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的得地三个字的区别与用法

的得地三个字的区别与用法
一、的得地的区别:
1、“的”前面的词通常用来修饰和限制“的”后面的事物,以显示“的后面的事物是怎样的。
2、“得”后面的词通常用来补充“得”之前的动作。
3、“地”前面的词一般用来描述“地”后面的动作,并显示“地”后面的动作是怎样的。
句子的不同结构
1、的:结构形式是形容词(代词)十的语十名词。
2、得:结构形式是动词十得语十副词:
3、地:结构是副词十地十动词。
侧重点不同
1、的:仅限于过去使用。
2、得:这意味着动作已经完成了(更常见于早期的白话文)。
3、地:专注于想法或行动的活动领域。
二、的得地的用法
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小学语文词性分类知识点2023

小学语文词性分类知识点2023词性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语言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
小学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词性的学习可以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下面是小学语文词性分类的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普通名词:表示一类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桌子"、"小狗"。
2. 专有名词:表示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中国"、"迪士尼"。
3. 集合名词:表示一群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家人"、"花束"。
4. 数词:表示数目的名称,如"一只"、"两个"。
5. 能指代物品的代词:如"这"、"那"。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感受等。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行为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具体动作,如"走"、"跑"。
2. 感官动词:表示人的感官活动,如"听"、"看"。
3. 变化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变化,如"变成"、"增加"。
4. 辅助动词:用于构成时态和语态的词,如"是"、"有"。
三、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人或事物的特征、性质等,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性质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特性,如"聪明"、"美丽"。
2. 颜色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颜色,如"红色"、"蓝色"。
3. 大小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大小,如"大"、"小"。
4. 数量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如"多"、"少"。
“的”“地”“得”

按:可能很多人都记得,早些年,“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区分很细,比较典型的说法是定语后面用“的”,状语前用“地”,补语前用“得”。
这种区分一度很流行,许多人把它们当作讲课的好材料。
可是,这种情况在1984年出现了变化。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公布。
在这个提要中,把结构助词“的”“地”合为一个“的”字,这个规定随后在中小学课本里得到实施。
在此之前,较早提出将两个字合并的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始作俑者!),他的理由是,这两个字并没有区分意义的作用,而且,的地不分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小而顽固的问题”。
但是,也有不少人提出不同意见,反对合并。
因此,在《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里,对这两个字的合并专门强调了一下,声明不是硬性规定,首先,是提倡不分,但愿意分的尽管分,这就是说,提倡合而为一,不愿合的你还按原来的分开用也行。
从那以后,报上对这两个字就不再特别要求了,大家看报上不分了,也就跟着松下来了。
不过,我要告诉各位学子,你写出来的文字,许多情况下是给比你年长的专家、领导看的,而这些专家、领导,在语言方面,都受过良好的训练。
若他们看到你写的材料,连“的、地、得”都分不清,他们会认为你做事不认真,基本功太差。
他们一生气,后果就很严重。
百家会诊编者附言(结论)本次讨论,众说纷纭,头绪比较多。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的”“地”问题的复杂性。
在众多的观点中,我们想清理出几条可作为“公约数”的原则,作为运用“的”“地”的实用指南。
1.“的”“地”分工比不分要好,利于表达的精密化。
2.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肯定用“的”。
3.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不一定用“地”。
4.充当谓语的状中结构,中心语是动词的,基本上用“地”,极少用“的”;中心语是形容词的,有的用“的”,有的用“地”(程度副词作修饰语的大多用“的”)。
5.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原“状中结构”(是否已经转化为定中结构暂不作结论),倾向于多用“的”少用“地”。
_的_地_得_的合用与分用

以下为应该用“的”却错作“得”的例子 : ①你 真 狠 毒 , 你 究 竟 是 怎 么 想 得 呀 ?
(2004 年央视教育台一套 ,电视剧《西部的天 空》第 17 集字幕)
②那 可 是 林 姐 担 得 保 。( 2004 年 江 苏 台 ,电视剧《危险旅程》第 9 集字幕)
③这幅图 《( 清明上河图》) 画得是血肉 。 (2004 年央视四套 ,电视剧《清明上河图》末 集字幕) 以下为应该用“得”却错作“的”的例子 :
从唐宋白话文迄今 “, 的”“、地”“、得”多合用 , ·77 ·
但也逐渐显现出分用的事实和趋势 。由于“的”、 “地”“、得”的超常组合功能 ,使“的”“、地”“、得”的 使用频率不断提高 。“的”“、地”“、得”作为语法成 分又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结构 ,多重性质的定 状语等随之逐渐增多 。这样就出现运用和理解 “的”、“地”、“得”的不一致乃至混乱的情形 。为 此 ,20 世纪 50 年代 , 语言工作者总结“的”“地” “得”的内部发展规律 ,研究它的不同语法结构关 系 ,终于拟就《暂拟系统》。它归纳 体的规范 。
小学语文“词性”汇总知识点学习

小学语文:“词性”汇总知识点学习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等。
二实词-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实词-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四实词-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小学语文“的地得”的正确使用方法

小学语文“的地得”的正确使用方法关于“的地得”的正确使用方法,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吧(文章最后会附上正确答案):这是绿色()看()见走()真快亲切()老师说()话叽叽喳喳()议论担心()问题显()很重要静()出奇自己()座位河水清()透明小镇()早晨家乡()变化斩钉截铁()说摔倒()老人映照()更美丽八岁()生日焦急()等待偷偷()溜走开心()很我()心曾经听说,因为大家混用“的地得”,后来干脆默认使用“的”都可以。
不管怎样,我想还是明确一下比较好。
我的这个方法特别简单,也特别有效,掌握之后,保证不会用错“的地得”。
下面,分三点来讲述:第一:“的”的用法这个“的”字,我们又可以称之为“白勺的”。
不要试图用什么动词、名词、句式去套,那样太复杂了。
只需要在“白勺的”的后面确认一下是不是“什么”就可以了。
公式如下:的(什么)也可以是()的,比如:你的,我的,红的,黄的。
应用举例:我的书包,绿色的围裙,美丽的花园,快乐的一天,伤心的泪水,慈祥的外婆……发现了吗?后面如果是“什么”,或者后面没有词语,都可以用“的”。
第二:“地”的用法这个“地”老师们也不要给孩子们讲什么语法,不管前面用什么词,只要后面表达的是“干什么”就要使用“地”。
这个“地”,大家可以命名为“土也地”。
公式如下:地(干什么)应用举例:认真地说,慢慢地走,迅速地写作业,仔细地想想,孤零零地走着……第三:“得”的用法这个“得”,我们称之为“双人得”,同样的道理,老师们不要去讲语法,词性,只管后面表达的意思,如果是怎么样,那就用这个“得”。
公式如下:得(怎么样)应用举例:听得清楚,看得仔细,学得认真,跑得快飞得高,过得幸福……怎么样?后面都是“怎么样”听得怎么样?听得清楚。
飞得怎么样?飞得高。
下面,再强化一下文章开头练习的答案,看看你能不能完全掌握:这是绿色(的)看(得)见走(得)真快亲切(的)老师说(的)话叽叽喳喳(地)议论担心(的)问题显(得)很重要静(得)出奇自己(的)座位河水清(得)透明小镇(的)早晨家乡(的)变化斩钉截铁(地)说摔倒(的)老人映照(得)更美丽八岁(的)生日焦急(地)等待偷偷(地)溜走开心(得)很我(的)心。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展开全文一、的——助词,读音为“de”1.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语的领属关系。
如:这就是我的博客。
2.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诗集中的格律诗词写得真美!3.附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事物。
如:我的诗不如各位高手的写得好。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博客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5.用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我是2006年11月10日建的博克。
“的”这个助词发音为“de”,但唱歌时基本唱成“dì”。
二、地——助词,读音为“de”用在词或词组的后面,在句子中间作状语。
如:我认真地品味、欣赏博友们的美文、美诗。
三、得——助词,读音为“de”1.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
如:那些古色古香的格律诗只有造诣极深、积淀深厚的高手们才作得出来。
2.放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进行状况、结果、影响等。
如:高手们的诗词作得非常好。
3.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或结果、影响等。
如:有些博友们的博文字号太小,小得都看不清楚了。
“的”、“地”、“得”在具体的句子中到底用哪个,其实有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这就是:“的”后是名词,“地”后是动词,“得”后是形容词。
反过来说,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形容词前用“得”。
如:才子才女们的诗词写得美,我非常地欣赏!(七)笔者看电视有一个好看字幕的毛病,每每看到字幕中乱乱地用“地”代替“的”,“的”又代替了“得”,就很不舒服,很憋气、很难受,简直要暴跳如雷!这样的错误竟然都是在国家的文化教育阵地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出现,且层出不穷,屡教不改,吾不得不呼,不得不提,这样的现象起码有两大恶果:一、误导少儿及各阶段学生“的地得”的使用。
三者用法本来在计算机普及前是很分明、严格的,现在却一遍遍被电视、电脑误导得乱了分寸,恶习一旦形成,一辈子都难改了,君不见许多大专家、大科学家、名人、明星至今还在念着他们那个时代的错别字吗?小的时候不抓就晚了。
“的、地、得”三兄弟

(一)“的”常 用 在 介 宾 词 组,结 构 形 式 一 般 为:形 容 词 (代词)+的+名词;通常用在名 词、形 容 词 后. 例 如,漂 亮 的 宝 贝 ,帅 气 的 小 伙 .
(二)“的”后 面 跟 的 都 是 名 词,如 “他 的 妈 妈、可 爱 的 花 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敬爱的总 理、慈 祥 的 老 人、戴 帽 子 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 的 情 况 、团 结 友 爱 的 集 体 ”.
周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供大家学习!
说说"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一、的--助词,读音为"de"
1.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语的领属关系。
如:我的博客。
2.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诗集中的格律诗词写得真美!
3.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事物。
如:我的诗不如各位高手的写得好。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博客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5.用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本人是2012年7月1日建的博客。
"的";这个助词发音为"de",但我感觉,在唱歌时若唱成"de"反不如唱成"dì";音顺耳。
邓丽君在演唱时将"的";一律唱成"dì";,就觉得非常好听。
二、地--助词,注意:读音为"de"
1.用在词或词组的后面,在句子中间作状语。
如:我认真地品味、欣赏博友们的美文、美诗。
2.表示动态。
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面。
三、得--助词,读音为"de"
1.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
如:那些古色古香的格律诗词只有造诣极深、积淀深厚的高手们才作得出来。
2.放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进行状况、结果、影响等。
如:高手们的诗词作得非常好。
3.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或结果、影响等。
如:有些博友们的博文字号太小,小得都看不清楚了。
4.与思考或知觉有关的若干动词的接尾词。
如:有些博友日志的背景是黑色,而字的颜色太暗,看着太费力或根本看不见,博主可晓得?
"的";、"地";、"得";在具体的句子中到底怎么用,其实有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简记就是:"的";后是名词,"地";后是动词,"得";后是形容词。
或者反过来说,名词前用"的";,
动词前用"地";,形容词前用"得";。
如:才子才女们的诗词写得美,我非常地欣赏!
今天小编和大家就分享到这,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更多内容请关注学习方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