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议论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议论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常常被用来比喻人们应该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而水往低处流,则是指事物都倾向于沿着最容易和自然的方向发展。
这句话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成长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人往高处走,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一步步向着更高的高度前进。
正如登山一样,人们始终向着山峰努力攀登,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勇敢前行,终有一天会登上巅峰,实现梦想。
只有不断进取,永不放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水往低处流也给我们启示,即人或事物都倾向于寻求最容易和自然的发展方向。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顺势而为,不断寻求最优的发展路径,顺势而行,让事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都需要遵循规律,善于发现并利用有利条件,顺势而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句话也教导我们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正如水往低处流一样,事物都倾向于适应最适合的环境和条件,人们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往高处走,也表明了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克服困难和挑战,超越自我,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句话还反映了人们的向上进取和不服输的意志品质。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有向上进取和不服输的品质,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迎接挑战。
面对挑战,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创造更好的未来。
水往低处流也提醒我们,要脚踏实地,谦逊谨慎。
在追求高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谦虚认真,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议论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议论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对人类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而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也离不开这个道理。
本文将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来论述这个观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往高处走的推动力。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朝着高处追求。
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进步,都是人们努力向高处进取的结果。
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实现社会的长足发展。
过去的农业社会逐渐发展为工业社会,而现在更是进入了信息社会。
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人们追求高位的结果。
人往高处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只有不断追求进取,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实现社会的发展。
人往高处走也是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基本原则。
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高追求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重要动力之一。
只有不断向着高追求,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能力,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个人如果不向着高处努力,安于现状,就很难有进步和成功的机会。
只有人往高处走,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也要看到,人往高处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
在追求高追求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社会变革和个人发展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牺牲。
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克服困难,不畏艰难,付诸行动。
而个人的成长也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障碍,不断学习和进取。
只有面对困难,不放弃,才能够抵达高处,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人往高处走也不能忽视个人情感和家庭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以及家庭的稳定和和谐也是一个人追求高追求的保障。
一个人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发展,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更不能以个人的成功为代价来牺牲家庭的和睦。
在追求高处时,要兼顾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并与家庭和睦相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800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文800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作为人类,我们常常渴望着往高处迈进,达到更高的境界,而水则遵循着自然规律,流向更低的地方。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运动方式,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各自的体现,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往高处走,是因为他们有追求更好的欲望。
无论是在学术上、事业上、人生境界上,我们都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寻求一个更高的目标。
这个目标不仅是自我提升和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动力。
人类在追求高度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伟大的时代机遇和人类文明的巅峰,所以我们的人生也是在一步步走向更好的方向上。
同时,水往低处流也是自然界的不可逆性的体现。
这种顺应自然的运动方式,导致着河流自然的流向低地,这也为出人工造物越来越重要的存在提供了材料。
水自然的流向,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的一个核心问题。
水流向更低处,就意味着水往往会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河道和水体生态,这个过程是我们在对水资源进行实际利用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
综上所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具有深远的社会和人类影响。
人们在不断追求更好境界、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的节奏,对自然来的世界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做好着保障。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种对自然顺应和进步相统一的较为完整的生命哲学,使我们在不断前行的同时,把自己内在的潜能与外部的趋势相平衡。
水往高处走作文

水往高处走作文水往高处走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往高处走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可见,在通常情况下,水往往是流往低处的`。
但是,也有一些时候恰恰相反,水往高处走。
看了这句话,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非常惊讶。
于是决定按照书上的要求,做这个试验。
我准备了两张纸巾、一个饮水杯、一个盛满水的碗。
把两张纸巾搓成一根纸绳,再把纸绳中间折弯,一头放进碗里,另一头放进饮水杯里。
为了观察方便些,我在碗里的水中倒了些红酒。
剩下的任务就是耐心的等待了,十分钟过去了,水顺着纸绳洇过来一点,二十分钟过去了,又洇过一点点。
两个小时后,第一滴水终于走到了杯子里。
我按照书上说的,把杯子垫高了些。
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实验最后结果,这时妈妈对我说:“做实验要耐心些,实验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要不断地尝试,不放弃。
”我决定,一晚上不动它,看看明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第二天,一早起床,我就跑到桌子前看到杯子里面有很多水了,我大喊着:“妈妈,我成功了!水走到高处去了!”妈妈走过来说:“你想想,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正是你实验的这种情况呢?”我想了又想:“没有啊!”妈妈说:“我们看到的植物……”“哦,我知道了,我们都是先把水浇到植物的泥土里,水再被根吸收,顺着植物的纤维慢慢走到植物的枝叶上。
”妈妈欣慰的对我说:“希望你以后,多动脑,勤动手,越来越聪明。
”我真是开心、开心、开心极了!我第一做实验就成功了,虽然经过了漫长的等待。
但是成功的喜悦,获得知识的满足感,让我更加喜欢上了做实验。
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月考作文例文《高处与低处》《不一样的生命姿态》优秀文精粹

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月考作文例文《高处与低处》《不一样的生命姿态》优秀文精粹①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高处有高处的风景,低处有低处的景观。
人生和社会亦有高处与低处。
高处与低处并不矛盾,还可能相互转换……请围绕“高处与低处”,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1号文高与低(47分)《巴比伦塔》中的矿工不断攀登想要达到天堂的地窖,但最终发现世界如同一个印花滚筒,宇宙的极限和坚实的大地看似分列两极,但实则紧紧相依。
我们人生中的“高”与“低”也是如此,它们并非二元对立的概念,人生的高峰和低谷也紧紧相依。
如何打破那层间隔他们的薄膜,则要看自己的本事。
何谓人生的“高处”,其应当是人生价值被实现,达到生命灿烂极点的时刻。
而人生的“低处”则是困于物质条件和生存状态的恶劣,前途未有光明的时刻。
这样的高处和低处,并非物质上连续不断的积累,而是精神上层级的跃进。
正是在那“困于心,衡于虑”的时刻,你才能有机会打破自我的壁垒,通向自我理解和生命价值实现的高处,去承担“天降大任”的职责。
著名的“北大屠夫”曾困于人生的低谷,困于精神的挣扎和生存的需求。
在经过了十几年笔与刀的挣扎后,他最终回归肉案。
就在此时,他终于挣脱了阴霾,因为他明晓了将他“困在低处”的北大精神并非他的束缚,而是教会了他拿笔秉笔直书,握刀一斤一寸,而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
低处的挣扎实际上是对于高处和低处之间薄膜的冲击,未有低处,何谈高处?低处让你明晓自己的灵魂,磨练自己的心志,并以其为剑,来到高处。
梁思成夫妇困于战火,文若洁先生陷于文革。
而就在那样挣扎的低处,我们看到了如“不可移栽的植物”一般的文人风骨和那磅礴的野草精神,最终才有那拨云见日的古建筑之光和那无数本翻译巨著,他们的灵魂才会闪耀着光芒来到高处。
人生价值的高处也许也会将我们引到物质条件和生存状态的低处。
但正如孔子所言,若是处在贫贱的境地,是因为行仁道而至,那便泰然处之。
【议论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议论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句中国古谚,形象地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追求更好的愿望。
它所传递的信息是,人们应该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与进取心、奋斗精神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两个方面,探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谚语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有朝着更高目标不断努力的追求。
个人追求进步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们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而努力学习,专业人士为了在自己的领域有更多的突破而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企业家们也是积极地追求业务的扩展和创新。
他们将自己的视野放在更高的目标上,不断地开创新的道路,追求更大的成功。
社会的进步也是由人们共同追求高处而实现的。
人们不断地探索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人们不断改进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水平;人们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上做出不懈的努力,保护地球家园。
历史给了我们很多生动的例子,证明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谚语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们认为知识和文化是人们追求高处的关键,于是不断地汲取知识,倡导礼义文化,成为整个社会的榜样。
在现代历史上,人们的追求高处也推动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太空探索是人们追求高处的体现。
中国的航天事业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使中国在世界上跻身先进国家之列。
这都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追求高处的精神。
同样身为“水”的我们,亦不能只追求低处。
水往低处流,代表的是人们追求平凡,安于现状的一种倾向。
有些人认为安逸、平稳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没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欲望,只追求简单的生活和物质享受。
而有些人则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被生活的挫折和困难打击得灰心丧气,丧失了进取心,陷入了低谷。
这种人的存在,使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谚语也体现了人性的局限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句富有智慧的谚语。
它告诉我们追求进步和追求更好是人类的本性,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动力。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改变自己流向高处

201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改变自己,流向高处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是普遍规律,毋庸置疑。
但是,有规律就有例外。
不谈有人不珍惜自己而滑向低谷,单说水吧,当它改变自己的形态,成为气体的时候,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成为自由飘荡的云。
水的成功启示我们,遵从现实,改变自己,身处低谷也能“流”向高处。
记得柳永吧,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过关,却又因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牢骚,被皇上轻轻一句话就取消了录取资格:“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无奈,只能扎到市民堆里去“奉旨填词”。
市井这块沃土堆拥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作家。
当命运把他抛入低谷时,如果执着一念,埋头苦读,非金榜题名不可,他岂能登上词坛的顶峰?记得史铁生吧,他要当运动健将,要当长跑冠军,可命运却剥夺了他站立的权利。
他坐在轮椅上静静地思考,终于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对着地坛,他用一颗翻滚着热血的心发誓:“我要活下去。
”太阳重新君临他的头顶,没有了双腿,他用手“走”出了绚丽的人生;不能奔跑在绿野上,他放飞梦想与希望,让智慧替他驰骋于文学的蓝天。
史铁生的自我改变,自我调整,帮他登上了当代文学的峰巅。
遵从现实,改变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飞翔之路,便能走出人生的低谷。
可是有些人临低谷而怨天尤人,就是不肯审视自我,改变自己,结果只能丧身低谷。
大学毕业生王小林不肯工作,饿死家中,就是一个典型。
他是天之骄子,他想大有作为,他耻于为衣食奔波,于是他就只能“宅”死家中。
不肯改变自己,固守自我,不仅使身处低谷者无法冲出低谷,“流”向天空,而且身在峰巅的人也会因此而重新跌入低谷。
高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在成为中国诗歌之太阳的时候为什么要自杀,不会改变自己,不会自我调整,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的柯达公司,却在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不也是面对数码技术的崛起而不能及时自我调整、与时俱进所造成的吗?执着,有时是一条筋到底的固执;变通,却是转换思维的主动思考。
高处与低处—关于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的高中生材料作文_议论文

高处与低处—关于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的高中生材料
作文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
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
人到了高处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但是人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峻,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
没有一个人因为奋斗了而永远停留在低处,也没有人会永远站在高处,因为高处不胜寒,而且后面又有无数在向高处攀爬的竞争者;在低处看向高处,才会有奋斗的精神和拼搏的勇气与毅力。
站在高处,回头看看才会发现自己其实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代价,而没有付出过努力,没有拼搏过的人,却永远只能留在低处,这个社会中,没有一步登天的人,即使有人一出生便高人一等,但那也是长辈们曾经一步步从低处奋斗拼搏换来的处于高处的身份与地位,除去那些背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从低处向高处奋斗。
高处有低处看不到的美丽风景,那是绝色的,但是当处于高处时,也会有人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到达高处,没有了竞争对手,而觉得孤独,开始不再努力,变得高傲、孤芳自赏,而到那个时候,就应该回头看看那些正在奋力向你站的高处很容易就会被人超过,所以,为了不让别人超过,应该更加的努力。
现在的社会上的竞争残酷又激烈,别人绝不可让你一直待在高处,一旦放松,随时就有被人超过的可能,所以绝不能给别人这样的机会。
所以,我们绝不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到了什么什么的高处,我们应该时刻谨记
身后有无数的追赶者,每每到达了一个高处时,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我们处的是一个高处,但同时也是一个低处,一个新的出发点。
在低处时,我们为自己定下一个高处,当到了这个高处时,我们应该为自己定一个更高的高处而为之奋斗,这样,我们才会活得更精彩,看到更多的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我在读书的时候读到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我的脑海里随即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盆子里装些水,再拿一根管子,把管子也灌满水,然后把管子的一端放在水里,再把盆子放在离地面高一些的地方,然后管子就会自动出水了。
我越想越开心,读书的心思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明知读书不可三心二意,但我还是无法抗拒实验的诱惑。
我放下书本,走到外面准备起来,不一会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东风”被我找到了,只是短了点,粗了点。
我按部就班做了一遍,可是没有成功。
我用“火眼金睛”一看,管子太粗了!我连忙找了根长一点,细一点的管子,果然出水了。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呀!做完实验我又兴奋地拿起了书本,当再一次读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时,我不仅又想起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三个人他们要去登一座山,第一个人,他走到山前,抬头一看,这座山直插云霄我肯定爬不起,到不如不爬,到省了些力气,就这样第一个人望峰止步。
第二和第三个人,他们往上爬着,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已经累的气喘吁吁,第二个人想:我反正已经登上了山,不管登到哪反正比第一个人好。
于是,他就半途而返了。
现在只有第三个人仍在继续往上爬了,他每爬一步都在内心鼓励自己: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好。
山上的空气越来越稀薄
了,他对自己说:“你每走一步,前面就少了一步”。
就这样,他一路攀爬,一路给自己鼓劲。
这时他到了离终点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他的体力也几乎消耗殆尽。
他又想起了“老人与海”的故事,他仿佛看到胜利女神在向他招手,他用出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终于,他成功了!事后他们三人又聚到了一起,谈了起来,第一个人说:“爬那么高的山要花多少力气呀,幸亏我没爬。
”第二个人说:“我可比你好,至少我爬了一半。
”第三个人什么也没说。
我相信: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是绝对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