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10分)1.改写句子,使其含有比喻。
原句: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改写后:他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
2.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原句:这个问题很简单。
改写后:这个问题难道不简单吗?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动语态。
原句:我妈妈做了一顿美味的晚餐。
改写后:一顿美味的晚餐被我妈妈做了。
1.春节的老规矩是在腊月初熏就开始了。
2.XXX还没有资格看羊,所以他无法反抗妈妈的命令。
3.这是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节日俗1.春城无处不飞花,节日是春节,俗是放烟花、观赏花灯。
2.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是中秋节,俗是赏月、吃月饼。
1.“迢迢牵牛星”描写的是七夕节。
2.《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的诗句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上联:端午品粽祭,下联:中秋XXX舞。
2.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祝您身体健康,岁岁平安,阖家幸福!1.文段第1句话和后面儿句话是因果关系。
2.A.视觉: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B.听觉:鞭炮声日夜不绝。
C.嗅觉: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3.“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体现了人们在春节期间的喜庆和热闹气氛。
1.故乡的元宵是安静的,没有其他地方的热闹。
2.没有赌钱的人和骰子,元宵是静静的。
3.有吹糖人和捏面人,还有XXX、老鼠等形象。
4.老渔翁的蓑衣是用夏枯草做的,元宵节没有其他地方的花担子、茶担子等。
到天坛看人抖空竹,拉得很响,空竹发出的声音像牛叫一样。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有个老妈妈鞋底上有牛屎,已经干了。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才算,因为要点灯。
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
正日子是十五。
各家的灯都点起来了。
大妈的屋里有四盏玻璃方灯,二妈的屋里有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和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的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
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街上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都很大。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园测试卷》(附答案)一、基础训练营(43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分)凝然(níng yí)汲水(xījí)刹那间(shàchà)尽管(jǐn jìn)转化(zhuǎn zhuàn)晃动(huàng huǎng)2.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9分)(1)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了。
(2) XX工业园心木的yāng miáo()有时mò mínɡ í miào()地kū wěi()了。
(3)人都是chì luǒ luǒ()地来到这个世界。
(4)树木经过yī fān()duàn liàn()后,变得那么yōu yǎ()自在,显示出bó bó shēng jī()。
3.补充词语,再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10分)不知所() 语重心()目不转()()无虚席养()处优惊心动()(1)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3)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4)形容注意力集中。
()4.给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6分)(1)孰为汝多知乎?A.谁说你知识渊博呢?()B.为什么你知道得多呢?()(2)使弈秋诲二人弈。
A.让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
()B.让弈秋和两人下棋。
()(3)孔子不能决也。
A.孔子的态度不坚决。
()B.孔子也不能是怎么回事。
()5.按要求写句子。
(12分)(1)太阳向人们挥挥手,走到西山后面了。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翡翠(fěi)榛子(zhēn)蜜饯(jiàn)掺和(cān)B.骡马(luó)娴熟(xián)唾沫(tuò)肿胀(zhǒng)C.皎洁(jiǎo)机杼(zhù)正月(zhèng)獠牙(liáo)D.演绎(yì)吞噬(shì)脱缰(jiǎng)响彻(qiè)二、读句子,写词语。
(6分)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回当地的特产。
他送给奶奶澳洲枣(áo zhōu),用的和田大枣,送给爷爷吃椒子(jiāo zi)用的山西陈醋(chén cù),送给表弟河北迁西的板栗(bǎn lì),送给外婆四川泸州的竹块(zhú XXX),还给我和妹妹带回农家纸糊的风筝(fēng zhēng)……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填序号)(3分)素:①白皙的。
②本来的。
③平素,向来。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3)2.纤纤擢素手,XXX弄机杼。
(1)3.我们要做一名有素质的公民。
(2)四、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10分)灯结()()()不同()堂大()万象()()()心()欲能()善()1.在新春来临之际,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装点,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2.少数民族的姑娘们服饰华丽,饮食风俗虽然与我们不同,但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却紧紧相连。
五、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世界上有一些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座号:一、读拼音,写词语〔共6 分〕kū qìqī xīxiān xìwūyāzhū hóu piān zhānɡ二、单项选择题〔共6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野马脱缰〔jiāng〕吞噬〔shì〕琼浆(qóng) 青面獠牙〔liáo〕B.优哉游哉〔zāi〕招徕〔lái〕随心所欲〔yù〕毫无倦意〔juàn〕C.哄堂大笑〔hōng〕完毕〔hù〕行善积德〔jī〕雪域高原〔yù〕D.响彻原野〔chè〕婀娜〔nuó〕赞美不已〔yǐ〕一鼓一钹〔bá〕2.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言行不全都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敬重的民族是很难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C.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不睡觉,都要守岁。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和心情了。
3.以下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小林不约而同地反对我的意见。
B.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D. 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聚饭。
三、写出下面习俗的寓意。
〔共3分〕(1)过年吃鱼寓意:。
(2)门上贴倒“福”寓意:。
(3)中秋节赏月寓意:。
四、古诗名句填空,并品析句子。
〔共20 分〕(1)日暮汉宫传蜡烛,。
(2),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3),冷露无声湿桂花。
(4)百川东到海,?(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描写了。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写,表达了。
五、口语交际〔共5分〕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美食,简洁地说一说,与大家共享。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范文)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总分:100时间:90分钟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通xiāo( ) 深hè( )色áo zhōu( ) 甜nì( ) 蜜jiàn( ) tūn shì( ) gōu lóu( ) 鼓bó( ) shī chuán shēn shòu( ) yōu zāi yóu zāi( )2.按要求补全成语。
(6分)(1)补全成语,认识成语中的“劳动模范”。
精卫________ 愚公________ 夸父________ 女娲________(2)补全成语,认识成语中的“超级学霸”。
_____鸡起_____ _____门立_____ 手不______ _______忘食(3)补全成语,结识成语中的反义词。
开________辟________ 舍________逐________无________有________ 声________击________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8分)(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上面句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相同。
(2)表示获得第一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第1题中句子的写法用下面的三个词语写一句话。
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一筹莫展4.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4分)原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2)改为双重否定句:(3)改为反问句:(4)改为拟人句:5.照样子,写出下列习俗的寓意。
(4分)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字词。
北京的春节是美食节。
腊月初八,家家会áo( )既nóng chóu( )又tián nì( )的腊八粥。
临近正月, xiăo fàn( )们会在市场băi tănr( )卖zá bànr( )。
正月初一必须吃jiăo zi( ),吃的时候再就上被cù( )泡成翡翠色的腊八蒜,美味极了.2.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唾.沫(tù) 哽咽.(yè) 截.然不同(jié) 朝.露待日晞(zhāo)B.展览.(lăn) 汤匙.(shí) 哄.堂大笑(hōng) 纤纤擢.素手(zhuó)C.分.外(fèn) 栖.息(qī) 地广人稀.(xī) 札札弄机杼.(zhù)D.僧.人(sēng) 间.断(jiàn) 响彻.云霄(cèe) 皎皎河汉女(jiōo)(2)下列生宇的笔顺或笔画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盈”字的第二笔是“ㄋ”B.“章”的最后笔是“|”C.“粥”字共有十二画D.“蒸”字共有十三画(3)下列各组中字形、加点字词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日幕悬.灯结采(挂着) B.蜜践彩绘札札弄机杼..(梭子)C.拖延解释泣涕零.如雨(零散)D.燃放娴熟万象更.新(改变)(4)地坛庙会的盛景被誉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几乎每届庙会都能吸引游客百万人次。
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地坛庙会的场面,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鼓乐喧天B.富丽堂皇C.人头攒动D.悬灯结彩(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班会课上,同学们制定并讨论了《班级公约》。
B.《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的。
C.我们要养成边读书边思考,有疑问及时请教他人。
D.读了课文《藏戏》,我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基础训练营(3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正月(zhēnɡ)掺和(cān)翡翠(fěi)水浒传(hǔ)B.骡马(lǘ)似的(shì)藏戏(zànɡ)吞咽(yàn)C.搅和(huo) 汤匙(chí)嘟囔(nɑnɡ) 哄堂大笑(hōnɡ)2.读拼音,写词语。
(8分)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ā zhōu()。
除夕夜家家dēnɡ huǒ tōnɡ xiāo(),biān pào()声日夜不绝。
yuán dàn()这天,男人们午前到qīn qi()家、朋友家bài nián(),而小孩子最喜欢逛庙会,因为庙会上有sài jiào chē()和sài luò tuo()的。
3.选字组词。
(6分)水( ) ( )刑( )洁( )索搅( ) 陪( ) 凉( ) 牵( )元( ) ( )售云( ) ( )夜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5分)万( )( )新( )( )不同万不( )( )( )灯( )彩( )( )分文两( )三(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______,显出一派____________的气象。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5.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分)(1)过新年,小孩子( )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可以放鞭炮。
(2)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 )是深褐色,(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4)春节( )很快乐,( )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每空1分,共8分)rán fànɡtōnɡ xiāo bǐ cǐbǎi tān()()()()luò tuo hè sèjiǎo bàn wū yā()()()()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蜜饯.(zhàn)正.月(zhēnɡ)骡.马(luó)B.唾.沫(tuò)肿.胀(zhǒnɡ)搁.下(ɡé)C.札.札(zhá)机杼.(zhù)獠.牙(liáo)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蜡月一律彩绘沸腾B.小贩元宵鞭泡搅合C.浓稠粉碎浪漫解释3.下面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下面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盈门”。
D.建筑上有“云”的图案,寓意“风起云涌”。
5.下面和“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一句写法不同的一项是()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天一擦黑,鞭炮就迫不及待地挤上来凑热闹。
C.在这些粗壮的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6.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比如安徽的()、河南的()、浙江的()、四川的()都非常有名。
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豫剧黄梅戏越剧川剧B.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C.黄梅戏越剧豫剧川剧D.黄梅戏豫剧越剧川剧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同的节日吟诵不同的诗句。
寒食节时我们会吟诵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七夕节人们会吟诵《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时会吟诵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中秋节我们会吟诵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本文档,请点击下载@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
加油!
一、精挑细选。
(16分)
1.下列词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挪移(nuó yí) 蒸融(zhēng nóng) 考验(kǎo liàn) 锻炼(duàn liàn)
B. 游思(yóu si) 转化(zhuàn huà) 优雅(yōu yǎ) 幸而(xìng ér)
C. 插秧(chā yāng) 赤裸裸(chì luǒ luǒ) 基业(jī yè) 枯萎(kū wěi)
2.下列字词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哲理幅度坚难座无虚席
B. 喧哗冒险堂皇狂风暴雨
C. 英俊附庸薄弱养尊处优
D. 机敏附和精羡惊心动魄
3.下列字母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的是()
A. a c j k i
B. j k n m l
C. o p t x z
D. u v x w y
4. 挑选每组中一个不同结构的字写在后面括号里。
A. 闷闪国同()
B. 嘿嗨携情()
C. 过厌句击()
D. 要表早再()
5.语文大厦由文字砖块构成,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澄澄亮晶晶甜津津美滋滋(形容词)
B. 苍穹稻田推敲云烟(名词)
C.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梁山的军师——无(吴)用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芝麻开花——节节高(歇后语)二、日积月累。
(8分)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一鼓作气,,。
《左传》
,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种树者培其根,。
《》
操千曲而后晓声,。
《》
三、先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一句。
(9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
3.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挑起摇摆舞来。
()
四、口语交际。
(5分)
根据“顶碗少年”这个故事,合理想象,写出人物之间的对话。
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观众中有人在喝倒彩,顶碗少年有些手足无措。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少年面前,低声对他说:
顶碗少年终于重拾信心,出色地完成了第三次顶碗。
五、课内阅读。
(10分)
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会锻炼出一颗。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努力生长。
1.按课文内容填空。
(3分)
2.选段中划线的“不确定”,第一个“不确定”是指,第二个“不确定”是指。
(4分)
3.种树人的一番话,各人听了会有不同的体会,请联系生活谈一谈。
(3分)
六、课外阅读。
(22分)
老人让我长跪不起
我三天前乘火车来省城打工,买完票还有200多块钱。
可是没出省城火车站,我放钱的口袋却空了。
我眼前一黑,把扒手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路人却只向我投来嫌恶的目光。
那三天我露宿街头,没吃任何东西,两腿发软,两眼发昏。
我想,别人被砍头之前都能吃顿饱饭,饿死打死都是死,说不定还能有条生路。
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去偷。
我走进一个私营小超市。
店里只有一个老头在低头算账。
小超市没有人,我装作买东西,不是瞥那老头一眼,老头并不抬头。
突然,我的肚子叫了起来,这声音很刺耳,尤其是在这么小的店里,这么安静的环境下,我发誓那个老头肯定听见了那个古怪的声音。
可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我走到里面的一排货架前,伸出了颤抖的手,咬牙拎起三袋方便面,转头就往门口走去。
突然,老头叫住我。
那声音很沙哑,但并不严厉。
我像没上油的机器,僵硬地转过身去,甚至听得见浑身的关节咯吱咯吱作响。
年轻人没看到想买的东西啊老头抬眼看我很和善嗯哦
老头温和地笑了一下摆了摆手
我慌忙地走出店门口,才走两步,便发疯一样地跑了起来。
在一个无人的角落,我开始胡乱地撕开方便面的包装,突然歇斯底里,泪流满面,泪水留在面饼上,在那繁华高楼的阴影之下。
第二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月底时,手里有了650元工钱。
当天晚上,我换了身干净衣服,决定去那个小店,把钱放到货架上,上次我偷东西的地方。
当我拿起两袋方便面,把钱放上去时,一个声音从后面响起:“年轻人,别放了。
”老人出现在了货架旁,温和地笑着。
“那天我知道你肯定是饿了几天了,我小时候也挨过饿,那种感觉会叫人发疯的。
”老人顿了顿,“今天你能来,说明我没有看错你,你知道欠下的东西要去补,这就对啦!”老人爽朗地笑起来。
我再也抑制不住,哭了起来,长跪不起。
1.看拼音,填上合适的汉字。
(8分)
lì()史()声勉()()害huò()架闯()()达()者
2.请给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2分)
嫌恶:
歇斯底里:
4.文中“我”的钱包不是给扒手偷去了吗,“我”为什么还去偷东西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3分)
5.那位老人知道“我”偷了东西吗?为什么他不揭穿“我”呢?(3分)
6.如果“我”不识字,请你代“我”写几句感谢老人的话。
(3分)
七、作文。
(30分)
题目:想起这件事我就(难过、自豪、后悔、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