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名词解释综合
园林植物配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美学功能,配置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3美学法则:形式美的规律,是指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4. 植物造型:通过人工修剪、整形,或者利用特殊容器、栽植设备创造出非自然的植物艺术形式。
5植物造景的科学原则:A遵循生态学原则(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群落、竞争与演替):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来外来数种: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用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实用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降温增湿、吸尘杀菌、绿化欣赏等环境保护和美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代表性强:能够体现当地植物区特色;文化性强:历史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繁殖容易、生产快、应用范围广,安全、廉价、养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设计中比例不应小于70%。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B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C园林绿地总体布局一致,与环境协调D植物栽植要有合理的密度E遵循艺术规律F遵循植物的功能属性的原则G尊重当地文化风俗的原则6植物的属性:植物的精神属性美:承载中国文化传统(松:长生不老;桂:祥瑞植物)植物的功能属性美:(一)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素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获取太阳能,并使之能为食物链所用(二)杀菌(三)通风防风(四)净化污水(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水(七)减弱噪音(八)改善小气候(九)保持水土植物的空间属性美: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和组织空间、拓展空间。
园林树木学复习内容

园林树木学复习内容一、名词解释1、物候:又叫物候现象,是指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2、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指顶端分生组织或茎尖抑制其下侧芽发育的现象。
垂直优势:枝条着生方位背地程度越强,长势越旺的现象。
3、树木的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4、叶幕:指叶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5、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开始转变的过程6、冻害:树木在0℃以下,因组织内部结冰所引起的伤害。
7、园林规划8、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9、假植10、古树与名木古树: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11.基肥:基肥base fertilizer;basal drassing ,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
它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12、短截:短截:称短剪,指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回缩:又称缩剪,指对2年或2年以上的枝条进行剪截。
关系:都属于修剪方法13、年周期:指树木每一年随着环境、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14、萌芽力:一年生枝上的芽萌发抽枝的能力。
以萌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示。
15、芽的潜伏性与芽的异熟性潜伏性:枝条基部的芽或其它某些部位的芽,在一般情况下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
芽的异熟性:芽形态形成后是否经冬天低温阶段才能萌发的特性。
关系:都属于芽的特性范围16、萌芽力与成枝力萌芽力:一年生枝上的芽萌发抽枝的能力。
以萌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示。
园林植物名词解释

生态习性
由于植物长期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对环境要求及适应性即植物的生态习性。
17
生活型
植物对所在的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
18
广温植物
有些植物种类对温度变化幅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这 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
19
多浆植物
体内有由薄壁组织形成的储水组织,所以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因而能适应干旱的环卉保护 地栽培
人们将用栽培设备(主要指风障、冷床、温床、冰窖、荫棚和温室)创设的栽培环境称 为保护地,在保护地进行的花卉栽培称为花卉的保护地栽培。
25
风障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保护地类型,主要是利用各种高杆植物茎秆栽成篱笆形式,以阻挡寒 风,提高局部环境温度和湿度,保证植物安全越冬的设施。我国北方常用于露地花卉的越冬, 多于冷床结合使用,南方较少使用。
22
旱生花卉
这类花卉耐旱能力比较强,能忍受长期空气或土壤干燥而继续生活。多数原产于炎热而 干旱地区,如仙人掌科和景天科的花卉。
23
湿生花卉
该类花卉耐旱性较弱,生长期间要求有大量的水分存在,或有饱和水的土壤和空气,它 们的根、茎和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枪与外界互相通气,吸收氧气以供根系需要。如一些热 带兰类,蕨类和凤梨科植物,还有荷花、睡莲、王莲等水生植物均属之。
4
岩生花卉
指耐干旱瘠薄性强,适合在岩石园中栽培的花卉。
5
温室花卉
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里培养,或 冬季需要在温室里保护越冬的花卉。依耐寒能力可分为三类,低温、中温、高温温室花卉。
6
一年生花卉
(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 长季内完成。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然后枯死。
园林植物名词解释汇总

园林植物名词解释园林树木部分名词名词释意1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埋水、叠石)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的环境。
2 孑遗树种在中国由于冰川是山地冰川,所以有不少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直接影响,因而保存了许多欧洲已经灭绝的树种,这些树种称为孑遗树种。
(已考)3 园景树在园林中栽植运用作为园林局部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的植物。
(已考)4 独赏树又称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的园林植物。
5 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直射和对环境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
由于常用于建筑或庭院中,故习称为庭荫树。
6 行道树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路旁栽植的树木。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期持续的时间短,花果不污染街道环境,干性强,耐修剪,干皮不怕暴晒,不易发生根蘖,病虫害少,寿命较长,根系较深。
问题是,株距偏小,树种不够丰富。
若说某个树种好时全国竞相仿效。
(已考)7 观花木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花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木及藤本植物均称为观花木或花木。
8 藤木(藤本类)本类植物包括各种缠绕性、攀缘性、钩搭性等茎枝难以自行独立的木本植物。
9 植篱又称为绿篱或树篱,在园林中起分隔空间、范围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作用的一类树种。
分为,花篱、果篱、彩叶篱、枝篱、刺篱。
10 秋色叶指那些每年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枫香、黄栌、、鸡爪槭、银杏11 春色叶春天叶芽长出叶色不为绿色的叫春色叶树种,其特点是时间短,叶少,以红色为主。
如七叶树(鲜红)、香椿(紫红)、臭椿、黄连木、石榴、栾树等树种。
12 生态幅各种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的变化强度有一个适应的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死亡,这种适应范围叫做生态幅。
园林花卉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花卉资料简答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4小题,共计12分)1.露地花卉: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
2.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包括湿生、沼生和两栖植物。
3.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期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长。
4.湿生花卉:该类花卉抗旱性弱,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或有饱和水的土壤和空气,它们的根茎叶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
6.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7.秋播花卉:又叫二年生花卉,指在两个生长季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8.春植球根花卉:春季种植,春夏开花,秋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喜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
9.秋植球根花卉: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度过高温,地下根茎变态成为球形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较耐寒冷。
10.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11.温室花卉:在当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1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获得成花的能力,这个低温周期就是春化作用,也叫植物的感温性。
13.光周期:指以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一天的光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
14.光照强度: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量。
15.光质:即为照射光中包含的不同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
16.年周期:植物在一年其植株个体所经历的休眠、萌发、生长、开花、结实的过程。
17.生命周期:植物从种子萌发时起,经过营养生长变成植株,然后经历生殖发育阶段(开花、结果或贮藏器官形成),最后死亡的全过程成为植物的生命周期。
18.景天植物代途径:一些旱生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关闭气孔,并利用夜间吸收和固定在苹果酸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以减少水分损失。
园林树木学名词解释

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若干“种”集合为“属”;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若干“属”集合为“科”;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若干“科”集合为目。
行道树
行道树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色,创造宜人的空间。
自然的分类系统
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的分类方法。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
人为分类法
人们根据实际需要,经过长期摸索积累,逐步完善起来的。只根据植物个别或部分特征、习性、用途等进行分类。
分裂
分裂指活细胞增殖及其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伸长
指具有初生细胞壁的幼嫩植物细胞,除细胞分裂外,或在细胞分裂停止后,由伸长、(长度增加)来生长。
分化
是指在分裂基础上晚近获得的多细胞生物个体因生存行为分工而在个体体内细胞之间形成的形态与功能的差异。
密度
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株数。
植被型组
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体。
植被型
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而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直的植物群落联合体。
植被亚型
在植被型内根据有事片层或指示层片的差异进一步划分的联合体。
群系组
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的植物群体。
复叶
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称为羽状复叶。
掌状复叶
由于叶轴退化,总叶柄顶端以放射状着生了许多有柄或无柄的小叶称为掌状复叶。
春色叶树
凡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统称为“春色叶树”。如臭樁,五角枫。
秋色叶树
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秋色叶树”如枫香,黄栌。
园林植物的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的名词解释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设计和建设中使用的植物,旨在美化环境、增加自然氛围和提升居住和工作空间的品质。
这些植物可以包括树木、灌木、草本、花卉和其他植物形式。
1. 绿化树木绿化树木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类。
它们通常具有高大的体积和壮观的树冠。
这些树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庇荫和净化空气。
著名的绿化树木包括梧桐、法桐、香樟和松树等。
2. 街头花卉街头花卉是在城市的街道和公共场所种植的花卉植物。
这些花卉通常以鲜艳多彩的花朵和丰富的花期而受人喜爱。
常见的街头花卉包括康乃馨、丁香、郁金香和牵牛花等。
3.观赏花草观赏花草是以其较小的体积和美丽的花朵而闻名的园林植物。
它们通常用于装饰花坛、花池和庭院等区域。
观赏花草的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玫瑰、牡丹、向日葵和菊花等。
4.攀爬植物攀爬植物是能够攀爬墙壁、栅栏和其他结构的植物。
它们以其华丽的攀爬方式和叶片的密集结构而受人喜爱。
常见的攀爬植物包括藤蔓、爬山虎和常春藤等。
5.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生长在水中或靠近水边的植物。
它们适应于湖泊、池塘和水道等水域环境。
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提供生物多样性和增加水域景观的美感。
常见的水生植物包括荷花、睡莲和香蒲等。
6.灌木灌木是一种比树木矮小但比草本植物更高大的植物。
它们通常具有分枝和丰富的叶片,可以形成较为密集的绿色屏障。
灌木不仅可以提供庇荫和隐私保护,还能改善环境声音和空气质量。
常见的灌木包括花楸、金叶女贞和紫叶李等。
7.森林植被森林植被是指生长在森林中的植物群落。
这些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森林植被通常分为苔藓植被、地被植被和乔木植被三层。
它们合作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保护了土壤和水源,并提供了众多的资源。
著名的森林植被包括杉木林、橡树林和松树林等。
园林植物的使用在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可以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让人们在其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这些植物还为城市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园林树木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树木:木本植物的总称。
2、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园林树木。
3、乔木: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一般高5米以上,主侧枝分布鲜明的木本植物。
4、灌木:是指没有明显的主干或分枝的位置也较低的木本植物。
5、木质藤本: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的植物或支持物,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6、常绿树类:叶至秋冬季不凋,四季苍翠的木本植物,称常绿树类。
7、落叶树类:叶至秋冬即枯落的木本植物,称落叶树类。
8、阔叶树类:具有扁平、较宽阔叶片的木本植物。
9、针叶树类:具有细长如针状叶子的木本植物。
10、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或品种稀有珍贵、具有历史价值及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属于一级古树名木,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属于二级古树名木,树龄在100以上的属于三级古树名木。
11、被子植物:胚珠包被于由心皮封闭而成的子房中的木本植物。
12、裸子植物:胚珠裸露,不为子房包被的木本植物。
13、基调树种:在各类绿地中使用,能形成城市的统一基调,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在城市绿化普遍应用的主要树种。
14、骨干树种:是指根据园林绿地功能类型及景观特点要求所选用的,在不同的园林绿地类型中起骨干作用树种,一般是由20-30种树种所组成。
15、乡土树种:指长期适应当地气候与环境的重要生物资源,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抗逆性强的树种。
16.彩叶树种:叶片常年或某一季呈现异于绿色的红色、紫红色、金黄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色彩的树种。
17.春色叶树种:阔叶树春季新发生的嫩叶与成年叶颜色具显著不同变化,表现为红色、紫红色或黄色等叶色的树种。
18.秋色叶树种:在秋季落叶前叶色发生显著变化,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19.常色叶树种:树木叶片的颜色常年呈现非绿色等特殊叶色,且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
20、斑色叶树种:绿色叶片上具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花纹的树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孑遗植物:也称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
且其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
起源于第三纪(以前)经历第四纪冰川保留至今的裸子植物。
乡土树种: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树种。
乡土树种是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条件达成稳定平衡,对原产地环境具有天然适应性的树种。
原产地:某一树种原来的天然分布区叫原产地。
行道树:指的是沿道路两旁栽植的成行的树木。
植物的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
头一个字是属名,第一个字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是种名,多为形容词。
物侯期: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这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
即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人们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称为“物侯期”。
古树名木: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间断分布:同种(或近缘种)植物,分布于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续的地区,称间断分布。
连续分布:某一树种以大量个体较普遍地分布于产区。
裸子植物: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皮,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具典型的花,胚珠包藏于由心皮封闭而成的子房中,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从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
都是多年生。
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
一切具有长而细弱、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地面或依赖其它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的统称。
(用卷须、小根、吸盘或其他特有的卷附器官攀登于他物上的、具有这种茎的植物称攀援藤本,如丝瓜(具卷须)、爬山虎(具吸盘)、凌霄花(具气生根)。
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的,称缠绕藤本,如葎草、牵牛花、紫藤等。
)总状分枝:从幼苗形成开始,主茎的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但它们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
合轴分枝:指主干或侧枝的顶芽经过一端时间生长后停止生长,分化成花芽,而由最接近顶芽的腋芽代替顶芽发育成新枝。
再经过一段时间,新枝的顶芽又停止生长,为其下部的腋芽所代替继续生长,如此相继形成主枝的分枝方式。
一片完全的叶: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
一朵完全的花: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个基本部分,即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
其中花梗与花托相当于枝的部分,其余四部分相当于枝上的变态叶,常合称为花部。
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则称为不完全花。
花序: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花序。
有限花序,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紫藤),穗状花序,柔荑花序(杨,柳,栎),伞房花序(绣线菊,苹果),头状花序(菊),隐头花序(无花果,薜荔),伞形花序(常春藤),肉穗花序(玉米,天南星)柔荑花序:花轴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雄花或雌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
总状花序:花轴单一,较长,自下而上依次着生有柄的花朵,各花的花柄大致长短相等,开花顺序由下而上。
圆椎花序:长花轴上分生许多小枝,每个分枝又自成一总状花序。
隐头花序:花序轴特别膨大而内陷成中空头状,许多无柄小花隐生于凹陷空腔的腔壁上,几乎全部隐没不见,整个花序仅留顶端一小孔与外方相通,为昆虫进出腔内传布花粉的通道。
小花多单性,雄花分布内壁上部,雌花分布在下部。
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称为序,具有种的特异的在外界条件下不易变化的稳定的性质。
苞片:在花或花序基部着生的变态叶,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
通常把包被花或花簇的一轮苞片称为总苞,着生于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称为小苞片。
聚合果:是由一朵花内数个离生雌蕊发育共同形成的果实,许多效果聚生在花托上。
聚花果:由一个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共同发育而成。
蒴果:一种成熟後裂开的乾果。
有的从顶端裂到基部,分成几个果瓣;或顶端裂开几个小孔;或环状裂开,顶部呈盖状脱落。
球花:裸子植物的孢子叶大多聚合成球果状成球花。
球花由胚轴、胚珠、苞鳞、珠鳞、不发育的短枝组成。
球果:大多数裸子植物具有球果这一生殖结构。
球果由:胚轴、苞鳞、不发育的短枝、种子、种鳞组成。
蝶形花冠:由1枚旗瓣,2枚翼瓣和2枚龙骨瓣等共5枚花瓣组成的花冠,称为蝶形花冠。
花瓣5,覆瓦状排列,最上一片最大,称为旗瓣;侧面两片通常较旗瓣为小,且与旗瓣不同形,称为翼瓣;最下两片其下缘稍合生,状如龙骨,称龙骨瓣。
蔷薇型花冠:蔷薇科的花,花冠离瓣,5出数,雄蕊多数,形成幅射对称形的花,又称作蔷薇形花冠。
花瓣,花萼常5片,花瓣覆瓦状排列——蔷薇型花冠。
1、压条:是枝条在母体上生根后,再和母体分离成独立新株的繁殖方式。
2.花卉:“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指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气味香馥的观赏植物,“卉”是草的总称。
习惯上往往把有观赏价值的灌木和可以盆栽的小乔木包括在内,统称为“花卉”。
3、露地花卉: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栽培。
4.温室球根花卉:从栽植到收获种球,大部分时间必须在温室完成,称为温室球根花卉,如仙客来、小菖兰等。
5.宿根花卉: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连续生长,多次开花、结实,且地下根系或地下茎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花卉。
6.扦插繁殖:以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叶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插入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使这部分营养器官在脱离母体的情况下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株的方法。
7.切花:具有观赏价值或有香气的花、叶片、果实连同花枝、枝条切下用于装饰的花卉。
8.上盆:是指第一次把花苗栽入盆内的工作。
上盆是养花的一项重要作业。
9.转盆:是指将花盆旋转位置。
有些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为趋光性,尤其是放在窗口或单斜面温室的花卉,其枝叶常偏向有阳光的一面生长,为了使枝叶生长均匀,姿态优美,需要经常更换方向。
10.分株繁殖:就是将花卉的萌蘖枝,丛生枝,吸芽,匍匐枝等从母株上分割下来,另行栽植为独立新植株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宿根花卉。
11.分苗:也叫移苗或移植。
分苗的主要作用是扩大营养面积,促进侧根发生以及淘汰弱苗、病苗等劣苗。
分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幼苗起出后移植在苗床里的营养土上;另一种是把幼苗移植到装有营养土的纸袋、塑料筒或营养钵里。
分苗后适当浇水。
12.嫁接繁殖:是把两株植物(常是不同的品种或种)的各部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嫁接植株的上部称为接穗,下部称为砧木。
13.组培繁殖:是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繁殖上,种子、孢子、营养器官均可用组织培养法培育成苗。
具有快速、大量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苗。
14.球根花卉:地下根系或地下茎发生变态,膨大成为球形或块状,成为植物体的营养贮藏器官的一类花卉。
15.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
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在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中央,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
这门造型艺术称之为盆景。
16.枝插:用植物枝条的一段作为插穗的扦插方法,应用较普遍17.移植:是指将幼苗由育苗床移栽到栽植地的工作。
18.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如睡莲、荷花等。
它们的根或茎一般都具有较发达的通气组织与外界互相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19.叶插:有一些花卉的叶片的再生能力很强,利用叶片作为扦插的材料很容易获得再生植株,这种以完整叶片为插穗的扦插繁殖方式就称作叶插。
20.分株: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
园艺上广泛应用。
21.乡土树种:一般是指原来就生长在当地,或者是长期生长在当地的树种。
其特点是经过了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长期考验,已完全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当地群众对其生物学特性包括繁衍、栽培、管理及开发利用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22.剥芽:是将枝条上部发生的幼小侧芽于基部剥除。
其目的是减少过多的侧枝,以免阻碍通风透光,养分分散;使留下的枝条生长茁壮,提高开花的质量。
23.寒害:低温常使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可致使作物死亡。
按照低温的不同程度,作物的受害情况有冻害和寒害两大类。
冻害是温度下降到0℃以下,作物体内发生冰冻。
而寒害是指0℃以上低温对喜温作物的危害。
我国北方作物易受冻害,而南方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常发生寒害。
24.观赏草坪:此类草坪设于园林绿地中,是专供景色欣赏的草坪,也称装饰性草坪或造型草坪。
如雕像喷泉、建筑纪念物等处用作装饰和陪衬的草坪,用草皮和花卉等材料构成的图案、标牌等。
这类草坪不允许入内践踏,栽培管理极为精细,草坪品质也极高,是作为艺术品供人观赏的高档草坪。
25.种子加工:通过对农作物种子干燥、脱粒、精选、分级、包衣、计量包装等工艺过程,实现种子标准化、商品化和现代化。
26.湿藏法:将纯净的种子存放在湿润而又低温、通气的环境条件下贮藏的方法。
凡是安全含水量高或具有深休眠的种子都适宜湿藏法。
一般用湿沙、泥炭等透气又保湿的材料与种子混匀后进行坑藏、窖藏或室内贮藏。
要求保持湿润、低温、通气,防止霉变、发热及控制发芽。
27.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
28.硬枝扦插:以生长成熟的休眠枝作插条的繁殖方法,常用于木本花卉的扦插,许多落叶木本花卉,如芙蓉、紫薇、木槿、石榴、紫藤、银芽柳等均用此法。
插条一般在秋冬休眠期获取。
29.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极强,能忍受较长时间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活。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和内部构造上都产生许多适应性的变化和特征,如叶片变小或退化变成刺毛状、针状,或肉质化;表皮层角质层加厚,气孔下陷;叶表面具茸毛以及细胞液浓度和渗透压变大等,这就大大减少植物体水分的蒸腾,同时这类花卉根系都比较发达,增强了吸水力,从而更加增强了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