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竖向设计

合集下载

修建性详细规划场地竖向设计课件

修建性详细规划场地竖向设计课件
1. 道路中心标高比室内建筑物室内地坪低0.25-0.3m
常用竖向数字规定(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广场的最小坡度应为0.3%;最大坡度1%(平原),3%(丘陵) 城市用地块的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出0.2m以上 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
• 台地的长边应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 台地的高度宜为1.5-3米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不大于8%
设计标高的确定
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除 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 地下水位机地质条件的影响 场地内外道路连接的可能性 1. 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工作量
明沟排水
• 建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 • 高差变化较多 • 道路标高高于建筑物标高的地段 • 埋设地下管道不经济的岩石地段 • 山坡冲刷带泥土易堵塞管道的地段
明沟坡度 0.3-0.5%
相 对 距 离 定 位
座 标 定 位
End
Editor: L.K.
2003.02.14 Upgrade 2004.02.18 Upgrade 2005.10.10
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档土墙的高度宜为1.5-3m,超过6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
于1m,以1.5m为宜。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 <0.5;砌筑型宜为0.5-1 道路的横坡应为1-2%
场地排水
暗管排水
• 建筑物集中的场地 • 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 • 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地段 • 内落水屋面 • 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需利用路面雨水口排水
建筑物之间的详细竖向布置
布置原则:
避免室外雨水流入建筑物内,并引导室外雨水顺利排除;保证 建筑物之间交通运输有良好的联系。 建筑物至道路的地面排水坡度,最好在1%~3%之间,一般允

浅谈建筑场地竖向设计要点

浅谈建筑场地竖向设计要点

浅谈建筑场地竖向设计要点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求,同时对其安全因素也极为关注。

关键词:竖向设计;设计要点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总图设计的重要性、复杂性也愈加突出,本文将重点阐述民用建筑总图中的竖向设计要点。

一、场地竖向设计概述场地竖向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满足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建筑附属物、道路交通、广场及各种活动场地、景观绿化场地、场地排水设施、室外管线布置、建筑围护措施、场地维护措施及连接措施、改善环境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第二,考虑防洪、排洪、土石方工程量、工程造价等因素,对自然地形合理利用和改造,来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建筑附属物的设计高程;第三,道路交通、广场及各种活动场地的控制高程、横坡度、纵坡度;第四,景观场地的控制高程、排水坡度、坡向;第五,场地排水设施的底标高、顶标高、排水坡度;第六,室外各种类管线的埋设深度及重力流管线的排水坡度;第七,建筑围护设施、场地维护设施及连接设施的标高;第八,平衡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

二、场地竖向设计内容及解析1 需要理解和表示主要场地竖向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A.1∶500现状地形图的研读、整理、判断、处理、表达场地竖向设计图一般都是在现状地形图作为底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地形图在出图时,需做灰度处理(用地范围内,需要保留建筑、树木及其他设施,用地范围外的现状道路和现状建筑除外)。

B.高程系统竖向设计图需说明设计采用高程系统,而且所有的设计标高均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

C.现状道路标高、规划道路标高及其他交通设施标高(1)需要表示现状道路交叉口标高、与场地衔接出入口标高、道路变坡点标高;(2)需要表示规划道路的交叉口标高、变坡点标高、坡度及与场地衔接的出入口标高;(3)需要表示地下人行通道出入口标高、地铁出入口标高、过街人行天桥与地面接点标高。

D.需表示地下隐形设施的标高E.需表示用地周边、临近场地江、河、湖、海常水位或静水位标高,以及最高水位或最高流标高。

工业场地的总图竖向设计探究

工业场地的总图竖向设计探究

工业场地的总图竖向设计探究工业场地总图是一份展示工业场地全貌及各区域布局的重要设计图纸,有助于工业场地的规划、管理和运营。

在工业场地总图的设计中,竖向布局是一种常见的设计形式。

本文将探讨工业场地总图竖向设计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实际应用。

一、工业场地总图竖向设计的重要性1.1 展示全貌、清晰布局工业场地总图的竖向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示场地的全貌和各区域的布局。

相比于横向设计,竖向设计更适合展示大型场地,能够呈现出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地展示各个区域的定位和走向。

1.2 便于阅读、操作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在放置和使用时更加方便,用户可以更轻松地进行阅读和查看。

特别是在大型工业场地中,竖向设计的总图更容易展开和滚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操作和指挥。

1.3 呈现层次、优化布局通过竖向设计,工业场地总图可以更好地呈现出场地的层次和空间布局。

在布局优化和规划中,竖向设计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出各个区域的联系和相对位置,有助于优化工业场地的整体布局。

2.1 竖向展开、整体呈现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在展开时可以整体呈现,将整个场地的布局一览无遗。

相比于横向设计,竖向设计更便于现场对照和整体把握,有助于工作人员进行全局规划和调度。

2.2 细节展示、清晰标注通过竖向设计,工业场地总图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出细节和标注,例如设备位置、通道走向、安全出口等重要信息。

而且竖向设计的总图可以更准确地标注方向和距离,为工作人员提供更直观的信息参考。

2.3 方便携带、使用便捷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在携带和使用时更便捷,可以通过卷轴或折叠方式进行存放和展开。

这对于现场操作和紧急应急时非常重要,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和参考,提高工作效率和及时性。

3.1 工业厂区整体规划在工业厂区的整体规划中,竖向设计的工业场地总图可以提供全景展示,有利于管理者和工程师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优化。

通过竖向设计的总图,管理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场地的结构和布局,为厂区整体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建筑场地设计-竖向设计

建筑场地设计-竖向设计

混合式 混合式(又称重点式)竖向布置,是混合运用上述两种形式
进行的竖向布置,即根据使用要求和地形特点,把建设用地分为 几个区域,有的区域采用平坡式以利于建筑的布置,而有的区域 则采取台阶式以适应自然地形的复杂变化。如丘陵地区,为保证 主体建筑的建设及交通等要求,可采用平坡式;而辅助部分则可 按阶梯式布置。
一般适用于自然地形较为 平缓<3%的场地;以及建筑 密度大且铁路、道路、管线较 密集,单个建筑占地较大、建 筑布置集中,对场地地面坡度 要求较严格(坡度小于2%) 的建设项目。
台阶式 台阶式(又称阶梯式)竖
向布置,是由几个高差较大的 不同整平面相连接而成的,在 其连接处一般设置挡土墙或护 坡等构筑物。
(4)台阶的数量要适当 (5)有利于减少土方量和基础工程量 (6)与场地施工方式相配合
(1)台阶的宽度 台阶的宽度,主要取决于台阶的需要宽度(B需)和台阶的容许宽度( B容)。前者是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需要的台阶宽度,即根据建设项目 使用功能、交通流线组织、台阶上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尺度及布置方式 、通道宽度、管线敷设要求、 场地施工条件以及总平面布局等所需要的台阶宽度;后者是场地自然 条件容许的台阶宽度,即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每一自然地形坡度实 际允许的台阶宽度。 (2)台阶的高度
④场地内道路(定位轴线或路面中心)、铁路(轨顶)、排水沟渠(沟 底)的控制点设计标高,以及其他设计参数。道路还应注明路拱形式、 超高等; ⑤挡土墙、护坡或土坎等构筑物的顶部、底部设计标高,典型横断面形 式及尺寸; ⑥场地地形的竖向控制坡度与坡向(用坡向箭头表示)。当场地平整要 求严格时,可采用等高距为0.10~0.20m的设计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状况 。
用于综合表达施工图设计阶段竖向设计成果的图纸,可以采用相应 的表达方法绘制。为指导具体的室外工程施工,竖向设计图上须明确标 明场地的施工坐标网、坐标值,及其与国家大地坐标系(或测绘坐标网 )的换算公式;标明图纸方向,绘出图例及补充图例。 图纸的说明栏内应注明图面标注尺寸的单位、图纸比例、所采用高程系 统的名称等。 有关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竖向布置图还须标明如下内容: ①建、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 ②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和桥梁、隧道、涵洞等构筑物、设施的 位置及地面关键性标高; ③各种堆场、活动场、运动场、广场、停车场……的设计标高;

第三章竖向设计

第三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
对自然地形进行垂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自然地 形,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成为
能 满足使用要求、适宜建设的场地。
场地的竖向是为了保证场地建设的合理性、经济性, 做好场地设计有利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速度。
•第三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内容
竖向设计的内容: (1)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2)确定建筑物、构筑物的高程; (3)拟订场地排水方案; (4)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5)设计有关的构筑物。
•第三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原则
竖向设计的原则: (1)满足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 (2)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 (3)满足道路布局合理的技术要求; (4)解决场地排水问题; (5)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 (6)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第三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基础资料
形、是否有车出入确定室内外的高差。

0.50~0.60m
学校、医院
0.60~0.90m
车间
0.15~0.30m
•第三章竖向设计
坡向与日照间距
坡地上布置建筑,可缩小或扩大建筑日照间距。
•第三章竖向设计
道路的竖向设计
道路的竖向设计方式: 道路布置与地形相结合、满足道路自身的技术要求、
室外地面标高; (3)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 (4)用箭头表明地面的排水方向; (5)排水明沟沟底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明沟端面的高
宽比; (6)较复杂的地形,为提高设计精度,可增加场地设计
剖面,说明标高的变化。
•第三章竖向设计
2、纵横端面法
用于地形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精度的场地设计。 特点:精度较高、容易形成立体的概念,但工作量

场地与建筑设计---竖向设计作图步骤

场地与建筑设计---竖向设计作图步骤

场地与建筑设计---竖向设计作图步骤四、竖向设计作图步骤道路是场地设计的骨架,首先进行场地主要道路定线。

场地四邻规划现状或控制的高程是确定场地竖向设计高程的坡向主要因素。

场地道路出入口衔接场地外市政道路的高程,是场地内道路与整个其场地竖向控制高程设计的条件、依据和控制高程。

竖向设计高程步骤:一般先作道路,后作场地。

根据设计规范道路和排雨水坡度的规定,按照场地坡向道路与节省土石方要求,考虑建筑室外场地处于较高地形为前提。

也就是说,从确定主要道路中线交点、折点、起伏变化点的标高开始,计算出道路分段长度与坡度,使道路成为一个高低不同各点相连的立体网架。

这个立体网架控制着整个地形,一切工程标高都与它发生关系,受它的影响和制约。

在场地地形处理标高过程中,可以反过来再调整道路的标高。

一般来讲与道路相邻的场地标高要高,而建筑室外标高更高,建筑室内标高为。

这样由道路至地形,再由地形至道路,经过几次反复调整,并结合不同方案土石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合理的结果。

(一)场地道路标高作图(二)场地四角标高推算(三)场地绘等高线先求出建筑用地四边控制线上的等高线通过点。

或依照场地需要标高点,为确定排水趋势的设计意图,把各边建筑控制线或辅助线上标高相同的点连线。

这样就形成全新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设计建筑控制线转折点标高及相应的每条边线上等高线通过点标高相同,但有时由于地块内部的确定点或确定高点及排水趋势有不同的选择,因而绘出多种不同的等高线图,即多种竖向设计方案。

2.建筑室外四角标高及场地竖向设计某楼其场地四角高程不变,场地竖向设计可以根据建筑师设计地形的需要做出多种地形以供选用。

本场地未考虑土方平衡及内部加设道路等问题。

提供六种不同的竖向设计图,供大家学习理解之用。

(1)箭头法,定控制标高的记忆法利用推算场地四角标高。

建筑室外四角略高于相邻场地四角标高,并人口为点。

雨水远离建筑物从场地东南两路往西北角排出。

场地竖向设计

场地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场地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场地的安全稳定,也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组成。 竖向设计一般是在总体布局之后进行的。不论平坦 场地或坡地场地,都必须给出建、构筑物的设计标 高,进行场地排雨水设计,使建筑与地形密切配合, 以便创造出优秀的场地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当然, 在坡地场地设计中,因地形、地质较复杂,支挡构 筑物和排水构筑物多,竖向设计不仅难度较大,而 且关系到方案的可行性与场地开拓的经济性,所以, 竖向设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道路纵坡(%)
≤0.3
0.3-0.4 30-40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5 40-50
0.5-0.6 0.6-2 50-60 60-70
雨水口间距(m) 20-30
(二)进行场地平整时 对于要进行场地平整的场地,在开展上述三项竖向设计内容之前, 一般先要进行以下步骤: 1.确定地形的竖向处理方案 根据场地内建、构筑物布置、排水及交通组织的要求,具体考虑 地形的竖向处理,并明确表达出设计地面的情况。设计地面应尽可能 接近自然地面,以减少土方量;其坡向要求能迅速排除地面雨水;选 择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衔接形式,保证场地内外地面衔接处的安全 和稳定。在山谷地段开发建设时,如果设置了排洪沟,需进行相应的 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结构设计。 2.计算土方量 针对具体的竖向处理方案,计算土方量。若土方量过大,或填、 挖方不平衡而土源或弃土困难,或超过技术经济要求时,则调整设计 地面标高,使土方量接近平衡。 3.进行支挡构筑物的竖向设计 对于支挡构筑物包括边坡、挡土墙和台阶等,需进行平面布置和 竖向设计。 为防止坡面形成的“山洪”对建筑物冲刷,应进行截洪沟设计, 以确定场地的稳定和安全。
地面排水坡度
地面种类 粘土 砂土 排水坡度(%) 大于0.3,小于5 不大于3

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场地的竖向设计是指对场地垂直方向(高度)的规划和设计。

这包括建筑物、植被、地形、水体等在垂直方向上的布局和组织。

以下是在园林场地竖向设计中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
1.建筑高度和结构:确定场地上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布局。

考虑建筑物的用途、风格、视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因素。

2.植被层次:规划不同高度层次的植被,包括地面层、灌木层、树冠层等。

通过合理搭配植被,可以创造出层次分明、丰富多样的垂直景观。

3.地形设计:利用地形的高差来创建不同高度的平台、坡地、台阶等景观。

这可以增加场地的立体感,丰富视觉层次。

4.水体设计:如有水体,考虑水体的高差、喷泉、瀑布等元素,以实现水景在垂直方向上的设计。

水体的流动和声音可以为园林带来独特的空间体验。

5.垂直花园:在建筑物表面或结构上设计垂直花园,通过爬山虎、藤蔓等植物打造垂直绿墙,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美化环境。

6.景观照明:在不同高度设置合适的景观照明,以突显建筑物、植被或水体的垂直线条和特征。

夜间的照明设计可以为场地带来别样的美感。

7.观景点设计:在场地高点或设计的特定位置设置观景点,以提供良好的视野和观赏体验。

这可以是平台、天桥、观景塔等结构。

8.交通和连接:确保垂直设计考虑到交通流线,包括楼梯、电梯、坡道等,以便居民或游客能够便捷地在不同高度之间移动。

在进行园林场地竖向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功能需求等多个方面,以打造一个丰富、宜人、具有层次感的园林景观。

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可持续性、可访问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场地周边道路设计标 高,且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 0.2m以上。 场地设计标高与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之间 的高差应大于0.15m。
四、道路的设计坡度
道路纵坡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 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道路交叉口的处理
要求:请在上述十字路口位置布置必要的雨水井
a、b、c三种类型道路均有交叉中心点连接,行车较为平稳也不宜积水; d中交叉口四角容易积水要设四个雨水井; e中右上角加雨水井; f种左上角和右上角要加雨水井;
排水明沟
排水沟一般布置在场地地势较低处、挡土墙墙趾、边坡坡底、公 路型道路两侧、下沉式地形边缘、面向建筑物的道路为下坡式道 路的适当位置。
例题
已知十字路口A点规划标高(25.83),交叉路面纵坡坡度(3%),路牙高度0.2m。
求建筑用地控制红线交点a的合理标高。
第三节
场 地 排 水
一、排水方式
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 的设施。场地各部分的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 程度上是为了顺利排出场地内的雨水。排水方式 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确定。
⑤没有设置雨、污水管道系统的郊区或待开发区域。
暗管排水方式适用于 :
①场地面积较大、地形平坦,不适于采用明沟排水者;
②采用雨水管道系统与城市管道系统相适应者;
③建筑物和构筑物比较集中、交通线路复杂或地下工程管线密集的场地; ④大部分建筑屋面采用内排水的; ⑤场地地下水位较高的; ⑥场地环境美化或建设项目对环境洁净要求较高的。
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规定:广场竖向 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尚应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 广场最小坡度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丘陵和山区为 3%。 广场可根据其形状、大小、地形设计成单面坡、双面坡、或多面 坡。地形困难时,可以建成阶梯式广场。
场地的地面排水坡度不大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 殊措施排水
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自然排水方式
明沟排水方式
暗管排水方式
自然排水方式适用于 :
①降雨量较小的气候条件; ②渗水性强的土壤地区; ③雨水难以排入管沟的局部小面积地段。
明沟排水方式适用于 :
①设计整平面有适于明沟排水的地面坡度;
②场地边缘地段,或多尘易堵、雨水夹带大量泥沙和石子的场地; ③采用重点平土方式的场地或地段; ④埋设下水管道不经济的岩石地段;
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 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 不应大于2.5%。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照非机 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
道路横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横坡一般均为 1%~2%。
五、场地的坡度
停车场一般坡度为0.5% 广场设计坡度
二、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
边坡
边坡是一段连续的斜坡面。为了保证土体和岩石的稳定,斜坡面 必须具有稳定的坡度,称为边坡坡度,一般用高宽比表示。
挡土墙
挡土墙是主要承受土压力,防止土体塌滑的墙式构筑 物,多用砖、毛石和混凝土建造。
当设计地面和自然地形之间有一定高差时,或处在不 良地质处,或者易受水流冲刷导致坍塌滑动的边坡, 当采用一般铺砌护坡不能满足防护要求时,或者用地 受限制地段,宜设置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
1)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8%时,可采用平坡式布置。
2)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可采用台地式布置。台地 高度以为1.5~3.0m,台地之间应设挡土墙或护坡联系。 3)采用混合式布置时,台地的划分应与场地的功能和使 用性质相协调。
1、平坡式
1.自然地面
2.设计地面
3.道路 4.建筑物
2、台地式
设计等高线法表示的四种排水方案
三、竖向设计的作图步骤
道路是场地设计的骨架,首先进行场地主要道路 定线。从确定主要道路中线交点、折点、起伏变 化点的标高开始,计算出道路分段长度与坡度, 使道路成为一个高低不同各点相连的立体网架。
根据道路标高确定与道路相邻的场地标高。 根据场地标高确定场地内建筑室内标高。
混合排水方式
即:暗管与明沟相结合的排水方式。 可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分别不同区域灵活采用 不同的排水方式,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迅速 排除场地雨水。
二、常见的排水设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口
在采用暗管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位于集水方便、与 雨水管道有良好连接条件的地段。 雨水口通常布置在道路、停车场、广场、和绿地的积水处。一般情况下, 雨水口的布置都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管 道的上面。 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重现期、降雨强度、土壤性质、 铺砌情况和采用的雨水口形式等因素决定,一般采用3000~5000平米。 雨水口的间距一般按其能负担的汇水面积,以及道路坡度确定,一般宜 为25~50m。当道路纵坡大于2%时,其间距可大于50m。
第二章
场地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或称垂直设计、竖向布置)是对基地的自
然地形及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垂直方向的高程(标高)
设计,将场地地形进行竖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和合理 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的
使用功能和经济、安全和景观等方面的要求,成为适宜建
设的建筑场地。
竖向设计的依据
在场地地形处理标高过程中,可以反过来再调 整道路的标高。一般来讲与道路相邻的场地标 高要高,而建筑室外标高更高,建筑室内标高 为最高。 这样由道路至地形,再由地形至道路,经过几 次反复调整,并结合不同方案土石方计算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合理的结果。
图解场地道路
标高作图步骤
根据A、B、C、D 四个市政道路标高 控制点,利用AB、 AC、BD、CD道路 中线纵坡,可求得 (1)(2)(3) (4)(5)个交点 的标高数。 然后根据场地外( 1)至(5)标高值,按照自己设定的道路纵坡, 确定设计场地内(6)(7)(8)道路中线交点标高值。 按照每块地的四角外道路高程依次决定甲乙丙丁戊处各块地形设计 的四角标高。
场地的排水明沟,宜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
明沟起点的深度,不宜小于0.2m,矩形明沟的沟底宽度,不应小 于0.4m;梯形明沟的沟底宽度,不应小于0.3m。 明沟的纵坡,不应小于0.3%;在地形平坦的困难地段,不应小于 0.2%。 按流量计算的明沟,沟顶应高于计算水位0.2m以上。
三、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距离要求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挡土墙和护坡上、下缘距建筑2m,已可满足布设建筑 物散水、排水沟及边缘种植槽的宽度要求。但上、下 缘有所不同的是上缘与建筑物距离还应包括挡土墙顶 厚度(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 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种植槽应可种植乔 木,至少应有1. 2m以上宽度,故应保证3m。下缘种植 槽仅考虑花草、小灌 木和爬藤植物种植。
竖向布置的任务
1.选择建筑地坪标高和广场等的标高及其连接关系。 2.确定道路标高和坡度。
3.拟定场地排水系统,保证地面排水通畅,不积水。
4.确定场地平土标高,计算土石方填、挖工程量,力求填挖总量 最小,并接近平衡
5.合理布置竖向设计必要的工程设施(挡土墙、护坡等)和排水
构筑物(排水沟、排洪沟、截洪沟等)。
影响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有:
不被水淹,利于雨水的顺利排除。 地下水位及地质条件影响。
场地内、外道路连接的可能性。
减少土石填、挖方量和基础工程量。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或等于城市设计防洪、 防涝标高;沿海或受洪水泛滥威胁地区, 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0.51.0m,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
一般来说,根据建设具体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结
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在研究 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
减少工程填挖土方量,因地制宜合理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
置,合理地组织场地地面排水,并解决好场地内外按规划控制要 求的高程衔接,这些对场地地面及建、构筑物等的高程(标高)作出 的设计与安排,通称为场地竖向设计。
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主要有: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3、《防洪标准》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第一节 竖向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场地设计地面形式
场地设计地面形式是将自然地形改造成为满足使
用功能的人工地形,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 可分别设计成平坡式、台地式及混合式。
第二节 竖向设施的表示方法
一、高程箭头法
高程箭头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即用设计标 高点和箭头来表示地面控制点的标高、坡向及雨 水流向;表示出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内外地坪标 高,以及道路中心线、明沟的控制点和坡向并标 明变坡点之间的距离;必要时可绘制示意断面图。
二、设计等高线法
设计等高线法是指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 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 情况。一般用于平坦场地或室外场地要求 较高的情况。设计等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 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 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