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名人创业故事十个

名人创业故事十个名人创业故事十个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
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
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名人创业故事,欢迎阅读。
1、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
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
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
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
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
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呢?2、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
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
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xxx,甚至9天9夜没睡觉。
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
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3、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故事: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
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xxx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柳传志说:我当时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4、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故事: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精选16篇)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精选16篇)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篇1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
以前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方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行前十位!那是1999年。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只但是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向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正因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以前正因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的地步。
8年过去了。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十分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
正因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
”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这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个性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人生四大乐:青春活力,创业有成,家庭和顺,邻里和谐。
人生四大悲:病魔缠身,患得患失,重蹈覆辙,一事无成。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一:刘思源:90后“小鲜肉”掘金阿拉迪小切糕一提到切糕,你会想到用核桃仁、葡萄干、芝麻、玉米饴等原料熬制而成的西域美食,但真正吃过的人并不多。
90后襄阳小伙刘思源为了让美味平价的正宗西域小切糕成为大众小吃,奋斗了整整3年。
他和团队里同样年轻的90后小伙伴,凭借着自主研发的“阿拉迪小切糕”在2015年湖北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夺得了初创组冠军。
当“小鲜肉”爱上“小切糕”春夏是休闲食品的旺季,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也格外忙碌。
周末时,他带着几十盒“阿拉迪小切糕”在武商襄城购物广场的超市里试销。
穿着萌哒哒真空“外套”的“阿拉迪小切糕”让人眼前一亮,顾客没见过,更没吃过,好奇地驻足观望。
此前在襄阳,市民们见到的都是商贩用推车沿街出售的大块切糕,有需要就切下一块论斤卖。
可这是一款改良后的全新产品,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不知道市场如何,更不知道如何定价。
因此,只要有顾客驻足试销台,他们就会马上推介:“这有一款正宗西域小切糕,您愿意购买尝一尝吗?”顾客们肯定地回复后,让已为“阿拉迪小切糕”奋斗了整整3年的刘思源极为高兴。
试吃之后,许多顾客直接付钱买走切糕。
“顾客给出的心理价位在30元至50元/盒,而我们预售价是39.8元一盒。
”刘思源对市场的判断相当敏锐。
作为一枚“小鲜肉”,怎么会“爱”上女孩子喜欢的甜点切糕?“切糕王子”新闻激发灵感2012年,一则新闻吸引了正上大学的刘思源的眼球,“长沙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勤工俭学,在互联网上卖切糕,生意非常红火,被网友称为‘切糕王子’,一下子成了‘明星’”。
不过,刘思源的关注点是也能做成大生意的切糕。
事实上,刘思源并非突发奇想,他在大学里就是个“创业”达人,开了好几个小公司,头脑灵活,嗅觉敏锐。
十个创业成功的案例

十个创业成功的案例1. Airbnb。
Airbnb是一个在线房屋租赁平台,创始人布莱恩·切斯基和乔·盖比亚于2008年创立。
他们的创业理念是将闲置的房屋变成旅行者的住宿选择,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住宿体验。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Airbnb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短租平台之一。
2. 网易。
网易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创始人丁磊于1997年创建了这家公司。
网易以其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喜爱,如网易邮箱、网易新闻、网易云音乐等。
网易的成功离不开丁磊对产品的执着追求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3. 蚂蚁金服。
蚂蚁金服是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之一马云于2014年创建。
蚂蚁金服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如支付宝、蚂蚁借呗等。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其赢得了巨大成功。
4. 谷歌。
谷歌是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于1998年创建。
谷歌以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和智能化的产品而闻名,如谷歌搜索、谷歌地图、谷歌眼镜等。
谷歌的成功源于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对用户体验的不懈追求。
5. 京东。
京东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由刘强东于1998年创立。
京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如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金融等。
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品质的追求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6. Facebook。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由马克·扎克伯格于2004年创建。
Facebook的创业理念是连接世界,让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扩张,Facebook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
7. 腾讯。
腾讯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由马化腾于1998年创建。
腾讯以其强大的社交平台和游戏产品而闻名,如微信、QQ、王者荣耀等。
腾讯的成功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技术的不断创新。
8. 美团。
创业成功事例五篇

创业成功事例五篇现如今就是一个人人创业的时代,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
想要创业成功就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点子。
接下来我们根据别人的创业成功故事来看看别人是以什么为创业点子的吧。
篇一: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材料张春朋,现年27岁,我于2011年5月份创办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位于泰丰数码科技城D区。
2009年毕业后,张春朋被济南泉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录用。
起初本以为大学毕业之后就可以做办公司,享受办公室职员的待遇,工作后才知道新毕业的大学生各个方面都比较匮乏,在没有父母的支持下是如此的无助,就这样在泉华公司打杂了半年,于2011年初决定辞职。
后从济南与大学同学一同回到青州,自2011年3月开始找工作,直到2011年5月决定开始自主创业,期间多亏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开始工程造价的工作,直到今天。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很直接,不会用抒情的语言介绍自己艰辛的历程,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总之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买不起的房,天道酬勤。
篇二:创业个人事迹材料付国强,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总经理。
从1997年到广东省帆洋饰品有限公司打工,到2003年自己创办雅惠饰品加工厂,2008年创办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风雨路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
2008年,他创办的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实现总产值达100多万元,利税1万多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5人,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付国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1976年出生在梅田湖镇金鸡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1995年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
90年代末,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年轻气盛的付国强也有了一种外出闯一闯的念头。
1997年5月,付国强跟着几位在外打工的朋友来到了广东省佛山市打工,那时的佛山正是全民创业、全民经商的时代,家家户户办企业、跑市场,置身其中,就像看电影镜头,目不暇接。
创业白手起家事例3篇

创业白手起家事例3篇创业是一条不归路,需要勇气和智慧,但是有些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成功地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事业成功的梦想。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三个创业白手起家的成功事例。
1.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杰夫·贝索斯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亚马逊电商巨头的创始人之一。
在1994年,贝索斯辞去了金融行业的高薪工作,只身一人前往西雅图,开始了亚马逊的创业之路。
刚开始时,贝索斯只有一些个人储蓄和借来的资金,创立了亚马逊作为一个在线书店。
他在亚马逊的初期,自己跑去邮局寄送包裹,亲自与快递公司打交道,他甚至还在仓库里和员工一起搬运货物。
贝索斯极其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和扩大亚马逊的产品线,最终将亚马逊打造成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
通过贝索斯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亚马逊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涉及的业务领域从电子产品到食品、家居用品等。
贝索斯的创业故事鼓舞着无数创业者,他的成功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毅力,每个人都有机会白手起家。
2.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与维珍集团理查德·布兰森是维珍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全球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他是一个典型的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他的创业历程中充满了冒险和挑战。
1970年,布兰森利用自己的一辆旧货车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他从音乐界开始,创建了维珍唱片公司。
尽管初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失败,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通过与流行音乐巨星合作,如乌尔城堡合唱团和麦当娜,布兰森的维珍唱片公司逐渐崭露头角。
接着,布兰森将目光投向了航空业。
他成立了维珍航空公司,以提供舒适、高质量的服务,与传统大型航空公司形成巨大竞争。
他的创新和冒险精神,使得维珍航空从一家小型的贴牌航空公司发展为全球著名的航空品牌。
3. 马云(Jack Ma)与阿里巴巴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自主创业成功例子3个

自主创业成功例子3个很多年轻人对自主创业很神往,那意味着挑战、智慧、财富、价值。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自主创业成功例子3个,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主创业成功例子一:大学生办外卖APP日收入万元在厦门理工学院近日举办的“第五届梦想工厂校际创业大赛”上,刚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黄陈樟创办的“食指街”外卖网站以其突出的业绩,引起了评委们的浓厚兴趣。
据介绍,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6000人,占周边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6左右。
黄陈樟说:“想到大学校园里每6个人就有一个是自己的用户,内心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目前,“食指街”外卖网站日营业额上万元,进驻商家68家。
黄陈樟告诉记者,“食指街”的盈利方式主要通过合作商家返点。
由于雇佣了在校大学生当配送员,基本能保证送餐到门口,所以很受大学生欢迎。
为了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下单,他们还推出了“食指街”手机客户端。
“有了APP,同学们在即将下课时可用手机下单,不用再等到回宿舍用电脑操作了”。
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黄陈樟就尝试着创业。
深谙大学宅文化的他在宿舍囤积了一批适合当夜宵的零食,每当门禁后,他就忙了起来。
上楼下楼,他亲自把夜宵送到有需求的同学宿舍。
后来,他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其他楼栋,销售商品的类别也多了起来。
当时他的订单都是通过淘宝下单或者电话订购。
2013年年初,黄陈樟在网上看见一个高中同学在秀自己创建的网站,他随即请这个同学帮忙设计了“食指街”外卖网。
有了自己的网站,黄陈樟开始寻找入驻的商家。
为了取得商家的信任,他免费配送,并且保证当天结算清楚。
他招了3个高校的10多名贫困生做配送员,以便能直接把食物送到宿舍门口。
和其他外卖网仅发“计件工资”不同的是,他给每个配送员至少50元的基本工资,“如果送餐量不够的话就可能亏本”。
在这个拥有4万人左右的“大学城”,外卖网站并不止“食指街”一家。
但是,目前做大了的只有“食指街”一家。
当别的外卖网放弃时,黄陈樟立即出资将其收购过来,把用户过渡到自己的网站上。
坚持梦想创业成功的例子

坚持梦想创业成功的例子
1. 马云与阿里巴巴: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曾经历过多次创业失败,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互联网梦想。
尽管初期面临资金短缺、团队不稳定等各种困难,但马云凭借对电商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坚持梦想的决心,最终带领团队打造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实现了从英语教师到中国首富的逆袭。
2. 刘强东与京东:刘强东在创立京东商城之前,曾经经营过餐饮业务,虽遭遇失败,但他并未放弃创业的梦想。
他敏锐地洞察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并在2004年开始全力投入线上零售领域,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和种种困难,他坚持“客户为先”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将京东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平台之一。
3. 程维与滴滴出行:程维在创立滴滴出行之前,曾在阿里巴巴集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经验。
看到出行市场的痛点和机会后,他决定辞职创业,创建了滴滴打车(后更名为滴滴出行)。
在创业过程中,滴滴面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但程维始终坚守初心,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最终带领滴滴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
以上例子充分证明,创业者只有坚持梦想,勇往直前,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也能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成功是一种感受,一种全凭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怎么样才算成功,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它无法定性,无法量化。
以下是分享的创业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看看吧。
创业成功的事例
在13年前,可能没有几个人想到他会取得今天的成功。
但现在看来,李儒雄是个成功者;;他成功地做起了中国最大的软件流通企业;;连邦软件公司。
在不久前的一次创业教育研讨会上,李儒雄结合连邦软件的发展分享了他的十点创业感悟,引起了在座不少创业成功者的共鸣,想必你也会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感悟之一:创业成功最关键是创意
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是创意,更重要的不在于创意本身有多少美妙和神奇,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的不可复制、市场潜力的大小以及实施计划的可行性。
连邦创业成功的核心是把国外连锁经营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引入到中国软件销售业。
采用连锁方式经营软件流通业是营销手段的创新。
感悟之二:创业团队是成功的基石
公司管理最忌讳角色冲突。
要选择彼此充分了解的、互补型的创业合作伙伴。
连邦创业的团队一共有5人,商品引进、店面管理、公关及大学生创业故事连锁发展、财务物流、统筹规划,五大业务分工,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
感
悟之三:尚未成熟的市场是创业的契机
1994年连邦创业时,当时国内计算机总装机量大约创业成功故事为70万台,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发展潜力巨大,计算机每年几乎以30%的速度成长。
但与此发展不相适应的是,除用友财务软件、金山文字处理系统等外,国内几乎没有正版软件市场,当时既没有很多人卖正版软件,也没有人卖盗版软件。
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切入点,选择一个非成熟市场,会使创业早日成功的机率大一些。
感悟之四:创业失败风险是巨大的
创业就好比走钢丝,稍微在哪个地方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甚至有生命危险,控制创业的风险是创业者保全自己的技巧。
感悟之五:创业者不一定要是全才
创业者优点明显,他们往往热情和有韧性,有知识有勇气,但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要么是懂技术的不懂管理,要么是在管理经验上有一手但缺乏技术的前瞻性。
但随着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很多创业者慢慢变成了多面手。
感悟之六:创业需要适宜的文化环境
创业所需的内部文化环境包括相互信任、核心人物、共同的信念。
创业者所需的外部环境如社会对创业者的理解和支持,政府以种种社会资源支持创业者等等。
只有适宜的文化环境方可保障创业自由。
感悟之七: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转机来临的时候
连邦最困难的时候是在成立二年半之后,那时注册资金500万
已花完,陆续贷来的900万贷款也进入到现金与商品的循环转换之中,如果再亏损下去不太可能再贷到款,后果是不堪设想。
但这时市场环境经过前两年的宣传和培育开始改善,买正版的人慢慢多了,市场启动起来了,经营上出现了赢利,以后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
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
感悟之八:创业的机会不能等待论证
在创业之前就把事业发展的规划全想明白,经过反复论证是不现实的,如果全想明白了,可能机会已有人抢先了。
创业时的环境小本创业故事往往大多数人不看好,这给少数看好这些业务的人以机会。
这时用常规的方法去论证,往往会得出结论说这个业务将会失败。
感悟之九:创业是需要一些女性创业故事资源的
创业需要有创意的想法,但创意不等于创业,创意属于意识范畴,创业属于实践范畴。
创业至少需要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经验、管理等因素中的二、三项,否则贸然去创业,只有失败一条路。
争取和利用资源,才能力争创业成功。
感悟之十:创业其乐无穷
假如我现在不经营连邦了,我还是会去选择创业,回想起来,经营“连邦”的前期,吃的苦很多很多,但创业就如同品茶,有的人只品出了茶的苦,有人却在苦后尝到了甜。
创业成功的事例
“同学你好,请问你要吃点什么,我们的哈哈汤品都是熬制了3个小时的。
”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脸文气的范伟拿着菜单、
端着盘子在小店里忙活着。
他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大三学生,同时也是这家“哈哈快餐店”的老板。
2月29日开张以来,每天中午,慕名而来的师生会将小店挤得水泄不通。
他是店老板把一间小门面房装修得挺高雅
中午12:30左右,南林大美食街香樟苑一家名为“美哈哈快餐店”的中西合璧的餐馆门口,排起了长队。
“听同学推荐说这里环境不错,饭也好吃,而且不贵。
”一位排队等候的同学说。
这间只有20多平米的小门面房,只能容纳21人就坐。
别看空间局促,内部装修却有模有样,米黄色的墙纸、柔和的灯光、墙体四周的烤漆玻璃,整体环境显得挺高雅。
由于还在试营业阶段,哈哈快餐店只有七八种餐品,例如萝卜排骨饭、鸡腿汉堡、玉米排骨饭……价格从10至12元不等。
“我们的哈哈汤品都是要熬制3小时的。
”面对每一位光顾的客人,店老板范伟都热情推荐着,“我一下课就赶过来了,中午人多,我得帮着搭把手。
”
南林大高分子专业的姚立正是第二次来店里吃饭了。
“10块钱能吃到一顿美味营养的套餐,很实惠了。
”
他还是大学生南林大的老师在微博上力挺他
哈哈快餐店老板范伟还有一个身份;;南林大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大三学生。
去年11月,他就开始张罗着要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
今年2月29日,小店开张。
为了攒人气,范伟还为每位顾客提供一份小挂件,凡是领到8、18号牌的顾客还能领到10元钱的红包。
“哈哈快餐店前两天都是不赚钱的,刚开张,要先赢得口碑。
”现在,范伟的小店每天营业额有3000多元,毛利1000多元。
“我们还请哈哈快餐店总部的特级厨师为我们开配方调汤料。
”
哈哈快餐店的开张,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南林大老师孟祥远在微博上力挺范伟,“西餐套餐和汤味道不错,关键是不添杂料,货真价实又放心。
”
现在,范伟每天的生活紧张有序。
如果没有课,他会在上午9点到店里帮忙打打杂。
而中午12点至1点的黄金时段,是哈哈快餐店最忙碌的时段,点餐、送餐、收银,范伟什么都要干。
当接待完一天的客人,打扫完卫生经常是晚上9点了。
创业成功的事例
一个被称为90后差生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两年赚百万!
开着宝马车,在月租过万的高档写字楼开公司,这个90后看起来很“款”。
然而,他并不是富二代,眼前的这些都是靠双手打拼来的。
他叫龚伟明,出生于1990年,今年21岁。
读书:不算好学生
龚伟明的公司设在鹭江道第一广场,推门走进总经理办公室,鼓浪屿全景迎面而来。
龚伟明稚气未脱,记者刚见到他,还以为是他的总经理助理。
龚伟明告诉记者,单从读书来衡量,他不算好学生。
初中毕业后,他坚持要到新加坡读高中,但只读了两年便回国了,随后到集美大学
旁听了一年。
他说:“初回国时,全家人很失望。
”龚伟明的家庭只是小康之家,为他留学期间花了不少钱。
“连文凭都没有拿到!”他妈妈一下子哭了出来。
然而,在龚伟明看来,两年的新加坡之行收获颇多,不仅开拓了他的思维,而且积累了巨大的人脉资源。
赚钱:台风天送机票
“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我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
”龚伟明说。
龚伟明从骨子里就想赚钱。
2009年,他还在集大旁听期间,发现代购机票利润很高。
于是,他自己跟航空公司联系,称可以帮其卖机票。
他开始在校内校外骑着摩托车到处跑,帮人买票送票。
有一次,一名学长向他买机票。
当时正逢台风天,他为了不失信于人,冒雨送机票,送到时全身已经湿透了。
那名学长很受感动,之后为龚伟明介绍了很多客户。
就这样,龚伟明卖了两年机票,赚了好几万元。
创业:被家人说没救
真正让龚伟明赚到第一桶金,是2009年秋天。
他在新加坡的一位同学是台湾人,家中主营垃圾处理设备,计划开拓大陆市场。
同学请已经回厦门的龚伟明打听,寻找合作者。
龚伟明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把亲戚问了一遍,最后找到了意向人。
然而,台湾方面要求意向人先拿20万元做保证金,但意向人没有见到设备,不愿意付钱。
为了促成此事,龚伟明决定自己筹钱,先把保证金垫上。
他说:“我当时跟家里一说,都说我没救了,没赚钱还开口要几
十万,根本不同意。
我只好向朋友开口。
”这时,他在新加坡期间积累的人脉资源发挥了作用。
他找了众多的朋友和同学,竟然凑到了20万元。
他终于帮别人促成了生意,而他也从中赚到了50万元。
龚伟明从中发现了商机,开起了公司,做起企业营销推广。
仅两年时间,就赚到了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