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全1. 植物学(Botany):一门研究植物的学科,涵盖植物起源、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2. 植物(Plant):指地球上的绿色生物,在太阳光合作用下能自主合成有机物质的多细胞有机体。
3. 种群(Population):相同物种的植物个体集合,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存在并能够相互繁殖。
4. 根(Root):植物的一部分,负责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固定植物体在土壤中。
5. 茎(Stem):植物的一部分,连接根和叶,支撑植物体并向上传导水分和养分。
6. 叶(Leaf):植物的一部分,通常具有薄而扁平的结构,主要负责进行光合作用以产生能量。
7. 花(Flower):植物生殖器官之一,负责有性繁殖,包括雄蕊、雌蕊和花被等部分。
8. 果实(Fruit):植物结实后形成的器官,内含种子,用于种子传播和保护。
9. 种子(Seed):植物繁殖的单位,包含胚珠和营养物质,具有在适当条件下发芽生长的能力。
10. 蛋白质(Protein):植物体内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如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等。
11.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12. 光合色素(Photosynthetic pigment):植物细胞中负责吸收太阳能并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13. 细胞膜(Cell Membrane):植物细胞外层的薄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
14. 线粒体(Mitochondria):植物细胞内的器官,负责产生能量。
15. 基因(Gene):植物细胞内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决定了植物的遗传特性。
16. 染色体(Chromosome):植物细胞核内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结构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7.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植物种群中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使得适应性更强的特征逐渐累积。
植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植物学常考名词解释1.细胞: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细胞学说:(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子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3.纹孔:细胞形成次生壁时,有一些位置上面不沉积次生的壁物质,而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4.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桥梁。
5.细胞全能性:植物的大多数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又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6.组织:形态结构相似,来源相同,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7.机械组织:是巩固,支持植物体的组织,主要特征为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包括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8.复合组织:指由发育上来源相同,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几种组织复合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结构。
如:周皮,树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和分泌结构。
9.维管组织:以输导组织为主的,由输导,薄壁,机械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
10.定根:发育于主根和侧根发生位置固定的根。
11.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
12.直根系:主根发达的根系。
13.须根系:无明显主根,有大小相近的侧根和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14.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15.凯氏带:皮层最内一层细胞,较整齐排列成一环,其细胞在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称凯氏带。
16.根瘤:固氮菌,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常见的为豆科植物的根与根瘤细菌共生而形成的瘤状结构。
17.菌根: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某些真菌共生而形成的共生体。
18.内始式:植物初生维管组织在分化过程中,由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发育成熟。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1、纹孔:细胞壁形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的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未增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2、年轮:在温带地区多年生木本植物木材的横切面上,一个生长季节内形成的早材和晚材组成的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
3、双名法:用两个拉丁文单词给植物命名,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加词,一个完整的拉丁文学名还要在双名的后面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4、通道细胞:根内皮层的大部分细胞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壁常呈五面加厚,少数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保持薄壁的状态,这种薄壁的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5、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展开的扇形排列,中间的细胞最大,两边的细胞渐小。
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大液泡,不含或少含叶绿体,与叶片的张开和卷曲有关。
6、周皮:双子叶植物的老根和老茎最外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的次生保护组织。
7、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运输有机物。
他们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
8、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
成熟的导管分子为死细胞,端壁溶解,形成穿孔。
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次生木质化增厚。
9、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
10、无融合生殖:在胚囊中,不经过此雄性细胞的融合而产生胚的现象。
11、厚角组织:初生的机械组织。
由生活细胞组成,常含叶绿体。
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
细胞壁发生不均匀的增厚。
增厚一般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12、厚壁组织:机械组织。
细胞壁均匀加厚,一般为死细胞,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13、皮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
该处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不形成木栓层,而是形成排列疏松的补充组织,以利于气体交换。
14、趋异适应:同一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这种变异称为趋异适应。
植物学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开花:当雄蕊中的花粉粒和雌蕊子房中的胚囊(或其中之一)已经成熟时,花萼和花冠即行开放,露出雌蕊和雄蕊的现象。
为高等植物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特有。
2.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包括同型世代交替和异型世代交替两种。
植物普遍有世代交替,其中蕨类植物比较明显。
3.孢子体:在植物世代交替地生活史中,产生孢子和具2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
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来。
苔藓植物的孢蒴及其附属结构(蒴柄和基足)、蕨类和种子植物的习见植物体都是孢子体。
苔藓植物的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
蕨类植物孢子体发达,占优势地位,配子体也能独立生活,但生活期很短。
种子植物的孢子体占绝对优势,配子体非常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
4.植物组织:有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又密切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成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6种。
后5种为成熟组织。
5.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丢失的过程。
农业生产上通过各种合理管理措施(如灌溉、蹲苗等),来调节和维持作物的水分平衡。
6.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例如来自温带地区的耐寒花卉,较长的冬季和适度严寒,能更好的满足其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
低温处理对花卉促进开花的作用,因花卉的种类而异。
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
7.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
8.种子休眠: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一.种子和幼苗1.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2.种子休眠:有些种子成熟后,即使满足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及时萌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萌发,种子这一特性称种子休眠3.种子后熟作用:有些种子在脱离母体时,胚尚未发育完全或胚在生理上尚未成熟,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育完全,此种现象叫种子后熟现象二.植物细胞1.细胞: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3.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4.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细胞经历的全过程,叫做细胞周期5.后含物:在细胞中产生的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统称为后含物6.纹孔:细胞形成次生壁时,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壁物质,产生一些间隙。
这种在次生壁层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三.植物组织1.分生组织:种子植物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在植物体一生中持续地保持强力的分裂能力,这种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2.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并执行同一功能的细胞组合,叫组织四.植物根1.定根和不定根:从植物体固定部位长出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从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发生位置不固定,统称为不定根2.直根系和须根系:凡是主根发达,能明显区分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称为直根系,如大豆、白菜、油菜等的根系。
凡是主根不发达或停止早期生长,有茎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呈须状,称须根系,如稻、麦的根系3.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在两个径向壁和上下横向壁上常有木栓质加厚带,这一带状结构称为凯氏带,具有控制水分和无机盐定向运输的作用4.外始式:由外向内分化成熟的方式称为外始式,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五.植物茎1.叶痕:叶痕是指叶子脱落后在纸条上留下的痕迹2.分蘖: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的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3.内始式:某一结构成熟的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他为内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4.年轮: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不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同源器官(homologous prgan):来源相同,结构相似,而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有显著区别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
例如马铃薯的块茎、毛竹的根状茎、葡萄的卷须等,它们形态和机能均不同,但都是来源于茎的变态。
同功器官(analogous organ):器官形态相似、机能相同,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称为同功器官。
如山楂的刺为茎刺,是茎的变态,刺槐的刺为叶刺,是托叶的变态,二者为同功器官。
心皮(carpel):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精卵结合,直接由某种细胞发育为胚的现象。
有以下三种类型。
(1)孤雌生殖:卵细胞发育成胚,如蒲公英、早熟禾。
(2)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极细胞发育成胚,如葱、鸢尾、含羞草。
(3)无孢子生殖:珠心、珠被细胞发育成胚,如柑橘。
意义:是被子植物用来代替有性过程的一种进化形式,它既不同于有性生殖(不受精),也不同于营养繁殖(通过种子繁殖)。
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胚囊里的卵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和无籽果实:不经过受精,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
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不经过传粉或任何其他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自然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籽果实,则称为诱导性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实。
凡果实里不含种子的,这类果实称为无籽果实,它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单性结实所形成的果实,另一种是胚发育受阻而形成的果实。
雄性不育: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雄蕊发育不正常无生育能力。
雄性不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花药退化。
(2)花药内不产生花粉。
植物学 名词解释

液泡:被一层液泡膜包被,膜内充满细胞液. 液泡:被一层液泡膜包被,膜内充满细胞液.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杂 的水溶液. 的水溶液. 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的多形小泡, 0.25—0.3um, 溶酶体 : 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的多形小泡,一般直径 0.25—0.3um,主要含 多种水解酶类,如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组织蛋白酶,脂酶等。 多种水解酶类,如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组织蛋白酶,脂酶等。能分解所有 的生物大分子. 的生物大分子. 圆球体: 由半单位膜也就是只有一层暗带包被的圆球状小体, 圆球体: 由半单位膜也就是只有一层暗带包被的圆球状小体,直径为 0.1--1um,染色体反应似脂肪 --1um,染色体反应似脂肪, 0.1--1um,染色体反应似脂肪,用锇酸固定后成为或多或少深色的球体 微体:一些由单层膜包围的小体, 0.5um,大小 形状与溶酶体相似, 大小. 微体:一些由单层膜包围的小体,直径约 0.5um,大小.形状与溶酶体相似,但 含有不同的酶 单层膜包围的小体, 0.5um,大小形状与溶酶体相似, 微体 : 单层膜包围的小体,直径约 0.5um,大小形状与溶酶体相似,二者 的区别在于含有不同的酶,微体含有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的区别在于含有不同的酶,微体含有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此外有些微体含有小 的颗粒,纤丝或晶体等。 的颗粒,纤丝或晶体等。 细胞质内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微梁, 细胞骨架系统 : 细胞质内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微梁,四种不同粗细 的蛋白质,细丝交织成的网络系统。 的蛋白质,细丝交织成的网络系统。 微管:在电子显微镜下是中空而直的细管, 微管:在电子显微镜下是中空而直的细管, 由微管蛋白(一种球蛋白)构成的中空而直的管状结构, 微管 : 由微管蛋白(一种球蛋白)构成的中空而直的管状结构,长约数微 25nm,其中管壁 ---5nm, 5nm,中心是电子透明的空腔 米,直径约 25nm,其中管壁 4---5nm,中心是电子透明的空腔 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比微管更细的纤丝, 微丝 : 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比微管更细的纤丝,比微管更细的纤 --8nm 8nm。 丝,直径只有 5--8nm。 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 胞基质 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在电子显微 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 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 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包围在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 细胞壁 : 包围在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对原生质体起 保护作用的固体结构。 保护作用的固体结构。 胞间层:又称中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 胞间层:又称中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 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 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次生壁: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 初生纹孔场: 初生纹孔场:初生壁上具有的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 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 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 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 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境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境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的一些中断的部分,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的一些中断的部分,即初生壁完全不被 次生壁覆盖的区域,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次生壁覆盖的区域,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纹孔腔:次生壁围成的腔,开口(纹孔口) 纹孔腔:次生壁围成的腔,开口(纹孔口)朝向细胞腔 纹孔膜: 纹孔膜:腔底底初生壁和胞间层部分 纹孔塞:某些裸子植物管胞的壁上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具缘纹孔, 纹孔塞:某些裸子植物管胞的壁上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具缘纹孔,它们的纹孔 膜中央部位有一 个圆盘状的增厚区域 真核细胞:细胞的原生质体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细胞的原生质体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有各类被膜 包被的细胞器
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细胞: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2.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3.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4.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内质网、线立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境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是指一团相当一致的分生型细胞,在其成熟过程中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上两方面的分化。
7.染色质:是真核细胞间期核内的DNA、组蛋白、非组蛋倍以及少量的RNA组成的复合体,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
8.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9.分生组织:种子植物中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体,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
10.单位膜:电镜下观察,质膜由三层结构构成,两侧两个暗带,中间夹一个明带,这种“三合板”的膜结构称为单位膜。
11.后含物:细胞生长、分化、成熟后,由于子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的一些废物和贮藏物。
12.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组成。
13.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的复合组织。
14.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组成的复合组织。
15.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在植物体内呈束状存在,他们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称维管束。
16.植物器官:由多种不同的植物组织,有序结合,形成行使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17.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结构、功能、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物质概念、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物质,主要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等四大类分子组成。
原生质体:结构概念,指活细胞的细胞壁内各结构总称,其以各细胞器为主,为细胞的有生命部分
细胞学说:1一切动植物由机体细胞发育而来2每个细胞都死相互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来源于老细胞的分裂。
胞间连丝:穿过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
皮孔:在已形成周皮的茎上,可以看到一些褐色或白色的圆形、方形以及各种形状突起的斑点,称为皮孔
形成层:最初由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转化而成,然后扩大形成形成层环
束中形成层:位于初生维管束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
维管束:当维管组织在器官中成分离的束状存在时称为维管束
孢子体:由合子萌发形成的具带片的植物体,其上产生无性生殖器官孢子囊
配子体:能产生配子—精子和卵的构造
贮藏茎:生长在地下具有贮藏养料的茎
穗状花序:花的排列与总状花序相似,但花无柄或近无柄
总状花序:花互生排列在不分支的花轴上,花柄几等长
胚:种子最主要的部分,是包在种子的幼小植物体
年轮:一年之中形成层分裂,形成次生木质部,包括一个早才和晚才形成年轮
早才:春夏季形成层分裂旺盛,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大,壁薄,色浅、疏松称为早才
晚才:秋季形成层活动减慢,形成的导管直径较小,木纤维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
海绵组织:在双子叶植物中,位于栅栏组织下方,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细胞排列疏松,细胞之间有较大的胞间隙与气孔构成叶内的通气系统
异性叶型:有的植物在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
雄配子:能够产生精子的最根本结构雌配子:由珠心中的大孢子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分体,3个消失,1个保留成为大孢子分裂形成雌配子体
真果:植物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称为真果假果:有些植物的果实除子房外还有
其它部分参加发育和子房一起形成
果实称为假果
卵式生殖:一个雄配子和一个大型雌
细胞变为球形而与无鞭毛的卵细胞
结合
同配生殖:两个相结合的配子形态大
小相同
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大孢子:单核
胚囊
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来,发生位置都
一定的根
组织:通常将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
同,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细胞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为结构、
功能生化特征相异的细胞的过程
栅栏组织:在双子叶植物中,靠近上
表皮的叶肉细胞,细胞成圆柱体,排
列如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
称为
次生壁:有些细胞适应特殊的机能,
在细胞停止生长以后,细胞壁继续增
厚,所增厚的部分在初生壁的内侧叫
次生壁
变态: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的变化,
植物器官因适应环境而改变器官原
有的功能和形态称为变态
离层:叶柄基部有一部分细胞经过分
裂,形成几层薄壁细胞
边缘胎座:由单心皮构成的一室子
房,胚珠着生于子房腹缝线
裸子植物:胚珠裸露,胚珠发育成种
子被果皮包被的植物
种子植物:具有种子的植物
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尖和茎尖的一部
分细胞
合轴分支:主干或侧枝的顶芽经过一
段时间生长后,停止生长或分化成
芽,由靠近顶芽的腋芽来代替顶芽,
发育成新枝,继续主干的生长
具缘纹孔:纹孔四周增厚的壁向中隆
起形成底大口小的纹孔腔
半具缘纹孔:纹孔对是由具缘纹孔和
单纹孔形成的
二叉分支:由顶端生长点,一分形成
2个相同的新枝,经过一定时期的生
长,每个新枝的生长点又一分为二,
这样不断进行,整个分支都死二叉的
分支类型
传递细胞:存在于叶么梢处的薄壁组
织
云南松如何适应旱生环境:1从叶的
结构上看具表皮系统包括表皮,下皮
层、气孔器2气孔从表皮层下陷到下
皮层内,称为内陷气孔,内陷气孔形
成下陷的空腔,阻止了外界流动的干
燥气和气孔的直接接触,是一种减少
叶内水分蒸腾的旱生适应。
表述种子植物进化的主要特征:1绝
大部分陆生2组织器官维管束发达3
种子具有双层保护3受精过程出现花
粉管5胚具胚根胚芽胚轴子叶6孢子
体非常发达根系发达配子体简化7具
明显时代交替8代表植物极多
被子植物进化的特征:1多种类进化
为适应性更强的陆生种类2种类多、
分布广、适应性强3发达的孢子体具
更完善的器官组织4维管、维管系统
5茎的分支方式以合轴分支为主6出
现了真正的花7出现了摆脱对水依赖
的花粉管8出现了双受精现象9出现
种子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果实结构10
简化的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弱化
了环境对其繁殖的影响、
风媒传粉:1多为无性花2常于春季
开花先花后叶3常为柔软下垂的花序
4常为花多而密的单性花5花不鲜艳
6花多无香味与蜜腺7花冠小成退化
8花粉粒小干○轻9花丝花柱异常,
并常伸出体外,并具丝状物。
胚囊形成过程:在胚珠发育的同时,
珠心形成一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再经
分裂分化成直接增大成胚囊母细胞,
胚囊母细胞再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
体,即四个大孢子,它们沿珠心排成
一行,其中靠近珠孔顶端的三个逐渐
退化消失,仅离珠孔端最远的一个距
功能的大孢子体继续发育形成胚囊
双子叶植物幼根构造特点:1具表皮、
皮层、中柱三大结构2具有吸收功能
的根毛3具内起源的侧根(产生于中
柱鞘)4内皮层具控制初生根横向运
输的加厚和通道细胞5具辐射型初生
维管束
表述根的次生构造特点:1形成层活
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
韧皮部,还能产生一些径向排列的射
线薄壁细胞,在横切面上×辐射状排
列分为木射线、韧皮射线、髓射线。
2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恢复能力
产生,其活动结果向外产生木双层,
向内产生栓内层,共同形成周皮。
旱生植物怎样适应旱生环境:叶子小
而厚,角质层很发达,表皮常有蜡被
和各种表皮毛,产生下皮层,气孔下
陷,机械组织发达,栅栏组织多层,
分布在叶的两面,海绵组织和胞间隙
不发达,叶肉细胞壁内慴,叶么分布
密,叶片肥厚,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
织。
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力强
液泡的功能:1具有调节渗透压的作
用2维持一定的膨胀,使细胞处于紧
张状态3死各种养料及代谢产物的贮
藏场所4对植物具有一定意义其含有
物质是水,水中溶有细胞生命活动过
程中代谢产物。
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的结构特点:1单
子叶:组成:平行脉(封闭式)具叶片
叶鞘叶耳,叶舌。
2双子叶:网状脉
(开放式)具叶片托叶叶柄结构上
单子叶:1表皮:长细胞短细胞泡状
细胞2叶肉:由折叠细胞组成3叶脉,
有的有双层维管束鞘、无束内形成
层、有限维管束。
双子叶:1一层生
活细胞2有的有维管束鞘、有束内形
成层、无限维管束。
表述木本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特点:形
成层细胞经过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
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再
经过垂周分裂增大了形成层环自身
的周围2木栓形成层进行了平周分裂
形成周皮和皮孔,成为具增相生长的
次生保护组织。
3由于形成层的活动,
不断产生次生木质部,形成坚实的木
材。
表述常见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1具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维
管束四大类2表皮由长形细胞和短形
细胞纵向排列,常有栓化或硅化3机
械组织发达分3类一是在表皮下方的
下皮二是石细胞三是环境在维管束
四周的维管束鞘4V字型有限维管束,
平口向外5具有能使节间伸长的位于
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有何主要区别,
那类更进化:苔藓配子体发达,而蕨
类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有维管
组织。
苔藓无维管组织,蕨类比苔藓
对陆地生活更具适应性,蕨类更进
化。
高等植物有何共性,包括那些门:1
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胚2有茎、叶、
根分化少数列外3生活史上有明显的
世代交替4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
外围常有保护结构5适应陆地生长能
力比低等植物大大增强。
包括:苔藓
门、蕨类门、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异同是
什么?前者比后者的进化表现在那
些方面:1裸子植物特点:1胚珠种
子裸露2一般死总装分支3多为常绿
植物、木本植物、乔本多,少单本4
具次生生长5具木质部多为管胞构
成,绝大部分无纤维,导管分化6韧
皮部主要由筛胞构成,多无筛管,伴
胞。
被子植物特征:1种子具果实包
被2分支方式多为合轴分支3具乔
木、灌木、草本种类多4成分复杂、
木质部有导管,薄壁细胞木纤维分化
5韧皮部有筛管,伴胞,韧皮纤维,
韧皮薄壁细胞6次生结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