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背记资料汇总

合集下载

植物学资料( 重点整理)

植物学资料( 重点整理)

三、名词解释(15分)柑果(举例):由复雄蕊(1分)形成,外果皮革质(0.5分)中果皮较蔬松(0.5分),内果皮膜质(0.5分),内表皮囊状突起,例:桔、橙(0.5分)。

ddd有胚植物:在生活史中,出现胚的植物的总称(2分),如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

十字形花冠:花瓣4片,排成十字形,称十字形花冠,为十字花科植物花的花冠。

dddd合轴分枝:顶芽生长活动(1分)一段时间以后,或者死亡或分化为花芽(0.5分),而靠近顶芽(0.5分)的一个腋芽(0.5分)迅速发育为新枝,代替主茎(0.5分)。

ddd小穗:由颖片和1至数朵小花组合而成的结构(2.5分)。

如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ddd颈卵器:形如瓶状的多细胞的雌性生殖器官(2分),由颈部和腹部组成(0.5分)。

其中,有颈沟,腹沟和卵细胞。

地衣:藻类和真菌两类植物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共生体。

ddddd单性结实(举例):不通过受精(1分),子房就发育形成果实(1分),例如,香焦ddd侧膜胎座:单室(0.5分)复子房(0.5分)或假数室子房(0.5分),胚珠着生于心皮边缘(0.5分)相连的腹缝线上(1分)。

dd单身复叶:仅有1枚小叶的复叶(1分),原为三出复叶的,2枚侧生小叶退化而形成(1分),小叶与叶柄间具关节,叶轴常具翅(1分)。

如柑橘叶。

; dd聚药雄蕊(举例):花药合生成筒状(1分),花丝分离(1分),如向日葵(1分)。

dddd菌丝体:真菌的分枝或不分枝的无色菌丝的营养体。

浆果(举例):外果皮薄(1分),中果皮(0.5分)、内果皮(0.5分)均肉质化,并充满汁液。

例番茄学名:拉丁文(0.5分)属名(1分首字母大写为名词)+种加词(1分全大写为形容词)+定名人(0.5分首字大写),如:Oryza sativa L; ddd藻类:是一类含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的总称,如蓝藻,绿藻,红藻,褐藻。

菌类:菌类是一类不含光合色素的低等异养植物的统称(2分)。

如细菌,粘菌,真菌等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托(0.5分),花萼(0.5分),甚至整个花序(0.5分)都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

(整理)植物学知识要点

(整理)植物学知识要点

植物学知识要点一、植物细胞(一)细胞及细胞学说1、细胞:是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1838~1839年由德国植物学家M.J.Schleiden和动物学家T.Schwann提出。

其内容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

细胞学说被被恩格斯评价为19世纪三大发明之一。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是细胞中较为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将它的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只有一个由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构成的拟核体。

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简单。

蓝藻和细菌是原核细胞的典型代表,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也都是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被在核膜内,细胞器种类、数量相对丰富。

(三)原生质及原生质体1、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生活物质的总称。

即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其他组成部分。

2、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有生命的部分,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可分为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四)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1、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更精细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真核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四部分构成。

1、细胞膜及内膜系统:(1)细胞膜又称质膜,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构成。

具有保护、选择性透过、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

细胞膜在电镜下是一种由三层结构组成的单位叫做单位膜,单位膜中各种组成成分的结合方式,现在较为广泛接受的模型是“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内膜系统:细胞质中存在着许多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它们彼此相关,甚至连通,组成一个庞大而又精密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称为内膜系统。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简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纺锤体开始形成。
中期:中期是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纺锤体完全形成时期。
后期:后期是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由赤道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
末期:为形成二子核和胞质分裂的时期。染色体分解,核仁、核膜出现,赤道板上堆积的纺锤丝,称为成膜体。
第六章叶
名词解释
运动细胞(泡状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位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扇形排列,与叶片的卷曲和张开有关。
海绵组织:双子叶植物叶中,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胞间隙发达,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栅栏组织:在双子叶植物的叶肉中,靠近上表皮,通常由1-2层圆柱形的细胞组成,细胞的长径与表皮垂直,较整齐如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总24页)
第一章细胞
名词解释
原生质体: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是指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使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
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分别由不同蛋白质以不同方式装配成直径不同的纤维,相互连接形成具有柔韧性和刚性的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称作细胞骨架。
纹孔:细胞在生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不加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简答与论述
比较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导管——由许多管状的死细胞(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1分)。成熟导管分子的端壁溶解形成穿孔(1分)。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次生木质化增厚,呈现出环纹,螺纹、梯纹和孔纹等各种花纹(1分)。
筛管——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1分)。 筛管分子的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端壁特化为筛板(1分),其上分布有成群的筛孔。

植物学笔记

植物学笔记

植物学笔记第一章植物细胞1.植物类群低等植物:藻类(自养)菌类(异养)地衣(菌藻共生)高等植物苔藓(无微观组织)靠孢子繁殖)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无花)有花粉管,有种子,孢子体发达被子植物2.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和遗传单位)细胞壁胞间层(果胶质细胞壁最外层也称中层)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糖蛋白)次生壁(纤维素木质素)超微结构微纤丝纹孔:因次生壁没有加厚而形成,不是真的孔植物细胞单纹孔单纹孔对,具缘纹孔对,半具缘纹孔对具缘纹孔包间连丝:一根极细的通过纹孔连接两个细胞,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细胞质丝穿孔:细胞端壁溶解后形成的孔(导管)变化:木化,角化,栓化,矿化细胞核核膜(双层有核孔)核仁(一个或多个)功能(德国藻类学家哈姆林通过伞藻实验证明)细胞质运动方式:转动式,循环式细胞器内质网光面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合成,运输脂类,多糖粗面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附有核糖体质体(绿色植物特有)叶绿体:椭圆形,双层膜,内有基粒,光合作用场所含有四种色素有色体: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双层膜白色体:不含色素三者之间可相互转化线粒体:双层膜,有氧呼吸三羧酸循环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工厂核糖体:无膜,由一个大亚基和一个小亚基组成,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单层膜,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修饰及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靠近内质网的为形成面,朝向质膜的为成熟面。

细胞骨架微管:直径25纳米,中空长管状蛋白质丝功能:○1构成细胞网状支架,维持细胞形状,固定和支持细胞器位置。

○2参与形成纺锤丝牵引染色体○3参与物质运输。

微丝:7纳米,肌动蛋白,双股螺旋状功能:○1作为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2在胞质环流中起很大作用○3细胞质分裂中间纤维:10纳米微梁溶酶体:单层膜,溶酶体自溶作用有利于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

例:微管细胞的成熟,导管穿孔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参与乙醇酸循环,将乙醇酸转化为己糖。

植物学背诵

植物学背诵

第一章植物细胞●细胞学说:1. 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 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 卵和精子都是细胞4. 一个细胞可分裂形成组织●●●细胞壁的发生:由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分泌的多聚物加在质膜外围逐渐沉积而形成,也与微管有关细胞壁的结构:细胞壁的结构可分为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细胞壁的功能:1. 稳定细胞的形态限制了原生质体产生的膨压,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

2. 支持作用尤其是机械组织的细胞,如纤维细胞。

3. 保护作用保护原生质体,减少蒸腾,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机械损伤等。

4. 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和细胞间运输等过程。

5.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活动中起作用●细胞器的三种类型:●双层膜:线粒体——能量工厂;叶绿体——光合作用;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单层膜:高尔基体——物质运输、生物大分子的装配、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分泌物质、参与溶酶体与液泡的形成内质网——合成包装与运输一些代谢产物;作为某些物质的集中暂时存储的场所;是许多细胞器的来源;可能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将细胞分割成许多小室液泡——渗透调节的作用;存储作用;消化作用另外单层膜还有圆球体溶酶体微体无膜: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微管功能:①细胞骨架作用;②细胞质的运动变化与其导向有关;③为胞内物质定向运输提供运输轨道,与微丝结合提供运输动力;④细胞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丝的组成部分,对染色体的位移起作用;⑤在细胞壁建成时,控制纤维素微纤丝的排列方式;●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后含物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包括贮藏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后含物是一些非原生质、无生命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消长动态反映细胞代谢的正常与否。

后含物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无机晶体和多种植物次生物质。

主要存在于液泡、细胞质及细胞器内。

1淀粉:是植物细胞中最普遍的贮存物质,常呈颗粒状,主要在一些贮藏器官(种子的胚乳和子叶、块根、块茎)的细胞中。

光合作用形成的葡萄糖在叶绿体中先聚合成同化淀粉。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它对于我们了解自然界、保护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植物学重点知识的总结。

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细胞是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它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屏障。

细胞质中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提供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等。

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可使植物生长和发育。

薄壁组织储存营养物质。

保护组织如表皮,能防止水分散失和病原体侵入。

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分别运输水分和养分。

机械组织如纤维和厚壁细胞,提供支持。

二、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固定植物。

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系类型有直根系和须根系。

茎支持着植物的身体,运输物质,并可能储存养分。

茎的形态多样,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等。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形态和结构适应着不同的环境。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并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果实保护和传播种子,种子则包含了植物新个体发育所需的胚和营养物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叶绿体中,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光合作用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提供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至关重要。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反,呼吸作用是植物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方程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 6CO₂+ 6H₂O +能量;无氧呼吸则产生酒精或乳酸。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1.植物起源植物起源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点。

植物在地球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5亿年前的古代海洋生物。

最早的植物是藻类生物,它们是陆地植物的祖先。

陆地植物的起源是从古代绿藻开始的。

陆地植物的进化是植物起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植物起源时间和形式各异,这是植物地理区划的一个重要依据。

2.植物结构植物结构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植物结构主要包括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结构。

植物的组织结构主要有器官、组织和细胞三个层次。

植物的器官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植物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细胞间的连接结构、细胞器结构等。

而细胞才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功能及其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是植物学的重要内容。

3.植物分类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植物分类主要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分类的级别和分类系统的建立。

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方式、生理特性、地理分布和遗传关系等方面,以确定植物的分类归属。

分类的级别主要有门、纲、目、科、属、种等。

分类系统的建立涉及到植物分类学的各个层次,要准确划分和分类植物界的种类,而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和严谨的。

因此,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4.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积、重量和体积增加的过程。

植物的生殖是植物繁殖后代的过程。

植物的发育是指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气候和内部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涉及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代谢代谢、生殖发育等方面。

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5.植物生殖植物的生殖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植物的生殖主要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主要是指通过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然后形成新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细胞1.植物是生物结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及区别,列举2—3种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无核膜,无以膜为基本单位的细胞器,体积很小。

真核细胞:有核膜,有典型细胞核,有以膜为基本单位的细胞器。

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放线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

3.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原生质体细胞核细胞质质膜胞基质细胞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有无细胞壁。

4.原生质与原声质体的区别原生质: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叫原生质;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无机盐和较多的水分构成;最重要的生理特征是具有生命现象。

既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的全部原生质统称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包括有原生质分化形成的细胞质和各种细胞器。

原生质体使细胞有生命的部分,使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区别:原声质体是一种结构概念,原生质是一种物质概念。

5.质膜的主要成分及生理特点质膜也叫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质膜是一种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一定的流动性。

6.细胞壁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细胞壁显微(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微纤丝束;细胞壁超微(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微纤丝。

微纤丝构成微纤丝束,微纤丝束构成次生壁中的中层,由中层和内层外层一起构成次生壁,次生壁、初生壁、胞间层一起构成细胞壁。

7.纹孔和胞间连丝的概念纹孔:通常初生壁生长时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初生壁上一些不增厚的薄壁区域叫做纹孔。

相邻的细胞纹孔常常相对而生,使细胞间水分和物质交换的通道。

根据纹孔加厚的方式不同,分具缘纹孔、单纹孔、半具缘纹孔3种类型。

胞间连丝:相邻的生活细胞之间,在细胞壁上通过一些很细的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穿过纹孔和细胞壁上微小的孔隙,使细胞间的各种生理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植物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8.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微管、微丝和液泡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组成。

核膜是双层膜,膜上有核孔:核仁是合成和贮藏核糖核酸的场所,核质包括核液和染色质,染色质是遗传物质。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遗传、生长和发育。

线粒体:由双层膜包围,內膜内突形成嵴,嵴间为基质,含有DNA、核糖体等,其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

高尔基体:由4—8个排列整齐的扁囊组成,每一扁囊是由双层平行的膜构成。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分离、浓缩和加工包装细胞质内合成的物质如半纤维素、纤维素、果胶。

向细胞的一定方向运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内质网:由扁平囊或管延生、拓展形成的各种管、泡、腔交织的网状、密闭管道系统。

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和贮存蛋白质;光面内质网与脂类和糖类的合成、分泌关系密切。

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半圆形的亚单位组成,主要成分约占40%的蛋白质和60%RNA组成,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溶酶体:有单层膜组成,内含多种水解酶类,能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呈囊泡状结构。

微管:由2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形成微管蛋白二聚体,并以蛋白二聚体为基本结构单位,螺旋盘绕形成微管的壁。

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状;参与形成纺锤丝并牵引染色体分裂和位移,与细胞器的位移有关;参与细胞收缩和运动;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微丝:由肌动蛋白组成的呈双股螺旋状的细长丝。

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在所有生活细胞内的胞质环流中起很大的作用,参与物质运输;细胞质分裂。

液泡:由含有水溶液的小腔,包括液泡膜和细胞液。

液泡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控制水分进出细胞,维持一定的膨压,使细胞处于丰满的状态以保持植物体挺直;它还是各种养料及代谢产物的贮藏场所并与抗性有关。

9.质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它的三种类型质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与营养物质合成和积累有关的细胞器。

由前质体发育成成熟质体。

有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类。

10.叶绿体所含的色素及功能叶绿体由双层膜包围,内有内囊体叠成的基粒,基质片层和基质,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所含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11.细胞内含物的种类三类:①贮藏物质(贮藏的营养物质有淀粉粒、蛋白质及脂肪);②生理活性物质;③细胞中的其他物质。

12.蛋白质、淀粉和油脂的化学鉴定蛋白质遇碘-碘化钾溶液呈黄色;淀粉遇碘变为蓝色;脂肪遇苏丹Ⅲ呈橘黄色或橘红色。

13.花青素和有色体在植物花果成色中的区别花青素:是植物体内比较普遍的一种色素,通常溶解在细胞液中,有些植物的花瓣、果实呈现红色、黄色、紫色、蓝色以及某些植物的茎叶呈现红色,都是花青素所显示的色泽。

花青素的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值有关,酸性呈红色,碱性呈蓝色,中性则呈紫色,植物在开花过程中花色发现变化正是花青素对细胞液不同酸碱度的反应。

有色体:是含绿色以外色素的质体。

所含色素为胡萝卜和叶黄素,故呈现黄色、红色或橙色。

14.细胞周期的概念和时期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通常划分为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分为G1期:合成RNA;S期:DNA复制;G2期:合成微管蛋白,能量准备。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5.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分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三种。

前两种属于同一类型,可以说减数分裂只不过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独特形式,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形成染色体等一系列结构,而无丝分裂则是一种简单的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中核内不出现染色体等一系列复杂变化。

1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一个母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等,分裂中无基因片段的交换。

减数分裂:全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但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

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一个母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基因片段的交换。

17.细胞生长、分化、脱分化的含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细胞生长:指细胞体积和质量不可逆的增加,其表现形式为细胞鲜重和干重增长的同时,细胞发生纵向的伸长或横向的拓展。

分化:同源植物细胞逐渐变成结构、功能、生化特征相异的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变为具有未分化细胞特性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种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遗传能力。

二、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概念:是指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并相互联系在一起,执行共同生理机能的细胞群。

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

其中,后面五种组织都是在器官形成时,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衍生分化而来,因而这五种组织也称成熟组织。

2.分生组织的类型和特点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组织称为分生组织,也称形成组织。

类型:按来源和发展原分生组织:细胞形小,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无液泡或仅具有小液泡,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初生分生组织:一方面细胞仍能分裂,一方面细胞开始分化。

次生分生组织:由初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分裂机能转化而来。

也具有分裂机能。

按发生的部位顶端分生组织:根尖、茎尖侧生分生组织:植物体周围,包括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居间分生组织:节间基部3.薄壁组织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一般在间隙内充满空气)生理功能:同化:光合作用、贮藏:积聚或暂时保存各类营养物质、吸收:吸收水分、矿物或其他养料、贮水:保存水分、通气:细胞间隙非常发达。

薄壁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分生组织的生理机能,形成次生分生组织。

愈伤组织多数是由薄壁组织恢复分裂产生的。

4.输导组织的种类;导管、管胞、筛管、筛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输导组织成分的区别;什么是侵填体和胼胝体输导组织的机能是运输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输送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的导管和管胞;一类是输送有机养分的筛管和筛胞。

导管:壁端穿孔,无原生质体,死细胞组成。

属于被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管胞:呈梭形,端壁不穿孔,比较原始。

是蕨类和裸子植物的唯一输水组织。

筛管:端壁成筛板,有原生质体,由无核但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的细胞组成。

是被子植物的输送有机养分的组织。

筛胞:端壁不成筛板,比较原始。

是蕨类和裸子植物输送有机养分的细胞。

裸子植物输导组织的成分是:管胞和筛胞。

被子植物输导组织成分是:导管和筛管。

侵填体:是由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的涨大,通过导管侧壁上未增厚的部分或纹孔侵入导管而形成的。

胼胝体:在筛管分化过程中,胼胝质(黏性碳水化合物)沿着筛管周围,环绕联络索积累起来。

当筛管将近衰老时,由于胼胝质的不断积累,在筛板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垫状物,将整个筛板盖住,这种垫状物叫做胼胝体。

5.机械组织的种类及其特点机械组织在植物体内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特征是细胞的次生壁强烈增厚,分为厚角组织和后壁组织两种。

厚角组织:由生活细胞组成,细胞壁局部(角隅处)加厚,仍为初生壁。

硬度不强,但具有弹性,既有支持作用,又不妨碍生长。

后壁组织:有死细胞组成,细胞壁全面加厚,且木化,包括纤维和石细胞。

能够增强组织的坚硬度和支持效果。

(在梨中,石细胞广泛存在,含量越高,梨的品质就越差)6.保护组织的类型;气孔的结构和作用;周皮、皮孔和树皮的概念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蒸腾,防止水分过度丧失,防止机械损伤和避免其他生物的侵害。

根据来源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分为两类:表皮(通常一层,包括气孔、表皮毛)和周皮(多层细胞,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气孔:有2个肾形的保卫细胞以凹入面相对,在相向面的中部细胞壁彼此分离形成的开口。

作用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周皮:是由木栓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活动产生的,属于次生保护组织。

可以代替表皮行使保护功能。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合称为周皮。

皮孔:是周皮形成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树皮:在老的树干上,无数次周皮的积累以及形成层以外的韧皮部一起称为树皮。

7.分泌组织的种类分泌组织外分泌组织:分泌物排出体外,有腺毛、腺鳞、蜜腺、盐腺等。

内分泌组织:分泌物贮存在体内,有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等。

8.维管组织、维管束及维管系统的概念;维管束的结构和主要的几种类型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叫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叫复合组织。

维管组织是复合组织。

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