脱水干燥方法,其生产的物料是均匀的分装产品,不需要再烘干、粉碎等工艺操作,可直接包装成成品或投入使用。

开展年产2000t益生菌粉剂产品工厂设计,旨在建立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工艺,提供合理的建厂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依据,同时确保高质量的益生菌粉剂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

2.设计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融汇贯通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使之巩固、消化,并使之系统化。

这个课题能让我对喷雾干燥有一个更直观和更全面的认识,对益生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好的掌握工厂设计。

并能让我们通过这一设计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更能很好的锻炼我们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方案:(1)首先,要对周边市场进行评估从而进行厂址的选择。

根据确定的厂址调查工厂设计所需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基础资料。

(2)要对益生菌粉剂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有具体的了解。

(3)要对益生菌粉剂产品生产的机械、设备及辅助性设备进行市场调查。

益生菌开题报告

益生菌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益生菌奶片的研究学生: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实验目的及意义益生菌定义为“一种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对宿主施加有益影响的微生物添加物”。

常应用的益生菌是产生乳酸的细菌,如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它们是人类肠道重要的生理菌,对机体有多种其它正常生理菌群无法比拟的生理作用。

其生理作用包括:调整肠道菌群;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代谢;防止便秘;产生抗菌素;缓解乳糖不耐症;治疗肝损伤;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抗肿瘤;增强免疫系统;降低胆固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等。

肠道菌群的组成对人体营养、免疫、癌症、衰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生活习惯病防治方面的主要意义,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

因此,目前益生菌及其制品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已有多种益生菌制剂问世,并普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而奶片的主要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由于其营养丰富、可直接食用、携带方便、保质期长等优点,与鲜奶相比,奶片无需冷藏、无需加热食用,已成为乳制品中的亮点。

食用奶片可享受到牛奶的风味和质地,独有的加工工艺,保留了牛奶中多种营养成分。

将益生菌加入奶片中,制成益生菌咀嚼奶片.这样在保留了牛奶的营养的同时又达到了上述的益生菌的生理保健目的。

此产品成本中等,附加值高,可成为市场上新星的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产品研发现状目前,奶片食品还没有国家标准,生产工艺较为简单,配方也无固定的模式,其硬度、粘度或营养辅料的比例视消费者的爱好或需要而定。

各种配方的奶片执行各自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奶片的配方不统一,又随意性。

尽管各种品牌奶片的配方不同,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不尽相同,但是奶片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应该,也大多是在70%左右,每天用量可折合鲜奶250毫升或奶粉30克。

益生菌拮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益生菌拮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益生菌拮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能够在胃部生存,是胃癌和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传统
的幽门螺杆菌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但抗生素治疗存在局限性,例如易
导致细菌耐药性、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寻求一种非药物性幽门螺杆菌
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益生菌因其潜在的预防和治疗功效受到研
究者的广泛关注。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为寻找一种非药物性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3.研究方法
3.1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益生菌
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
果分析益生菌与幽门螺杆菌的相互作用机制。

3.2 实验组成
实验组1:菌落计数法测定益生菌与幽门螺杆菌的相互作用;
实验组2:凝胶扩散法观察不同种类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
实验组3:观察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胃部中的分布情况。

3.3 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数据分析不同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拮抗作用及其机制。

4.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通过体外实验确定不同种类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并探究其机制。

预计结果能够鉴定出一些可能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效果的益生菌,并提供实验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益生菌奶片的研究学生: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实验目的及意义益生菌定义为“一种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对宿主施加有益影响的微生物添加物”。

常应用的益生菌是产生乳酸的细菌,如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它们是人类肠道重要的生理菌,对机体有多种其它正常生理菌群无法比拟的生理作用。

其生理作用包括:调整肠道菌群;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代谢;防止便秘;产生抗菌素;缓解乳糖不耐症;治疗肝损伤;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抗肿瘤;增强免疫系统;降低胆固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等。

肠道菌群的组成对人体营养、免疫、癌症、衰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生活习惯病防治方面的主要意义,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

因此,目前益生菌及其制品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已有多种益生菌制剂问世,并普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而奶片的主要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由于其营养丰富、可直接食用、携带方便、保质期长等优点,与鲜奶相比,奶片无需冷藏、无需加热食用,已成为乳制品中的亮点。

食用奶片可享受到牛奶的风味和质地,独有的加工工艺,保留了牛奶中多种营养成分。

将益生菌加入奶片中,制成益生菌咀嚼奶片.这样在保留了牛奶的营养的同时又达到了上述的益生菌的生理保健目的。

此产品成本中等,附加值高,可成为市场上新星的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产品研发现状目前,奶片食品还没有国家标准,生产工艺较为简单,配方也无固定的模式,其硬度、粘度或营养辅料的比例视消费者的爱好或需要而定。

各种配方的奶片执行各自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奶片的配方不统一,又随意性。

尽管各种品牌奶片的配方不同,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不尽相同,但是奶片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应该,也大多是在70%左右,每天用量可折合鲜奶250毫升或奶粉30克。

而且有关奶片的相关指标和规定尚未出台,从营养价值和卫生角度衡量,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在研究开发奶片产品时,必须要做到营养均衡,同时奶片产品应该有自身的特点,必须有良好的风味及口感,食用及携带方便,所以在研究开发奶片产品时,主要是从奶片产品的营养、风味及口感方面进行研究。

3. 实验材料 3. 1菌种嗜酸乳杆菌 双歧杆菌3. 2培养基MRS 固体培养基 MRS 半固体培养基3. 4 实验仪器培养箱 天平 pH 计 平皿 烘箱 冰箱 厌氧管20ml 烧杯 吸耳球 移液管 量筒 光学显微镜 玻片 标签纸 超净工作台 酒精灯 针管(1ml )20ml 菌种保藏设备 灭菌锅 恒温培养箱 显微摄影装置 冷冻冰箱 冷冻干燥器 高压灭菌锅 压片机 YD —1硬度测试仪 CS —2脆碎度测试仪等4. 实验方法4. 1益生菌奶片的制备4. 1. 1 培养基制备 1)嗜酸乳杆菌MRS 肉汤培养基:葡萄糖 2%、蛋白胨 1%、酵母粉0.4%、牛肉膏 0.8%、无水乙酸钠 0.5%、柠檬酸氢二铵 0.2%、K 2HPO 4 0.2%、MgSO 4 0.02%、MnSO 4 0.004%、吐温80 0.1%、pH5.5~5.9。

MRS 半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成分相同,琼脂粉加量0.3%~0.4%。

MRS 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成分相同,琼脂加量0.7%。

保护剂:肌醇0.01%、氯化钠0.3%、牛血清蛋白0.07‰、丙氨酸0.03‰. 冻干保护剂:海藻糖13%、42HPO Na 0.23%、乳糖3.5%、脱脂奶粉24%。

2)双歧杆菌MRS 乳糖培养基:乳糖 2%、蛋白胨 1%、酵母粉0.4%、牛肉膏 0.8%、无水乙酸钠 0.3%、柠檬酸氢二铵 0.2%、K 2HPO 4 0.2%、MgSO 4 0.02%、MnSO 4 0.005%、吐温80 0.1%、L —半胱氨酸盐酸盐0.05%、pH6.2~6.4。

保护剂:NaCl 0.74%、山梨醇0.08%、谷氨酸0.002%。

冻干保护剂:甘氨酸5.5%、碳酸氢钠0.8%、低聚糖7%、精氨酸4.5%、脱脂乳25%。

磷酸缓冲液:42HPO K 76g 、42PO KH 40.8g 培养基需121℃高压灭菌,15分钟。

4. 1. 2 菌种的活化及菌粉制备将嗜酸乳杆菌与双歧杆菌分别以5%的接种量接入无菌无氧的的MRS 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活化,37℃培养18h,活化三代。

将菌种离心(10000r/min ),无菌操作加入冻干保护剂,倒平板进行平板预冻(-40.3℃)及冻干操作。

收集菌粉,要求活菌数>7101 cfu/g 。

4. 1. 3 各单因素筛选按量将0.1%的冻干菌粉与下述原料混合调配,然后压成直径8×8×3mm 的片剂(压片压力等参考实验仪器)。

测定奶片的片重,硬度,脆碎度并进行活菌计数,感官评价。

表1 各单因素梯度设置单因素 添加量梯度蔗糖(%) 4 5 6 7 8 9 10 菊糖(%) 0.3 0.5 0.7 0.9 1.1 1.3 1.5 木糖醇(%) 1 2 3 4 5 6 7 安赛蜜(%) 0.01 0.02 0.03 0.04 0.05 / / D-异抗坏血酸(%)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 茶多酚(%)0.01 0.012 0.014 0.016 0.018 0.02 0.022 CMC 0.1 0.2 0.3 0.4 0.5 0.6 0.7 D-甘露醇(%)0.10.20.30.40.50.60.74. 1. 4 P-B 试验由于单因素试验只讨论一种因素的影响,而忽视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能获得最佳的优化条件。

因此需根据8组单因素试验的数据结果进行P-B 试验设计,从其中筛选出对活菌数等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4. 1. 5 爬坡试验根据P-B 的试验结果,可以进一步设计爬坡试验,从而将主要因素设定在一个更精确的范围内,让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4. 1. 6 响应面通过响应面可以获得响应值的数学表达式,即回归方程,从而预测最佳值。

4. 1. 7 验证根据实验的最终优化配比值,进行配料,压制奶片并测定奶片的片重,硬度,脆碎度,活菌数,并进行感官评价。

4. 2 制作工艺菌种活化菌种扩培离心收集菌体预冻冻干收集菌粉配料粉碎菌粉奶粉搅拌混匀压片检验包装4. 3 检测指标4. 3. 1 感官指标项目好一般差外观(15)12-15外形完整,光滑,厚薄均匀,边缘整齐9-11凹面面积不超过1/3,有少量的破碎<9表面破碎严重色泽(15)12-15乳黄色,色泽均匀9-11黄色,表面有少量的斑点,色泽分布基本均匀<9暗黄色,表面有大量的斑点,颜色较暗,色泽分布不均匀风味(25)20-25口感幼滑,不粘牙15-19食之较幼滑,无粗糙感,不粘牙<15口感粗糙,难以下咽,粘牙口感(25)20-25有牛奶特有的香味15-19奶味淡或稍浓<15奶味过浓或基本没有,有明显蛋腥味质地(20)15 20内质结构细密均匀,断面组织紧密11 14内质结构较均匀,断面组织基本密实<11内质结构松散,断面较松软或呈粉状4. 3. 2 片重检查取奶片 10 片,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并求得平均片重,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差异限度(±7.5%)的药片不得多于 2 片,并不得有 1 片超出限度 1 倍。

4. 3. 3 硬度奶片硬度适宜咀嚼即可 4. 3. 4 脆碎度片重为0.5g 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约为5g ;片重大于0.5g 者取10片。

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于脆碎度测定仪中,转动100次。

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本试验一般仅作1次。

如减失重量超过1%时,可复检2次,3次的平均减失重量不得过1%,并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4. 2. 3 活菌数检测菌粉活菌计数:取5片益生菌片称重(约3g)粉碎,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 ,震荡摇匀。

再取1mL,反复如前稀释,取 11-10-9-10,10,10三个稀释度,将灭菌并已冷却至45℃的MRS 固体培养基倾注于平皿,分别吸取1ml 置于灭菌平皿中。

每个平皿倾注约15ml.迅速混匀,使其凝固,注意不要有气泡。

37℃下培养24—48h ,待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后,可进行计数。

奶片活菌计数:取5片益生菌片称重(约3g)粉碎,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 ,震荡摇匀。

再取1mL,反复如前稀释,取 410-,510-两个稀释度,将灭菌并已冷却至45℃的MRS 固体培养基倾注于平皿,分别吸取1ml 置于灭菌平皿中。

每个平皿倾注约15ml.迅速混匀,使其凝固,注意不要有气泡。

37℃下培养24—48h ,待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后,可进行计数。

5 实验进度安排实验周次论文任务及要求1 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2 制定实验方案,进行讨论;3 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的准备; 4-14进行实验;15 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撰写论文;16 撰写论文,对论文进行预审、补充;17 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1] 马振兴. 嗜酸乳杆菌冻干菌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陕西:陕西科技大学. 2013[2] 徐志远. 刘荣. 郭本恒. 保护剂在乳酸菌冻干过程中的应用.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4期(总第119期)[3] 邓丽. 芮汉明.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1007-2764(2003)增刊-0025-084[4] 麻士卫. 高鹏飞. 王秋实. 阎建军. 邓承远. 赵虎云. 益生菌咀嚼片硬度与益生菌细胞存活率的关系. 食品与发酵工业[5] 王人悦. 郑琳琳. 佟永薇. 益生菌制品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食品研究与开发. 第34卷11期[6] 马强. 吕嘉枥. 赵维俊. 影响益生菌奶片压制中活菌数因素的研究. 中国乳品工艺. 1001-2230(2011)11-0013-03[7] 朱敖兰. 杨洁. 生物制品冻干保护剂及其保护机理的研究进展.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6期[8] M. Vikrama. A. Baczewski.B. Shanker. L. Kempel. Accelerated Cartesian expansion (ACE) based framework for the rapid evaluation of diffusion, lossy wave, and Klein–Gordon potential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229 (2010) 9119–9134[9] Iftekhar Kalsekar, PhD Julie Koehler, PharmD, FCCP John Mulvaney, MHA. Impactof ACE inhibitors o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AMI: Does tissue selectivity matter V ALUE IN HEALTH 14 (2011) 184 –191[10] N. Khaowpha A. Mitrevej and N. Ruangwises. Nutritional Values and Stability of Goat--20 [11] Mayurachat Natvaratat1 Penkwan Chompreeda Vichai Haruthaithanasan and Hathairat Rimkeeree Optimization of Supplementary Protein Milk Tablet Formulation for Rural School Children under Her Royal Highness Princess Maha Chakri Sirindhorn’s ProjectKasetsart J. (Nat. Sci.) 41 : 733 - 739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