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李玉柱流体力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李玉柱流体力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1-1 空气的密度31.165kg/m ρ=,动力粘度51.8710Pa s μ-=⨯⋅,求它的运动粘度ν。

解:由ρμ=v 得,55231.8710Pa s 1.6110m /s 1.165kg/m v μρ--⨯⋅===⨯ 1-2 水的密度3992.2kg/m ρ=,运动粘度620.66110m /s v -=⨯,求它的动力粘度μ。

解:由ρμ=v 得,3624992.2kg/m 0.66110m /s 6.5610Pa s μρν--==⨯⨯=⨯⋅ 1-3 一平板在油面上作水平运动,如图所示。

已知平板运动速度V =lm/s ,板与固定边界的距离δ=5mm ,油的粘度0.1Pa s μ=⋅,求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的粘滞阻力。

解:假设板间流体中的速度分布是线性的,则板间流体的速度梯度为13d 1m/s 200s d 510mu V y δ--===⨯ 由牛顿内摩擦定律d d u yτμ=,可得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的粘滞阻力为 -1d 0.1Pa s 200s 20Pa d u yτμ==⋅⨯= 1-4 有一个底面积为40cm ×60cm 矩形木板,质量为5kg ,以0.9m/s 的速度沿着与水平面成30倾角的斜面匀速下滑,木板与斜面之间的油层厚度为1mm ,求油的动力粘度。

解:建立如下坐标系,沿斜面向下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y 轴垂直于平板表面向下。

设油膜内速度为线性分布,则油膜内的速度梯度为:330.9m /s 0.910110mu y -∂==⨯∂⨯1s - 由牛顿内摩擦定律知,木板下表面处流体所受的切应力为:30.910u yτμμ∂==⨯∂ Pa 木板受到的切应力大小与τ相等,方向相反,则匀速下滑时其受力平衡方程为:30.9100.40.659.8sin 30μ︒⨯⨯⨯=⨯从而可得油的动力粘度:0.1134Pa s μ=⋅1-5 上下两个平行的圆盘,直径均为d ,间隙厚度为δ,间隙中的液体动力黏度系数为μ,若下盘固定不动,上盘以角速度ω旋转,求所需力矩M 的表达式。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利用长管出流方程H=ALQ平方有:
5.17解:总扬程包括抬水高度及水头损失,
....
5-2有一平底空船,其船底面积Ω为8m2,船舷高h为0.5m,船自重G为9.8kN。现船底破一直径10cm的圆孔,水自圆孔漏入船中,试问经过多少时间后船将沉没。
题5-4图
解:在船沉没的过程中存在

∴船沉没过程中水自圆孔漏入的流量是不变的。
另外,当h2=0时,h1’=0.125,则
5-10工厂供水系统,由水泵向A、B、C三处供水,管道均为铸铁管,已知流量Qc=10L/s,qB=5L/s,qA= 10L/s,各管段长l1=350m,l2= 450m,l3=100m,各段直径d1=200mm,
d2=150mm,d3=100mm,整个场地水平,试求水泵出口压强。
闸门右侧水压力:
作用点:
总压力大小:
对B点取矩:
2-16.如图, ,上部油深h1=1.0m,下部水深h2=2.0m,油的重度 =8.0kN/m3,求:平板ab单位宽度上的流体静压力及其作用点。
[解]合力
作用点:
2-19.已知曲面AB为半圆柱面,宽度为1m,D=3m,试求AB柱面所受静水压力的水平分力Px和竖直分力Pz。
自由下落时: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2-1.一密闭盛水容器如图所示,U形测压计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h=1.5m,求容器液面的相对压强。
[解]
2-3.密闭水箱,压力表测得压强为4900Pa。压力表中心比A点高0.5m,A点在液面下1.5m。求液面的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
[解]
2-13.如图所示盛水U形管,静止时,两支管水面距离管口均为h,当U形管绕OZ轴以等角速度ω旋转时,求保持液体不溢出管口的最大角速度ωmax。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pdf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pdf

得:T1 = t1 + 273 = 50 + 273 = 323K ,T2 = t2 + 273 = 78 + 273 = 351K
根据
p
=
mRT V
,有:
p1
=
mRT1 V1

p2
=
mRT2 V2
得: V2 V1
=
p1 p2
T2 T1
=
9.8067 104 5.8840 105
351 323
=
0.18
设管段长度 l,管段表面积: A = dl
单位长度管壁上粘滞力: = A u = dl u − 0 = 3.14 0.025 0.03
l y l
0.001
1-8 解: A = 0.8 0.2 = 0.16m2 ,u=1m/s, = 10mm , = 1.15Pa s
T = A u = A u − 0 = 1.15 0.16 1 = 18.4N
1
=
T1 b
=
A b
u
−0 −h
=
0.7 0.06b b
15 − 0 0.04 − 0.01
=
21N
/m,方向水平向左
下表面单位宽度受到的内摩擦力:
2
=
T2 b
=
Au−0 b h−0
=
0.7 0.06b 15 − 0
b
0.01− 0
= 63N
/m,方向水平向左
平板单位宽度上受到的阻力:
= 1 + 2 = 21+ 63 = 84N ,方向水平向左。
h1 = 5.6m
2.4 解:如图 1-2 是等压面,3-4 是等压面,5-6 段充的是空气,因此 p6 = p5 ,6-7 是等压面,

流体力学第章课后习题答案

流体力学第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选择题(单选题)1.1 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是指:(d )(a )流体的分子;(b )流体内的固体颗粒;(c )几何的点;(d )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1.2 作用于流体的质量力包括:(c )(a )压力;(b )摩擦阻力;(c )重力;(d )表面张力。

1.3 单位质量力的国际单位是:(d )(a )N ;(b )Pa ;(c )kg N /;(d )2/s m 。

1.4 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b )(a )剪应力和压强;(b )剪应力和剪应变率;(c )剪应力和剪应变;(d )剪应力和流速。

1.5 水的动力黏度μ随温度的升高:(b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

1.6 流体运动黏度ν的国际单位是:(a )(a )2/s m ;(b )2/m N ;(c )m kg /;(d )2/m s N ⋅。

1.7 无黏性流体的特征是:(c )(a )黏度是常数;(b )不可压缩;(c )无黏性;(d )符合RT p=ρ。

1.8 当水的压强增加1个大气压时,水的密度增大约为:(a )(a )1/20000;(b )1/10000;(c )1/4000;(d )1/2000。

1.9 水的密度为10003kg/m ,2L 水的质量和重量是多少? 解: 10000.0022m V ρ==⨯=(kg )29.80719.614G mg ==⨯=(N )答:2L 水的质量是2 kg ,重量是19.614N 。

1.10 体积为0.53m 的油料,重量为4410N ,试求该油料的密度是多少? 解: 44109.807899.3580.5m G g V V ρ====(kg/m 3) 答:该油料的密度是899.358 kg/m 3。

1.11 某液体的动力黏度为0.005Pa s ⋅,其密度为8503/kg m ,试求其运动黏度。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1-1 解:已知:120t =℃,1395p kPa '=,250t =℃ 120273293T K =+=,250273323T K =+= 据p RT ρ=,有:11p RT ρ'=,22p RT ρ'= 得:2211p T p T '=',则2211323395435293T p p kPa T ''=⋅=⨯=1-2 解:受到的质量力有两个,一个是重力,一个是惯性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mg ;惯性力方向和重力加速度方向相反为竖直向上,大小为mg ,其合力为0,受到的单位质量力为01-3 解:已知:V=10m 3,50T ∆=℃,0.0005V α=℃-1根据1V V V Tα∆=⋅∆,得:30.000510500.25m V V V T α∆=⋅⋅∆=⨯⨯=1-4 解:已知:419.806710Pa p '=⨯,52 5.884010Pa p '=⨯,150t =℃,278t =℃ 得:1127350273323T t K =+=+=,2227378273351T t K =+=+= 根据mRTp V=,有:111mRT p V '=,222mRT p V '=得:421251219.8067103510.185.884010323V p T V p T '⨯=⋅=⨯='⨯,即210.18V V =体积减小了()10.18100%82%-⨯=G =mg自由落体: 加速度a =g1-5 解:已知:40mm δ=,0.7Pa s μ=⋅,a =60mm ,u =15m/s ,h =10mm根据牛顿内摩擦力定律:u T Ayμ∆=∆ 设平板宽度为b ,则平板面积0.06A a b b =⋅= 上表面单位宽度受到的内摩擦力:1100.70.06150210.040.01T A u b N b b h b μτδ-⨯-==⋅=⨯=--/m ,方向水平向左 下表面单位宽度受到的内摩擦力:2200.70.061506300.010T A u b N b b h b μτ-⨯-==⋅=⨯=--/m ,方向水平向左 平板单位宽度上受到的阻力:12216384N τττ=+=+=,方向水平向左。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选择题(单选题)1.1 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是指:(d )(a )流体的分子;(b )流体内的固体颗粒;(c )几何的点;(d )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1.2 作用于流体的质量力包括:(c )(a )压力;(b )摩擦阻力;(c )重力;(d )表面张力。

1.3 单位质量力的国际单位是:(d )(a )N ;(b )Pa ;(c )kg N /;(d )2/s m 。

1.4 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b )(a )剪应力和压强;(b )剪应力和剪应变率;(c )剪应力和剪应变;(d )剪应力和流速。

1.5 水的动力黏度μ随温度的升高:(b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

1.6 流体运动黏度ν的国际单位是:(a )(a )2/s m ;(b )2/m N ;(c )m kg /;(d )2/m s N ⋅。

1.7 无黏性流体的特征是:(c )(a )黏度是常数;(b )不可压缩;(c )无黏性;(d )符合RT p=ρ。

1.8 当水的压强增加1个大气压时,水的密度增大约为:(a )(a )1/20000;(b )1/10000;(c )1/4000;(d )1/2000。

1.9 水的密度为10003kg/m ,2L 水的质量和重量是多少? 解: 10000.0022m V ρ==⨯=(kg )29.80719.614G mg ==⨯=(N )答:2L 水的质量是2 kg ,重量是19.614N 。

1.10 体积为0.53m 的油料,重量为4410N ,试求该油料的密度是多少? 解: 44109.807899.3580.5m G g V V ρ====(kg/m 3) 答:该油料的密度是899.358 kg/m 3。

1.11 某液体的动力黏度为0.005Pa s ⋅,其密度为8503/kg m ,试求其运动黏度。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孔珑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孔珑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 100 115) 103 =1.28+ =0.53kg m -3 20
2-3 解:如图示,在 1-2 等压面处 列平衡方程
P 1 P A H2O gh 1
P2 Pa Hg gh2
因为 P1 P2 , 所以, PA H2O gh1 =Pa Hg gh2 , 所以 PA =Pa Hg gh2 -H2O gh1
h1 h2 h (548- 304) 10-2 h 0.244
所以, Hg gh=PA -PB H O g (h 2.44) ,所以
2
h
PA - PB H2O g 2.44 (2.744 1.944) 105+103 9.81 2.44 =0.8409m ( Hg - H2O ) g ( 13.6 -1 ) 103 9.81
2 4
2 d 4
64
当 F 0 时,即 ( gh 所以, d 2 2 (r02 故
2 gh d2 2 r0 8
2 r02 d 2
2 ) 4

2 d 4
64
0
d2 ) 2 ghd 2 , 8
2 9.81 0.5 44.744rad s 1 , 2 1.2 0.432 8
克服摩擦需要消耗的功率 P M 所以内轴的圆周角速度 所以内轴转速 n
b 2 D 3 4
4 P 4 50.7 0.8 103 9.37rad s 1 3 3 bD 0.245 3.14 0.3 0.2
60 60 9.372 89.50rpm 2 2 3.14
1-13 解:润滑油的动力粘度 , 活塞表面所受的摩擦阻力 F A 所以活塞运动所消耗的功率

李玉柱流体力学课后题答案

李玉柱流体力学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流体动力学基础总流的动能修正系数为何值?4-2如图示一股水流自狭长的缝中水平射出,其厚度 & =0.03m ,平均流速V0 = 8m/s,假设此射流受重力作用而向下弯曲, 但其水平分速保持不变。

试求(1) 在倾斜角8=45处的平均流速V; (2)该处的水股厚度6。

解:(1)由题意可知:在45度水流处,其水平■分速度仍为8m/s,由勾股定理 可得:V=—=11.31m/ssin 45(2)水股厚度由流量守包可得:60V 0D 0 =5VD ,由丁缝狭长,所以两处厚度近似相等,所以6=%V°=00^8= 0.021m 。

V 11.314-3如图所示管路,出口接一收缩管嘴,水流射人大气的速度V 2=20m/s,管 径d 1 =0.1m ,管嘴出口直径d 2= 0.05m,压力表断面至出口断面高差 H = 5m,两 断面间的水头损失为0.5(V 12/2g)。

试求此时压力表的读数。

4-1设固定平■行平板间液体的断面流速分布为u B/2-yumax1/7i ,y"B/251 2 B B解:v =—「A Ud A =— [2—A B 02—y B2 1L d 7U max dy — 8U max1.0 — A — d A u =uA A v A-斯以、―1.0 邑 A A u —vd A =1.0 -v AyB2ply =1.05题4T图聘4-2图场4-3图解:取压力表处截面为截面 1-1,收缩管嘴处截面为截面 2-2,选择两截面 包围的空间为控制体,由实际流体的包定总流能量方程得:22V1P i V2 p2U 二7 习F z2+hw , 2g g : 2g g :由连续性方程A|V 1 = A 2V 2可得1-1断面流速V 1 =5m/s, 由上述两个方程可得压力表的读数(相对压强):R -P 2 =也 一V1 +弓 _"hW j g P,\、 2gJ上式计算结果为:2.48a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力学课后答案一、流体静力学实验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答: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从表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的真空区域。

答:以当时,第2次B点量测数据(表)为例,此时,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3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为的一段水注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均为。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

答: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和,由式,从而求得。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答: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重;为测压管的内径;为毛细升高。

常温()的水,或,。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

于是有一般说来,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

相互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答: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

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答:关闭各通气阀,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

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

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

这是由于液位的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

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之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而测压管液面将升高H,实验时,若以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与视在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

本仪器测压管内径为,箱体内径为20cm。

答:加压后,水箱液面比基准面下降了,而同时测压管1、2的液面各比基准面升高了H,由水量平衡原理有则本实验仪,故于是相对误差有因而可略去不计。

对单根测压管的容器若有或对两根测压管的容器时,便可使。

二、伯诺里方程实验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P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P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如图所示,测点5至测点7,管渐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P<0。

而据能量方程E1=E2+hw1-2,h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

(E-E)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上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着。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着。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着。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亦增大,线的起落变化更为显着。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测点高差,均为(偶有毛细影响相差),表明均匀流各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关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显然(1)(2)(3)都有利于阻止喉管真空的出现,尤其(3)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因为若管系落差不变,单单降低管线位置往往就可以避免真空。

例如可在水箱出口接一下垂90度的弯管,后接水平段,将喉管高程将至基准高程0-0,比位能降至零,比压能得以增大(Z),从而可能避免点7处的真空。

至于措施(4)其增压效果是有条件的,现分析如下:当作用水头增大时,测点7断面上值可用能量方程求得。

取基准面及计算断面1、2、3如图所示,计算点选在管轴线上(以下水拄单位均为cm)。

于是由断面1、2的能量方程(取)有(1)因可表示成此处是管段1-2总水头损失系数,式中、分别为进口和渐缩局部损失系数。

又由连续方程有故式(1)可变为(2)式中可由断面1、3能量方程求得,即(3)是管道阻力的总损失系数。

由此得,代入式(2)有(4)随递增还是递减,可由加以判别。

因(5)若,则断面2上的随同步递增。

反之,则递减。

文丘里实验为递减情况,可供空化管设计参考。

因本实验仪,,,而当时,实验的,,,将各值代入式(2)、(3),可得该管道阻力系数分别为,。

再将其代入式(5)得表明本实验管道喉管的测压管水头随水箱水位同步升高。

但因接近于零,故水箱水位的升高对提高喉管的压强(减小负压)效果不明显。

变水头实验可证明结论正确。

5、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测压管有1、6、8、12、14、16和18管,称总压管。

总压管液面的连线即为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

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是以实测的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绘制的。

据经验资料,对于园管紊流,只有在离管壁约的位置,其点流速方能代表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头线偏高。

因此,本实验由1、6、8、12、14、16和18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仅供定性分析与讨论,只有按实验原理与方法测绘的总水头线才更准确。

三、雷诺实验※1、流态判据为何采用无量纲参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雷诺在1883年以前的实验中,发现园管流动存在着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并且存在着层流转化为紊流的临界流速,与流体的粘性、园管的直径有关,既(1)因此从广义上看,不能作为流态转变的判据。

为了判别流态,雷诺对不同管径、不同粘性液体作了大量的实验,得出了无量纲参数作为管流流态的判据。

他不但深刻揭示了流态转变的规律。

而且还为后人用无量纲化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树立了典范。

用无量纲分析的雷列法可得出与雷诺数结果相同的无量纲数。

可以认为式(1)的函数关系能用指数的乘积来表示。

即(2)其中为某一无量纲系数。

式(2)的量纲关系为(3)从量纲和谐原理,得::联立求解得,将上述结果,代入式(2),得或(4)雷诺实验完成了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

结果得到K=2320。

于是,无量纲数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转变的判据。

由于雷诺的贡献,定名为雷诺数。

随着量纲分析理论的完善,利用量纲分析得出无量纲参数,研究多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成了现今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判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根据实验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实测值在3000~5000范围内,与操作快慢,水箱的紊动度,外界干扰等密切相关。

有关学者做了大量试验,有的得12000,有的得20000,有的甚至得40000。

实际水流中,干扰总是存在的,故上临界雷诺数为不定值,无实际意义。

只有下临界雷诺数才可以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

凡水流的雷诺数小于下临界雷诺数者必为层流。

本实验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2178。

3、雷诺实验得出的园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为2320,而且前一般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是2000,原因何在下临界雷诺数也并非与干扰绝对无关。

雷诺实验是在环境的干扰极小,实验前水箱中的水体经长时间的稳定情况下,经反复多次细心量测才得出的。

而后人的大量实验很难重复得出雷诺实验的准确数值,通常在2000~2300之间。

因此,从工程实用出发,教科书中介绍的园管下临界雷诺数一般是2000。

4、试结合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分析由层流过渡到紊流的机理何在从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可知,异重流(分层流)在剪切流动情况下,分界面由于扰动引发细微波动,并随剪切流动的增大,分界面上的波动增大,波峰变尖,以至于间断面破裂而形成一个个小旋涡。

使流体质点产生横向紊动。

正如在大风时,海面上波浪滔天,水气混掺的情况一样,这是高速的空气和静止的海水这两种流体的界面上,因剪切流动而引起的界面失稳的波动现象。

由于园管层流的流速按抛物线分布,过流断面上的流速梯度较大,而且因壁面上的流速恒为零。

相同管径下,如果平均流速越大,则梯度越大,即层间的剪切流速越大,于是就容易产生紊动。

紊动机理实验所见到的波动破裂旋涡质点紊动等一系列现象,便是流态从层流转变成紊流的过程显示。

5、分析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各有何差异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