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类比研究_王聪
关于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lors in moder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刘冰雪/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刘思雨/北京化工大学朱慧芳 杨洁/ 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Liu Bingxue/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rt,Hainan UniversityLiu Siyu/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Zhu Huifang,Yang Jie/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rt, Hainan University摘 要:中国传统颜色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和象征,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色彩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
因此,设计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设计作品的需求和特征适当地选择中国传统色彩,使设计作品色彩搭配更加分明、科学、合理,推动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以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整体效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olors have special meanings and symbol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moder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olors can enhance the artistic atmospher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esign work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designers should appropriately select traditional Chinese color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 works, so as to make the color collocation of design works more clea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lors in moder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odern design0 引言从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都极为重视对色彩的搭配和使用,以提升设计作品的内涵、效果、艺术气息、情感传达。
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

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一、本文概述《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色彩运用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广府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中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其传统建筑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地域特色,更在色彩运用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色彩特点、色彩与文化的关联、色彩运用的艺术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梳理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的基本特点,包括主色调的选择、色彩的搭配与运用等。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察,揭示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运用的独特之处,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本文将探讨色彩在广府地区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意义。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分析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如何体现地方文化、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从而揭示色彩在广府地区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总结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运用的艺术效果。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色彩在营造建筑氛围、强化建筑形象、表达建筑意境等方面的作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旨在通过对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的深入研究,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推动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的特点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色彩,深受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色彩特点。
这些色彩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广府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
广府传统建筑在色彩运用上讲究和谐与对比。
以白色为基调,这是广府建筑中最为常见的色彩。
白色的墙壁与深色的屋顶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也给人一种清爽、整洁的视觉感受。
同时,白色还象征着纯洁和神圣,体现了广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广府传统建筑善于运用各种装饰色彩进行点缀。
明清山东府县文庙建筑色彩装饰研究

Fashion Color人文王冠群Wang Guanqun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52000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Academy of Fine Arts, Shanghai 252000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Layout and Teaching Space 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 TempleDepartment of Shandong Coun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明清山东府县文庙建筑色彩装饰研究摘 要:文庙作为传统社会礼制性建筑的象征,对其色彩装饰的解读有助于认知隐喻的儒家思想文化。
本文在梳理文庙建筑发展演变和对山东文庙调研的基础上,从建筑与空间环境、文庙装饰图案色彩及文庙中彩画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山东府县文庙色彩装饰对祭祀教学空间和建筑功能的影响,并对其所表现的儒学文化中中庸人格和善美精神的内涵特质进一步进行讨论,分析山东府县文庙特有的文化特点和地域色彩。
关键词:文庙;色彩装饰;彩画艺术;礼乐形制Abstract: As a symbol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ritual architec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its color decoration is helpful to recognize the metaphorical Confucian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temple, the architectural and space environment, the decorative desig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acrificial teaching space and architectural function,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fucian personality and beauty spirit, andthe analysis of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color.Keywords :Confucian Temple;color decoration;color painting art;ritual and music shape system一、文庙建筑的发展及装饰色彩概述孔子与世长辞后,作为生活和教学之用的孔子旧居被改建为庙堂,孔庙作为私学教育的场所前提下被赋予了祭祀功能。
传统建筑中的色彩构成艺术

传统建筑中的色彩构成艺术作者:胡茂生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3期【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从们开始注重对传统建筑的借鉴,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传统建筑中的色彩构成艺术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为深入了解传统建筑中的色彩构成艺术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传统建筑;色彩构成艺术;参考建议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185-01一、传统建筑色彩构成艺术之“明度对比”分析“明度对比”是传统建筑色彩构成艺术的一种较为明显的表现,指的是明暗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形成的色彩对比。
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色彩的明度对比,能够将色彩的层次以及空间关系等充分展现出来。
基于传统建筑角度来看,明度对比有三大层次,即黑、白、灰,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建筑当中反映出来。
从坛庙与宫殿建筑来看,在色彩变化上较为丰富,在素描关系上具备突出的层次感,在不同色彩的明度值基于色阶上的变化能够有效体现出来。
例如,黄瓦、青绿彩画、红墙以及红柱等,每一种色彩的明度比较,便自然形成了逐渐暗化的色阶;对于此类由明至暗、含蓄逐渐深刻的明度对比来说,使色彩的分量感逐步加深,进一步使单体建筑的稳定感得到有效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黑和白两者之间的对比为最强的明度对比,以我国南方民居建筑为例,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黑与白的对比。
我国南方气温偏高,湿度偏大,民居建筑大多数采用白墙以及黑瓦。
白墙和黑瓦之间形成对比,存在很强的光感;这样简单的色彩对比设计,能够体现出鲜明及清雅的特点,使得南方民居建筑别具一格。
二、传统建筑色彩构成艺术之“色相对比”分析“色相对比”是传统建筑色彩构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的是各种色相之间存在差异,进一步形成的对比。
色相对比中,鲜明、饱和特点突出的有红、黄、绿、蓝四种色相,由这种色彩形成的色相环在颜色主体表明距离中心轴最远的部位。
谈起建筑的彩画,便需要从木结构构件说起,其最早是用于木结构构件的防腐,并且只在木结构构件表层涂上红色油漆或者黑色油漆,这两类油漆一般较为厚重。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永乐宫是中国明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成祖朱棣所建。
在永乐宫内,壁画是其重要的装饰之一,而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技法更是其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技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一、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概况永乐宫的壁画赋色重彩勾填,是一种在壁画绘制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装饰技法。
这种技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壁画的颜色鲜艳、明快,层次分明,极具视觉冲击力;壁画的勾填非常细腻,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绘画技术;赋色重彩勾填的壁画在题材和内容上丰富多样,涵盖了宫廷生活、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二、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技法特点1. 鲜艳明快的色彩永乐宫壁画的色彩非常鲜艳明快,大量采用红、黄、绿等鲜艳的颜色,使整幅壁画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这些鲜艳的颜色不仅提升了壁画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使得整个宫殿更加华丽壮观。
2. 细腻精湛的勾填技法永乐宫壁画的勾填技法非常细腻精湛,匠人们运用毛笔和细竹签等工具,将颜料填充到壁画的线条之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层次分明。
这种勾填技法在当时堪称一流,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绘画技艺。
3. 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宫廷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多个方面。
这些题材内容的涵盖使得永乐宫壁画更具文化内涵,也更具历史价值。
三、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历史价值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作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展现了明代宫廷的壮丽气派和雍容华贵,是我国宫廷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绘画技法对后世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永乐宫壁画所展现的题材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可以为后人提供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料。
222西安“新唐风”建筑色彩调研与分析

222西安“新唐风”建筑色彩调研与分析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Xi'an "New Style of Tang" Construction Color■刘钊王晓博■Liu Zhao Wang Xiaobo[摘要] 本文以西安“新唐风”建筑为调查对象,运用建筑色彩抽样数据采集和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西安“新唐风”建筑色彩构成。
论证“新唐风”建筑色彩在仿唐基础上由早期“写实”到近期“写意”的趋势。
[关键词] 西安“新唐风”建筑建筑色彩[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the Xi'an "new style of Tang" building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architectural color sampling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color compositionof Xi'an "new style of Tang" building. It demonstrates the trendof "new style of Tang" building color in Tang basis is changingearly "realism" to the recent "freehand".[Keywords] Xi'an, "new style of Tang" building, architecturalcolor一、西安“新唐风”建筑发展概况“新唐风”一词,最早见诸于吴良镛先生为张锦秋著作《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所作序中:“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日兴,西安古都各项纪念性建设工程任务大增,亟需具有新时代精神,并赋民族的、地方特色的优秀设计。
路易斯巴拉干的色彩理念对中国建筑色彩的启示

路易斯巴拉干的色彩理念对中国建筑色彩的启示路易斯·巴拉干(Le Corbusie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对于中国建筑色彩的启示很大。
他的色彩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创造建筑的氛围和表达建筑的功能。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路易斯·巴拉干的色彩理念对中国建筑色彩的启示:巴拉干强调颜色对于建筑的重要性。
他认为色彩是建筑的基本元素之一,能够为建筑赋予生命和灵魂。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色彩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古代皇宫和寺庙常采用红色和黄色等鲜艳的颜色,以展示其尊贵和神圣的气质。
巴拉干的色彩理念启示我们,色彩不仅能够增添建筑的美感,还能够传递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巴拉干在建筑色彩设计中强调了色彩的对比和平衡。
他认为对比色彩的使用能够突出建筑的特点,而平衡色彩的使用则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感。
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普遍采用对比和平衡的色彩设计。
在北京的故宫中,红墙和黄琉璃瓦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同时又与灰瓦和白墙形成了平衡。
这种对比和平衡的色彩设计使建筑更加突出和美观。
巴拉干的色彩理念告诉我们,在设计中国建筑的色彩时,要注意对比和平衡,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层次。
巴拉干强调建筑的色彩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
他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而色彩的运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也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苏州的园林建筑常常利用建筑与园林植被的配色相呼应,形成一幅自然和建筑相融合的画面。
巴拉干的色彩理念启示我们,在设计中国建筑的色彩时,要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并运用适合的色彩去营造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路易斯·巴拉干的色彩理念对于中国建筑色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他强调颜色对于建筑的重要性,强调色彩的对比和平衡,以及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的相呼应。
这些启示对于中国建筑色彩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加美观和与环境和谐的建筑。
浅谈建筑设计中民族色彩的传承与创新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16卷第1期,2004年6月Jou rnal of Zhejiang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V o l.16N o .2,June 2004收稿日期:2003209202作者简介:李 敏(1967— ),女,上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理论教学与研究。
浅谈建筑设计中民族色彩的传承与创新李 敏(浙江教育学院艺术与体育分院,浙江杭州310012)摘 要:民族色彩是某一民族特殊的具有地域文化意味的色谱系统及其组合,是民族自然、社会、审美心理历史积淀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具有至高无上价值的和谐与平衡的审美原则。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体化,发掘民族文化精华愈显迫切。
民族色彩的创新在现代设计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关键词:建筑艺术;民族色彩;地域性;传统性;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TU 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798(2004)022*******21世纪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中国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中国产业能否立足于国际市场,民族化设计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民族色彩的应用是民族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现今设计界已逐渐认识到民族色彩现代化的重要性,只是有些设计还停留在对传统色彩设计的模仿上,而没有对民族色彩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的创新设计。
这实际上是一个民族色彩如何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来认识民族色彩,如何使民族色彩流行化、现代化,而又不失其民族性是本文想探究的问题,亦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与实践中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得到设计界同行的批评指正。
1 民族色彩定义民族色彩是某一民族特殊的具有地域文化意味的色谱系统及其组合,是民族自然、社会、审美心理历史积淀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具有至高无上价值的和谐与平衡的审美原则。
具体化的民族色彩,如中国的青铜器、彩陶、敦煌壁画、故宫、徽派建筑,欧洲的巴洛克、罗可可风格、哥特式教堂,日本的浮世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