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6年浙江新高考英语题型解读—读后续写 含解析

2016年浙江新高考英语题型解读—读后续写 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已经公布.作为试点开始单位,2016年10月份开始的浙江省新高考英语科目考试题型有重大变化,其中英语写作分为两部分:第一节为应用文写作;第二节为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

应用文写作与往年的写作变化不是很大,已为广大师生所熟悉,但是第二节的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是一种新题型,之前考试中考生并未接触过。

为方便广大师生尽早熟悉这种题型,高效备考,特作以下解读。

一、2016年浙江新高考《考试说明》英语写作样题读后续写第二节:读后续写(满分25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A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Arthur when he was on the wayto workone day。

As he walked along Park Avenuenear the First NationalBank,he heard the sound of someone trying to start acar。

He triedagain and again but couldn't get the car moving. Arthur turnedandlooked inside at the face of a young man who looked worried。

Arthurstoppedand asked,“It looks like you've got a problem,” Arthursaid。

“I'm afraid so。

I'm in a big hurry and I can’t start mycar。

”“Is there something I can do to help?” Arthur asked. The youngmanlooked at the two suitcasesin the back seatand then said,“Thanks。

2016年广西高考题和解析

2016年广西高考题和解析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1.如果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2.K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 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 设备费用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 知识密集型产业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导读:经典著作简介篇幅《论语》先秦儒家经典,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著凡两万两千余字《三国演义》明初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罗贯中著凡约80万字《红楼梦》清代章回体长篇小说,曹雪芹著凡约72万字(前八十回约61万字)《呐喊》短篇白话文小说集,鲁迅著含十四篇小说,约22万字《边城》中篇乡土小说,沈从文著约9万字《四世同堂》长篇小说,老舍著约90万字《红岩》经典革命长篇小说,罗广斌、杨益言著约41万字《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路遥著约110万字《雷雨》话剧,曹禺著约14万字《欧也妮·葛朗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巴尔扎克著约13万字《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维克多·雨果著约43万字《老人与海》美国中篇小说,海明威著约3万字从篇幅上我们可以归类:(1)十万字上下:《论语》《雷雨》《边城》《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2)几十万字:《呐喊》《红岩》《巴黎圣母院》(3)近百万字及以上:《三国演义》《红楼梦》《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品理解难度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高考语文文字理解难度来进行评级和分类的。

1、高考语文中现代文作品理解难度最低时至今日随着国内出版物翻译水平的整体提升,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加信达雅,也更贴合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所以基本上外国文学的中文译本理解难度不大。

当代文学白话文小说和戏剧在理解上也不存在太大的障碍。

2、高考语文中涉及的小说难度中等《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作为明清章回体小说,语言上已经将文言文通俗化了,但还存留文言文简练的特点。

特别是《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化语言,叙事艺术手法风格强烈。

这种特点对于情节理解并无大碍,但是相比于白话文作品来说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是要求更上一个层次的。

3、高考语文中关于论语的理解难度最大在十二部经典著作中,最难理解的其实是篇幅最短的《论语》。

因为成书年代久远,所以当时的语言用法、名词指物和思想维度都和今天不同。

2016年度江苏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

2016年度江苏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

2016年江苏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略)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能够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索问题能够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能够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够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时事政治”。

选考内容为“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两个模块,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考其中一个模块。

现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对考试范围和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2016年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 - 阜新市教师进修 ...

2016年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 - 阜新市教师进修 ...

2016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研员裴学志距高考还有百天,为让考生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现从解读考试大纲,高考试题述评及备考建议三方面进行说明,供全市应届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解读2016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大纲2016年数学学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及内容与2015年考纲相比较,一句话“没有任何变化,与去年完全一致”。

同时考纲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所以在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时,应严格按照要求来复习,没有必要把考试内容超“标”,超“纲”。

二、对2015年高考试题述评2015年是辽宁省第一次启用全国新课标二卷作为高考试卷,纵观新课标数学二卷,整体来看,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相对稳定。

试题难度安排得当,非常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察。

低档题入境快,中档题问法新,高档题平和不惧人千里,试题在创新上体现明显,让人眼前一亮,表现出试卷的平稳度和灵活度。

三、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1.立足考纲,精讲精练。

针对高考命题的情况,应适当降低复习难度,按考纲将知识点细化,力争在课堂上达到最大效益。

重视教材,夯实基础,抓好、抓牢基础题,拿稳、拿准中等题,少练、不练难题、怪题。

2.形成网络,把握规律。

要在数学复习中上升一个档次,必须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把数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线,汇成面,不但要知道,而且要能说;不但要能说,而且得能说出常见的陷阱在哪里,做到知己知彼。

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进一步趋于稳定,应注重教材研究,在例习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些知识的整合,展现出时代气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性,把知识进行灵活变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规范步骤,保证质量。

注重累积考生答题方式和经验,学会运用答题技巧和策略,合理分配时间,总结解题过程得失,养成规范答题良好习惯,提高得分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祝全市的高三学子在2016年高考中获得成功。

北京高考语文明后年将必考《论语》《红楼梦》

北京高考语文明后年将必考《论语》《红楼梦》

北京高考语文明后年将必考《论语》《红楼梦》2016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即将发布,北京教育考试院介绍,今年的《考试说明》稳中有变,其中,语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学和文化经典作为“经典阅读篇目例举”,不过今年暂不列入考生必答的范围,明后两年将逐步把这些篇目纳入必答范围。

今年各科均新增去年高考试题昨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就即将公布的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进行了介绍,相比往年,今年的《考试说明》稳中有变,在保证卷面结构基础上,对部分科目的知识点和试题数量进行了微调,各科均增加了2015年高考试题,删除了旧内容。

其中,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在以往要求考生对“文中信息的分析、筛选、整合”基础上,增加信息的“运用”、“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

同时增加对阅读经典的要求,在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中,提出“对中外文学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考试说明的附录部分,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同时,增加了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作为“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分别有《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同时,语文参考样题也有所调整,增加内容包括去年新增的散文《说起梅花》,作文“二选一”试题等。

调整后,参考样题由2015年的70个小题变为73个小题。

新增阅读篇目今年暂不纳入必考今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12部阅读篇目,已经有部分出现在了去年高考语文题目中的微写作之中,那么新增篇目是否会成为今年高考必考内容?昨日,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典阅读篇目主要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所谓“例举”,意在鼓励考生在阅读这些篇目的基础上,能够更广泛地阅读。

该负责人表示,阅读经典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在2015年高考“微写作”选作题中,就涉及了《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和《巴黎圣母院》等内容。

2016年考纲及教材目录梳理

2016年考纲及教材目录梳理

高中组教研资料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数学科)一、命题指导思想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学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既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1)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题设条件想象并作出正确的平面直观图形,能够根据平面直观图形想象出空间图形;能够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够对空间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2)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4)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或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够综合地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较为困难的或综合性的问题.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数学的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数学试卷由必做题与附加题两部分组成.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仅需对试题中的必做题部分作答;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需对试题中必做题和附加题这两部分作答.必做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高中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附加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选修系列2中的内容以及选修系列4中专题4-1《几何证明选讲》、4-2《矩阵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这4个专题的内容(考生只需选考其中两个专题).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在下表中分别用A、B、C表示).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最基本的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掌握: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具体考查要求如下: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题分必做题和附加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附加题部分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二)考试题型1.必做题 必做题部分由填空题和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解答题6小题,约占90分.2.附加题 附加题部分由解答题组成,共6题.其中,必做题2题,主要考查选修系列2中的内容;选做题共4题,依次考查选修系列4中4-1、4-2、4-4、4-5这4个专题的内容,考生只须从中选2题作答.填空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理过程;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三)试题难易比例必做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大 致为4:4:2.附加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大 致为5:4:1.四、江苏高考新方案实行时间: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实施变化一:新高考模式敲定“3+3”不分文理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由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记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2016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2016高考全国卷数学考纲

2016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2016高考全国卷数学考纲

各种正规大型考试都会有,如中考、高考、考研、英语四六级。

把考试范围具体到每一个基础知识点。

一般在考试前几个月会被确定。

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16高考全国卷数学考纲,供大家参考选择!数学常爱华(辽宁省骨干教师,大连育明高中)考纲解读2016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性质和考试内容均没有发生改变。

备考建议1.了解大纲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对考试性质和考试内容均作出了详细的说明,研读大纲,有针对性的复习。

2.梳理教材回归教材,根据高考数学(理)考试大纲给出的考试范围与要求对教材有侧重的复习。

对数学必要的概念,定理,公式要理解和掌握。

3.专题复习整合教材内容,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复习效果。

4.适当练习在复习中要有适当的练习,不可盲目的陷入题海战术,也不可疏忽练习。

重视典例,熟悉高考中常考题型。

数学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肖娟考纲解读2016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大纲和2015年对比没有变化。

复习建议1.研考纲—找准方向用力。

考试大纲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研课本—立足基础强化。

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是高考复习的起点。

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

基本题型能借题发挥,从而以扎实的基础为基点,向更深、更活的目标前进。

3.解题思维—要“优化”。

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要最小化,尤其是选择填空题的解答要防止“小题大做”、“一算到底”,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

近日,《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出炉。

相比2015年,2016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增加至26个,一时间,全国卷的大纲备受瞩目。

那么,考生在备考中应如何把握考纲变化?在复习中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本报邀请三大主科老师,针对三大主科考纲变化进行精炼解读,同时老师还为考生们总结了实用的备考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

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

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第Ⅰ卷选择题(一) 13题 78分
第Ⅰ卷选择题(二) 8题 48分
第Ⅱ卷必考题 11题 129分
第Ⅱ卷选考题 8选3 45分
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
物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科)》,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①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②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③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④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①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②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①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②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③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②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①能独立的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②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③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③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②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①能独立的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②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③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