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介休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一)1.学校诗社开展“诗中寻美”活动。

下面是小华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0分)自然之美“,枳花明驿墙。

”俯仰之间,落叶繁华,野趣横生。

(温庭筠《商山早行》)(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自暗而明,暮自明而暗,变化生趣。

(欧阳修《醉翁亭记》)(3)“,。

”妙用对偶,鸟欢鱼跃,心旷神怡。

(范仲淹《岳阳楼记》)情志之美(4)“,肯将衰朽惜残年。

”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弥坚。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沉舟侧畔千帆过,。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蕴含哲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汉文有道恩犹薄,。

”溯古思今,千古文人,命运相同。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7)“露从今夜白,。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

(杜甫《月夜忆舍弟》)(8)“,。

”坚定信念,自信昂扬,实现理想。

(李白《行路难》)古诗的美在大自然的草木间,在诗人流动的诗情里。

2.请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诗句填空。

(2分)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点评:月圆人未圆,苏轼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以上两幅书法作品中“,”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韵”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7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长沙市立信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答案1.B2.C【解析】A.停滞不前:形容不继续前进,停留不动。

B.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就打开了,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

C. 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指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D. 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3.D【解析】①搭配不当②前后矛盾③指代不明4.D【解析】顺序:问题背景→问题成因→解决办法→方法一→方法二→补充介绍5.B6.(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示例:下半句:分享感悟,收获丰富知识(要点:结构对称1分,与“分享”相关1分)8.示例:感谢小阳同学的精彩推荐。

孔乙己的悲剧人生正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而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绝非只有他一人。

明朝也有一老书生因受毒害,在中举后竟喜极而疯。

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小山同学团队带来情景短剧——范进中举。

要点:信息全面(包括活动嘉宾与内容)1分,衔接自然有过渡1分。

9.C10.①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

②孤独失落【词意】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

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

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11.C【解析】“为大理卿时”的“为”是担任;“乡为身死而不受”的“为”是为了。

12.B13.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根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

14. 赞同。

(1分)慷慨:①辛弃疾和孝宗一样,有收复中原的愿望,他在接受孝宗的问话时,议论坚强正直,毫不迎合。

②辛弃疾重情重义,朱熹去世后,门生朋友没有来送葬的,但辛弃疾却作祭文哭祭朱熹以表达哀伤之情。

(写一点给1分)大略:①金主完颜亮死后,劝耿京作南归决断。

②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阶段质量监测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35分)(一)(13分)1.默写与运用(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2)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4)刚升入初三的小明同学在月考中发挥不好,伤心难过,他的好友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他要坚定理想和信念,积极乐观地面对中考。

(二)(2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卖炭翁①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岳阳楼记》(节选)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丙】①曾巩,字子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我们从小学就可以学习语文了,大家知道学习语文的秘籍了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参考一下九年级语文,有时间的来收藏一下哦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秀颀(qí) 谩骂( màn ) 恹恹欲睡( yān )B、涸辙(hé) 诓骗(kuāng) 坦荡如砥( shì )C、狡黠(xiá) 校订( xiào) 惴惴不安(zhuì)D、希冀(jì ) 阔绰( chuò) 锲而不舍( 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玄虚挑剔彬彬有礼浮想联篇B、绰号荒诞不屑置辨不可思议C、皲裂熟稔眼花瞭乱未雨绸缪D、淅沥无稽死心塌地战战兢兢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综观中国的整个历史,每个朝代都不乏为民请命的人。

B、一提到新化城区近几年的变化,居委会的老杨就夸夸其谈,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

C、暴雨不停,资江河水暴涨,村民们惴惴不安地守候在河堤上。

D、我们做事时不要揠苗助长,否则,会吃大亏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这次作文比赛,使同学们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B、夏日的大熊山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D、图书馆是文化积淀的载体、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集散地。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B、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通过描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C、《囚绿记》中作者借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

福建省厦门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名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语文试卷第Ⅰ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0分)人生漫漫,路途迢迢,风光无限。

时而驻足,静听风雨: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________”的朝暮之变(欧阳修《醉翁亭记》),也有“雾凇沆砀,(2)________,上下一白”的苍茫雪景(张岱《湖心亭看雪》);有“云横秦岭家何在,(3)________”的云遮雾锁、大雪封路(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也有“(4)________,枳花明驿墙”的山野之趣(温庭筠《商山早行》)……而脚步匆匆间,往事零星闪烁,细品世事浮沉,品味人生酸甜苦辣:有“(5)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的惆怅愤懑(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有“(6)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苦闷迷茫(李白《行路难》),有“有弟皆分散,(7)________”的别离之苦(杜甫《月夜忆舍弟》),也有“(8)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世事难以圆满的乐观旷达(苏轼《水调歌头》),“(9)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豁达淡然……期望诸君:阳光下,坦然面对风雨;月色中,淡然品味甘苦!人生之路酣畅洒脱,肆意昂扬!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① (cáng)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在时隔163年后首次与马首重聚圆明园,一起亮相“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

十二兽首原是圆明园海晏堂前水力钟喷泉的构件,该组喷泉代表东方的十二生肖文化与西式喷泉建筑相融合。

兽首特殊的红铜材料、()的制作工艺、巧妙的结构设计,不论在当时还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艺术造② (yì)、审美水平和科技价值。

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包括十二兽首的众多珍贵文物被无情烧毁、非法掠夺……艰难又坎③ (kě)的流散文物回家之路也就此开始。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8:00-10:0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读·书1.下面两幅《沁园春·雪》书法作品(局部)的字体风格不同,请借鉴下面对乙的评鉴,给甲写一句评价鉴赏的话。

甲乙:作品灵动、飘逸、洒脱的草书(行草)形式,与这首词壮阔豪迈的意境和作者豪放的风格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2.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张岱《湖心亭看雪》)(2)人生有种种不如意:李白茫然于“欲渡黄河冰塞川,”(《行路难》)的仕途困境,刘禹锡经历了“,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的贬谪生活,杜甫在白露既降的秋夜,体验着“有弟皆分散,(《月夜忆舍弟》)的离散之苦,刘长卿把自己被贬的遭遇同贾谊、屈原联系在一起,用“,怜君何事到天涯”《长沙过贾谊宅》)的诗句来表达自怜之意,苏轼面对中秋圆月,发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的人生慨叹,韩愈更是在左迁至蓝关时,给前来探望的侄孙韩湘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样沉痛而凄凉的叮嘱……历苦弥坚,正是这些人生的苦难,磨砺出他们豁达的胸怀。

二、读·思(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国家发展层面有怎样的表现呢?国庆74周年之际,某班开展“寻找祖国自强华章”的语文学习活动。

活动中,第一组的同学关注并分享了华为近来的资料,请你阅读并完成2~4题。

华为Mate60Pro的突然开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令人惊喜的是,它没有采用传统的高通芯片,而是搭载了华为自家研发的麒麟900芯片,对于突破美国封锁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彭博社等媒体对该手机进行了拆解,证实了麒麟9000s芯片的存在。

这款芯片不仅采用了超线程技术,接近或达到了7nm工艺,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国内实现了生产制造,彰显了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技术实力。

目前,华为的芯片自给率达到了70%。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科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2)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后天下之乐而乐2.(9分)(1)娆嘶曳(2)A(解析:生生不息主要强调事物的生长、繁殖和变化,而源远流长则更侧重于事物的历史悠久和传承。

“汇入…洪流中”,“汇成…洪流”。

“墨守成规”指的是严格遵守老规矩办理事务,不肯稍作变更或革新;“固步自封”则偏重在不求进取,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心。

)(3)D(解析: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提高…能力”“树立…意识”;语序不当:只有先树立某种意识后才会提高相应的能力。

)3.(6分)(评分标准:选择具体方法2分,结合具体内容2分,谈谈具体收获2分)示例一:阅读《海底两万里》时,我采取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我快速阅读名著后,首先知晓主人公是尼摩船长,与尼摩船长有关的内容专心细读,再梳理他与阿龙纳斯等人在大海上航行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样阅读使我能够尽快把握全书的内容,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体会了科学和幻想带来的魅力。

示例二:阅读《西游记》时,我采取了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方法。

我对作品“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精彩情节进行精读,对作品中一些打斗场面、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和环境描写的诗句,我运用了跳读。

从而体会出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示例三:阅读《骆驼祥子》时,我采取了圈点批注的方法。

我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对文章中出现的有关祥子语段做圈点批注,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了解其悲惨命运的原因。

这样阅读使我能够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和巩固。

二、阅读(67分)(一)(7分)4.(3分)A(解析:不是诗人被贬三年,而是贾谊被贬长沙三年。

)5.(4分)对贾谊不幸遭遇的悲叹,对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二)(16分)6.(3分)A7.(3分)(1)岁:②年;(2)缘:沿着;(3)寤:醒8.(6分)(1)(3分)我撑着(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回民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回民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解析

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31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16分)1. 默写(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

(《西江月》)(2)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4)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5)《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7)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8)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答案】①. 清风半夜鸣蝉②. 巴山楚水凄凉地③. 静影沉璧④. 南朝四百八十寺⑤. 谈笑有鸿儒⑥. 往来无白丁⑦. 及日中则如盘盂⑧.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⑨. 善哉乎鼓琴⑩. 巍巍乎若太山⑪. 树林阴翳⑫. 鸣声上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蝉、凄凉、璧、鸿儒、盘盂、巍巍、翳。

(二)(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姓名班级成绩第一卷基础知识(23分)1 下列各组词语加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澎湃(pài)应运而生(yīng)夙愿(sǜ)永葆(bǎo)B 岿然不动(guī)拘囚(qíu)吆喝(yāo)逶迤(yí)C 恩宠(chǒng)磅礴(bó)成年累月(lěi)雄浑(hún)D 嗟来之食(jiē)施舍(shě)锲而不舍(qì)与日俱增(yǔ)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 同舟共济伸张正义气势磅薄贫溅之交B 砥柱中流孜孜不倦峰回路转树林阴翳C 应运而生与日具增斩露头角积贫积弱D 引觞满酌临溪而鱼莫得遁隐飞沙走砾3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A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3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 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 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 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

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作为中国泼墨写意画派的创始人,徐渭的艺术成就已被载入世界画坛的史册。

B 新世纪的中国青年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勇气。

C 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D 一个人在工作难免不犯错误,犯点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错误。

5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词语顺序可以颠倒,30字左右)(3分)6 默写(10分)(1) 气蒸云梦泽,。

(2)欲渡黄河冰塞川,。

(3)吏禄三百石,。

(4),将军白发征夫泪。

(5)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6)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襟,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7) 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8)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形容众宾客饮酒的欢乐场面的成语是:7读下面寓言材料,请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针对该材料提出论点。

(2分)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落下来。

这是它第七次失败的记录。

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向着原来的目标,一步步地往上爬……正面观点:反面观点:第二卷阅读(7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的词(4分)A举:B曾:C衡于虑,而后作作: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2 比较下列各组加□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1B(1(2C(1(2D(1(23 翻译句子(6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B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 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在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5本文中心论点是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用课文词语回答)(3分)6 猛子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2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4题。

(12分)一面做,一面想。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另一课里,他们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

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

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

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

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

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1 选文论述的中心是________ ________ 。

(2分)2 作者在举学习语文和数学两个例子时用了两个“硬”字,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从上述的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主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并把这一主张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

(3分)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述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中心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 将第二自然段分为二层,在原文上用“‖”隔开。

写出“‖”前后两个分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一)人格——最高的学位(白岩松)(16分)1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对老人回答中所透露出的含义理解不多。

然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随着采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便越印越深。

4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

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她: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老年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五.四运动”中走上文学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10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少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身上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延续下去呢?12不久前,我在北大又听到一个有关季先生的清新而感人的新故事。

13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14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着的前行。

1 这篇文章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每句不超过15个字)(4分)季羡林先生:冰心老人:2 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3 第14段中,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是为了衬托(3分)4 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着的前行”,请结合第15段回答:这条路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5 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青年人,珍重的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你打算怎样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着笔”?(3分)(二) 枯木的妙用( 张洪军) (14分)20世纪末,美国西部的一个州,突然爆发了一场森林大火,上万亩森林遭受了灭顶之灾。

事后,人们对火灾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它们即使只遇到星星之火,也会很容易地燃烧起来,并迅速蔓延,酿成一场生态灾难。

于是,人们痛定思痛,决心亡羊补牢。

州政府责令全州的森林管理部门和人员,并发动全社会的环保主义者,对森林中衰萎干枯的树木、草叶进行及时清理,以消除火灾发生的隐患。

命令执行后,果然大见成效,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

正当人们暗自得意时,另一种始料未及的生态灾难,使他们目瞪口呆!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

这种害虫在毛虫阶段危害树木,专门吞噬树木的嫩叶嫩芽。

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万亩珍贵的树木被吞食掉,成片成片地枯萎、死亡。

眼看着虫害在迅速蔓延,更多的森林将遭受侵害,束手无策的州政府赶紧向联邦政府求援。

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原来,造成云杉卷叶蛾大量繁殖和严重虫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了!森林中的枯木为害虫的天敌——鸟儿、蚂蚁提供了筑巢、栖居、休息、觅食和避难的重要场所,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制了害虫的繁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