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PPT
合集下载
《经济全球化及影响》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4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资本主义发展较早时期全球化的演进
1900年融入全球化的程度高于2000年?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70年代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推动全球化
3、20世纪80、90年代以来
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使得全球化发展到一个全新 的高度,有时又称为国际生产的“片断化”、“碎片化”,这 导致“国际垂直化生产”和“外包”等生产和经营方式的不断 增加。
精选课件ppt
14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总体上全球化还将进一步发展
(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还会 继续发展
(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被边缘化的状况
(四)各国利益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争斗对全球化发 展构成挑战
(五)经济全球化需要国际协调以及相应的规则和机 制
(六)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开 放性增加
精选课件ppt
13
(五)经济全球化导致发展的不平衡性
南北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国 际直接投资的区域不平衡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科技水平的差距的增大。
(六)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其他矛盾和失衡
贸易失衡与贸易摩擦、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世界各国经 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各国国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减弱、国际间制度规范的协调等。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 及其影响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在本章中我们首先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 及其动因,然后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发展趋 势。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法ppt课件

6电讯和基础电讯谈判hh5353第八章第八章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制度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制度hh5454第九章第九章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国际投资与投资环境国际投资与投资环境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此处国际投资是指一国投资人在另一个国家为获得经济利益投入资本并伴有对生产性企业行使控制权或者管理权的投资形式又称为国际私人直接投资
2021/3/7
8
第三节
国际经济组织
• 一,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资格。 • 分类, IGO, NGO
• 特征:成员-国家;国家间设立的,不高于国家;其设立 的基础为平等国家达成的协议。
• 法律人格,其权利、行为能力为其宪章的规定。具有缔约 能力;取得和处置财产的能力;法律诉讼的能力。需要注 意的是在非成员国的活动,需得到其认可。
• 公平互利原则 • 国际合作促进发展原则(妥协) • 有约必守原则 • 复习思考题:1,简述广义国际经济法的理由
2,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2021/3/7
4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 第一节,概述
• 一,自然人 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各国法律规定不同,有的国家限制较多) 法律地位:国籍问题--无国籍,多重国籍。 • 二,法人 法人国籍的确定标准 1,成立地或登记地;2,住所地-指挥或管理中心,也有认为是营业中
1,跨过公司母子公司债务分担依据是什么? 2,跨过公司的国际法律地位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跨过公司的特征是什么?
2021/3/7
10
第三章
国际贸易法概述
• 第一节 概述 • 一,概念 其范围:国际货物买卖及其相关运输、保险与支付;服务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许可证贸易--技术贸易:专利、商标、版权、专有技术;国际 商品制度;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制度。 渊源:条约、商业惯例、国内法/判例;辅助渊源:联大决议、标准合同。 • 二,产生及其发展 • 中世纪商人法 • 民族国家的诞生和工业革命,各国的立法,以及商人法的编纂。 此时的立法摆脱了中世纪商人法的杂乱,而由机构统一编纂或者国家立 法。各国立法注重本国利益保护,不具有超国家性。很多内容是管制 的法律规范。
2021/3/7
8
第三节
国际经济组织
• 一,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资格。 • 分类, IGO, NGO
• 特征:成员-国家;国家间设立的,不高于国家;其设立 的基础为平等国家达成的协议。
• 法律人格,其权利、行为能力为其宪章的规定。具有缔约 能力;取得和处置财产的能力;法律诉讼的能力。需要注 意的是在非成员国的活动,需得到其认可。
• 公平互利原则 • 国际合作促进发展原则(妥协) • 有约必守原则 • 复习思考题:1,简述广义国际经济法的理由
2,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2021/3/7
4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 第一节,概述
• 一,自然人 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各国法律规定不同,有的国家限制较多) 法律地位:国籍问题--无国籍,多重国籍。 • 二,法人 法人国籍的确定标准 1,成立地或登记地;2,住所地-指挥或管理中心,也有认为是营业中
1,跨过公司母子公司债务分担依据是什么? 2,跨过公司的国际法律地位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跨过公司的特征是什么?
2021/3/7
10
第三章
国际贸易法概述
• 第一节 概述 • 一,概念 其范围:国际货物买卖及其相关运输、保险与支付;服务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许可证贸易--技术贸易:专利、商标、版权、专有技术;国际 商品制度;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制度。 渊源:条约、商业惯例、国内法/判例;辅助渊源:联大决议、标准合同。 • 二,产生及其发展 • 中世纪商人法 • 民族国家的诞生和工业革命,各国的立法,以及商人法的编纂。 此时的立法摆脱了中世纪商人法的杂乱,而由机构统一编纂或者国家立 法。各国立法注重本国利益保护,不具有超国家性。很多内容是管制 的法律规范。
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ppt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8月 27 29
三、世界技术贸易状况和特点
(四)国际技术贸易的成因 4.比较优势论
该理论系统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的 比较利益问题。小岛清以美国和日本为两个不同类 型的典型,论述技术随对外投资转移的过程和结果。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伴随着以比较利益为基 础的技术转让,日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 的产业,必须是在日本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 美国对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技术,主要集中在那些发 展中国家没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美国制造业对外直 接投资,一般由技术最先进的部门来承担。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 叶)
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使世界市场 大大地扩展了,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 这个时期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 式。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8月 4 29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
(二)国际分工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 纪60年代)
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至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 阶段。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8月 14 29
二、世界市场的性质与基本特征
(一)世界市场在动荡中不断扩大 (二)世界市场在全方位开放的同时,集团化趋势 (三)世界市场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国际协调已 经开始介入 (四)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与垄断性并存 (五)世界市场上的替代性与相关性并存 (六)世界市场上商品的相对过剩和结构性的供给 不足并存 (七)世界市场中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使国际技术分工从部门之间扩大到部门内部,国际 技术分工的形式也从“垂直型”向“水平型”和 “混合型”过渡。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8月 25 29
《国际经济合作》PPT课件

混合贷款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 增加其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含 有外国政府赠与成分,贷款项目带有援助性 质,可以扩大其与借款国在政治、经济、科 技、金融各个领域的合作,加强双边的友好 合作关系。
精选课件ppt
20
三、国际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为特定工程项目而发放的贷款, 它是国际中长期贷款的一种形式,发放这种 贷款的主要担保是该工程项目的预期经济收 益,以及其他人对工程停建、不能运营、收 益不足以还债等风险承担的义务,因而主办 单位的财力与信誉并不是贷款的主要担保对 象。
主要内容:现金支付、最长还款期限、最低 利率、当地费用、混合贷款、对特殊资本货 物出口的规定
精选课件ppt
12
卖方信贷(seller’s credit) 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 福费廷(forfaiting) 混合信贷(mixed credit)
精选课件ppt
13
卖方信贷:即延期付款,进口商购货后对出 口商延期支付货款,出口商为取得资金周转 转向出口方银行申请贷款。出口商借用银行 卖方信贷,除按出口信贷利率支付利息外, 还要支付信贷保险费、管理费等,这些费用 均附加于出口成套设备的货价中,所以延期 付款的货价一般高于以现汇价支付的货价和 国际市场上同类设备的价格。
第六讲
国际信贷合作
精选课件ppt
1
一、国际公共信贷
国际公共信贷,是由一国、数国政府或国际 金融机构等公共机构与第三国政府、银行及 其他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资金借贷关系,其 实质是国家资本或超国家资本以法人名义的 对外借贷。
具体讲,国际公共信贷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出口信贷。
精选课件ppt
25
基础设施项目。此类项目可分为三类:公共 设施项目,如电力、电信、自来水、排污等; 公共工程,如铁路、公路、海底隧道、大坝 等;其他交通工程,如港口、机场、城市地 铁等
精选课件ppt
20
三、国际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为特定工程项目而发放的贷款, 它是国际中长期贷款的一种形式,发放这种 贷款的主要担保是该工程项目的预期经济收 益,以及其他人对工程停建、不能运营、收 益不足以还债等风险承担的义务,因而主办 单位的财力与信誉并不是贷款的主要担保对 象。
主要内容:现金支付、最长还款期限、最低 利率、当地费用、混合贷款、对特殊资本货 物出口的规定
精选课件ppt
12
卖方信贷(seller’s credit) 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 福费廷(forfaiting) 混合信贷(mixed credit)
精选课件ppt
13
卖方信贷:即延期付款,进口商购货后对出 口商延期支付货款,出口商为取得资金周转 转向出口方银行申请贷款。出口商借用银行 卖方信贷,除按出口信贷利率支付利息外, 还要支付信贷保险费、管理费等,这些费用 均附加于出口成套设备的货价中,所以延期 付款的货价一般高于以现汇价支付的货价和 国际市场上同类设备的价格。
第六讲
国际信贷合作
精选课件ppt
1
一、国际公共信贷
国际公共信贷,是由一国、数国政府或国际 金融机构等公共机构与第三国政府、银行及 其他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资金借贷关系,其 实质是国家资本或超国家资本以法人名义的 对外借贷。
具体讲,国际公共信贷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出口信贷。
精选课件ppt
25
基础设施项目。此类项目可分为三类:公共 设施项目,如电力、电信、自来水、排污等; 公共工程,如铁路、公路、海底隧道、大坝 等;其他交通工程,如港口、机场、城市地 铁等
第二十章各国经济部门的作用

(dQx/Qx)/[(dPx/Px)de/e]
因为dPx=0,所以 X ( d Q x / Q x ) / ( d e / e ) ( d Q x / Q x ) / ( k )
x(k)Q xdQ x
▪ 同样进口需求弹性 (m Q m d P m ) /P m m Q m k d Q m
⊿CA
t0 O
t
时滞效应—J曲线
▪ 用货币贬值的方法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其效果具有时滞效应。所谓货币 贬值的时滞效应是指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时,相关实际部 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在贬值的初期,出口商 品价格降低,但出口商品数量由于认识的时滞、决策的时滞、生产的时滞和 交货的时滞等原因,不能立即同步增加,因此,出口收入会因价格下降而减 少,表现为⊿CA曲线先向下降,如上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汇率贬值引 起的出口商品价格降低使出口量大幅度上升,国际收支状况才会逐步改善, ⊿CA曲线就掉头向上升。
▪ 出口不直接受一国实际收入的影响。
▪ 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
▪ 九、汇率变动的效应与“J曲线”
▪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
▪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影响,一般说来,外汇汇率上浮 (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劳务输出,不利于劳务输入; 有利于资本流入,不利于资本流出,因此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外汇汇 率下降(本币升值)情况则相反,一般会恶化国际收支。如果不考虑资本流 动等其他因素,假设外汇供求只由贸易收支决定,那么一国贸易收支的状况 就代表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以本币表示的经常项目差额即贸易收支余额可 以表示为:CA=PX-ePf M
▪ v2、固定汇率制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被控 制在一定幅度之内。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的货币当局必须经 常运用贴现政策工具调控市场汇率,或者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平抑 市场汇率的波动。当这些办法仍不能平衡汇率的波动时,货币当 局也可以实行外汇管制乃至宣布货币法定贬值或升值来重新调整 本币对其他各国货币的比价关系。
第2章国际分工

一 个 例 证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年)
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
贸易利益呢?
背景:反对“谷物法”
内容:1、九大假设
2、基本思想
各国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 中力量生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 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 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 加,如此形成的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 利,即“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 主张自由贸易。
模仿国出口,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进口
(3)产品标准化时期
劳动密集型产品,
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新国和模仿国进口
贸易模式图示
净出口
0
净进口
创新阶段
成熟阶段
图 2-1 产品寿命周期的演进
标准化阶段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创新国
需求偏好理论
1、需求偏好相异理论 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 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 原因如下:
代表人物:格鲁贝尔、克鲁格曼(美国) 内容: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
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特点: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具备两个条件:
(相互替代、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 形成原因和制约因素(3个方面)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年)
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
贸易利益呢?
背景:反对“谷物法”
内容:1、九大假设
2、基本思想
各国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 中力量生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 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 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 加,如此形成的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 利,即“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 主张自由贸易。
模仿国出口,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进口
(3)产品标准化时期
劳动密集型产品,
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新国和模仿国进口
贸易模式图示
净出口
0
净进口
创新阶段
成熟阶段
图 2-1 产品寿命周期的演进
标准化阶段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创新国
需求偏好理论
1、需求偏好相异理论 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 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 原因如下:
代表人物:格鲁贝尔、克鲁格曼(美国) 内容: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
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特点: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具备两个条件:
(相互替代、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 形成原因和制约因素(3个方面)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国际区域经济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1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形成区域化组织 消
间竞争加剧
极
作
用
形成对外壁垒, 导致国际竞争加 剧。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2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一,现存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深化:如卫生、环境 标准。 第二,现存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扩展 。 第三,订立新的区域贸易协定。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33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区域经济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概况
对拉美国家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并促 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 协定的谈判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34
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特点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概亚 况太
1994年
欧洲提出欧洲经济区 计划的倡议
1995年
东盟自由贸易区吸 收越南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5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 济利益的独享性和排他 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 全球化是同时并存的两 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对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 济自由度的增强,意味着世界 经济整体变得更为自由与开放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
题重 点 问
国际区域经济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与政策框架 APEC的创新及其特点
国际区域经济
第三讲国际经济协调案例

26
在汇率的国际协调领域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作用: •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只能 用于解决短期性国际收支不平衡,用于贸易和非贸 易的经常项目支付; • 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如制 定浮动汇率制度,份额的增加及分配,稳定汇率, 对成员国的政策进行监督,收集和交换国际金融情 报等。 • 提供技术援助。通过向成员国派遣顾问、代表、专 家等形式,在财政、货币、国际收支、统计、汇价 等方面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
24
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内容与领域
• • • • 在国际贸易协调领域 在汇率的国际协调领域 在国际投资协调领域 各国国内政策的国际协调
• 南北经济关系的协调(影响较大的有石油输出 国组织、中美洲共同市场、中非关税和经济同 盟、七十七国集团、阿拉伯共同市场等。)
25
在国际贸易协调领域
如世贸组织的协调作用 • 建立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协商机制。定期组织全球 多边贸易谈判,为成员国提供处理各协定、协议有 关事务的场所。并为世贸组织发动多边贸易谈判做 准备和提供框架草案。谈判的议题已由货物贸易逐 渐扩展到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 等领域。 • 制定统一的多边贸易规则。如非歧视原则。 • 协调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定期审议各成员 贸易政策法规是否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议条款规 定的权利义务相一致。 • 主持解决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争端解决 机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承诺,在发生争端 时,当事各方通过争端解决机制,遵守其规则及其 裁决。
• • • •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组织; 美洲首脑的迈阿密会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演化和发展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一项计划,(称舒曼计 划)将欧洲几国煤钢生产联合起来,置于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统 一领导。根据“舒曼计划”欧洲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 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其目的是建立六国煤钢市场。 1957年3月25日在罗马签订了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两个条约(称罗马 条约),制订以统一调整共同体内部运行和统一对外的法律机制。 其合作项目逐步扩展到建立关税同盟、贸易、货币、农业、运输、 劳务、服务等方面。1965年欧洲六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建 立三个共同体委员会及理事会的条约(称合并条约)。该条约于 1967年7月1日生效后,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已形成一 个整体在该区域建立了经济共同市场。 1992年欧洲共同体统一 大市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延伸到科技、 环保等非经济领域方面。产生了一个独特国际组织称欧洲联盟 (EU),欧洲联盟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扩展形成的。
在汇率的国际协调领域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作用: •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只能 用于解决短期性国际收支不平衡,用于贸易和非贸 易的经常项目支付; • 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如制 定浮动汇率制度,份额的增加及分配,稳定汇率, 对成员国的政策进行监督,收集和交换国际金融情 报等。 • 提供技术援助。通过向成员国派遣顾问、代表、专 家等形式,在财政、货币、国际收支、统计、汇价 等方面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
24
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内容与领域
• • • • 在国际贸易协调领域 在汇率的国际协调领域 在国际投资协调领域 各国国内政策的国际协调
• 南北经济关系的协调(影响较大的有石油输出 国组织、中美洲共同市场、中非关税和经济同 盟、七十七国集团、阿拉伯共同市场等。)
25
在国际贸易协调领域
如世贸组织的协调作用 • 建立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协商机制。定期组织全球 多边贸易谈判,为成员国提供处理各协定、协议有 关事务的场所。并为世贸组织发动多边贸易谈判做 准备和提供框架草案。谈判的议题已由货物贸易逐 渐扩展到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 等领域。 • 制定统一的多边贸易规则。如非歧视原则。 • 协调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定期审议各成员 贸易政策法规是否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议条款规 定的权利义务相一致。 • 主持解决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争端解决 机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承诺,在发生争端 时,当事各方通过争端解决机制,遵守其规则及其 裁决。
• • • •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组织; 美洲首脑的迈阿密会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演化和发展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一项计划,(称舒曼计 划)将欧洲几国煤钢生产联合起来,置于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统 一领导。根据“舒曼计划”欧洲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 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其目的是建立六国煤钢市场。 1957年3月25日在罗马签订了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两个条约(称罗马 条约),制订以统一调整共同体内部运行和统一对外的法律机制。 其合作项目逐步扩展到建立关税同盟、贸易、货币、农业、运输、 劳务、服务等方面。1965年欧洲六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建 立三个共同体委员会及理事会的条约(称合并条约)。该条约于 1967年7月1日生效后,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已形成一 个整体在该区域建立了经济共同市场。 1992年欧洲共同体统一 大市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延伸到科技、 环保等非经济领域方面。产生了一个独特国际组织称欧洲联盟 (EU),欧洲联盟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扩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