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唐诗研究》自学考试试卷四
汉语言文学自考唐诗研究试卷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唐诗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7411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9 分)1.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评初唐四杰,直称“________当时体”,足见其当时的影响。
2.“初唐体”指初唐的七言________,张若虚的《________》即其代表作。
3.初唐时期,正面提倡“兴寄”、“风骨”的诗人是________。
4.被郑振铎称为开、天时代“最富异国情调的诗人”是________。
5.唐代诗人________既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南宗山水画的宗师。
6.李白因深得道教三昧而被誉为________。
7.“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是白居易________诗的特点之一。
8.中唐乐府诗从源流上说可分三类:孟郊远承________,________中学齐梁,________近学杜甫。
9.晚唐诗人________和盛唐诗人________、李白合称绝句三大家。
10.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把唐末的韩亻屋为代表的诗称为________体。
11. 在历史上,作为学派的________ 和作为宗教的道教,带给中国诗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思维习惯。
12.著录唐人诗集的私家书目除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外,还有________的《直斋书录解题》等。
13.《唐才子传》的作者是元代的________。
14.《唐人选唐诗十种》中,包括令狐楚的《________》。
15.在中外文化交流中,________ 拼音学的传入,对我音韵学和诗词格律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15 分)1.明确提出划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期的是( )A.《沧浪诗话》B. 《唐音癸签》C. 《唐诗品汇》2.继承“永明体”诗歌理论,提出“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声律主张的是( )A.上官仪B. 沈佺期、宋之问C. 初唐四杰3.初唐四杰的生活年代在( )A.唐初B. 七世纪上半期C. 七世纪下半期4.下列诗句中,摘自高适诗作的是(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C.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5.从现有史料看,一生没有到过边塞,却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传世的是( )A.王昌龄B. 岑参C. 高适6.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自己诗学理想的诗人是( )A.李白B. 王维C. 杜甫7.《李翰林集》的作者是( )A.李白B. 李益C. 李贺8.晚唐时期,风格尖冷的诗僧为( )A.齐己B. 贯休C. 寒山9.晚唐作家中,“温(庭筠)、李(商隐)”并称,在当时是( )A.专指其诗赋B. 专指其骈文C. 泛指其诗赋骈文10.《终南山望余雪》是省试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作者为( )A. 祖咏B. 杜甫C. 王维11. 下列三组诗句中,充分反映出佛教对诗人心灵之毒害的一组是( )A.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消磨尽有因B.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C. 曲江僧向松林见,又道天台看石桥12.下列诗句中,既富禅趣又有鲜明形象、深远韵味的一组是( )A.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B. 是非一以遣,动静百无妨C. 悠悠远山暮,独向白云归13.下列景物中,写春天景物的是(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C.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4.下列诗句中,写寒食节的是( )A.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B. 初过××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 ××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5.下列评语中,提到诗人王维的是( )A.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B. 尤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C.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D. 樊川诗雄姿英发,樊南诗深情结绵邈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自学考试《唐诗研究》测试题

自学考试《唐诗研究》测试题2017年自学考试《唐诗研究》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宋代人对唐诗分期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见于严羽的《____________》。
2.唐代重在抒情的诗体____________乃是从六朝乐府脱胎而来。
3.韩愈《荐士》诗云:“国朝文章盛,____________始高蹈。
”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代表了“____________体”七言歌行的最高成就。
5.中唐乐府诗从源流上看,孟郊远追汉魏,李贺中承____________,白居易近学杜甫。
6.李商隐的《____________》诗是唐诗中的一种新创造。
7.在体裁上,李商隐的____________足可继武杜甫。
8.李贺“瑰丽奇诡”乐府古体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体”歌行。
9.晚唐诗人中,承袭白居易新乐府精神的,有____________等。
10.生前即写定诗集,创作数量之多在唐代首屈一指的是诗人____________。
11.苏子瞻评诗曰:“……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其中“子厚”是____________的字。
12.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宋时王维集有____________与蜀本两种,前者较可靠。
13.唐代诗僧中,有诗集流传至今的有____________等。
14.唐代优秀诗人中,受道教影响最深的是____________。
15.首开“论诗绝句”这一诗论新形式的是____________。
16.“春蚕到死丝方尽”句中运用了南朝民歌的____________手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4分)1.唐代诗人大多数出身于( )。
A.世家贵胄B.寒门庶族C.没落贵族D.下层贫民2.《唐诗品汇》的编者是( )。
A.韦毂B.洪迈C.高棅D.胡震亨3.清代人注杜(甫),名著颇多,其中《读杜心解》的编注者是( )。
唐诗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

唐诗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苏轼的《赤壁赋》?A. 《前赤壁赋》B. 《后赤壁赋》C. 《赤壁怀古》D. 《赤壁之战》答案:D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苏轼D. 柳永答案:C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安石D. 李商隐答案:B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高适B. 王昌龄C. 岑参D. 李贺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杜甫的诗作《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首诗反映了_________时期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
答案:安史之乱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张九龄8.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集名为《_________》,其词风以婉约著称。
答案:漱玉词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的《夜雨寄北》。
答案:李商隐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词人_________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
答案:林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唐诗与宋词在艺术特色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唐诗以严谨的格律、雄浑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著称,强调韵律美和节奏感,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等。
宋词则以婉约、清新、细腻见长,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自然流畅,代表词人有苏轼、李清照等。
12.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哪些名句,这些名句体现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将进酒》中的名句包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些名句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3. 请简述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及其代表作。
最新7月浙江自考唐诗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唐诗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4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晚清______在《石遗室诗话》中提出了诗盛于“三元”的说法。
( )A.王国维B.陈三立C.陈衍D.梁启超2.《唐诗品汇》的编者是( )A.高棅B.辛文房C.胡应麟D.计有功3.《才调集》的编者是( )A.姚合B.白居易C.韦縠D.韦庄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______的《凉州词》。
( )A.王翰B.刘长卿C.王维D.孟浩然5.“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王维的( )A.《山居秋暝》B.《鸟鸣涧》C.《终南山》D.《使至塞上》6.《唐音统签》的编者是( )A.胡震亨B.胡仔C.胡应麟D.季振宜7.元结的论诗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 )A.《箧中集序》B.《极玄集序》C.《中兴间气集序》D.《河岳英灵集序》8.《唐百家诗选》的编者是宋代的( )A.洪迈B.宋敏求C.王安石D.计有功9.《中兴间气集》的作者是( )A.韦庄B.姚合C.高仲武D.令狐楚10.《唐诗三百首》的编者蘅塘退士是( )A.宋代人B.元代人C.明代人D.清代人11.《唐诗类选》的编者是( )A.李康成B.顾陶C.芮挺章D.许敬宗12.提出“郊寒岛瘦”说法的是宋人( )A.王安石B.欧阳修C.宋祁D.苏轼13.《本事诗》的作者是( )A.孟棨B.张为C.李洞D.计有功14.白居易的《秦中吟》、《新乐府》属于( )A.杂律诗B.讽谕诗C.感伤诗15.“雁声还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自温庭筠的______诗。
( )A.《蜀相》B.《过五丈原》C.《苏武庙》D.《瑶瑟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唐诗研究》自学考试试卷

自考《唐诗研究》自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位诗人不属于初唐时期?A.王勃B.骆宾王C.陈子昂D.李商隐2、《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哪位诗人?A.王之涣B.李白C.王维D.杜甫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的作者是?A.王勃B.王之涣C.岑参D.李白4、下列哪首诗不属于山水田园诗?A. 《登鹳雀楼》B. 《春晓》C. 《江雪》D. 《山居秋暝》5、下列哪首诗的作者不是李白?A. 《将进酒》B. 《早发白帝城》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望庐山瀑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些诗人是盛唐时期的代表人物?A.李白B.杜甫C.王维D.白居易2、下列哪些诗属于浪漫主义诗歌?A.李白的《将进酒》B.杜甫的《兵车行》C.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李商隐的《无题》3、下列哪些诗属于现实主义诗歌?A.杜甫的《三吏》B.白居易的《琵琶行》C.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D.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下列哪些诗是描述爱情的?A.李商隐的《无题》B.白居易的《长恨歌》C.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杜甫的《月夜》5、下列哪些诗是描写音乐的?A.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B.白居易的《琵琶行》C.王维的《山居秋暝》D.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2、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
()3、杜甫和李白都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4、《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5、唐代诗歌的风格主要以豪放、奔放为主。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述唐诗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2、描述并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唐代诗坛的特点。
3、请阐述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经济学的范畴?A.工资决定理论B.劳动力市场理论C.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D.人口增长理论2、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力的供给曲线?A.垂直线B.水平线C.向后弯曲的曲线D.向前弯曲的曲线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A.产品需求B.生产技术C.工资率D.企业规模4、下列哪一项是对劳动力市场的完全竞争描述?A.劳动者可以自由流动,寻找工作B.企业和劳动者可以自由谈判工资C.所有的企业和劳动者都有平等的地位D.以上都是5、下列哪一项是对于“搜寻成本”的正确定义?A.搜寻成本是指为了找到某个人而花费的成本B.搜寻成本是指为了找到某个工作而花费的成本C.搜寻成本是指为了找到某个特定商品而花费的成本D.搜寻成本是指为了找到某个人或物而花费的成本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劳动力的供给曲线。
自考唐诗研究试题及答案

自考唐诗研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春望》C. 孟浩然的《春晓》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答案:C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王昌龄C. 高适D. 岑参答案:A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作者是谁?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李商隐答案:A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首诗的作者是?A. 张九龄B. 王勃C. 骆宾王D. 卢纶答案:A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以下哪首诗?A.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C. 高适的《别董大》D.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答案:A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孟浩然B. 王维C. 李白D. 杜甫答案:A8.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以下哪首诗?A. 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B.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C. 李白的《送友人》D. 高适的《别董大》答案:A9.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杜甫的《望岳》B.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诗人属于唐代边塞诗人?A. 高适B. 王昌龄C. 杜甫D. 李白答案:A, B1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张继B. 王之涣C. 杜甫D. 李白答案:A13. 下列哪些作品是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望岳》D. 《静夜思》答案:A, B, C1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以下哪首诗?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C. 杜甫的《登楼》D. 王勃的《滕王阁序》答案:A15. 下列哪些诗句是王维的作品?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答案:A, B, 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________,江船火独明。
7月浙江自考唐诗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唐诗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4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出自()A.王勃《采莲曲》B.卢照邻《长安古意》C.骆宾王《在狱咏蝉》D.杨炯《从军行》2.《诗薮》的编者是()A.胡震亨B.胡仔C.胡应麟D.胡瑗3.《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A.王昌龄B.白居易C.司空图D.皎然4.李白字太白,号()A.青莲居士B.江湖散人C.香山居士D.白云居士5.以“元轻白俗”来评价元稹、白居易的宋代诗人是()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严羽6.《杜诗详注》的编者是()A.仇兆鳌B.杨伦C.浦起龙D.钱谦益7.为人们提供“存想思神”的想象方法的是()A.佛教B.游侠C.道教D.儒教8.唐代进士所试的诗作,一无例外,都是五言律诗,限定()A.十一句B.十二句C.十三句D.十四句19.《箧中集》的编者是()A.元结B.韦庄C.高仲武D.令狐楚10.《全唐诗》编于清代()A.康熙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嘉庆年间11.《诗式》的作者是()A.司空图B.皎然C.王昌龄D.杜甫12.作为唐代历史的分界线,此前,开元、天宝时期,唐朝保持着强盛的局面;此后唐帝国从顶峰上跌落下来的政治事件是()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永贞革新D.武周革命13.《辋川集》共二十首诗,犹如精美的小长卷,由一帧帧隐居幽胜的画幅组接而成,其编者是()A.孟浩然B.储光羲C.王维D.韦应物14.“初唐四杰”都是______下半期的诗人。
()A.六世纪B.七世纪C.八世纪D.九世纪15.“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自韩愈的______诗。
()A.调张籍B.山石C.永贞行D.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唐诗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

唐诗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代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将进酒》D. 《赠汪伦》答案:A3. 下列哪首诗不是王维的作品?A. 《相思》B. 《山居秋暝》C. 《鹿柴》D. 《春望》答案:D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月夜忆舍弟》答案:A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孟浩然的诗句,请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A. 《春晓》B. 《宿建德江》C. 《过故人庄》D.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答案:A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的:A. 《望月怀远》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赋得古原草送别》D. 《登幽州台歌》答案:A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王之涣的名句,这首诗的题目是:A. 《登鹳雀楼》B. 《凉州词》C. 《出塞》D. 《黄鹤楼》答案:A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A.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相思》C. 《渭城曲》D. 《送元二使安西》答案:A9.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是刘禹锡的诗句,这首诗的题目是:A. 《乌衣巷》B. 《金陵五题·石头城》C. 《竹枝词》D. 《浪淘沙·北戴河》答案:A10.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A. 《登高》B. 《旅夜书怀》C.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D. 《绝句》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是《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怀。
答案:琵琶行1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白的诗句,其中“黄鹤楼”位于今天的________省。
答案:湖北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唐诗研究》考试试卷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唐代诗人大多数出身于_______。
2.盛唐_______画的兴起,使诗与画本质上趋于同步:重_______而不重写真,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3._______倡导的诗文改革预示着初唐的结束和盛唐的开启。
4.李白的名篇多半作于_______前,与杜甫刚刚相反。
5.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中,《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的田园诗人是_______。
6.白居易等人效法杜甫“_______,无复依傍”的作法,写了不少讽谕诗。
7.最能见白居易诗歌“浅切”风貌的,是他的《_______》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
8.在体裁上,李商隐的_______,除杜甫外,唐诗人中无与伦比。
9.“香奁体”以《香奁集》得名,诗仿六朝_____,而范围有所扩大,代表作家为_______。
10.苏东坡诗评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摩诘”是诗人_______的字。
11.前人的唐诗选本中,能收到雅俗共赏、家弦户诵效果的是孙洙的《_______》。
12.《樊川文集》的作者是_______。
13.王昌龄《出塞》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_______手法。
14.孟郊《游子吟》末句以“_______”比喻人类伟大的母爱。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4分)
1.唐诗浩繁,仅《全唐诗》所收作品即达( )。
A.二万余首
B.近四万首
C.近五万首
D.六万余首
2.高木秉《唐诗品汇》所谓的“盛唐”是指( )。
A.开元至天宝末
B.天宝至大历初
C.天宝至大历末
D.开元至大历初
3.下列诗人中,终身布衣的是( )。
A.陈子昂
B.张若虚
C.王维
D.孟浩然
4.高岑边塞诗在体裁上最擅长的是( )。
A.七言歌行
B.七言律诗
C.五言古诗
D.五言律诗
5.被苏轼赞誉为“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外枯而中膏”的山水诗人是( )。
A.王维
B.刘长卿
C.韦应物
D.柳宗元
6.《万首唐人绝句》的编者是( )。
A.韦毂
B.洪迈
C.王士衤真
D.高木秉
7.韩愈诗文集称《昌黎先生集》,“昌黎”得名于他的( )。
A.字号
B.官职称
C.郡望
D.居官地
8.《王子安集》的作者是( )。
A.王勃
B.王昌龄
C.王之涣
D.王维
9.禅宗的名称得自于( )。
A.它的发扬地
B.它阐扬的经典
C.它的学术内容
D.它的修养方法
10.唐代佛学盛行对诗歌创作艺术上最消极的影响是( )。
A.以禅法入诗
B.以禅语入诗
C.以禅趣入诗
D.以禅境入诗
11.唐代进士考试在内容上与试赋有关始于( )。
A.唐太宗后期
B.唐高宗后期
C.开元时
D.天宝时
12.在唐代,论诗中首先提出属于审美范畴的“兴象”说的是( )。
A.元结
B.姚合
C.殷
D.高仲武
13.沈亻全期《独不见》一诗中,“海燕双栖玳瑁梁”一句在诗中的作用是( )。
A.反衬
B.比喻
C.夸张
D.拟人
14.“西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的“南冠”意为( )。
A.侠客
B.官僚
C.囚犯
D.游子
15.以下诗句中,属于清人纪目匀所谓“赋中之比,不露痕”的是( )。
A.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6.“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中的“应”在语气上属( )。
A.肯定
B.怀疑
C.揣测
D.否定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诗的作者,属于僧人的是( )
A.齐己
B.寒山
C.贯休
D.皎然
E.吴均
2.有唐一代,擅长七言绝句、深得后人赞赏的诗人有( )
A.李白
B.王昌龄
C.李益
D.孟郊
E.杜牧
3.下列李白作品集中,属于注释本的是( )
A.魏灏《李翰林集》
B.李阳冰《草堂集》
C.杨齐贤《李白诗》
D.王琦《李太白文集》
E.乐史《李翰林集》
4.以下评述中,合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是( )
A.初唐体歌行代表作
B.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C.包含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D.写景中以月光统摄群象
E.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四、作品阅读理解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又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典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解释“见赠”、“烂柯”。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凭箜篌引》)解释上引诗句中的“颓”、“啼竹”、“中国”。
并指明二、三句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上官体
2.行卷
六、问答题(四题中任选三题作答。
如四题全部作答,则以前三题记分。
每题8分,共24分)
1.试论述唐代庶族地主阶层知识分子的心理特点对唐诗的积极影响。
2.初唐诗歌对唐诗的繁荣、发展主要有哪些贡献?其代表诗人是谁?
3.简述岑参西部边塞诗的特色和成就。
4.清代人注杜(甫),有哪些名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寒门庶族(大意正确即可) 2.山水写意3.陈子昂4.安史之乱5.储光羲6.即事名篇7.新乐府8.七言律诗9.宫体韩亻屋10.王维11.唐诗三百首12.杜牧13.互文14.三春晖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C 2.D 3.D 4.A 5.D 6.B 7.C 8.A 9.D 10.B 11.B 12.C 13.A 14.C 15.A 16.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ABCD 2.ABCE 3.CD 4.ACD 四、作品阅读理解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表达获悉平叛的胜利捷
报时的欣喜欲狂的心情。
如何表达:笔调畅快、节奏明快,“生平第一快诗”。
细节、动作的描绘:喜极而泣、“却看”、“漫卷”。
虚拟归程:四个地名用动词一气贯穿。
2.抒发故友凋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深沉感慨。
见赠:赠我。
烂柯:斧柄朽烂。
晋人王质进山打柴,观童子下棋,终局时发现砍柴之斧斧柄朽烂,返村同辈皆亡,时已过一百年。
3.颓:堆集,凝聚的样子。
啼竹:《博物志》载“舜崩,二妃以涕挥竹,竹尽斑。
”意谓湘妃听到乐声也动情流泪。
中国:国中,诗指京城长安。
手法:拟人、夸张,用神话传说(用典)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指以上官仪为代表唐太宗时期的宫廷诗人。
以歌咏宫廷生活。
为王朝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为诗歌基本内容。
多应制、奉和诗。
语言艺术上多为典丽精工,绮错婉媚的五言诗。
犹有梁陈宫掖之风。
把对仗技巧程式化,对律诗的定型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2.应试举子将自己文学创作加以编排,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当世显人”,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
这种自我推荐的做法称“行卷”。
六、问答题(四题中任选三题作答。
如四题全部作答,则以前三题记分。
每题8分,共24分) 1.富于理想、激清,渴望建功立业—唐诗昂扬的情调,明丽的画面,健康向上的生活理想源于此。
同情、关心人民疾苦,敢为之鼓呼—决定了唐诗反映现实,人民疾苦诗篇在深、广度上、数量上远超前代。
恃才傲物,蔑视礼法,指斥权贵,揭露社会黑暗—唐诗中与世冲突的愤懑、哀婉、亢奋、激越的不和谐音震撼后世。
2.改变诗风方面(题材、境界、气度—时代精神) 改进诗体方面(五七言律诗、七言歌行) 四杰、陈子昂3.一改传统表现方法,很少虚拟地理概念,不从理念出发剪辑情景,很少使典用事。
“句句从体验中来,从阅历里出”,直接表现耳闻目见的西部地域景物、生活,表达真切的内心感受。
风格雄奇瑰丽。
增强边塞诗的真实性、抒情性、自然美和阳刚之气。
拓展了边塞诗的表现领域,再现西部边塞生活、风光。
4.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钱注杜诗》) 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