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镇中心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防止踩踏事故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踩踏事故的能力。
2. 建立健全幼儿园防踩踏事故的预警、预防、应急处置机制。
3. 最大程度地减少踩踏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幼儿生命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幼儿园防踩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全园防踩踏事故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
3. 各班级设立防踩踏事故小组,负责本班级的防踩踏事故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1)定期对幼儿进行防踩踏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开展防踩踏应急演练,让幼儿掌握逃生技能。
2. 优化校园环境(1)定期检查校园设施,确保楼道、楼梯等安全通道畅通。
(2)合理布置校园,避免人流密集区域。
3. 加强人员管理(1)上下学高峰时段,安排教师、保育员等人员在校园门口、楼道等关键位置进行疏导。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打闹。
4. 做好预案宣传(1)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防踩踏事故的重要性。
(2)开展防踩踏事故知识竞赛,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五、应急处置1. 发生踩踏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
3. 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
(2)立即疏散周边人员,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3)通知医疗机构,为受伤人员提供救治。
(4)配合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 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全园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学校踩踏事件管理制度

一、制度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踩踏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踩踏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
2.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
3. 各部门、各班级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共同做好踩踏事件的预防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1)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通过讲座、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普及踩踏事件的预防知识。
2. 安全设施(1)完善校园安全设施,确保楼梯、通道、消防设施等符合安全标准。
(2)定期检查、维护校园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人员管理(1)加强值班人员管理,确保值班人员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确保学生上下楼梯、课间活动等有序进行。
4. 时间管理(1)合理安排学生上下楼梯、课间活动等时间,避免高峰期拥挤。
(2)提倡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避免同时下楼造成拥挤。
5. 紧急疏散演练(1)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踩踏事件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应急疏散路线等。
四、应急处置1. 发生踩踏事件时,现场教师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学生有序疏散。
2. 同时,立即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3.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4. 事发后,学校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五、责任追究1. 因管理不善导致踩踏事件发生的,学校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对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在校园内建立起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有效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幼儿园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确保幼儿生命财产安全,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1. 组织管理(1)成立幼儿园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园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幼儿园防踩踏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各部门、班级要明确责任,落实防踩踏措施,确保幼儿园防踩踏工作落到实处。
2. 预防措施(1)制定《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班级在发生踩踏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流程。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防踩踏安全意识,定期开展防踩踏应急演练。
(3)优化幼儿园上下楼梯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无障碍物。
(4)合理安排幼儿活动,避免高峰时段集中上下楼梯。
(5)加强校园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 上下楼梯管理(1)幼儿上下楼梯时,由教师或保育员负责组织、疏导。
(2)幼儿上下楼梯时,应保持整齐、有序,严禁拥挤、打闹。
(3)上下楼梯时,教师应站在队伍前方,确保幼儿安全。
4. 活动管理(1)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活动,分散幼儿活动时间,避免高峰时段集中活动。
(2)在活动场地设置明显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点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5. 应急处置(1)发生踩踏事故时,立即启动《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2)及时疏散被困幼儿,确保幼儿生命安全。
(3)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助。
(4)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6. 考核与奖惩(1)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防踩踏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三、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幼儿园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学校的踩踏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安全主任、班主任及有关教师为成员。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踩踏事故预防措施,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预防工作,对踩踏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
三、预防措施1. 教育宣传1.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1 通过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踩踏事故预防知识。
2.2 邀请消防、公安等部门进行现场演示,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2. 上下楼梯管理2.1 上下楼梯时,师生应靠右行,不得在楼梯间追逐打闹。
2.2 教师应负责监督学生上下楼梯,确保学生有序通行。
2.3 在上下楼梯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在楼梯口维持秩序。
3. 集会管理3.1 集会前,班主任应提前到现场检查场地,确保安全。
3.2 集会时,师生应按照指定位置就坐,不得随意走动。
3.3 集会结束后,师生应有序离开现场,不得拥挤。
4. 课间活动管理4.1 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在走廊、楼梯间玩耍。
4.2 教师应负责监督学生课间活动,确保学生安全。
5. 硬件设施5.1 教学楼楼梯、通道等设施应保持整洁、畅通。
5.2 定期检查教学楼照明、扶手等设施,确保其完好。
6. 应急预案6.1 制定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处置、善后处理等内容。
6.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能力。
四、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踩踏事故的,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2. 对因疏于管理,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追究学校相关领导的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踩踏事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学校踩踏事故预防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拥挤踩踏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幼儿园拥挤踩踏安全工作。
2. 教师是班级拥挤踩踏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班级内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处理和上报。
3. 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门卫等后勤人员是各自岗位的拥挤踩踏安全责任人,负责各自工作区域的安全管理。
三、安全预防措施1. 教育宣传:定期开展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 制定预案:制定《幼儿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
3. 安全检查:定期对幼儿园各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4. 人员疏散:加强人员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
5. 设施设备:确保幼儿园设施设备完好,如楼梯、通道、应急照明等。
6. 人员管理:加强对幼儿的纪律教育,培养幼儿遵守秩序、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四、安全管理制度1. 上下楼梯制度:幼儿上下楼梯时,必须靠右行走,不得拥挤、打闹。
2. 集体活动制度:开展集体活动时,教师必须组织幼儿有序参与,避免拥挤。
3. 紧急疏散制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疏散。
4. 人员值班制度:在上下学、集会、课间活动等关键时段,加强人员值班,确保安全。
5. 事故报告制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及时上报园长,并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奖惩措施1. 对在拥挤踩踏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拥挤踩踏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另行规定。
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5篇)

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5篇)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防踩踏安全管理1.制定《学校预防踩踏事故》。
2.在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指定不同年级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位置。
3.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及班级安排在底楼或低楼层教室。
4.实行错开时间及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制度。
5.学生上放学、间操、上下课、集会等集中上下楼梯时,班主任带队,每个楼层转角处有值周老师值班。
6.学生到功能室上课,必须排队,做到不推拥,不喧哗,不怪叫。
7.明确楼层值周老师的职责,学生离开教学楼或进班级后,值周老师才能离开。
8.实行学校领导防踩踏值班(带班)制度。
二、防踩踏硬件设施1.教学楼楼道有能正常工作的照明设备。
2.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
3.楼梯口转弯处张贴“礼让右行,注意安全”,“下楼慢行,请勿拥挤”等警示语。
4.教学楼道和楼梯墙壁装置应急灯、标明逃生方向安全出口指示灯。
三、防踩踏安全教育1.定期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不能追逐、打闹、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发生。
3.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走的习惯。
4.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值班老师应及时制止。
对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打闹、堵塞楼道通行的不良现象给予制止、批评教育。
5.学生上下楼梯时若被推倒或滑到,后面的同学必须立即停步倒地学生应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四、防踩踏安全检查1.学校负责人要每天检查老师防踩踏值班到位情况。
2.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损坏的楼梯通道照明设施。
3.定期检查楼梯通道,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篇2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时拥挤,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时发生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师生、家长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防踩踏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各班级设立防踩踏安全员,负责本班级的防踩踏安全管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上下学、课间休息、集会等时段的秩序管理,确保学生有序出入教室、走廊、操场等场所。
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3. 严禁在楼道、楼梯、走廊等通道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4. 上下楼梯时,学生应靠右行走,严禁奔跑、嬉戏、拥挤。
5. 课间休息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聚集。
6. 集会、活动等大型活动时,严格控制人数,确保场地安全。
7. 遇有恶劣天气,如雨雪、大风等,应提前做好预警,必要时暂停户外活动。
8. 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如患有心脏病、癫痫等疾病,应给予特殊照顾。
五、应急处置1. 发生踩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2. 救援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 对受伤学生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 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5. 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六、监督检查1. 幼儿园定期对防踩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班级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防踩踏安全自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幼儿园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制定补充规定。
幼儿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幼儿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成立幼儿园防踩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防踩踏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各班教师为班级防踩踏安全责任人,负责本班幼儿防踩踏安全教育工作。
三、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1)幼儿园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教师向幼儿讲解踩踏事故的危害,教育幼儿遵守秩序,不拥挤、不推搡。
2.完善设施设备(1)幼儿园楼梯、通道等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确保楼梯、通道等处的照明设施完好,便于幼儿在夜间或视线不良的情况下行走。
3.合理安排活动(1)幼儿园在组织幼儿集体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场所,避免过于拥挤。
(2)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如食堂、卫生间等,设置明显的排队标识,引导幼儿有序排队。
4.加强值班巡逻(1)幼儿园值班人员要加强对校园内外的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安全行为。
(2)教师在上、下课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四、应急处置1.发生踩踏事故时,现场教师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幼儿撤离事故现场。
2.同时,向幼儿园防踩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领导小组的指示进行处置。
3.对受伤幼儿进行初步救治,并立即联系家长和医疗机构。
4.事故发生后,幼儿园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五、监督检查1.幼儿园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幼儿园防踩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郊镇中心幼儿园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挤压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
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幼儿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幼儿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现场老师要3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教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规定,特别是对上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幼儿的高度重视。
南郊镇中心幼儿园
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