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复习选择题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A、4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D、70在第四组,40在第二组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准应当用(B)A、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某商店在钉子男式皮鞋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皮鞋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A)A、众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5、已经4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4个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C)A、Me<30B、Me>30C、M0 <MeD、M0>Me7、以1949年ae为最初水平,2008年aA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C)A、57次方B、58次方C、59次方D、60次方8、某地2000—2006年各年中统计的产量如下该地区2001—2005年的年平均产量为(B)A、(23/2+23+24+25+25+26/2)/5=24。
3万件B、(23+24+25+25+26)/5=24。
6万件C、(23/2+24+25+25+26/2)/5=19。
7万件D、(23/2+23+24*25+25+26/2)/6=20。
25万件9、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已知从2000年至2005年间总得降低了4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C)A、40%/5=8%B、√40%=83.3%C、100%-√100%-40%=9.7%D、(100%-40%)/5=12%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A)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水平C、推算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11、某农贸市场猪肉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4%,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B 上涨11.1%C 下跌11.1%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
《统计学》期末测试练习题

)。
A.α和β绝对不可能同时减少
B.只能控制α,不能控制β
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减少β
D.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
E.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α和β
4
3、关于原假设的建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若不希望否定某一命题,就将此命题作为原假设 B.尽量使后果严重的错误成为第二类错误 C.质量检验中若对产品质量一直很放心,原假设为“产品合格(达标)” D.若想利用样本作为对某一命题强有力的支持,应将此命题的对立命题作为原假 设 E.可以随时根据检验结果改换原假设,以期达到决策者希望的结论
接受原假设的 P 值为( )。
A.P(z>-1.96)
B.P(z<1.96) C.P(z>1.96)
D.P(z<-1.96)
12、对估计量,错误的描述是( ) A.参数的估计量是统计量 计量 C.样本方差可以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量 的估计量
B.中位数不能作为总体均值的估 D.样本比例可以作为总体比例
13、抽取 100 个样本,计算得到总体均值µ的 99%的置信区间为[13.6, 40.8],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间[13.6, 40.8]包含µ的概率是 99% B. 区间[13.6, 40.8]包含µ的概率是 0 或 1 C. 区间[13.6, 40.8]不包含µ的概率是 1% D. 区间[13.6, 40.8]包含µ的概率是 1%
A. 0.41 0.0422 B. 0.41 0.027 C. 0.41 0.0523
D. 0.41 0.021
19、若总体满足正态分布,根据样本计算得到的结果为:n=15, = h,s=2, 总体方差 的 90%的置信区间为( )
统计学期末复习资料1

一、单项选择题1. 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资料,若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
A. 10个企业B. 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C. 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D. 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2. 衡量顺序数据的尺度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重量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长度5.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将来资料具有可比性C.确定调查单位 D.登记的方便6.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的研究B. 了解总体各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D.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7. 抽样误差是( )。
A. 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并加以控制的B. 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C. 可以通过责任心的教育避免产生的D. 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8.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A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大B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小C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减少而变小D 不会随着抽样单位数的改变而改变9.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A、可以避免的B、可避免且可控制C、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不可避免但可控制10.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 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 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D. 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11. 单变量分组通常只适用于 ( ) 的情况。
A.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 B.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 D.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小12.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B. 800和2250C. 800和2500D. 750和225013. 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一、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一辆机动车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20、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工资收入2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2.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的类型()。
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3.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
A. 均值B. 众数C. 峰度D. 偏度4. 假设检验中,用于确定拒绝或不拒绝原假设的临界值是()。
A. 显著性水平B. 置信区间C. P值D. 检验统计量5.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决定系数D. 标准误差6.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A. 极差B. 四分位距C. 标准差D. 均值7. 以下哪项是用于衡量数据分布中心趋势的统计量()。
A. 方差B. 标准差C. 众数D. 极差8.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统计量是()。
A. 均值B. 众数C. 偏度D. 峰度9.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的类型()。
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
A. 均值B. 众数C. 峰度D. 偏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之一是________。
2.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类型包括定性数据和________。
3.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之一是________。
4. 假设检验中,用于确定拒绝或不拒绝原假设的临界值是________。
5.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________。
6. 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中心趋势的统计量之一是________。
7.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统计量是________。
8.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类型包括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________。
统计学期末复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仅供参考)单项选择题20个,40分,论述题4个,20分,计算题40分(15+6+6+6+7)第3章累积分布图p51,第4,第7,第8章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C )A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元):212622 28B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同意保持中立反对C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D某汽车生产企业各季度的产量(万辆):20 2530 36A、D属于数值型数据,B属于顺序数据2.下列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B )A年龄B受教育程度C企业所属的行业D性别C、D属于分类变量A属于数值型变量3.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2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这项调查的样本是( B )A。
所有网上购物的消费者B.2000个消费者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金额D.2000个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金额A是总体,C是参数,D 是统计量4.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汽车消费税率调整后,消费者购买大排量汽车的比例显著下降’.这一结论属于( D )A.对样本的描述B。
对样本的推断C。
对总体的描述 D.对总体的推断5.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研究者使用的方法是(推断统计方法)6.分层抽样的特点是( B)A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B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C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使得每一群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D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A是简单抽样的特点,C是整群抽样的特点,D是系统抽样的特点7.一名学生为了完成统计学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2010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C )A.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8。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B)样本是(A)参数是(D)统计量是(C)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总体是指()。
A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的总和B个体的数量方面C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或属性D一部分单位2.统计所研究的是()。
A总体的数量方面B个体的数量方面C总体或个体的数量方面D总体或个体的属性方面3.《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海门尔.康令B.阿亨瓦尔C.威廉.配第D.凯特勒第二章一、单选1.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一般趋势2. 众数是()。
A. 出现次数最少的次数B. 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C. 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D. 出现次数最多的频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无关C. 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4、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n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50差分别为()。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 D. 10和25.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粗到精可以分为()。
A.列名尺度、间隔尺度、比率尺度、顺序尺度B.间隔尺度、列名尺度、比率尺度、顺序尺度C.列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比率尺度D.列名尺度、比率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6.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
A.参数 B.频数 C.众数D.组数7.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品质标志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用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5年,第二组为7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20%,第二组占6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A 8年B 7.2年C 5年D 7.8年11、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
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12.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则()。
A 55在第一组B 65在第二组C 65在第三组D 75第三组二、多选1、统计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的参数有()①方差②均值③中位数④偏态系数2、统计数据离散趋势的测度的参数有()①方差②均值③中位数④离散系数3. 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
A. 正态分布B. U形分布C. J形分布 D. 偏态分布 E. 二项分布4、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 D. 众数 E. 中位数5、下列中受极端值影响的统计量有( )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极差E .平均差6、下列表示方法哪些是对的( )。
A 上组限不在其内B 下组限不在其内C 组数一般情况下应在5-15之间D 研究问题时只能采用等距分组E 研究问题时可以采用异距分组7、 算术平均数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
A 0)(=--∑x x i B min )(=--∑x x i C min )(2=--∑x x iD 0)(2=--∑x x i E max )(2=--∑x x i8、在频数分布数列中( )。
A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 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 频率越小,则该组数值所起作用越小E 频率表明各组变量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9、标准差( )。
A 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 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 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 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10.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一般包括()。
A表头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 指标数值 E调查单位11.中位数是()。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计算的C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D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12.计算几何平均数应满足的条件可以是()。
A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之和B总比率等于若干个单项比率的乘积C总速度等于若干个分项速度的乘积D被平均的变量值可以为任意数E被平均的变量值不得为负数第三章一、单选1、从产品生产线上每隔10分钟抽取一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这种抽样方法是()①简单随机抽样②整群抽样③分层抽样④系统抽样2、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形式是()①正态分布②Z分布③2 分布④F分布3、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②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只有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③非正态分布的总体,样本均值均不为正态分布④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有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5.一定条件下,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分布服从( )。
A. 正态分布B. U型分布C. 正J型分布 D. 反J型分布6.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7.中心极限定理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 A.当样本容量n足够大时,总体近似服从正态分布B.对任何总体,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与样本容量无关C.当样本容量n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与总体无关D.对任何样本容量,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与总体无关8、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典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二、多选1.常用的抽样方法有()①整群抽样②部分抽样③系统抽样④分层抽样2、普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B. 一次性调查C. 经常性调查D. 专门调查E. 非全面调查第四章一、单选1、在假设检验中,α与β的关系是()。
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减少β②α和β可能同时减少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④α和β可能同时增大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3、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 )。
A. 越多越好B. 越少越好 C. 由统一的抽样比例决定D. 取决于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5、统计量是根据( )计算出来的。
A .总体数据B .样本数据C .分类数据 D .顺序数据6、一个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 )A .该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B .该估计量的一个具体数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C .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大D .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小7、对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无偏估计量1ˆθ和2ˆθ,若D (1ˆθ)<D (2ˆθ),则称1ˆθ是一个( )A .更有效的估计量B .无偏估计量C .一致估计量D .稳定估计量8、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比较小。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
A 无偏性B 有效性C 一致性D 充分性9、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
A 95%的样本均值构造的区间包含总体均值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二、 多选1. 样本统计量主要有以下三种( )A.样本均值B.总体均值C.样本容量D.样本方差E.样本比例2. 影响置信区间宽度的因素有( )A.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用σ来测度B.样本容量 C.置信水平 (1 - α) D.样本均值 E.总体比例3、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 )A独立性 B无偏性 C充分性 D一致性 E有效性第五章一、单选1、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是指()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B.当原假设错误时拒绝原假设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二、多选1、假设检验的基本形式有()①单侧检验②双侧检验③左侧检验④右侧检验。
2、某厂宣传其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不低于1000小时,进行检验时应()A.作一个双侧检验B.作一个单侧检验C.原假设为H:μ≥1000D.左侧备择假设为H:μ<10001E.右侧备择假设为H:μ>10001第六章一、单选1、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 组间均方除以组内均方2、在方差分析中,如果认为不同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则()A.组间方差仅存在随机误差B.组间方差仅存在系统误差C.组间方差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D.组间方差不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二、多选1、方差分析中的基本假定有()①每个总体的方差相等②观测值相互独立③每个总体的均值相等④每个样本数据容量相等第七章一、单选1、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①线性相关②非线性相关③正相关④负相关2.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r为相关系数),肯定错误的是()。
A. y=2+3x,r=0.88B. y=4+5x,r=0.55C.y=-10+5X,r=-0.90 D. y =-100-0.9x,r=-0.833、在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
A 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B 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C 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D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4、在简单线性回归中,拟合优度2r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r ≤1 B -1≤2r ≤1 C 0<2r <1 D -1<2r <1 5、相关系数r 与斜率b2的符号( A )。
A 相同B 不同C 无法判断 D无所谓6.两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愈不密切,则其相关系数值愈接近( )。
A +1B -1C 0D +1或-1二、多选1、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有( )A 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C国内生产总值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第八章一、单选1、用原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第一步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①长期趋势②季节变动③循环变动④不规则变动2、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平均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