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合集下载

泰山资料简介500字

泰山资料简介500字

泰山资料简介500字第一章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15′30″,东经117°05′40″,属于泰安市。

泰山南依江河,北临胶东平原,地势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总面积426.6平方千米。

第二章泰山的历史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四大文化圣地之一。

自古以来,泰山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被誉为“天下第一山”。

在历史上,泰山曾是古代帝王登基祭祀的圣地,被尊为“帝王之山”。

相传黄帝曾在此炼丹,尧、舜、禹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此祭祀。

同时泰山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在这里曾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活动,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带。

第三章泰山的自然景观泰山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山峰高耸,云雾缭绕。

泰山山势雄伟磅礴,气势磅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地方。

泰山山脉纵横交错,峰峦叠嶂,悬崖峭壁、峡谷幽深、瀑布飞洒、溪流潺潺,形成了壮美的自然景观。

其中,南天门、玉皇顶、日观峰、仙人桥、十八盘等景点是泰山最为著名的景点。

第四章泰山的文化景观泰山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景观。

泰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遗址众多,主要包括大汉青龙观、唐代红门宫、明代天街、泰山石经等等。

同时,泰山也是一个众多文化名人的聚集地,如孔子、李清照、苏轼、辛弃疾、李白、白居易等等,他们曾经在泰山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第五章泰山的旅游资源泰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游览。

泰山旅游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是一个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绝佳选择。

同时,泰山周边也有着许多热门景点,如泰安市中心广场、岱庙、岱宗、天柱峰、岚山、崂山等等,游客可以在此畅游一番,领略山东的文化风情。

第六章总结泰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名山之一,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泰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都非常壮观,是一个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绝佳选择。

希望大家有机会来泰山一游,领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关于泰山的资料

关于泰山的资料

关于泰山的资料关于泰山的资料一、泰山的地理信息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经117°00′~117°09′,北纬35°16′~35°26′。

是五岳之首,属于太行山脉的余脉,由岱庙、南天门、魁星楼、玉皇顶四大部分组成,总面积426平方公里。

二、泰山的历史沿革据典籍记载,夏朝时期,太庙就设在泰山山麓。

周朝时期,老子曾在泰山讲学;秦始皇曾来泰山亲祭。

自汉以后,泰山逐渐成为天子祭祀神功的场所。

三、泰山的文化底蕴泰山曾被誉为“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

在中国文化底蕴中,泰山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历来享有“五岳之首”的美称,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自古以来,泰山就是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最丰富的山岳之一,万千游人魂牵梦绕。

四、泰山的自然环境泰山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峰峦起伏,群峰环绕,石壁叠嶂,林木茂盛,气势雄伟。

古时候人们称之为“泰阿山”,因为它地处中央,气势宏伟,遥望天空,可谓得天独厚。

五、泰山的旅游资源泰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每年到这里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泰山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被称为“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最丰富的山岳之一”,是中国文化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岱庙、南天门、魁星楼,还是玉皇顶,都有着诸多的精彩之处。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泰山的独特魅力。

六、结语泰山是中华民族五岳之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伟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我们应该爱护泰山这一神圣的山岳,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泰山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象征。

深入探访山东泰山的雄伟

深入探访山东泰山的雄伟

深入探访山东泰山的雄伟山东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这座雄伟的山峰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仅仅登山游览还不能完全了解泰山的雄伟和魅力。

因此,本文将带领您更深入地探访山东泰山,并感受其独特的磅礴气势。

首先,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其更加雄伟。

泰山自古就是中华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象征,被冠以“五岳独尊”的封号。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都在这里尽展才华。

例如,在泰山上曾修建有孔庙,用以纪念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孔子。

每年,无数的学子和游客都会前来这里朝拜和学习。

此外,泰山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景点,如王母池、碧霞洞等,这些地方都见证了泰山的辉煌历史。

其次,泰山雄伟的地理地貌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泰山位于济南市的南部,是山东省最高峰,峰顶海拔1545米。

山势陡峭,蜿蜒曲折的山路蜿蜒而上,层峦叠嶂的山峰犹如巍峨的守护者。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站在泰山的山巅,可以俯瞰整个山脉的壮丽景色。

而登临泰山的过程,则是一段心灵与身体的双重洗礼。

爬山的过程中,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山林的湿润和植被的清新,更是赋予人们无限的力量和勇气。

泰山上的名胜古迹也是探访泰山的亮点之一。

著名的景点有“天街登泰山”、“二十四孝文化园”、“十八盘”等。

其中,“天街登泰山”是登山的主要道路,蜿蜒曲折,沿途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

行走在古老的山路上,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

而“二十四孝文化园”则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并以故事的形式将孝道传承下去。

“十八盘”是一段较为陡峭的山路,需要下蹲着爬行,挑战着人们的身体极限。

这些名胜古迹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旅游的乐趣,更让人们了解了泰山的历史和文化。

另外,泰山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泰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重要的自然遗产,也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地质景观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自然公园。

保护区内有丰富的植被,各种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此外,保护区还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如山羊、獾、猴子等。

山东泰山五岳之首帝王之山

山东泰山五岳之首帝王之山

山东泰山五岳之首帝王之山泰山,又称为“帝王之山”,是我国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

作为中国道家文化的圣山之一,泰山以其雄伟壮丽的山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泰山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介绍这座令人敬畏的山峰。

一、地理特征泰山位于华东地区,东经117°08′,北纬36°16′。

它是一座单体山,由五个主峰组成,分别是玉皇顶、中岳顶、南天门、北天门和凤凰山。

其中,玉皇顶海拔1,532.7米,是泰山的最高峰,也是整个中华大地最早被登顶的高峰之一。

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形态使得它成为万里山河的中心,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朝圣者前来一睹其风采。

二、历史沿革泰山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名山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朝晚期,泰山就成为古人礼神祭天的场所。

在秦、汉时期,泰山逐渐发展成为皇帝登临的圣地。

在隋唐时期,泰山成为佛教中的重要道场和文化交流中心。

自古以来,泰山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写作题材,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传世的诗词。

三、文化价值泰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作为我国古代帝王登临之地,泰山具有浓厚的封建帝王文化氛围。

在泰山顶端的玉皇顶,可以看到曾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古代观音阁,以及“华表”、“玉皇殿”等历史建筑物,这些都是泰山文化的重要遗产。

此外,泰山还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融入了华夏文明的哲学思想。

泰山的道教建筑群和影响深远的道家文化,为该山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四、旅游景点泰山以其壮丽的山势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

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其中,登顶泰山是许多人向往的梦想之一。

登山过程中,可以观赏到陡峭的天街、焕然一新的莲花峰、望楼水库等美景。

除此之外,泰山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十八盘、仙人庙、天柱峡等,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五、保护与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泰山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泰山上的风月无边简写

泰山上的风月无边简写

泰山上的风月无边简写
摘要:
1.泰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泰山上的风景名胜
3.泰山的风月无边传说
4.泰山的旅游价值和意义
正文:
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泰山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地方。

这里拥有丰富的风景名胜,如日出、云海、泰山石刻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泰山上的风月无边传说,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泰山美景的赞美。

相传,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泰山之巅观赏月色,被泰山的壮美景色所折服,写下了“泰山高,风月无边”的诗句。

从此,泰山上的风月无边成为了泰山的代表性景观之一,令人神往。

泰山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拥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泰山游览,领略泰山的壮美景色。

对于游客来说,泰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总的来说,泰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具有举世闻名的地位。

泰山上的风月无边,不仅是泰山美景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泰山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泰山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泰山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和精神家园。

它不仅是一座壮丽的山脉,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圣山。

一、历史文化: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泰山地区繁衍生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泰山曾是各个朝代的帝王祭祀之地,被尊奉为“帝王之庙”。

自商代开始,每当有新的君主继位,都会到泰山祭拜,以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对社稷的祈祷。

泰山作为一座文化名山,不仅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与描写,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岳独尊”的观念。

在中国古代,泰山与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并列为五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象征,被尊称为“五岳独尊”。

泰山的独尊地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泰山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景点,如玉皇顶、十八盘、南天门等,这些景点都体现了泰山独特的文化魅力。

泰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不仅因为它的高峻壮丽,更因为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二、传说故事:泰山作为一座圣山,自古以来就有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丰富了泰山的文化内涵,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信仰。

1. 盘古开天:相传在太古时代,泰山原本是一片混沌的世界,后来盘古开天辟地,将天地分开,泰山由此而生。

这个故事讲述了泰山的起源,象征着宇宙创生的神秘力量。

2. 大禹治水:传说大禹是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他在泰山一带治理洪水,平定了洪水之患,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

3. 文昌塔传说:相传在泰山的南麓有一座文昌塔,这座塔供奉着文昌帝君,被认为是文化和学问的守护神。

传说求学者只要来到文昌塔前虔诚祈祷,就能获得智慧和成功。

这个传说体现了中国人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

4. 孔子登泰山: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他多次登上泰山并留下了许多有关泰山的经典言论和思想。

泰山的意思解释

泰山的意思解释

泰山的意思解释
泰山,是指中国山东省的一座著名山峰,也是五岳之一,位于泰安市
境内,高约1545米,被誉为中国的五大名山之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
化底蕴和自然景观。

1. 地理位置
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属于泰安市,东经117°06'-117°18',北纬36°11'-36°24',总面积426.5平方公里,由大老山、中老山、小老山三
座山峰组成。

泰山地势高峻,气势磅礴,周围环绕群山,旖旎美景令
人神往。

2. 历史文化
泰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自春秋
时期开始,就有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登泰山谒玄妙,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书法、绘画作品;同时,泰山也是中国五岳宗教信仰中心之一,曾经
是帝王封禅的场所,历代都有不少的宗教活动和建筑遗迹。

3. 自然景观
泰山以峻峭的山峰景观和壮观的日出、云海景色著称,同时还有丰富
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如松柏、杜鹃花等珍贵植物,以及猴子、游翔等动物生物。

登上泰山,可以欣赏到壮观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4. 旅游资源
泰山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泰山景区内设施齐全,包括停车场、餐厅、宾馆、购物场所等,游客可以很方便地享受到一切舒适的生活和旅游设施。

5. 人文精神
泰山以其奇峰伟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所瞩目,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充满力量的精神。

泰山的" 千古绝唱,万世流芳"的人文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国家、为民族、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的泰安市,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

自古以来,泰山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这里既有陡峭的山峰和奇特的岩石,也有众多的文化遗迹和历史传承。

本文将详细介绍泰山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泰山的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泰山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而从公元前219年开始,泰山作为皇家祭祀之地成为了中国帝王的圣地。

每个朝代的帝王都会亲自前往泰山祭祀,以祈求国家安宁和吉祥。

泰山的祭祀活动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山的文化传承主要表现在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上。

首先是泰山的建筑群,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泰山的主要建筑有东岳大殿、后山总舫、岱庙、天街、八门五道等。

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建筑艺术,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皇帝的统治理念和祭祀仪式。

其次,泰山还有众多的碑刻和铭文,记录了历代人士对泰山的赞美和膜拜之情。

其中最著名的是“泰山之固”、“五岳之长”等碑刻,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刻字技艺而蜚声中外。

此外,泰山还有丰富的文学作品与传说故事。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到泰山寻找灵感和修身养性。

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和帖画作品。

同时,泰山也是众多中国传说故事的发源地,如伏羲女娲炼石补天、荷花仙子与玉皇大帝等故事,为泰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泰山的文化传承也体现在宗教信仰方面。

作为道教和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泰山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修行者。

在泰山上有众多的道观、庵堂和寺庙,如孔庙、观音阁等。

这些宗教建筑不仅是信仰凭借,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启迪和影响。

泰山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也为世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起来,泰山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丰富多样,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有浩瀚的宗教信仰。

这些传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也为我们走向未来提供了前行的动力和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令狐采学摘要:五岳之首的泰山,庄严神圣,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历代皇帝多以封禅泰山为最高荣誉。

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的神圣载体。

关键词:泰山历史文化遗产价值1 泰山的人文历史底蕴泰山,东望黄海,西襟黄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济南,以拔地能天之势峙于中国东方,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可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融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世界名山。

泰山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

根据近现代考古发掘证明,泰山周围自远古时是繁衍的中心地带之一。

沂源奥陶纪石灰岩洞穴遗址内,有旧石器晚期的少女臼齿其特征较北京猿人进步,故称“智人牙齿”。

泰山南麓大汶口遗址和北麓的龙山城子崖遗址均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研究母系氏族社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和产生、国家的兴起、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百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相当于炎黄时期,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则相当于尧舜禹时期。

我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有伏羲、黄帝、舜、颛顼等4人出生于泰山周围,7个建都于泰山周围,所以王国维说:“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

大之虚在陈(今河南淮阳),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今河南偃师)。

”自伏羲至炎帝、黄帝、颛顼等华族均发祥于泰山。

黄帝生于曲阜燕北的寿丘,活动于泰山周围,《韩非子•十过篇》载,黄帝曾令鬼神于泰山之上。

《黄帝玄女战法》说,黄帝曾于泰山之上接受女兵法;黄帝战胜蚩尤后曾为“泰山之稽”。

近几年对城子崖遗址的继续发掘与研究,验证了部分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

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和夏商周上古三代城址的发掘,证实了《吴越春秋》所载尧舜时期的”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是比较可靠的。

东夷人高大无比善射弓、后异射日、蚩尤首先将铜兵器用于战争、少昊之子把弓用于战争传说,均在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中得到了证实。

因此,泰山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三皇五帝活动的结果。

夏商周时期,禹的祖先是黄帝和颛顼,泰山东侧的蒙山,又名东泰山,是夏族的发祥地,一直被三代祭祀。

商代的“相土之东都”建在泰山脚下。

周天子封长子伯禽于泰山之阳建立了鲁国,封贵戚姜太公到泰山之阴建立了齐国。

春秋战国时,齐桓公在泰山会盟诸侯,一匡天下;沿泰山分水岭建千里长城以为防线。

泰山,由于地处祖国东方,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按五行属木,四时属春,五常为仁,八卦为震,星宿为苍龙,所以泰山被古人视为紫气之源,吉祥之地,神灵之宅,万物发育之所,成为天的象征,神的化身。

于是凡是所谓“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授命”之恩,便要到接近天庭的泰山之巅积土筑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而后再到泰山前接近地祗的梁父、社首、蒿里、云云等小丘设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恩厚以热能地,这就是历代帝王狂热追求的泰山封禅大典。

一代帝王如能登封泰山,即被子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标志,皇帝本人俨然也成了“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了。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引《管子•封禅篇》:“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

”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记述:“百王太平,升封泰山。

泰山之上,封(夯土台基)可见者七十有二,纷纶漂灭者不可胜数。

”古籍载,黄帝狩泰山时,大象驾辕,六龙拉四,尤在前开路,虎狼在后护卫,群鬼列侍保驾,从神簇拥陪行,风伯扫除,雨师洒道,蟒蛇伏地凤凰覆其上。

《封禅书》又开车,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颛顼、帝喾、尧、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会稽(即今蒙山),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社首。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图象文字,唐兰先生释为“炅”,上为日,中为火,下部是山。

就明五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在泰山烧柴祭日,后来发展为封禅大典,成为大统一、大融洽合、大团结的象征。

关于封禅活动真正有据可查的始于《史记》,它较全面而翔实地记载了秦汉封禅。

秦始皇、秦二世、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清乾隆等接踵登封告祭,刻石纪功。

其中汉武帝8次东巡登封,乾隆帝11次朝拜泰山。

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其统治,而泰山又因封禅告祭被抬到与天帝相齐的神圣高度。

所以郭沫若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说:“所谓东方主生,帝出乎震,于是泰山便威灵赫赫了。

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也就是向泰山朝拜。

比帝王还要高一等,因而也不敢藐视泰山了。

”他们为宏扬“君权神授”,便大兴土木,刻石纪功,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遗物。

泰山宗教源远流长,土生土长的泰山神祗与全国性的道教和世界性的佛教共荣共存,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进一步充实了大统一、大融合、大团结的泰山精神。

佛教于公元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

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

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宝寺、普照寺等。

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

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

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

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公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响最大。

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

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

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

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2 泰山的人文美学底蕴对泰山的审美,历史上曾经历过“自然崇拜”,“比德”和“畅神”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和科学的结合是必然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杨辛教授曾多次考察泰山,著有《泰山美学考察》,开创了泰山现代美学的研究,对泰山美学考察、总结构成泰山主要自然特征”雄伟“的诸因素和历史文化对泰山自然的整体艺术构思及多方成的渗透影响,使美的感受不断推向高峰。

在风景欣赏中结合智势。

杨辛的泰山诗:“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呐风云。

海天为怀,华夏之魂。

”是对泰山美学的高度概括。

泰山历经几千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中国山岳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

渗透着区域综合性的人文景观。

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泰山风景美的特点。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

泰山的美学从事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和自然与人文融合而成的山体高大及表形的的雄伟。

其自然因素首先是主峰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平原和丘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具有通天拔地之势。

尤其是南坡,景观更为雄壮:山东省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层层叠起,群峰拱岱,形成“一鉴众山小”的高旷气势。

其次,泰山山脉绵亘200多公里,基础宽大,形体集中,使人产生安稳感和厚重感,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就是上述自然特征在人们心理上的反应。

泰山的人文景观美,是反映一切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相融合的人为因素。

人文景观主要包犄建筑物、构筑物、石刻及道路等,其创作是根据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宗教告示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其布局重点是从祭地的社首山(即今蒿里山东侧,建国后因凿石而毁)至告天的玉皇顶,约在10公里的登山盘道两侧,把整个泰山作为完整的自然空问,进行了整体构思。

在这条景观带上大体分为三重空间:一是以泰安城为中心的人间闹市;二是以城西南过奈河桥至蒿里山为阴曹地府;三是以城北岱宗坊为起点,沿长达5800多级的天梯盘道直至岱顶天庭仙界。

泰山与泰安城是山城一体,泰安城是因帝王封禅和黎民百姓朝山进香及游览观光发展而成。

岱庙是泰安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轴线从城区南门开始,经通天街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天梯相接,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的序列上形成一体,从空间序列看,是按登封活动的程序资助第展开,贯穿着一促由人境到仙界的过渡阶段;痤地形上看,是由缓坡、斜坡直至陡坡,人们由低到高。

步步登上天庭;从建筑规模上看,是由严整到自由,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异;从意境上看,是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苍穹,渐入佳境;再通过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的漫长盘道为连接,形成了一条极为壮观的封禅祭礼序列景观。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巧妙地借用自然地势,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

其一,在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断层陡峭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游人沿中溪而上,人在谷中而行,属于封闭型自然景观,渐至岱顶才豁然开朗;对祭天活动来说,前奏长,对比强烈,造成步步登高、引人入胜和扣人心弦的心理状态。

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设计上,既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又有登山转折处的导向性建筑;即有临溪而建的赏罚分明景建筑。

也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同时,还有耸立于岱麓和岱顶的金碧辉煌的祭祀建筑群。

其三,从建筑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为单元的群体组合上,都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建的特点。

另外,有一些寺庙和书院,建于深山密林之中或青峦秀水之间。

这些建筑因功能不同,对环境的选择也不同,不同的环境对建筑造型的要求也不不一样,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以耱默契。

如岱顶南天门的位置选择和建筑形象的创作上,则是人工借自然之势,自然又凭人工之力的杰作。

泰山西北麓的娄敬洞山,是人工借助岩洞洞口的险要之势,筑室为老君堂、三清殿、仙姑庙等,使寺庙悬挂于半山云雾之中,主自然岩洞有了生机。

泰山古建筑的造型艺术,不仅在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浑为一体,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大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

泰山碑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珍品,是天然的书法展览。

它们都是因事而立,因地而书,因景而刻,因石而制,赙景交融,点缀风眩。

其文字,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言,也有黔黎之说。

其形式,既有龟趺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

其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手笔,也有石工之书。

真乃瑰丽多姿,琳琅满目,把泰山妆扮得更加庄严典雅。

3 结束语:泰山这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其雄伟瑰丽屹立于东方之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