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的家风故事演讲

教师我的家风故事演讲
教师我的家风故事演讲

教师我的家风故事演讲

无论是诗文中教子的古训,还是“孟母三迁”、“岳母刻字”的身体力行,无不向后人昭示着:好的家风是一盏明灯,照耀着游子前行的道路;好的家风是一把火炬,传承着家族的火种;好的家风是一艘大船,于无形中载着家族抵达平安的彼岸;好的家风更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一种传承,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我们伟大的中华名族,向来注重家教家风,自西汉时期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时至今日仍需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说起我的家风,则深受我的母亲影响。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的她经常告诫我: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要抵得住诱惑,撑得起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以廉洁为镜。古往今来有多少贪官污吏,遭受千夫所指,遗臭万年;又有多少清官廉吏,得到万民崇敬,千古流芳。

江南第一清官张伯行曾说:“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明朝清官于谦的那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将他为官做人之道刻画得淋漓尽致。时间证明,无论

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呼唤廉洁的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不正是这些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们用他们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追逐着教书育人廉洁奉公的伟大理想吗?

有一位乡村女教师,从X元每一个月的民办教师做起,一直到退休的那一天,X年,X个日日夜夜,不知有多少次,为学生留校补习,又不知有多少次披星戴月进行家访。可她从没想过去收什么补课费,更没想过要去收家长们的钱物。退休的那一天,当她胸前佩戴着光荣花的时候,我们看见了她眼中晶莹的泪花,她舍不得奉献了一生的三尺讲台,舍不得她爱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

正是因为这份舍不得,她多次拒绝回城丈夫帮她调动工作的提议,带着两个孩子与丈夫两地分居X多年。一辈子,住在不到X平米的学校单身宿舍中,清廉了一生,奉献了一生。她就是我的妈妈,从小我就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我家的家风——廉洁。

其生正,不令而行;其生不正,虽令不行。如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竞相模仿或牢记心田的。因此,我常会在日常的一些小事中让学生体会到大道理:教室里有垃圾我会自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