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的智慧哲理美文

合集下载

《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菜根谭》的读后感1初读《菜根谭》,就知道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处世智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理解通透的。

只能摘其中一些感触良深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浅薄的理解。

细嚼菜根,精做百事。

霁天青日,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

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大自然从不停止运动变化,天体的运行也不会受到丝毫阻碍,人的心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而不为外物阻碍停滞不前。

前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封城”引发了很多担忧,学生怎么上课?员工怎么上班工作?但很快疑虑就被打消,每个人都开始远程办公,线上办事,每个人都自主地参与到抗疫战争中,我亦是如此。

由此看来,“变”就是存活的能力。

琴棋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

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

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琴棋诗画、山川云物,这些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品性,是随着人们的见识不同而有高低的领悟,所以阅读书籍与研究事理,要先提高自己的志趣。

洪应明的悟性与志趣是常人不能及的,他在忙碌采蜜的蜜蜂上看到人情世态,由回巢栖息的燕子感受到清雅的情趣。

他认为研究学问的人要有清明的领悟能力,和事物接触的时候都会有所领悟。

当然,与我一样的寻常人,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而今是实践出真知的时代,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对“悟”也需要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就是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遇到问题想过办法解决。

大概也没有人会拒绝提升志趣,只是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着眼当下,一步步积累就好。

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玉石从石头中产生,世界上高深的道理,往往存在于身边平凡的事物中!淡薄之士,比为浓艳者所疑;检啻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洪应明在书中多次提到不要刻意显才,他说取得功名、事业有所成就的人,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他劝夸耀自己学识的人不要夸耀自己的财富,谁家灶下没有生活煮饭呢?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

《菜根谭》中的人生智慧

《菜根谭》中的人生智慧

《菜根谭》中的人生智慧《菜根谭》是一部充满东方生活美学智慧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以简练明了的文辞和富有哲理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德、处世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菜根谭》中的人生智慧有:1、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概论》赏析:天地的存在是永恒的,但人的一生却是有限的,此句通过对比天地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强调了时间、生命的宝贵,人们更应珍惜每一刻,不要虚度光阴。

2、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菜根谭·概论》赏析:此句形象地描述了在逆境和顺境两种环境中的人的不同表现和磨砺,强调了逆境的磨砺可以使人坚定不移、积极向上,而顺境的安逸可能会使人失去警惕和进取精神。

3、人情反复,世路崎岖。

——《菜根谭·概论》赏析:此句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和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

4、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菜根谭·概论》赏析:此句说明人际交往中要小心谨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以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5、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菜根谭·概论》赏析:此句强调了在文章创作和道德修养中,应当注重本真和真实,避免过度修饰和做作,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人生追求。

6、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菜根谭·概论》赏析:此句展现了内心态度对人生的影响,鼓励人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底磊落、心胸开朗,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7、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菜根谭·概论》赏析:此句强调了人际关系中要学会感恩和豁达,为人处世中要平衡自身的行为和他人对自己的行为,鼓励人们要懂得感恩、付出和尊重。

8、淡薄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8篇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8篇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8篇关于《菜根谭》读后感篇一初识《菜根谭》,是在手机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电子书。

这本书就是对《菜根谭》的解读,当时读的时候就感触颇深,其中有关修身、处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阐述,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放寒假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发现了这本《菜根谭大全集》,我如获至宝。

假期里,每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柔和的台灯下,轻轻捧起这份沉淀的古老智慧,静静地读着《菜根谭》,让自我的心灵理解着洗涤,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平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开篇便提到“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

心胸豁达宽广的人,思考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这是何等的洁身自好啊!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是自我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

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了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你才会活的坦坦荡荡!而在“天机最神,智巧无益”一则中,则警示人们如何追逐自我的成功与梦想。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

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个坚守志节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求取福分,但是上天却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我的心愿;阴险的。

人虽然刻意去躲避灾祸的惩罚,但是上天却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灵使其丧失元气。

由此可见,上天运用魔力的手段十分神奇莫测,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么用呢?当一个人把自我的修养、道德以及潜力修炼到家的时候,即使我们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运也会主动来敲门;当一个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时,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

《菜根谭》800字经典读后感(5篇)

《菜根谭》800字经典读后感(5篇)

《菜根谭》800字经典读后感(5篇)《菜根谭》800字经典读后感篇1《菜根谭》是明初儒学家洪应明收集编成的一部语录集。

在我刚上小学时,这本书就被我收入囊中了,但是直到今天我才开始读这本书。

我把它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在书桌前仔细地阅读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已深深地沉浸在此书之中……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礼仪与做人的真理,集道家、儒家、法家、佛家的多种处事哲学于一书,让人受益匪浅。

《菜根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者本人。

他可以自知做人之美德:尊师师长、礼让他人、愿赌服输……虽然这些也是我们现在人耳熟能详的社会价值观,但是他可以一项一项地做到,认真严苛地要求自己,而我们呢?在生活中能严于律己的人很多,可是能坚持的人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所以我们也要多向他学习,即使自己并不聪明,但是我们仍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信你看,能做到坚持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有哪些:舍己为人的消防队员们、勤恳为民的警察叔叔们……他们在铁的纪律下,养成了任何时候严于律己的习惯。

虽然我们没有铁的纪律的约束,但是只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也能与他们一样。

在书中,还有一个人受到了我的敬佩,他就是书中的“匪”。

原本他在文中的用处总是劫财拦路,但是在不断的受教下,他奋发图强,痛心疾首,一改前非,当了一位安分守己的公民。

所以万物皆是可改变的,只是你是否愿意去改变自己。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奥义,同时也知晓古人的各种优良品质,令我受益匪浅,我推荐大家也去购买一本《菜根谭》,仔细地阅读,相信你也一定会爱不释手的。

《菜根谭》800字经典读后感篇2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坚持写东西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最近听到两位网络小说作者一直在很痛苦的强行坚持更新章节,其中一位有时候坐在电脑前三四个小时却写不了上百字,另一位有种想跳楼的抑郁,而这两位作者的小说点击量都是非常高的。

以前听到一个人对我说过:高晓松做《晓说》栏目,做了一年之后,感觉身心被掏空了,已经没有内容和素材可以坚持下去了。

菜根谭感悟简短(精选8篇)

菜根谭感悟简短(精选8篇)

菜根谭感悟简短(精选8篇)菜根谭感悟简短篇1我最近看了一本叫做《菜根谭》的书。

这本书很奇特,它不仅有许多古文,还有很多故事。

每一篇*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借故事来譬喻古文的道理。

真可谓是: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

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这本书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作品,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千古不朽。

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在修身、处事等方面提出的准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到了现代,又被日本商界人士奉为心理学教材。

这本书里的道理非常深奥,有些竟是我们现在所不能理解的。

其中我印象很深的一篇是:一位商人路过一个村庄,看到一孩童手持棍棒正鞭打一条小小的青蛇,那小蛇已经遍体流血。

商人劝道:“你瞧,小蛇都流血了,不要再打了!”小孩好奇,向商人要了他的衣服后就走了。

后来商人又经过那个村子,看到有一个白衣少年正牵马在路边等候他。

原来少年是那条小青蛇的哥哥,小青蛇原本是一个小精灵,故而化身青蛇到人间去游玩,不料小孩子还以为他是条蚯蚓,就拿来树枝打着玩。

今天,他的哥哥来报答恩公了。

其实我认为真的要做到事事以“行止在我”“进退有方”,还真是相当的困难的!书中有篇《多喜养福,去杀远祸》中所写道: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意思就是说:人间幸福不可勉强追求,只要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的基础;人间祸害实在难以避免,只要能消除怨恨的念头,就是远离祸害的法宝。

但是要如何平横和缓减那些压力呢?我想这恰恰写出了我的心声!幸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可以自产自余的!只有通过主观的努力,通过辛勤劳动,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所要追求的幸福!菜根谭感悟简短篇2如果你没有读过《菜根谭》这本书,那一定也读过书中收录的名句,这是明代道人洪应明编著的一本关于人生、处世、和修养的语录集。

读起了会感觉到有些怪异,这种体裁像语录,又像随笔,像是对人们的训诫,又要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三则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三则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三则《<菜根谭>的读书心得三则》一、处世之智《菜根谭》中有言:“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这句话给我的感触颇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据理力争,试图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如果我们能够在处世时让一步,或许就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和纷争。

就拿邻里之间的关系来说吧。

假如因为一点小事,比如谁家的垃圾放在了公共区域,或者谁家的声音太大影响了别人休息,双方互不相让,非要争出个是非对错,那么很可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争吵,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邻里关系。

但如果其中一方能够主动退让一步,说一声“不好意思,我以后会注意的”,那么另一方也会因为对方的态度而缓和下来,原本可能激化的矛盾也就这样化解了。

这种退让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因为通过退让,我们不仅能够避免矛盾的升级,还能够赢得对方的尊重和理解,为今后的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

待人宽一分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犯错的时候。

如果我们总是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抓住不放,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必然会变得紧张和糟糕。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那么我们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

曾经,我在工作中与一位同事因为一个方案产生了分歧。

我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导致工作进度受到了影响。

后来,我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自己没必要这么固执,于是主动向同事提出了妥协,并且听取了他的意见。

结果,我们修改后的方案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融洽。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的道理。

二、修身之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感悟菜根谭(通用12篇)

感悟菜根谭(通用12篇)

感悟菜根谭(通用12篇)感悟菜根谭篇1古人云:性定菜根香。

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谭》关键一个“根”字,此乃修养、人生、处事、出世的根本。

书中《多喜养福,去杀远祸》写道: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意思就是说:人间幸福不可勉强追求,只要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的基础;人间祸害实在难以避免,只要能消除怨恨的念头,就是远离祸害的法宝。

但是要如何平衡和缓减那些压力呢?我想这恰恰写出了我的心声!幸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可以自产自除的!《菜根谭》说: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

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

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意思是说:肝有病眼睛就会看不清,肾受病耳朵就会受影响。

病发于人看不到的地方,却表现在人所共见的地方。

如果君子想成为人上人,就要先在没人看到的地方做好自己。

如果让自己道德完善就要慎独,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做好一切。

做什么事都不能瞒天过海、蒙混过关,因为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所以,人的一生做任何事,都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

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深读《菜根谭》,体会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

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

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菜根谭》静静的读,细细的品,菜根才会越来越香,心智才会越来越高。

可使人从浮躁到沉静,从肤浅到深刻,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菜根谭》也是改变命运的根本所在。

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

读《菜根谭》,学做人的道理(一)

读《菜根谭》,学做人的道理(一)

读《菜根谭》,学做人的道理(一)《菜根谭》书名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为明代洪应明所著,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其中有很多都是教后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学透了,对我们如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大有帮助。

1.心事宜明,才华须韫原文: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做人心思要端正,要像青天白日一样,没有什么是不能让人知道的。

但是才学方面要低调,要学会内敛,不能太过张扬。

2.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原文: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大意:人处顺境时,往往会因过分顺利而生出意外,所以要学会见好就收。

人在遭受挫折之后反而能促使成功,所以人在逆境中要学会坚持,切不可轻易放手。

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原文: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大意:人在世上,做事要多给别人留余地,有利益也要多让别人吃甜头,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快乐、也是最安全的办法。

4.义侠交友,纯心作人原文: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大意:跟别人做朋友,要讲义气,朋友有难时,要乐于助人。

而平时为人处世时,要少使心计,多怀天真无邪的心。

5.退即是进,与即是得原文: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大意:为人处世不要步步紧逼,要学会以退为进。

待人接物不能斤斤计较,要宽厚待人,利人就是利己。

6.完名让人全身远害,归咎于己韬光养德原文: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大意:好名声、功劳不能自己独占,要学会分一部分给予身边的人,这样才会让自己远离别人的嫉恨而保全自己。

坏名声、惩罚也不能全推给别人,自己也要去承担几分,这样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德行高尚的人。

7.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原文: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根谭》的智慧哲理美文
《菜根谭》的智慧哲理美文
《菜根谭》有云: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菜根谭》告诉我们,在遭遇逆境的时候,我们不要归咎于命运而怨天尤人,不妨反观我们的品格。

如果个人品德修养有欠缺,那就正视问题,努力完善自己的品德,以良好的品德修养来应对复杂的世事。

如果确实造化弄人,那就修养身心,凡是随缘自适,在生活中寻找乐趣。

如果上天降以厄运,那就以坚韧的意志,与困难拼搏,相信人定胜天,终有一天能够消除一切阻碍。

《菜根谭》的`智慧,在于拥有一种从容淡泊的心态啊!而现在的一些贪婪之人,整天汲汲于名利,以金钱和地位的多寡高低来评判好坏,从来不审视自己的道德修养,比起《菜根谭》里朴实而又深刻的智慧,可谓差了十万八千里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