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科普试题
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安全知识科普题(含参考答案)

D. 填写调查问卷、扫二维码注册尽可能不使用真实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A
答题解析:在社交软件上发布火车票、飞机票、护照、照片、日程、行踪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是不可取的做法。
6. 为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撕毁快递箱上的面单
B. 把快递箱子放进可回收垃圾里
C. 把快递面单撕下来再放进干垃圾分类中
D. 以上做法都可以
参考答案:A
答题解析:因为个人信息都在快递单上,不管是快递盒直接放入垃圾桶还是把快递单撕下来在放进干垃圾分类中都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7. App在申请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时,以下说法正确的()。
1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需要共享热点时及时关闭共享热点功能
B. 在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不用阅读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直接掠过即可
C. 定期清除后台运行的App进程
D. 及时将App更新到最新版
参考答案:B
答题解析:在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应阅读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
13. App申请的“电话/设备信息”权限不用于()
C. 所有账号都是一种密码,方便使用
D. 使用自己或父母生日作为密码
参考答案:A
答题解析:连续数字或字母、自己或父母生日都是容易被猜到或获取的信息,因此如果使用生日作为密码风险很大。而如果所有账号都使用一种密码,一旦密码丢失,则容易造成更大损失。
10. 关于个人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以下哪种是合理的处理方式()。
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安全知识科普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电脑被安装木马程序()
网络安全科普知识选择题

网络安全科普知识选择题网络安全科普知识选择题汇总1.在网络中,以下哪个部分最容易受到攻击?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答案:D)应用层2.以下哪个协议是应用层协议?A)HTTPB)TCPC)UDPD)ICMP答案:A)HTTP3.以下哪个技术可以用来防御DDoS攻击?A)防火墙B)虚拟专用网络(VPN)C)云安全中心D)入侵检测系统(IDS)答案:C)云安全中心4.以下哪个命令可以用来查看当前连接的网络端口?A)netstatB)routeC)pingD)net答案:A)netstat5.在网络安全中,以下哪个漏洞是最危险的?A)SQL注入B)跨站脚本攻击(XSS)C)文件包含漏洞D)权限提升漏洞答案:A)SQL注入网络安全科普知识选择题归纳网络安全科普知识选择题归纳如下:1.在网络中,什么措施可以防止意外的数据丢失?A.磁性媒体B.光盘C.磁条D.消磁正确答案是D.消磁。
数据丢失通常是因为磁性媒体受到了外界磁场的影响,因此消磁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数据丢失的方法。
2.在网络中,什么措施可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A.加密数据B.限制IP地址C.安装杀毒软件D.绑定硬件地址正确答案是D.绑定硬件地址。
网络中的未授权访问通常是因为IP地址被冒用,因此限制IP地址并不能完全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绑定硬件地址可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3.在网络中,什么措施可以防止网络监听?A.加密数据B.限制IP地址C.安装杀毒软件D.绑定硬件地址正确答案是A.加密数据。
网络监听通常是因为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加密,因此加密数据可以防止网络监听。
限制IP地址、安装杀毒软件和绑定硬件地址并不能完全防止网络监听。
4.在网络中,什么措施可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A.加密数据B.限制IP地址C.安装杀毒软件D.绑定硬件地址正确答案是D.绑定硬件地址。
网络中的未授权访问通常是因为IP地址被冒用,因此限制IP地址并不能完全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网科试题〗2018年青少年网络科普知识竞赛试题280道题附全答案

2018年青少年网络科普知识竞赛试题280道题附全答案2018年青少年网络科普知识竞赛试题80道1、我国农历中有(24个)节气。
2、笛子发出声音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3、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4、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称为未成年人?5、企鹅是(南极)特有动物6、地球上有四大洋,位于地球最北部的是(北冰洋)7、清朝道光年间,在虎门销禁鸦片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8、电脑的“大脑”是(中央处理器(CPU))9、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10、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11、成年人的骨头有(206块)12、发明的(爱迪生)灯泡13、在离地面20~25公里的平流层内,有一层臭氧气体。
臭氧层的作用是(阻挡太阳“紫外线辐射”)。
1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5、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
16、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大约500万次17、创制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的我国古代科学家是(张衡)。
18、电池的发明人是(伏特)。
19、世界第一大河是(长江)。
20、(华佗)发明了麻醉术。
21、“杂交玉米之父”指的是(袁隆平)。
2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2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1957年发射成功的。
24、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于(1970)年发射成功的。
2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引爆,震惊了世界。
26、“行星之王”指的是(木星)。
27、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3%)。
28、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9、地球表面有(70%)的地方被水覆盖。
30、表达祝福,用(发E—mail)方式更符合环保。
31、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马干沙漠)。
32、甲午战争中牺牲的名族英雄是(邓世昌)33、太阳是一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4、吃西餐时,我们应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2018年青少年网络科普知识竞赛试题100道

2018年青少年网络科普知识竞赛试题100道1.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个国?答案: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2.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答案:袁隆平3.请问谁发明了第一架飞机?答案:莱特兄弟4.汽车是谁发明的?答案:科尔?本茨(KarlBenz)5.请问谁发明了安全炸药?答案:诺贝尔6.请问谁发明了造纸术?答案:蔡伦7.请问“镭的母亲”是指谁?答案:居里夫人8.请问电灯是谁发明的?答案:爱迪生9.中国的“导弹之父”是谁?答案:钱学森10.请问谁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的?答案:张衡11.你知道没有书籍的图书馆指的是什么吗?答案: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它是由电脑、光盘存贮系统和图书检索系统组成12.请问煤气是煤变成的吗?它是怎样产生的?答案:不是,我们听说的煤气是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混合在一起,是从石油、天然气中提炼出来的。
13.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数学家是谁?答案:祖冲之14.“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谁的名言?答案:培根15.请问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谁?答案:达尔文16.万有引力定律是谁发现的?答案:牛顿17.为什么有的人睡觉会流口水?答案:人每时每刻都在分泌唾液来润湿咽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随着喉咙咽下肚内,不会流出来,睡觉时,一般的人也不会流口水,只有当人白天特别疲劳,晚上睡得太熟,嘴没有闭紧,口水才会从嘴角流出来。
18.航空与航天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航空在大气层以内,航天在大气层以外19.为什么海滨的空气特别清新?答案:因为海滨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
20、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是?答案:浮游生物21.薄公英靠什么传播种子?答案:风力22.发生“日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月亮挡在地球与太阳之间23.成语“五花八门”最初出自军旅,“五花”、“八门”指的是什么?答案:五花指的是五行阵(金、木、水、火、土);八门指的是八门阵式(八卦阵)(休、生、伤、杜、景、死、惊、开)24.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案:谷氨酸钠25.为什么真丝衣服储藏时不能与樟脑丸放在一起?答案:会导致真丝衣服变色26.大米受潮后产生的致癌物质是什么?答案:黄曲霉毒素27.坏血病是因缺什么而造成的?答案:维生素C28.铁锅通常用哪种铁制成?答案:生铁29.亚麻是麻纺织业的重要原料,最大特点是爽、吸水、吸湿、透气,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什么称号?答案:皇后30、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是什么?答案:牙齿31.“孑孓”是哪种动物的幼虫?答案:蚊子32.人体最大的细胞是什么:答案:卵细胞3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什么不同?答案:大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与答题指南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试题与答题指南试题一:网络安全基础知识1. 什么是密码?为什么使用密码很重要?- 答案:密码是一种用于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的秘密字符组合。
使用密码可以防止他人未经授权访问个人账户和信息。
2. 列举三种创建强密码的方法。
- 答案:使用至少8个字符的密码,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避免使用常见的单词或短语作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
3. 什么是网络钓鱼?如何避免成为网络钓鱼的受害者?试题二:网络安全行为规范1. 在使用公共计算机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答案:在使用公共计算机时,应该避免保存个人信息和密码,及时退出登录账户,确保个人隐私安全。
2.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照片和信息时,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答案:要注意隐私设置,只与信任的人分享个人信息和照片,避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3. 列举三种防范网络欺凌的方法。
- 答案:不要回应或传播恶意信息和言语;及时向家长、老师或其他可信的成年人报告;保留证据,如截图或记录。
4. 当发现有人在网络上侵犯他人隐私或发布不当内容时,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及时向家长、老师或其他可信的成年人报告,不要尝试采取报复行为,保留相关证据如截图或记录。
试题三:网络安全常识1. 什么是病毒?如何预防电脑感染病毒?2. 如何保护自己的手机不被黑客攻击?3. 对于收到的未知邮件,你应该怎么处理?4. 什么是隐私政策?为什么在使用网站和应用程序时要关注隐私政策?- 答案:隐私政策是网站和应用程序规定个人信息处理方式的文件。
关注隐私政策可以了解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情况,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第一题问题:什么是个人信息泄露?答案:个人信息泄露是指个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私人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获取和使用。
第二题问题: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答案: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包括:- 不随意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不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无线网络传输个人敏感信息;- 注意保护个人电脑和手机的安全,防止被黑客入侵。
第三题问题:什么是网络欺凌?答案:网络欺凌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诽谤、威胁、骚扰等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伤害和困扰。
第四题问题:如何应对网络欺凌?答案:应对网络欺凌的方法包括:- 保持冷静,不要回应或激怒欺凌者;- 将欺凌行为的证据保存下来,以备向相关机构举报;- 寻求帮助,告诉家长、老师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
第五题问题:什么是病毒?答案:病毒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中复制和传播的恶意软件,它可以损坏计算机系统、窃取个人信息或控制设备。
第六题问题:如何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答案: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方法包括:-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 定期备份重要的文件和数据,以防止病毒感染后数据丢失。
第七题问题:什么是网络钓鱼?答案:网络钓鱼是指通过伪造合法的网站、电子邮件或消息,诱骗用户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进行非法交易的行为。
第八题问题:如何避免成为网络钓鱼的受害者?答案:避免成为网络钓鱼受害者的方法包括:- 确认网站的安全性,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以修复可能的安全漏洞。
以上是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安全。
小学生互联网保护知识竞赛题目

小学生互联网保护知识竞赛题目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四大保护?A. 家庭保护B. 学校保护C. 社会保护D. 网络保护B. 忽略该信息C. 回复:“谢谢,我不玩。
”D. 告诉家长或老师3. 以下哪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A. 使用公共Wi-Fi登录社交账号B. 在网上搜索学习资料C. 定期修改密码D. 不告诉任何人自己的账号密码4. 以下哪个网站是小学生可以浏览的?A. 游戏网站B. 社交网站C. 教育网站D. 购物网站5. 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网络安全操作?B. 随意点击广告C.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D. 在不同的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施行。
2. 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应当遵守____、____、____、____等法律法规。
3. 家长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教育。
4. 未成年人应当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进行____、____、____等活动。
5. 遇到网络欺凌时,未成年人应该及时向____、____、____寻求帮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小学生在上网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2. 请简述小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3. 请简述小学生遇到网络欺凌时应该如何应对。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案例:小明在上网课时,收到一个陌生人的好友请求。
陌生人称可以给小明提供游戏账号和皮肤。
小明应该怎么做?请给出你的建议。
2. 案例:小华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关于疫情的谣言。
小华应该怎么做?请给出你的建议。
反电诈科普知识问答题

反电诈科普知识问答题1. 什么是电诈?电诈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欺诈的行为。
电诈常见的手段包括冒充他人身份进行欺骗、假冒合法机构进行诈骗、发送垃圾短信或邮件进行诈骗等。
2. 电诈的危害有哪些?电诈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个人在遭受电诈后可能会面临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信用受损等问题。
社会上,电诈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了社会不信任、社会治安问题的产生。
3. 如何防范电诈?-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
- 警惕陌生电话:遇到陌生电话要保持警惕,切勿随意相信对方的身份信息或提供个人信息。
- 辨别真伪:要学会识别是否为真实的合法机构电话,可以主动联系机构验证电话真伪。
- 注意短信链接:不轻易点击陌生短信中的链接,以防陷入诈骗陷阱。
- 多种信息核实:遇到可疑情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核实信息,如与熟悉的人进行确认。
- 及时报案:如果受到电诈或疑似电诈的被骗行为时,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4. 电诈有哪些常见手段?- 冒充公检法等机关:电诈分子冒充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以查案、执法等为由进行诈骗。
- 虚假中奖、兑奖诈骗: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人中奖,要求支付一定费用或提供个人银行账号信息进行兑奖,实则是诈骗。
- 假冒银行诈骗: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以达到盗取资金的目的。
- 虚假求助:电诈分子冒充亲戚、朋友等向受害人求助,以骗取受害人钱财。
- 手机短信诈骗:通过发送垃圾短信诈骗,如虚假推销、虚假服务等。
5. 如何帮助他人防范电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他人防范电诈:- 为他人提供电诈知识:向家人、朋友等提供关于电诈的相关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防范电诈。
- 建议他人保护个人信息:告诉他人不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个人隐私。
- 提供真实信息核实渠道:提供可靠的信息核实途径,帮助他人核实可疑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知识科普题目一、单选题1. 下面哪些行为导致电脑被安装木马程序可能性最大()A. 上安全网站浏览资讯B. 发现邮箱中有一封陌生邮件,杀毒后下载邮件中的附件C. 下载资源时,优先考虑安全性较高的绿色网站D. 搜索下载可免费看全部集数《长安十二时辰》的播放器参考答案:D答题解析:务必在正规应用商店下载播放器,不要安装不明来源的播放器,防止电脑被安装木马程序。
2. 以下哪种不属于个人信息范畴内()A. 个人身份证件B. 电话号码C. 个人书籍D. 家庭住址参考答案:C答题解析: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个人书籍属于私有财产,不属于个人信息范畴。
3. 国家()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A. 公安部门B. 网信部门C.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D 通讯管理部门参考答案:B答题解析:《网络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4. 关于注销App的机制,不正确的是()A. 注销渠道开放且可以使用,有较为明显的注销入口B. 账号注销机制应当有简洁易懂的说明C. 核验把关环节要适度、合理,操作应便捷D. 找不到注销入口,联系客服注销不给予回复参考答案:D答题解析:App开发运营者应当设置合理的注销条件,符合用户习惯。
5. 以下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在社交网站类软件上发布火车票、飞机票、护照、照片、日程、行踪等B. 在图书馆、打印店等公共场合,或是使用他人手机登录账号,不要选择自动保存密码,离开时记得退出账号。
C. 从常用应用商店下载App,不从陌生、不知名应用商店、网站页面下载App。
D. 填写调查问卷、扫二维码注册尽可能不使用真实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A答题解析:在社交软件上发布火车票、飞机票、护照、照片、日程、行踪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是不可取的做法。
6. 为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撕毁快递箱上的面单B. 把快递箱子放进可回收垃圾里C. 把快递面单撕下来再放进干垃圾分类中D. 以上做法都可以参考答案:A答题解析:因为个人信息都在快递单上,不管是快递盒直接放入垃圾桶还是把快递单撕下来在放进干垃圾分类中都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7. App在申请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时,以下说法正确的()。
A. 应同步告知收集使用的目的B. 直接使用就好C. 默认用户同意D. 在隐秘或不易发现位置提示用户参考答案:A答题解析:“直接使用就好”、“默认用户同意”和“在隐秘或不易发现位置提示用户”以上三种做法都存在隐瞒真实目的,不尊重用户知情权的问题。
8. 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通信记录和内容、健康生理信息等属于哪类信息()。
A. 属于个人敏感信息B. 属于公共信息C. 属于个人信息D. 以上都对参考答案:A答题解析: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通信记录和内容、健康生理信息等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9. 在网上进行用户注册,设置用户密码时应当()。
A. 涉及财产、支付类账户的密码应采用高强度密码B. 设置123456等简单好记的数字、字母为密码C. 所有账号都是一种密码,方便使用D. 使用自己或父母生日作为密码参考答案:A答题解析:连续数字或字母、自己或父母生日都是容易被猜到或获取的信息,因此如果使用生日作为密码风险很大。
而如果所有账号都使用一种密码,一旦密码丢失,则容易造成更大损失。
10. 关于个人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以下哪种是合理的处理方式()。
A. 在隐私政策文本中告知收集目的B. 向合作伙伴共享个人生物识别信息C. 公开披露个人生物识别信息D. 仅保留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摘要信息参考答案:D答题解析:个人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应当仅保留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摘要信息。
11.下列不属于收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要求的有()A. 不得欺诈、诱骗、强迫个人信息主体提供其个人信息B. 隐瞒产品或服务所具有的收集个人信息的功能C. 不得从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D. 不得收集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收集的个人信息参考答案:B答题解析: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收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要求为1. 不得欺诈、诱骗、强迫个人信息主体提供其个人信息,2.不得隐瞒产品或服务所具有的收集个人信息的功能,3. 不得从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4. 不得收集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收集的个人信息。
1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不需要共享热点时及时关闭共享热点功能B. 在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不用阅读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直接掠过即可C. 定期清除后台运行的App进程D. 及时将App更新到最新版参考答案:B答题解析:在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应阅读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
13. App申请的“电话/设备信息”权限不用于()A. 用户常用设备的标识B. 显示步数、心率等数据C. 监测应用账户异常登录D. 关联用户行为参考答案:B答题解析:App申请的“传感器”权限通常用于显示步数、心率等数据。
14. 防止浏览行为被追踪,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不使用浏览器B. 可以通过清除浏览器Cookie或者拒绝Cookie等方式C. 在不连接网络情况下使用浏览器D. 以上做法都可以参考答案:B答题解析:可以通过清除浏览器Cookie或者拒绝Cookie等方式防止浏览行为被追踪。
15. 预防个人信息泄露不正确的方法有()A. 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B.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C. 个人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D. 经常参加来源不明的网上、网下调查活动参考答案:D答题解析:参加不明来路的网上、网下调查活动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1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pp申请的“短信”权限可用于验证码自动填写B. App申请的“通讯录”权限通常用于添加、邀请通讯录好友等C. App申请的“日历”权限通常用于制定计划日程,设定基于系统日历的重要事项提醒等D. 以上说法都正确参考答案:D答题解析:App为实现业务功能所需,申请和使用系统权限收集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以上说法均为正确说法。
17.在安装新的APP时,弹窗提示隐私政策后,最简易的做法是()。
A 跳过阅读尽快完成安装B 粗略浏览,看过就行C 仔细逐条阅读后,再进行判断是否继续安装该APPD 以上说法都对参考答案:C答题解析:隐私政策是APP所有者与用户的协议,里面详细列出了一系列的条款,有一些APP可能会在隐私政策中注明一些对用户不利条款,比如发生黑客攻击时信息泄露公司不负责或者写明只要安装就是同意所有条款。
18.现在游戏都设置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通常需要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填写实名信息过程,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A 随意填写信息B 根据游戏要求填写所有信息,进行实名认证C 仔细阅读实名认证所需信息,仅填写必要实名信息D 以上说法都对参考答案:C答题解析:有一些游戏会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如:家庭地址、身份证照片、手机号等,不能为了游戏体验而至个人信息安危于不顾。
19.以下关于使用APP的习惯不正确的是()A.不使用强制收集无关个人信息的APPB.为了获取更多积分,填写真实姓名、出生日期、手机号码等所有的信息C.谨慎使用各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问卷调查的AppD.加强对不良APP的辨识能力,不轻易被赚钱等噱头迷惑参考答案:B答题解析:填写与APP功能无关的真实姓名、出生日期、手机号码等信息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20. 以下关于“隐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pp实际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可以超出隐私政策所述范围B.App实际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应与“隐私政策”等公开的收集使用规则一致C.点击同意“隐私政策”,并不意味着个人信息都会被收集,很多都需用户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下进行再次授权。
D.完善的隐私政策通常包含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情况。
参考答案:A答题解析:App实际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应与“隐私政策”等公开的收集使用规则一致21.关于App涉及的赚钱福利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转发“集赞”、“活动”的链接不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B.登记身份证实名信息可以杜绝冒领礼品的行为C.“看新闻赚钱”之所以提现难,是因为个人能贡献的流量和阅读量极其有限D.邀请好友参与活动,不会对好友产生影响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许多“赚钱类”APP时常以刷新闻、看视频、玩游戏、多步数为赚钱噱头吸引用户下载注册,其背后原因是流量成本越来越贵,难以形成集中的阅读量和爆发性增长的产品。
22. 以下用户操作场景不会被用户画像的是()。
A.用真实个人信息完成社区论坛问卷调查并获得现金奖励B.关闭安卓手机应用权限管理中所有的“读取应用列表”权限C.将网购App中的商品加入到购物车D.使用网络约车软件添加常用的目的地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如果使用安卓手机,可在应用权限管理中关闭所有“读取应用列表”权限,来降低被用户画像的概率。
23.以下生活习惯属于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是( )A.废旧名片当垃圾丢弃B.淘汰手机卡直接卖给二手货市场C.使用即时通讯软件传输身份证复印件D.以上都有可能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答案中的三种行为均可能造成个人信息被他人提取并用于其他目的,对个人权益造成伤害。
24. 以下哪个生活习惯属有助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A.银行卡充值后的回单随手扔掉B.在网站上随意下载免费和破解软件C.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防偷窥的保护膜D.看见二维码,先扫了再说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防偷窥保护膜可以防止他人通过侧面角度从屏幕看到通讯内容、用户登录账号等个人信息。
二、判断题25.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参考答案:对答题解析:《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26. 凡是涉及收集个人信息的企业都应该制定隐私政策。
参考答案:对答题解析:隐私政策,是企业关于如何处理个人信息,以及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利的声明。
27. 制定App隐私政策时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不需要公开。
参考答案:错答题解析:制定App隐私政策应站在用户立场,将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公开,接受用户和社会的监督。
28. 任何App或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应当依法取得同意并确保信息安全。
参考答案:对答题解析: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的前提是取得对方同意,确保安全是必要的安全义务。
29.涉及财产和重要个人账号,为了防止忘记密码,可以使用“记住密码”的登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