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共34张PPT) - 最新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课件 (30张)

返回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重力/质量 10 10 10
返回
在北极称100N的棉花,到赤道上 称仍然是100N,试问棉花是受潮了, 还是变干了? 受潮了!
重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同一物体,在北极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秤称量 的质量是100kg,试问到赤道上用同一 电子秤称量称是还是100kg吗?
小于100kg! 重力因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一般不同,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穷尽一生
鞠躬尽瘁
? 物理学的大统一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 或爱因斯坦 来统一我们的 物理世界?
牛顿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 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 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 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 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 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按作用效果: 推力、压力、拉力、动力、 阻力、支持力等
不同性质的力可以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重力的三要素
重 力 方向
竖直向下
大小 作用点
G = mg
( g 一般取9.8m/s2 ) 单位牛顿,N
重垂线
总是竖直向下
例:如右图, 挂在天花板上铁链的重心在
哪儿? 掉在地上成一团后重心又在哪
儿?
例:如下图,矩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 度,重心如何变化?
驱动物理世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 引力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相互作用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重力/质量 10 10 10
返回
在北极称100N的棉花,到赤道上 称仍然是100N,试问棉花是受潮了, 还是变干了? 受潮了!
重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同一物体,在北极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秤称量 的质量是100kg,试问到赤道上用同一 电子秤称量称是还是100kg吗?
小于100kg! 重力因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一般不同,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穷尽一生
鞠躬尽瘁
? 物理学的大统一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 或爱因斯坦 来统一我们的 物理世界?
牛顿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 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 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 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 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 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按作用效果: 推力、压力、拉力、动力、 阻力、支持力等
不同性质的力可以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重力的三要素
重 力 方向
竖直向下
大小 作用点
G = mg
( g 一般取9.8m/s2 ) 单位牛顿,N
重垂线
总是竖直向下
例:如右图, 挂在天花板上铁链的重心在
哪儿? 掉在地上成一团后重心又在哪
儿?
例:如下图,矩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 度,重心如何变化?
驱动物理世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 引力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相互作用
新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课件 (30张)

3. 强相互作用
4. 弱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穷尽一生
鞠躬尽瘁
? 物理学的大统一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 或爱因斯坦 来统一我们的 物理世界?
牛顿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 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 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 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 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 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返回
返回
重力的作用点在哪儿?
=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重心
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 重心 几何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
可以根据悬挂法
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
注意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
返回
返回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与质量分布有关
返回
重心测量法 两次悬挂法
C
D
两次悬挂法适用于测量薄板的重心
返回
注意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
按作用效果: 推力、压力、拉力、动力、 阻力、支持力等
不同性质的力可以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重力的三要素
重 力 方向
竖直向下
大小 作用点
G = mg
( g 一般取9.8m/s2 ) 单位牛顿,N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1/32021/11/3November 3,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共28张PPT)

竖直向下 (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G
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练一练:
试画出汽车和飞行的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G
注意:重力的方向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重力的作用点
等效替换
G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 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思考: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
重心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G
G
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 基本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1节 力 基本相互作用
运动员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物体的速度大小
运动员用手接球,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发生变化
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方向改变了
物体的速度发生 变物化体的速度方向
发生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
2.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 ·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单位:牛顿(牛) N
·方向 ·作用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1节 力 基本相互作用
4.力的性质: a)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b)相互性--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c)矢量性--力具有大小和方向
G
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练一练:
试画出汽车和飞行的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G
注意:重力的方向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重力的作用点
等效替换
G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 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思考: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
重心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G
G
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 基本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1节 力 基本相互作用
运动员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物体的速度大小
运动员用手接球,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发生变化
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方向改变了
物体的速度发生 变物化体的速度方向
发生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
2.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 ·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单位:牛顿(牛) N
·方向 ·作用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1节 力 基本相互作用
4.力的性质: a)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b)相互性--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c)矢量性--力具有大小和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精品课件1

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导入新课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
演示实验1:用细线竖直向上拉动放在桌上的钩码.
提出问题1:钩码为什么会运动?
演示实验2:用细线竖直向上拉动放在桌上的钩码.
提出问题2:钩码为什么会运动?
一、力和力的图示
说明
这里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物体而存在的力,一个孤立的物 体不会存在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受力物体,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 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2张PPT)【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2张PPT)【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思考讨论
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集在一起构成原子核.你能推测 是什么力的作用结果吗? 攻略一:阅读教材53页,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攻略二:网络搜索或工具书查阅“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概念. 结论:近代物理确认各种物质之间的基本的相互作用可归结为四种:引力 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解析: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共同的重心在球 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开 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 共同的重心也下降;后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 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升高;剩余的水越少,共同重心越靠近 球心,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先 降低后升高,选项D正确. 答案:D
•
•
• • • • • • • • •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导入新课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
演示实验1:用细线竖直向上拉动放在桌上的钩码.
提出问题1:钩码为什么会运动?
演示实验2:用细线竖直向上拉动放在桌上的钩码.
提出问题2:钩码为什么会运动?
一、力和力的图示
说明
这里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物体而存在的力,一个孤立的物 体不会存在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受力物体,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 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2张PPT)【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2张PPT)【PPT 优秀课 件】- 精美版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思考讨论
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集在一起构成原子核.你能推测 是什么力的作用结果吗? 攻略一:阅读教材53页,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攻略二:网络搜索或工具书查阅“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概念. 结论:近代物理确认各种物质之间的基本的相互作用可归结为四种:引力 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解析: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共同的重心在球 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开 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 共同的重心也下降;后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 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升高;剩余的水越少,共同重心越靠近 球心,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先 降低后升高,选项D正确. 答案:D
•
•
• • • • • • • • •
人教版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33张PPT)

3.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
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A
B
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 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3.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 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5N A
B
F=20N
思考
四、重力
• 秋天树叶落向地 面?
• 平行的高压线垂 悬?
• 抛向空中的物体 落向地面?
• 地球在自转,海 水却不会撒向太 空?
2、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因为运动员对球作用的结果。
一辆小车对另一量小车施加了作用
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方向不同
3、垂直地面向下
4、指向地球中心
重心 ——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定义: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 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 物体的重心。
等效 G
重心的确定
上看,我们可以认
为各部分受到的重
G1 G2 G3
Gi Gi+1
Gn
力集中作用于一点,
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
G
重力的大小:
•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m 成正比,
即:G = mg
其中,
•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弹簧秤测重力的
注意:
原理是什么?
挂在弹簧秤下方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等于物体重力
度的力来拉车。
F=30N
10 N
返回
示例: 画出一个2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那么2千克的重力是多大呢?
m=20kg
G 来表
示力的三要素
示例 :一个箱子受到30N水平向右的推力, 一个人用30牛的与水平方向为30度的力来拉车。
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A
B
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 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3.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 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5N A
B
F=20N
思考
四、重力
• 秋天树叶落向地 面?
• 平行的高压线垂 悬?
• 抛向空中的物体 落向地面?
• 地球在自转,海 水却不会撒向太 空?
2、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因为运动员对球作用的结果。
一辆小车对另一量小车施加了作用
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方向不同
3、垂直地面向下
4、指向地球中心
重心 ——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定义: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 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 物体的重心。
等效 G
重心的确定
上看,我们可以认
为各部分受到的重
G1 G2 G3
Gi Gi+1
Gn
力集中作用于一点,
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
G
重力的大小:
•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m 成正比,
即:G = mg
其中,
• 重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秤测出
弹簧秤测重力的
注意:
原理是什么?
挂在弹簧秤下方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等于物体重力
度的力来拉车。
F=30N
10 N
返回
示例: 画出一个2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那么2千克的重力是多大呢?
m=20kg
G 来表
示力的三要素
示例 :一个箱子受到30N水平向右的推力, 一个人用30牛的与水平方向为30度的力来拉车。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3张PPT)

弱相互作用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一、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1.力的三性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脱离物体而 独立存在的力.一个力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 体.
(2)相互性: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 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 时又是施力物体. (3) 矢 量 性 : 力 不 仅 有 大 小 , 而 且 有 方 向 , 是 矢 量.力的大小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对点练习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对重力及重心的理解 5.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CD)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 重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 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 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B.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 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 总是竖直向下 力的方向在改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 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 状态无关 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 一 定竖直向下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与物体的形状和质 量分布有关 还要质量分布均匀 根据二力平衡,重 心一定在拉力的延 长线上
可能在物体上,可能在 物体外,如篮球
对点练习
对点练习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 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位移增加的 原因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 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 体,而不是受力物体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N
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
题中为了方便,常把一 个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6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二、 重力
4、作用点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 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 (即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的确定: a.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 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b. 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 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小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 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的要求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地球吸引苹果
(施力物) (受力物)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绳
车
人
分析车.绳.人之间的力的作用
车与绳
作
业
P53 (2)
按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3.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
结 4重力:方向;大小;与质量成正
比:G=m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4张ppt)

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典型习题:
例题1.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之所以竖直上升,是因为 受到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的作用。 答案:C
典型习题:
例题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新课讲解: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的区别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60N
30N
新课讲解:
三、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说明:重力的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
重力的表达式: G=mg,g就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说明: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当地的水 平面垂直)。 (2)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 吸引力的一部分。 (3)g的大小取值在地球的各个地方是不相 同的,在赤道上最小,在两级最大。
新课讲解:
说明: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 存在。 (2)力要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必 然也是施力物体。有时为了方便只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 用,而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 (3)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 (4)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新课讲解:
二、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1.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F1
.
F2
说明: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要表述一个 完整的力,除了大小,还要表明力的方向。
新课讲解:
典型习题:
例题1.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之所以竖直上升,是因为 受到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的作用。 答案:C
典型习题:
例题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新课讲解: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的区别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60N
30N
新课讲解:
三、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说明:重力的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
重力的表达式: G=mg,g就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说明: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当地的水 平面垂直)。 (2)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 吸引力的一部分。 (3)g的大小取值在地球的各个地方是不相 同的,在赤道上最小,在两级最大。
新课讲解:
说明: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 存在。 (2)力要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必 然也是施力物体。有时为了方便只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 用,而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 (3)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 (4)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新课讲解:
二、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1.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F1
.
F2
说明: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要表述一个 完整的力,除了大小,还要表明力的方向。
新课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请按图
所示姿势坐好, 把上身挺直,不 准向前倾,两小 腿竖直,不准移 到凳子底下。
你能站起来吗?
问题一
观察下列2组图片,分别找出 共同点。
第 1 共同点: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组 图 片
北京奥运运守动会门员上员踢,姚接球明球,一,球个球由盖由静帽运止使动变篮变为球为运的静动运止动方 向发生了改变
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 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D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露一手:你能找出你所用的笔
的重心吗?
问题十
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哪 四种? 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阅读课本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呢动方动?方向。如向与可相运见何同动要将,方把一将向一个加相个力快反力完物,完整体将全地的阻表表运碍 达动物出达;体来出如的,来果运除
了力的大小外,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二、力的图示
请你概括:如何画力的图示?
(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条有 向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 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
第
2
共同点:物体发生了形变
组
图
片
面包被捏扁了
一位跳大高爷比拉赛开中了,3杆根被弹压簧弯
问题二
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呢?
这是其他物体与这 个物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即力的作用。
一、力
1、定义:
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使物弹体簧产测生力形计变的原因,即物
体与物体之间的单位相是互牛作顿用,称简做称力牛。,
问题七 怎样理解重心的概念?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 力的作用,从 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 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 心。
等效
各部分都要受 到重力作用
各部分受 到的重力 作用集中 于一点
问题八 如何确定重心的位置?
(1)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
重心在其几何 中心处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
更高的高度。
为什么现在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 术?
练一练: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 ) A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 .鸟儿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C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D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E .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
外
练一练: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
课堂小结
一、力
1、定义 2、作用效果
二、力的图示
3、性质
1、定义 2、作图步骤
三、重力
3、力的示意图
1、产生 2、大小 3、方向 4、重心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 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 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 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 定相同
F=200N
30o问题六抛ຫໍສະໝຸດ 的球、熟的苹果为什么最 终会落向地面?
三、重力
1、重力的产生:
2、重力的大小:
回顾重力相关知识
地面附近同一一切物物体体都在受赤到地 球的吸引道,上由重于力地球最的吸引 而使物体_受__到_;的在力。两极
最______。
G=mg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
力;同样也不存在只有受力物体而
没有施力物体的力。
使书本运动 的力
谁给的 手指
谁受到的 书本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使手指受到 压迫感的力
书本
手指
1、有力的存在肯定就有一个施力物体和 一个受力物体。
2、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 时也是施力物体。
练一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石头完好无损,说 明石头对鸡蛋有作用,鸡蛋对石头无作用
B.只有能运动的物体才会施力,静止的物体只 能受到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 物体
D.“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 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 也是存在的
(3)矢量性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问题五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也不一样。
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如果方向与运
3、性质:
(1)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 必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想 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 一 有力的作用吗? 想
做 体会一下:孤掌难鸣
一 做
“孤掌难鸣”即一个巴掌拍不响。 说感明受了一力下的:作用用手指是推相书互本的,,手不指存有在什么
只感有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的
D. 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有可能存在
E.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 直接接触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
2.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只有在地面上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 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 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 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知2、识作链用接效:果
符号是N。
1使、物力体的的大运小动用状什态么发来生测变量化的? 2什使么、物?在体国发际生单形位变制中,力的单位是
问题三
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你能举例说明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 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吗?
问题四
你是如何理解“力是物体与物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在线段上沿力的方向加上箭头。
练一练: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50N的书所受的重力。
2、小孩以东偏北30°的方向拉小车用的200N的 拉力。
力的示意图
粗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只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表示物体在 这个方向上受力。
在上题中,小车受到200N的拉力的作用。 其力的示意图如下:
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
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问题九
如何确定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实验
此方法的原理是 什么?
二力平衡时, 绳子拉力与重力处 在同一直线上,重 心必然在这条直线 上。
学以致用
采用背跃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身体
说 腰部跃过横杆瞬间,其总体重心略 一 低于横杆高度。故采用背跃式跳时, 说 运动员重心升高量较小,容易跃过
所示姿势坐好, 把上身挺直,不 准向前倾,两小 腿竖直,不准移 到凳子底下。
你能站起来吗?
问题一
观察下列2组图片,分别找出 共同点。
第 1 共同点: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组 图 片
北京奥运运守动会门员上员踢,姚接球明球,一,球个球由盖由静帽运止使动变篮变为球为运的静动运止动方 向发生了改变
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 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D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露一手:你能找出你所用的笔
的重心吗?
问题十
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哪 四种? 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阅读课本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呢动方动?方向。如向与可相运见何同动要将,方把一将向一个加相个力快反力完物,完整体将全地的阻表表运碍 达动物出达;体来出如的,来果运除
了力的大小外,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二、力的图示
请你概括:如何画力的图示?
(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条有 向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 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
第
2
共同点:物体发生了形变
组
图
片
面包被捏扁了
一位跳大高爷比拉赛开中了,3杆根被弹压簧弯
问题二
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呢?
这是其他物体与这 个物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即力的作用。
一、力
1、定义:
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使物弹体簧产测生力形计变的原因,即物
体与物体之间的单位相是互牛作顿用,称简做称力牛。,
问题七 怎样理解重心的概念?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 力的作用,从 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 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 心。
等效
各部分都要受 到重力作用
各部分受 到的重力 作用集中 于一点
问题八 如何确定重心的位置?
(1)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
重心在其几何 中心处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
更高的高度。
为什么现在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 术?
练一练: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 ) A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 .鸟儿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C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D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E .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
外
练一练: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
课堂小结
一、力
1、定义 2、作用效果
二、力的图示
3、性质
1、定义 2、作图步骤
三、重力
3、力的示意图
1、产生 2、大小 3、方向 4、重心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 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 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 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 定相同
F=200N
30o问题六抛ຫໍສະໝຸດ 的球、熟的苹果为什么最 终会落向地面?
三、重力
1、重力的产生:
2、重力的大小:
回顾重力相关知识
地面附近同一一切物物体体都在受赤到地 球的吸引道,上由重于力地球最的吸引 而使物体_受__到_;的在力。两极
最______。
G=mg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
力;同样也不存在只有受力物体而
没有施力物体的力。
使书本运动 的力
谁给的 手指
谁受到的 书本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使手指受到 压迫感的力
书本
手指
1、有力的存在肯定就有一个施力物体和 一个受力物体。
2、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 时也是施力物体。
练一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石头完好无损,说 明石头对鸡蛋有作用,鸡蛋对石头无作用
B.只有能运动的物体才会施力,静止的物体只 能受到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 物体
D.“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 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 也是存在的
(3)矢量性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问题五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也不一样。
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如果方向与运
3、性质:
(1)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 必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想 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 一 有力的作用吗? 想
做 体会一下:孤掌难鸣
一 做
“孤掌难鸣”即一个巴掌拍不响。 说感明受了一力下的:作用用手指是推相书互本的,,手不指存有在什么
只感有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的
D. 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有可能存在
E.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 直接接触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
2.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只有在地面上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 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 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 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知2、识作链用接效:果
符号是N。
1使、物力体的的大运小动用状什态么发来生测变量化的? 2什使么、物?在体国发际生单形位变制中,力的单位是
问题三
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你能举例说明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 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吗?
问题四
你是如何理解“力是物体与物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在线段上沿力的方向加上箭头。
练一练: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50N的书所受的重力。
2、小孩以东偏北30°的方向拉小车用的200N的 拉力。
力的示意图
粗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只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表示物体在 这个方向上受力。
在上题中,小车受到200N的拉力的作用。 其力的示意图如下:
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
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问题九
如何确定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实验
此方法的原理是 什么?
二力平衡时, 绳子拉力与重力处 在同一直线上,重 心必然在这条直线 上。
学以致用
采用背跃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身体
说 腰部跃过横杆瞬间,其总体重心略 一 低于横杆高度。故采用背跃式跳时, 说 运动员重心升高量较小,容易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