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彩画的艺术特性

合集下载

水彩画色彩表现

水彩画色彩表现

水彩画色彩表现在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中,水彩画以其独特的色彩表现方式而备受赞誉。

水彩画的色彩创造与运用是其核心要素之一,它能够通过色彩的柔和和渲染效果,创造出细腻而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本文将从水彩画的特点、色彩运用技巧以及色彩表现的意义等方面探讨水彩画的色彩表现。

一、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是一种以水彩颜料为媒介的绘画形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透明性:水彩颜料的透明性使得颜色能够相互渗透和叠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

2.流动性:水彩颜料在纸面上展现出流动的特性,画家可以通过控制水和颜色的比例来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变化。

3.变化性:水彩画具有色彩变化丰富、表现力强的特点,因为颜料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使得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水彩效果。

二、水彩画色彩运用技巧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彩画的色彩表现力,画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运用技巧:1.湿画法与干画法:湿画法是指在纸面上先涂满水,再用笔蘸色彩进行涂抹,使颜料在水中流动与渗透;而干画法则是直接将颜料控制在笔刷上进行绘画。

画家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画法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渐变色彩:水彩画的渐变色彩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颜料的混合和层叠,画家可以呈现出平滑而自然的过渡效果。

在渐变色彩的运用上,画家可以使用湿画法或干画法,或者结合两者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3.对比色彩:水彩画中对比色彩的运用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作品更加鲜明夺目。

画家可以运用互补色、冷暖色对比等手法来突出作品中的重点和主题。

三、色彩表现的意义色彩表现是水彩画的灵魂所在,它能够赋予作品情感、氛围和生命力,使观者产生共鸣。

色彩在水彩画中扮演着以下几个重要的角色:1.传递情感:色彩是情感的载体,通过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和运用,画家能够准确地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画家的情感表达。

2.创造氛围:通过运用不同的色调和明暗变化,画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场景。

冷色调可以传达出冷静、祥和的感觉,而暖色调则可以带来活力和温暖的氛围。

水彩画有什么特点爱好大全兴趣

水彩画有什么特点爱好大全兴趣

水彩画有什么特点爱好大全兴趣对于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色粉笔和油画棒等色彩画种,各有各的长处,都有其它画种不能代替的特点。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合颜料而绘成的画,水粉画以水和白粉作为绘画的调合媒介,顾名思义冠以水粉画为名,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油画布或纸、木版上作画的一个画种,色粉笔画是用色粉笔画在纸上的一个画种(油画棒与色粉笔在工具上有着共同的特点)。

1、透明性。

水彩颜料含粉量低,研磨细腻,具有很强的透明性,这是水彩画颜料的一个突出特点。

2、灵动感。

水彩画使用的调和媒介是水,水的流动,侵润,互渗等特点,决定了水彩画具有很强的灵动感和技法的灵活性。

水的这些特性也为创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与可能。

3、轻快感。

水彩画一般不用或很少用白粉,用水量较大,笔锋运行轻便灵活,加之水的流平性,给人以轻快与活泼感。

4、明亮感。

水彩画颜料的透明性和大量的水的使用,加之通常使用的白色水彩画纸,在它们共同作用下,使水彩画给人以十分明亮的感觉。

总体上讲,水彩画是一个充满了灵性、充满了趣味、具有很大的创造空间的绘画形式。

如果将油画艺术比作交响乐,那么水彩艺术则好比是轻音乐;将油画艺术比作文学作品中的大本小说,那么水彩艺术则好比抒情诗歌。

19世纪美国著名水彩画家和理论家拉斯金曾对水彩画做过这样的描述: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

这完全阐明了水彩画的特点。

实践证明不少成功的水彩之作,都是有着随意性,并且产生了偶然的效果,所以水彩画的过程即寓画于乐。

另外,水彩画与油画和水粉画等相比,其工具轻便,携带方便。

中外有不少画家外出写生或搜集创作素材,喜欢用水彩画这种形式去表现。

加上水彩画材料价廉,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和我们国家的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和国画专业等,都把它既作为色彩基础课,同时又作为专业课。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水彩画是一种使用水溶性颜料进行创作的绘画技法,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其发展历程中,水彩画经历了多个阶段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

水彩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塘画和发子画,这是一种使用植物汁液或染料制作颜料并利用水作为稀释剂的绘画技法。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家们已经开始使用水溶性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但当时的水彩画技法还局限于描绘建筑和装饰。

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水彩画开始在欧洲大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艺术家们开始使用透明的水彩颜料进行创作,使画作呈现出更多的层次感和透明度。

水彩画在这个时期主要用于描绘风景、动物和人物,常常作为绘画的草图或素描。

17世纪至18世纪,水彩画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更加重视对光影和色彩的表现,他们运用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水彩颜料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尤其是英国艺术家威廉·特纳的作品对当时的水彩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运用大量的水彩进行湿笔描摹,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水彩画作品。

到了19世纪,水彩画开始在艺术界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

水彩画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许多国家建立了水彩画协会和学会。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画家如约瑟夫·玛尔德·威廉·特纳和康斯塔布尔·诺普尔等人都是水彩画的积极创造者和推动者。

20世纪以来,水彩画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水彩画的艺术特点逐渐丰富和多样化,艺术家们开始运用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一些艺术家使用湿笔描摹和湿刷漫染的技法来表现光影和纹理,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的画面。

一些艺术家则喜欢运用湿水洗扫和干刷描绘的技法,创造出更加抽象和简洁的画面。

水彩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透明性:水彩颜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使得艺术家能够在画布上创造出多层次和透明度的效果。

这种透明性也帮助艺术家更好地捕捉和表现光影。

2. 丰富的色彩:水彩颜料在进行绘画时色彩非常饱和丰富,艺术家可以通过混合和叠加不同的颜色来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水彩画的特点与技法讲解

水彩画的特点与技法讲解

水彩画的特点与技法讲解水彩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它以其清澈、透明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重点讲解水彩画的特点以及一些常用的水彩画技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彩画作品。

一、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透明性:水彩画以其独特的透明效果而闻名,这是因为水彩颜料中所含的颜料颗粒非常细小,能够在纸面上显示出透明度,使得作品呈现出清澈明亮的效果。

2. 色彩的光感:水彩画的色彩通常较为明亮和鲜艳,具有强烈的光感。

水彩颜料的透明性和浓淡效果使得艺术家能够通过叠加和渐变的技巧来表现出光线的变化和物体的质感。

3. 流动性:水彩颜料在与水的混合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使得艺术家能够通过水的折射效果,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同时,水流动的性质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艺术家具备对水彩颜料的熟练控制能力。

4. 叠加和融合:水彩画具有叠加和融合的特点,这使得艺术家能够通过不同层次和颜色的叠加,创造出更多的色彩变化和层次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叠加和混合不同颜色的涂层来表现出更加生动和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5. 干湿过程的利用:水彩画作品通常会涉及到湿画和干画两个不同的过程。

艺术家可以通过利用不同湿度的画面来实现不同的表现效果,从而达到丰富画面的目的。

二、常用的水彩画技法1. 浸湿法:将画笔浸湿并挤去多余的水分后,直接蘸取颜料,用较厚的笔触进行画画,使颜料直接按照自然的流动方式呈现在纸面上。

这种技法能够表现出色彩的透明质感和水彩画的独特效果。

2. 干画法:在纸面完全干燥的情况下,使用较浓稠的颜料进行绘画。

这种技法使得色彩更加浓郁和饱满,同时也能够达到更加细腻和精确的效果。

3. 运笔法:运用不同的笔触和笔画方式,如细、粗、直、曲、重、轻等,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通过运用笔触的变化,使画面更具生动和立体感。

4. 渐变法:利用不同湿度和不同浓度的颜料,通过将色彩平缓地过渡、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渐变效果。

水彩绘画:清新的水润质感

水彩绘画:清新的水润质感

水彩绘画:清新的水润质感水彩绘画是一种以水为媒介,将颜料调和成各种色彩,通过在纸上进行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清新、水润的质感。

这种绘画方式充满了无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可以让画家的内心世界得以尽情地释放。

一、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清新、透明、流畅、水润。

首先,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这使得画面的色彩可以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透明感。

其次,水彩画的颜色是通过将颜料稀释后进行绘画,因此画面具有流畅的质感。

最后,水彩画中水的流动性,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水润的视觉效果。

二、绘画技巧掌握水彩绘画技巧是创作出一幅优秀水彩画的关键。

首先,选择合适的纸张和水彩颜料是基础。

一般来说,水彩纸是常用的绘画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够很好地吸附颜料和水。

而水彩颜料则具有丰富的色彩和透明度,能够为画面增添丰富的层次感。

其次,掌握水分控制是关键。

在绘画过程中,水分控制直接影响着画面的效果。

过多的水分会导致画面颜色变淡,缺乏层次感;过少的水分则会导致画面颜色过于浓重,影响透明度。

因此,画家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掌握好水分控制技巧。

此外,笔法也是水彩绘画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不同的笔法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如平涂、渐变、点彩等。

画家需要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笔法,以达到最佳的绘画效果。

三、创作过程在创作过程中,画家需要将内心的情感和想法通过水彩画表达出来。

首先,选择合适的纸张和颜料,准备好绘画工具。

接着,构思画面的主题和情感基调,确定色彩和构图。

随后,开始进行绘画,根据之前构思的画面效果进行色彩搭配和构图安排。

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水和颜料的比例,以及控制水分和笔法的运用,以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

当画面完成时,画家需要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和整体效果,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画家还需要对画面进行保护和保养,以延长画面的寿命和保存效果。

总之,水彩绘画是一种极具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绘画方式。

通过掌握水彩画的技巧和创作过程,画家可以创作出清新、透明、流畅、水润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水彩画的特点与技法讲解

水彩画的特点与技法讲解

水彩画的特点与技法讲解水彩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以其清新、透明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两个方面进行讲解,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彩画的魅力。

一、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水彩画的色彩鲜艳且透明。

这是因为水彩画采用的是水溶性颜料,颜料在与水的混合中能够自然地展现出纯净、明亮的色彩。

这种透明感使得水彩画在表现光影和色彩层次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次,水彩画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流动性。

水彩画的颜料可以随着水的流动而自由地展现出各种形状和纹理,艺术家可以利用这种特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同时,水彩画也能够通过调节水的含量来控制颜料的浓度和透明度,从而实现更加精细的表现。

此外,水彩画还具有快速干燥的特点。

相比于油画等其他绘画形式,水彩画的颜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干燥,这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作品。

同时,快速干燥也有助于在作品中实现层次感和纹理效果,使得水彩画更加生动有趣。

二、水彩画的技法讲解水彩画的技法是掌握水彩画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讲解几种常见的水彩画技法,以供读者参考。

首先,湿画法是水彩画中最常见的技法之一。

湿画法是指在绘画过程中将颜料涂在湿润的纸上,使颜料在纸上自由流动和混合。

这种技法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纹理效果,同时也能够实现柔和的过渡和渲染效果。

其次,干画法是指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相对较少的水,使颜料更加浓稠。

这种技法适用于绘制细节和强调线条的部分,能够实现清晰、精确的表现效果。

干画法也常用于绘制水彩画中的文字和细节部分。

另外,湿画法和干画法的结合也是水彩画中常用的技法之一。

通过在绘画过程中灵活运用湿画法和干画法,艺术家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样的效果。

例如,在绘制大面积背景时可以使用湿画法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而在绘制细节和强调线条的部分则可以使用干画法来实现清晰的表现。

最后,水彩画还可以与其他绘画媒介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效果。

水彩绘画的特点与技法

水彩绘画的特点与技法

水彩绘画的特点与技法水彩绘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技法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水彩绘画的特点以及一些常用的技法。

一、水彩绘画的特点水彩绘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透明性:水彩颜料具有很强的透明性,画面中的颜色会逐渐渗透和覆盖,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这种透明性使得水彩绘画能够表现出独特的轻灵与流动感。

2. 水溶性:水彩颜料容易溶于水,与水相混合后形成柔和的过渡效果,使得颜色的渐变与衔接更加自然。

同时,水彩绘画也可以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来调节颜色的亮度与深浅。

3. 快速干燥:相比于油画等其他绘画媒介,水彩绘画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使得艺术家能够快速地作出修改与调整。

这种特点也要求艺术家需要快速而准确地运用技法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此外,水彩绘画的颜料颗粒较细,画面的纹理也相对较轻薄。

4. 自然与清新:水彩绘画以其自然、清新的色彩和立体感,常常用来表现大自然的景色、水面的反射、花朵的细腻等主题。

水彩绘画的柔和的效果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与体验。

二、水彩绘画的常用技法1. 湿画法:湿画法是水彩绘画中最基本和常用的技法之一。

它是将颜料直接涂在湿润的纸面上,使颜料在水的作用下扩散和混合,形成柔和的过渡效果。

湿画法适用于画面需要大范围渐变的情况,如表现天空、山水、云雾等元素。

2. 干画法:干画法是将颜料搽干水后直接涂在干燥的纸面上。

这种技法可以呈现出较强的质感与纹理,适用于绘制细节与边缘清晰的形象,如花朵、建筑物等。

3. 抖撒法:抖撒法是通过在已上色的纸面上,用刷子或者手指蘸取颜料,并快速地抖撒,使颜料溅落在纸面上,形成独特的纹理效果。

这种技法常用于描绘树叶、灌木丛等自然纹理。

4. 干刷法:干刷法是利用笔刷在较干的画面表面轻轻刷过,以揭示出下方层次的细节或颜色。

通过干刷法可以创造出具有细微光影效果的画面,使画面更加生动。

5. 防白法:防白法是在上色之前,在需要保留白色的地方,用熟胶或蜡纸涂抹一层,待颜料干燥后再去除,以保留出白色的部分。

浅析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浅析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了, 会即使有所 重叠 、 覆盖 , 也不 失清 澈明净的感人效果 , 这种 剔透 亮
丽造 成言 简意深 、 层 次微妙 、 宁静 的视 觉
美感。
加色 法。这 种 画法 是利用水 彩颜 料透 明 的特 点 , 先 画一遍 色 , 待全 干后再 画第二
在 特定 的纸上作 画的画种 。水彩 画的 艺 术 特点是 水色 淋漓 、 鲜 明生动 , 具 有诗情
画意, 透 明、 轻快。 水彩 画与别 的 画种有所 区别 。如 油
种 节奏感更 为强烈。
4 . 诗 意
湿 画法是在 湿润 的纸上 或 尚未 干透
的 色 层 上 再 上 一 遍 色 彩 的 作 画 方 法 。 画
关键 词: 水彩画 艺术特征


水 彩 画概述
就好 比 中国书法里的行书 , 有快有慢有张
有 弛。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 的, 音 乐 的这
多, 再透 明 的色 重叠 多 了, 也会 变得 不透
明, 而且 容 易 画腻 。 2 . 湿 画 法 的概 念 及 方 法
水 彩 画是 以水 为媒介 调和 水彩 颜料
水 彩 画的着色 顺序 : 由远 而近 、 由大
而小、 由淡而浓 、 由虚 而实。 水 彩 画若 具备 了以上 艺术特 点 一定
是 一 幅好 的水 彩 画 。
参 考 文献 : [ 1 ] 梁 永 学. 从 水 分 的 作 画 手 法 谈 水 彩 画 的
遍色, 使 两色重 叠产 生第三种色 彩效果 ,
美术 日 寸 空
ART E DU CAT1 ON R ESEARCH
浅析 水彩画 的艺 术特征
口郑 玉梅
摘 要: 水彩 画是 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 画的绘 画形式。 由于颜料与媒介的独特性 , 水彩画具有鲜明的 艺术特征 , 主要 表现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水彩画的艺术特性
摘要:水彩画属于舶来品,传入我国以近二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水彩画经历了几代画家的努力探索逐步从青涩走向成熟,水彩画更是以其独有的水色结合,清新透明以及随机的肌理效果等艺术特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通过对水彩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水彩大师的优秀作品的分析来论述水彩画的艺术特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特性;透明;肌理;随机性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27-01
一、水的特性
水这一物质心态作为水彩的调和剂,它依赖颜色,依赖形象保持着自身的特质。

水色形成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

水的灵性、水的品格为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的深情画意之美。

善用水者,水随人意。

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

但它妙在水色结合……”①水彩画独特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与勃勃的生机。

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变奏。

对现代水彩画的真正开山祖师透纳作品的第一印象是明亮的朦胧,但其中依稀隐藏着莫测。

他的色彩明朗、稀薄而光滑,浓淡变化神秘莫测,水彩澄明清纯,似乎之
留下眼花瞭乱的色彩漩涡和光辉闪烁的光波运动,以至于康斯太勃尔认为他他是在以“有色的光流”②作画。

水彩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也是和水质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

对水性不同程度的运用或侧重点不同,使得水彩画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作画方法和技巧。

二、色的透明
透明的特质的水彩艺术产生依赖的标志性的特征之一。

透明之感其实是利用光的透射作用发挥光色作用。

通过对色彩的条配,透叠、重置、晕染等手段的运用,使整个画面的色彩交错、混合,白色的基底忽隐忽现。

涂层的交错使画面产生薄厚的对比,明亮与灰暗的对比。

水性调和剂具有易溶、易渍、易流的特性,透明的调和剂使色粒光波清晰,色粒在水中流动与渗透更使这些光波交相辉映,从而在洁白的纸面上呈现出明净淡雅之美。

水彩画的诸多传统技法,作画方式乃至观察方式,以及它们所显示出的独特表现力及其美学特征,均由此透明特质而生。

透明这种特质的表现不仅可以表达抒情、轻快、流畅、明丽、淋漓等优美的情愫,而且亦可表现雄浑、遒劲、苍茫、厚重等壮阔的情怀。

三、随机性与肌理
水彩画肌理的产生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随着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和心境的发挥,以及各种媒介物的自然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炒作痕迹。

水的流动,水的浸润,水的沉淀与冲刷,是画面孕育出新的视觉生命形态,这种人意与天气相结合的形态就是水彩画的肌理
美。

肌理之美是水彩画的独特风格的重要部分。

种种肌理现象无不关系着人们的心里效应。

如果将各种肌理纹样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兼而传情达意,无疑将会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那么水彩画恰恰在绘画语言与心里效应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吻合。

肌理本身形成的形式美感,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这种特性使得市场在某种成都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人们“能够从这个概念中发生出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应比概念自身提供的意象更加完美”。

③画家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出特异的、幻觉的、力量的、冲动的、材质感的各种各样的水彩画技法肌理。

④当代一些水彩画家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法外,在水彩创造中还引进了新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

例如他们采用中国画的宣纸、表面不吸水的卡纸、布、处理过的板材等作画,靠表面的肌理而产生特殊表现效果。

材料不同因此形成许多新的肌理形状,产生更多的艺术格调。

在现代水彩画中,对水的特殊性的把握是主要的、能动的。

肌理的制作,就是对水质能动性认识的结果。

在水分还没有完全干透以前,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比如:撒盐、喷水、渗进油性材料等等,制成不同形状的水痕,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

注释:
①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第71页.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2.
②常又明.水彩画的起源及其在英国的发展[j].第71页.世界美术,1981.5.
③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第23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④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第609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中国水彩期刊丛书——中国水彩(11).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9.
[2]劳伦斯·c·戈德史密斯.水彩创作实例.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5.
[3]唐·法雷尔.英国当代水彩画家.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