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区域特征名师优质课教案优秀
《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学设计(河南省县级优课)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及河流等。
(重点)2.结合地图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成因。
(难点)
3.了解西北地区主要生产方式、灌溉农业区和牧区分布。
(重点)
4.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图片导入新课
二、新授
阅读教材P70——P75结合图片探讨以下问题
《一》导学:
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主要的省级行政区
地形地势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西北地区草原与牧场的分布及主要优良畜种
《二》导议
1河流特点及其农业分布规律
2自东向西自然景观有何差异及成因
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与治理
《三》展示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老师做出评价。
《四》精讲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很少,所以气候干旱。
(海陆、地形因素)
三、教师小结
四、检测
五、布置作业
做《学习检测》相关习题。
《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青藏地区区域特征》教学课例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二、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包括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
自然环境特征是围绕“高寒”展开的,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又是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关键。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经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引导学生自主读图分析,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引导学生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同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读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过程与方法(1)分析说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2)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3)举例说明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尊重自然的理念(2)树立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注重环境保护的观念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农作物及主要农业区2、难点:(1)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2)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印象青藏老师收到一份邀请函,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点击链接,展示青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背景《青藏高原》)设问:这是哪一地区?生:青藏地区师:没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青藏地区。
(最新)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有序数对》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有序数对》省优质课⼀等奖教案《7.1.1 有序数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以⾃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独⽴⾃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周围世界和⽣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提供充分⾃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种教学形式。
学⽣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主学习、深⼊探究并进⾏⼩组合作交流,以⾃我获取,⾃我求证的⽅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
从⽽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标与情感⽬标要求的⼀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的掌握;情感⽬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课程设计:教学⽅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启发者,教师要启发引导学⽣⾃主学习,结合教学⽬标,针对我校学⽣的知识⽔平、认知情况,借助多媒体课件、⽩板软件提⾼学⽣学习兴趣,利⽤教材插图引导学⽣发现问题、具体解决,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求知欲望,有效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法,提⾼课堂教学效益。
学⽣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可能多的给学⽣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体会有序数对知识的产⽣过程,学会学习。
⾸先学⽣观察、分析后提出问题,之后学⽣通过个⼈思考和⼩组间的交流协作进⾏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从中领悟知识的产⽣,归纳规律。
教材分析有序数对是新⼈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直⾓坐标系》第⼀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全章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平⾯直⾓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的基础。
学⽣在实际⽣活中⽤“数对”表⽰点或事物的位置有⼀定的基础只是谈到“有序”有些陌⽣。
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让学⽣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具。
教学⽬标【知识与能⼒⽬标】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过程与⽅法⽬标】1.能⽤有序数对表⽰实际⽣活中物体的位置。
第七章第一节区域特征名师优质公开课课优秀PPT课件

新课学习
讨论下列问题。
1.说一说,贵州省发展旅游业有什么优势条件。 2.议一议,怎样治理水土流失,搞好贵州省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贵州丹寨县高要苗寨梯田
贵州荔波县茂兰自然保护区
新课学习
A.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D.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6.与北方地区相比,
A 光照
B 水分
C 热量
D 地形
板书设计
• 一自然环境概况 • 1.位置与范围 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
秦岭 淮河
东 海
南 海
南方地区范围:
1.在上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 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
原,台湾岛和海南岛
2.在上图中找出长江,珠江,澜沧江,说出它们流经的 省级行政区域及注入的海洋.
新课学习
四大地形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 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 徽、江西、江苏、上海,注入东海
马尾松
你认识吗?
柑橘
荔枝
荔枝与香蕉、 菠萝、龙眼 一同号称 “南国四大 果品”。
香蕉
菠萝
龙眼
甘蔗
LOREM IPSUM DOLOR
• 南方地区物产富饶,经济繁荣,哪么它发展经济的区位优 势又如何呢?
新课学习
南方地区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延绵漫长,多优良港口; 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河连通海洋,使得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有利于 对外开。
南方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800毫米以上。 属于哪类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一节区域特征名师教案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范围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自然环境特征。
3、举例说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物产及分布。
4、了解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并读图说出工业的分布。
【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
2、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对比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课件
【教学过程】
2、引导学生读(下图)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3、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4、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台湾岛和海南岛。
5、找出长江、珠江、澜沧江,说说它们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及注入
材料二:合作探究
2、经济发达本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制造业发达,形成了多个工业区和工业带,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3、矿产、能源丰富
本区矿产资源种类很多,有色金属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铁矿资源储量虽不。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优质公开课课教案优秀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优质公开课课教案优秀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的主要地理差异和发展特点,以及南方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特点。
教材还通过“阅读”分别介绍“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上册内容,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中国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区域特征》这一课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阅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三、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2.理解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各自不同的自然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1.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
五、教学难点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诗朗诵柳永的《望海潮》,教师讲解:多情浪子柳永这首财情并茂的《望海潮》把江南繁荣、温婉的景象描绘得令人神往。
这些美丽的文字甚至引发了一场战争,统治者北方茫茫旷野的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读这首词后,周身热血沸腾,夺取江南这一人间天堂激发起来的勃勃野心不可扼制地张扬开来,他立即下令调集强悍的女真骑兵部队杀奔南方,并亲自担任这支浩浩荡荡的南征大军的统帅。
江南是否就等同于南方地区呢?(二)新课呈现1.明确教学目标。
2. (1)位置和范围【自主学习】1--读课本38-39页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区域特征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具有南方地区代表性特征的图片, 配以背景音乐《采茶舞曲》,据此判断,这儿 的风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个地理区域?关于 该地区,你们还知道哪些,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活动 1、学生观赏图片,形成对南方地区“山青水碧” 的初步直观印象。
设计意图图片配以轻音乐,给展示 图片情景导入2、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 谈对南方地区的了解,增 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耳目一 新的感受, 同时提升了 学生的审美 素养,激发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对 祖国大好河 山的热爱情 感。
衔接过渡【课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筒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C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及黄海、东海和南海,分析其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C (重点)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重点)3、运用图像资料,说出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及主要矿产和工业的分布。
4、运用图文资料,比较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
(重点、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 探究法、列表对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往昔之南方地区,古人曾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今日之南方地区,诸业兴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山清水碧、物产富饶的南方地区。
区域特征明确 目标 预习 展示第一,教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1、 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及黄海、东海和南海, 分析其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
2、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 运用图像资料,说出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及主要矿产和工业的分布。
一,学生读目标,形成目标任 务驱动。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区域特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区域特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区域特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及黄海、东海和南海;说出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说出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主要矿产和工业分布,南方地区不同地形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征。
2.能力目标:能学会运用各种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南方地区才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南方地区更加的热爱之情,也对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有个比较,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学情分析
1、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你喜爱南方还是北方的生活。
”及问卷调查。
由于学生生活区域的局限性,或者是好奇心,难以从地理层面说南方地理差异。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象。
2、地理差异的学习是在中国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知识,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因素造成的了南方的地理差异。
包括生活和生产的差异。
3、学生认知障碍点:区域特征的差异
3重点难点
1.南方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
2.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特点。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范围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自然环境特征。
3、举例说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物产及分布。
4、了解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并读图说出工业的分布。
【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
2、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对比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课件
【教学过程】
2、引导学生读(下图)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3、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4、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台湾岛和海南岛。
5、找出长江、珠江、澜沧江,说说它们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及注入
材料二:合作探究
2、经济发达本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制造业发达,形成了多个工业区和工业带,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3、矿产、能源丰富
本区矿产资源种类很多,有色金属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铁矿资源储量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