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六节心理测验的编制程序

合集下载

心理测量学第六节 心理测验的编制程序

心理测量学第六节 心理测验的编制程序

❖ 常用的心理测验常模有百分位常模,标 准分常模,发展常模及商数等。
例:16PF成人的男常模
编制测验说明书
❖ 测验的目的与功用 ❖ 测验的理论依据 ❖ 测验实施方法 ❖ 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计分方法 ❖ 常模资料 ❖ 测验的基本特征(信度、效度等)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目的与功用)
❖ (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 SPM)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1938年设 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
能力。 ❖ (5)机械记忆——对事物进行强记的能力。 ❖ (6)知觉速度——准确迅速观察和识别事物的能力。 ❖ (7)一般推理——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的能力。
目标分析三种情况
❖ 工作分析 ❖ 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 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描述性的显示 测验,目标分 析的主要任务 是确定显示的 内容和技能, 从中取样。
二、预测和项目分析
❖ (一)预测 ❖ (二)项目分析
预测应注意问题
❖ (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时准备施用 的群体,虽然人数不必太多,但要具有代表 性。
❖ (2)预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境一致。 ❖ (3)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每一受测
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 (4)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目标分析三种情况
对于选拔和预测功
❖ 工作分析 (job analysis)
用 的预测性测验. 两个步骤:一是确 定哪些心理特征和
行为可能使要预测
❖ 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的活动成功,二是
建立衡量被试是否
❖ 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成功的标准。
目标分析三种情况
❖ 工作分析 ❖ 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 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心理测验的编制

心理测验的编制

样例:《中学生考试焦虑问卷》指导语

亲爱的同学,你好!欢迎你参加嘉应学院教育科学
学院关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这份问卷由
许多与你相关的问题组成,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标准
答案,无所谓对错和好坏。为了有效的帮助你认识
自己的考试焦虑问题,请您认真阅读下面每一道题目,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每一题。衷心感谢您的 合作!

(三)评分、记分的标准化 客观评分意味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受过 训练的评分者之间有一致性。 只有当评分是客观的时候才能够把分数的 差异完全归诸受测者的差异。



评分客观的三点要求:
1、及时而清楚地记录反应情况。
2、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应的表格,即记分
键 。 3、将被试的反应和记分键比较,对反应进行分类。
②消除调查对象的顾虑

可从两方面说明:
◆说明本问卷是匿名问卷或无须知道调查对象的姓名, 以消除调查对象担心自己的想法暴露的顾虑。
◆说明调查对象的回答不存在对错,以减少调查对象
担心自己回答是愚蠢或不正常的顾虑。
③通俗阐明回答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包括: 填写的规则 回答的方式 回答问卷需要的大致时间
来组成一个预备测验。

1.项目的范围要与测验计划相一致。 2.项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倍至几倍,以 备筛选和编制复本。 3.项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4.项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

四、项目的试测和分析

(一)试测
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
2.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 时的情况相近似。
(2)指导语的三项功能

心理测验方法的实施步骤操作说明

心理测验方法的实施步骤操作说明

心理测验方法的实施步骤操作说明1. 概述心理测验是心理学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被试者进行测试,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本文档将介绍心理测验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操作说明。

2.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心理测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确定测试目的:明确要研究的心理特征或问题,确定测试的目标和侧重点。

•选择适当的心理测验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被试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验方法。

•准备测试材料:收集和准备所需的测试材料,包括心理测验题目、评分表等。

3. 测试前的准备在进行正式测试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试环境:选择一个安静、舒适且没有干扰的环境进行测试,确保被试者能够专注。

•与被试者进行沟通:在测试前与被试者进行简要的沟通,解释测试的目的和过程,消除被试者的紧张和疑虑。

•确保被试者的合作性:确保被试者理解并同意参与测试,并告知他们可以随时中断测试或提出任何问题。

4. 开始测试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可以开始进行心理测验了。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解释测试题目和要求:对每个测试题目进行解释说明,告诉被试者应该如何回答或操作。

2.提供示例和练习:在正式测试之前,提供一些示例和练习题,让被试者熟悉测试的操作和题目类型。

3.开始正式测试:根据测试的要求,逐步进行测试。

可以根据测试题目的顺序进行,或按照特定的顺序组织测试。

4.监控被试者的参与度和情绪状态:在测试过程中,观察被试者的参与度和情绪状态,并及时记录相关的观察和发现。

5.记录测试结果:根据测试题目的要求和评分表,记录被试者的回答或操作,并进行相应的评分。

6.鼓励和支持被试者:在测试过程中,鼓励被试者保持专注和合作,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5. 测试后的处理测试结束后,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作:•检查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核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分析和解释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对被试者的心理特征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分析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分析

(4)调节性问题


它是用来消除枯燥疲劳、紧张及由于问题突然 转移而产生的不适应感。 它能起到调节作用,或者联结作用(帮助实现 从一组问题向另一组问题过渡),有时为了给 调查对象留下一个有始有终的印象,在问卷表 最后,可采用开放性问题形式安排一个调节性 问题。

例如,我们很乐意知道你对这样的调查: A 欢迎 B 不欢迎 C 无所谓
3、Thurstone问卷 以Thurstone格式所编写的量表称为 hurstone量表,此量表也是由一组测量某相 同特制的题目所组成,但是每一个题目具有 不同的强度,被试勾选某一个题目时,即可 获得一个强度分数,当一组题目被评估完毕 后,所有被勾选为同意的题目的强度分数的 中位数,即代表该量表的分数。
缺点: 量表的长度比传统Likert量表多出一倍,增加 了编题者的工作量。
6、形容词表单
表单可以说是一种简化的 Likert 量
尺的测量格式,针对某一个测量的 对象或特质,研究者列出一组关键 的形容词,并要求被试针对各形容 词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形容词表单是一种探索性的测量方法,一般 研究中对于形容词的选择大多并没有理论依 据。当被试针对一组形容词进行判定之后, 利用因素分析的技术来进行分类或以特定方 式重新分组。 在某些人格量表中,测验编制者基于特定的 理论或实证的研究数据,列出某一心理特质 相关的重要形容词,组成形容词表单,对被 试进行施测,加总得到的分数即代表该心理 特质的强度。


例如,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是在几年级?如 果调查对象发生回忆障碍,可以补充:你 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心理学的书籍?等。 很显然,一些补充性问题在通过谈话调查 时很容易提出,而在书面问卷中,调查者 主要通过预测来检验哪些问题调查对象回 忆起来会发生困难,以便能够将较大的问 题分解,较复杂的问题简化或采取其他措 施。

第6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

第6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

(一)确定测验目的



在这一步主要要解决3个问题: 1、明确测量对象 2、明确测量目标 ——目标分析(用外显行 为将测量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3、明确测量用途 ——描述、选拔、诊断、 验证假设。
例如:工作任务分析
Being good at school work
good at English
good at math
good at science
speaking
listening
writing
reading

Whether or not some construct is unidimensional depends on the purpose to which you want to put the measurements.
10.便于施测,评分简洁,格式不要引起误解。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1、预测 预测的目的在于获得被试对测验项目做何种反应的资料。 它既能提供那些题目意义不清、容易引起误解等质的信息, 又能提供测验项目优劣的量的指标。 预测应注意的问题是: 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时准备施用的群体,虽然人数 不必太多,但要具有代表性。 预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境一致。 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每一受测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2、项目分析


(2)选择题编写原则

优点:适合测量多种目标;书写量减少;评分客观;可有多个答 案,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有多项答案,减少猜测成分。 缺点:命题费时,编写困难。


编写原则:
选项要多些,避免被试的猜测(4-5个),最好是多项选择题。 同一测验每题后的答案个数要相等 题目选项要么都简单,要么都详细,要一致 每题的备选答案要以简短为宜,必要的叙述、相同的词句放在题 干中 少用“以上皆是”或“以下皆非”的答案 对错答案随机排列,使被试无法猜测。

心理测验的编制

心理测验的编制

第五章心理测验的编制第一节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测验的目的(一)测量对象:测验编成后要用于哪些团体(二)测量目标:所编的测验用来测量什么(三)测量目的:是要对被试做描述,还是做诊断,亦或是选拔和预测二、制定编题计划双向细目表指出测验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一个内容、技能的相对重视程度。

三、编辑项目或题目(一)搜集有关资料1.材料要丰富2.材料要有普遍性(二)选择项目形式⏹在选择题目形式时,要考虑以下几点: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3.各种实际因素(三)编写和修订题目⏹编写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题目的范围要与测验计划所列的内容技能双维表相一致。

2.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倍至几倍,以备筛选和编制复份。

3.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4.题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四、项目的试测和分析(一)试测⏹预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

2.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

3.预测的时限可稍宽一些,最好使每个受试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4.在预测过程中,应对受试者的反应情形随时加以记录。

(二)项目分析⏹质的分析⏹量的分析五、合成测验(一)项目的选择(二)项目的编排对试题的总的编排原则是要由易到难。

1、并列直进式:将整个测验按试题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分测验,在同一分测验的试题,则依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

2、混合螺旋式:先将各类试题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试题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其难度则渐次升进。

(三)编造复本为增加实际的效用,一种测验至少要有等值的两份等值需符合下列几个条件:1.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性。

2.各份测验具有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3.各份测验的题目不应有重复的地方。

4.各份测验题目数量相等,并且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和区分度。

5.各份测验的分数分布大致相等。

六、将测验标准化(一)内容(二)施测1.指导语 2.时限(三)评分(四)常模七、对测验的鉴定⏹(一)信度:信度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2心理测量2 心理测验的编制,

2心理测量2 心理测验的编制,

2.1.4 项目的试测和分析

初选的项目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要求, 但是否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必须通 过试测,并进行测验项目分析,以便进一 步修改。

项目的试测 测验项目的优劣应经过实际的试测来检 验。在试测时应注意: (1)试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 施测的群体; (2) 试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 境一致; (3) 试测的时限可稍宽些,最好使每个 被试都能做完;

测验编好后,必须对其可靠性和有效性进 行鉴定,以便确定测验是否可用,对测验 的鉴定主要是确定其信度和效度指标。 (详见第三章)
2.1.8 编写测验手册 测验手册是向测验使用者说明如何正 确使用该测验。手册内容应包括测验的目 的和功用、理论依据、测验内容、施测方 法、时限、标准答案、评分标准、信度和 效度资料、常模表等等。
定测验类型:纸笔或口头、群体或个体)


明确测量的目标 明确测量的目标也就是要明确该测验 要测量什么,是测能力、人格还是学业 成就。 此外,还需把目标具体化——转 换成可操作的定义。

如智力的具体指标 P.14 如大学适应量表所测量的构想

明确测验的用途 明确所编的测验是用于描述受测者的心 理特质,还是用于诊断心理是否异常,抑 或是选拔人员和预测。用途不同编制测验 时的取材范围及测题难度也不尽相同。

(4)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一时限内,一般被试所完成的题数、 题意不清之处等,以便修改项目时参考。

项目分析(详见 2.2) 试测完成后,可以根据试测结果进行项 目分析。项目分析主要确定测题的难度、 区分度、备选答案的合适度等数量指标。 依分析结果取舍项目。 由于试测的样本小可能会存在取样误差, 由此获得的项目分析结果未必完全可靠, 需对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施测,然后 分别进行项目分析,看两次分析结果是否 一致(复核)。若相差较大,说明该项目 的性能值得怀疑。

心理咨询师培训之心理测量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师培训之心理测量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三单元
一、合成测验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一)选择与审定试题
1、选择试题形式

选择题目形式,需要考虑如下三点: (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考察受测者对概念和原理的记忆,适用简答题;考察对事物的辨别和 判断,适用选择题;考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用论述题。

(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对幼儿宜用口头测验,对文盲或识字不多的人不宜采用要求读和写的 项目。


常见的测题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将整个测验按试题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分 测验,同一分测验的试题则依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 2、混合螺旋式。先将各类试题依难度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 再将不同性质的试题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其难度则 渐次升进。 注意:编排方式对测验得分的影响不大,因此可不必过于看 重测题的编排问题。
三、编制要领

心理测验的题目根据对受测者的要求不同可分为两类:提 供型和选择型题目。

提供型题目要求受测者给出正确答案,如论文题、简答题、 填充题等。
选择型题目要求受测者在有限的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 案,如选择题、是否题、匹配题。

(一)选择题 由题干和选项构成。 题干就是呈现一个问题的情境,一般由直接问句或不完全的 陈述句构成。 选项就是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常常是包含一个正确答案, 若干(一般是1~5个)错误答案,其中错误答案叫“诱答”, 为了迷惑那些无法确定答案的受测者。 编制选择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干所提问题必须明确,尽量用简单而且明晰的词语。 2、选项切忌冗长,要简明扼要。 3、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其他属诱答。 4、各选项长度应相等,精良不要有长有短。 5、避免题干用词与选项用词一致,否则成了选择答案的线 索。 6、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随机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资料要丰富。 (2)资料要有普遍性。 (3)资料要有趣味性。
题目的来源
❖ 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 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 临床观察和记录
第二单元 测题的编写
❖ 收集测验资料 ❖ 选择项目形式 ❖ 编写测验项目
①使受测者容易明了测 验方法。 ②使受测者在完成测验 时不会因测验项目的形 式不当而作错。③测验 过程省时。 ④计分省时省力。 ⑤经济。
优选第六节心理测验的编制程 序
第一单元 测验的目标分析
❖ 一、测验的对象 ❖ 二、测验的用途 ❖ 三、测验的目标
一. 明确测验对象
❖明确测量哪些个人或团体
年龄 性别 职业 受教育程度 经济状况 民族 文化背景
二. 测验的用途
❖ 显示性测验:是指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 心理特征相似的测验
样本测验:题目取自明确的总体 标记测验:题目取自全开放的总体
第三单元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 一、合成测验 ❖ 二、预测和项目分析 ❖ 三、信度和效度考察 ❖ 四、常模制订 ❖ 五、编写指导手册
一、合成测验
(一)选择与审定试题
❖ 1 、选择试题形式 ❖ 2 、审定题目
选择题目形式
❖ 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 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 各种实际因素
2.审定题目
❖ (1)并列直进式:此种方式是将整个测验按 测验项目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分测验,对于 同一分测验的测验项目,则依其难度由易到 难排列。
❖ (2)混合螺旋式:此种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 项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 性质的测验项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 其难度则渐次升进。
二、预测和项目分析
❖ 题目的范围应与测验计划所列的双向细目 表相一致
❖ 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多一倍至几倍
❖ 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 题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
(二)测题的编排一般原则
❖ 测验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 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量组合在一起
❖ 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 列题目。
两种常见的测验项目的排列方式
(二)项目分析
❖ 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 ❖ 复核
三、信度和效度考察
❖ 信度指的是测验的可靠性,即用同一测验 多次测量同一团体,所得测验结果之间具 有一致性。
❖ 效度指的是测验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测得它所要测得的东西。
四、常模制订
❖ 将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与相应的某一 或几个测验量表分数一起用表格的形式 呈现出来,就是该测验的常模表。

❖ 常的心理测验常模有百分位常模,标 准分常模,发展常模及商数等。
❖ 预测性测验:预测一些没被测量的行为的 测验
三. 明确测验目标
❖ 明确测量什么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
❖ 目标具体化,转换成可操作的术语,这 个过程称为目标分析过程
第二单元 测题的编写
❖ 一、搜集资料 ❖ 二、命题的一般原则 ❖ 三、测题的编制要领
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 收集测验资料 ❖ 选择项目形式 ❖ 编写测验项目
在什么条件下去做,以及评价的依据。 ❖ (4)确定计分的方法。
作品量表(product scale) 检核表 评定量表
命题的一般原则
❖ 内容方面 ❖ 文字方面 ❖ 理解方面 ❖ 社会敏感方面
内容方面
❖ 题目内容符合测验目的 ❖ 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 题目间内容相互独立
文字方面
❖ 使用准确的当代文字
❖ 语句简单扼要
❖ 一句话中不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观念
❖ 意义明确,不要暧昧,少用双重否定
理解方面
❖ 应有确切答案
❖ 题目的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水 平和理解能力
❖ 题目格式不被人误解
社会敏感性方面
❖ 应尽量避开,必须涉及的要鼓励被试作 出真实的回答.
❖ 菲力普的几条策略:
命题假定被试具有某种行为 命题时假定规范不一致 指出该行为是常见的,虽然是违规的.
❖ 3.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尤其是要避免用双重否定的叙述。 ❖ 4.若是表达意见的题目,最好说明意见的来源和根据,以
便测出被试是否了解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见、信念或价值观 念等。 ❖ 5.“是”、“非”题的数目应有适应比例,基本相等,且 要随机排列。“是”、“非”题目的编写在长度和复杂性上 应尽量保持一致.
编写要领
❖ 1.宜用问句形式。如果使用未完成的句子, 则空格尽量放在最后。
❖ 2.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过多空 格会使题意不明确,并且所空出的应该是关 键词句。
❖ 3.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答案要简 短而具体。对不完整的答案,应事先规定评 分标准。
编写要领
❖ (1)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 ❖ (2)选择合适的真实性程度。 ❖ (3)指示语简单明确,使被试知道要干什么和
❖ (一)预测 ❖ (二)项目分析
预测应注意问题
❖ (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时准备施用 的群体,虽然人数不必太多,但要具有代表 性。
❖ (2)预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境一致。 ❖ (3)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每一受测
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 (4)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测题的种类及编写要领
两大类: ❖ 提供型(supply)自由应答型或开放式,题
目要求被试给出正确答案。
❖ 选择型(selection)题目要求被试在有限的 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编写要领
❖ 题干所提的问题必须明确,尽量使用简单而且明 晰的词语。
❖ 选项切忌冗长,要简明扼要。 ❖ 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其他属诱答。 ❖ 各选项长度应相等,尽量不要有长有短。 ❖ 避免题干用词与选项用词一致,否则成了选择答
案的线索。 ❖ 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长度最好相等,选项的排
列最好随机,除非本身有逻辑顺序。
编写要领
❖ 1.内容应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不要 在叙述中出现琐碎的细节或无关的话语,不要照抄原文。
❖ 2.每道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 出现在同一个题目中,造成“半对半错’’或“似是而非” 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