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电子体重秤课程设计

电子体重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体重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分析电子体重秤的电路原理和传感器应用。
3. 学生了解电子体重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体重秤,进行简单的体重测量。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解决电子体重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电子体重秤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体重秤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科技创新的信心。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一节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体重秤的原理与结构- 介绍电子体重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等组成部分。
- 分析电子体重秤的电路原理,理解其测量体重的基本过程。
2. 电子体重秤的使用与操作- 讲解电子体重秤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校准、测量、读取数据等。
- 学生动手操作电子体重秤,体验实际测量过程。
3. 电子体重秤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介绍电子体重秤的日常维护方法,确保其准确性和使用寿命。
- 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学会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4. 电子体重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电子体重秤在健康监测、运动健身等领域的应用。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子秤设计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如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电子秤的设计原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电子秤设计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优化电子秤设计方案。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
3.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知识层面: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层面:能够独立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关注生活科技发展,具备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概述- 了解电子秤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 熟悉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电子秤工作原理- 学习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基础物理知识。
- 掌握电子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转换过程。
3. 电子秤的组成与结构- 认识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
- 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电子秤设计实践- 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电子秤模型,包括电路图绘制、元件选择等。
- 掌握组装和调试电子秤模型的技巧。
数字电子称课程设计

双列直插40脚封装,BCB输出积分型模/数转换器,电源电压=5,-5v,电源电流=1.8,-1.8mA,分辨率=3.5digit,典型模拟输入电压=土0.2,,2v,典型模拟输入电流=10pA,时钟频率=48kHz,工作温度=0-70摄氏度。
它的内部包括了线性放大、模拟开关、振荡、显示驱动等部件。该芯片可直接驱动共阳极LED数码显示管(该电路用TOS-5101BR数码管),可显示3位测量电压,电压范围为0-99.9v.可精确到0.1%。
公式3-3-2-1
当转换器和测量系统共用同一电源公共端(接地)时,差分输入电压必须在器件共模电压范围内。
3-5-3 参考电压积分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参考电压积分阶段或反积分阶段。VIN- 在内部连接至模拟公共端,VIN+ 引脚跨接至之前已充电的参考电容。输出回零所需的时间与输入信号成比例,在0至2000个计数之间。显示的数字读数为:
3.2 芯片TC7107的介绍……………………………………………………4
3.3 集成运放LM358的介绍…………………………………………………6
3.4 各分离电路的设计……………………………………………………7
3.5 电路参数的选取……………………………………………………9
第四章电路的组装与调试…………………………………………………………12
图3-3-1
LM358内部包括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合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无关。它的适用范围包括传感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LM358的封转形式有塑封8引线双列直插式贴片
3-5-6 积分电容(CINT)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完美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完美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组成部分,如传感器、A/D 转换器等。
2. 使学生理解数字电子秤的精度、分辨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并学会如何进行简单计算。
3. 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包括校准、测量、单位转换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数字电子秤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设备。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子秤进行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使用数字电子秤时注意节能环保。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数字电子秤为载体,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注重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制作技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概述- 了解电子秤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学习数字电子秤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 数字电子秤关键部件- 传感器:学习应变式传感器原理、特点及应用- A/D转换器:了解模数转换器的原理、类型及性能指标3. 数字电子秤性能指标- 精度、分辨率、量程等概念的学习- 简单计算方法:如误差分析、单位转换等4. 数字电子秤的使用与维护- 正确使用数字电子秤的方法- 校准、测量、数据处理等操作步骤- 维护保养知识及注意事项5. 数字电子秤设计与制作- 教学大纲:设计原理、选材、制作流程等- 小组合作完成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作品展示与评价6. 实践活动与拓展- 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数字电子秤实际应用活动- 探究电子秤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工作原理、信号转换和显示输出。
2. 学生能够了解简易数字电子秤的电路组成,并识别各部分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电子秤的校准和测量误差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完成简易数字电子秤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并运用其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秤基本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包括应变片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信号转换原理,介绍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显示输出原理,讲解数字显示技术。
2. 简易数字电子秤电路组成与功能:- 电路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器、微处理器、显示电路等;- 各部分功能,分析各组成部分在电子秤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3. 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 组装方法,介绍电子秤的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调试技巧,讲解如何对电子秤进行校准和测量误差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测量与调试”。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课时:电子秤基本原理学习;2. 第2课时:简易数字电子秤电路组成与功能学习;3. 第3课时:电子秤组装实践;4. 第4课时:电子秤调试与测量误差分析。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字电子秤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由此可见,数字电子秤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开发空间。
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是为数字电子秤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门电子技术课程——数字电子秤的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电子产品开发能力。
一、课程目标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使学生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数字电子秤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技能;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数字电子秤在现代化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设置数字电子秤的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有关方面知识,了解数字电子秤内部的电路结构、电路原理等。
2.数字电子秤的硬件设计学生需要对数字电子秤的硬件进行设计。
课程设置硬件开发流程,从电路原型设计、PCB电路板设计、电路仿真调试到电路测试等方面进行讲解、演示并实践,精细到每一个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要求进行集体或个人硬件设计开发。
3.数字电子秤的软件设计学生学习如何在数字电子秤内部集成微处理器或控制芯片,并编写软件实现数字电子秤的自动化控制等功能。
4.数字电子秤的应用示范学生将设计的数字电子秤进行应用示范,例如将数字电子秤应用于厨房等场景中,展示数字电子秤的使用场景,强化数字电子秤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三、评估方法为了检测学生对数字电子秤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的评估方法:1.课程作业设计多项课程作业,对学生的电子技术掌握程度、工作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2.考试安排考试,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数字电子秤的操作方法和设计思路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评估报告可以要求学生整理课程设计和学习的收获,提交一份用于评估学生终极成果的课程报告。
电子称重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称重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结构。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称重系统中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
3. 学生能了解电子称重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工业、医疗、科研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子称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子称重系统模型。
3. 学生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对电子称重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能认识到电子称重系统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称重系统原理及组成- 介绍电子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力的转换、传感器原理等。
- 分析电子称重系统的组成结构,如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显示装置等。
2. 电子称重系统关键技术- 传感器技术:探讨应变片式、电磁式等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 信号处理技术:学习信号的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方法。
- 数据传输技术:了解串行通信、无线传输等技术在电子称重系统中的应用。
3. 电子称重系统实际应用- 案例分析:介绍电子称重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工业生产、医疗检测等。
数字电子称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称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和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数字电子称的工作原理,熟练使用数字电子称进行测量,并能对数字电子称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1.了解数字电子称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掌握数字电子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了解数字电子称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4.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子称进行测量。
5.能够对数字电子称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子称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和使用方法。
1.数字电子称的基本原理:介绍数字电子称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
2.数字电子称的组成结构:介绍数字电子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3.数字电子称的使用方法:介绍数字电子称的操作步骤和测量技巧。
4.数字电子称的故障排除和维护:介绍数字电子称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以及维护保养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称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数字电子称的使用技巧和故障排除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字电子称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实验设备:准备数字电子称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4.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子秤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市场上使用的传统称重工具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
为了改变传统称重工具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在本设计中将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用在了电子秤重的控制系统中。
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来控制,测量物体重量部分由称重传感器及A/D转换器组成,加上显示单元,此电子秤俱备了功能多、性能价格比高、功耗低、系统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直观、速度快、测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本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外围附以称重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键盘电路等构成智能称重系统电路板,从而实现自动称重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
可以说,此设计所完成的电子秤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应用需求。
关键词:AT89S52,称重传感器,A/D转换器,LED显示器Abstract: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tradition ponderation instrument used in market has been not satisfaction with hunman requirements alread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traditional apparatus shortcoming, we improve the apparatus's control system with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This syste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microcontroller, the section of height measurement accomplish by supersonic sensor, the section of weight measurement accomplish by weight sensor and A/D transformer, this apparatus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 such as having more function, consume less energy, small and move easily, low price, measure precisely, the speed is quick, automatic work without people and so on.The syste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icrocontroller AT89S52, the periphery is consist of the circuit of clock and calendar, the circuit of measure height and weight, the circuit of display and print, all of these comprise the circuit board of the intelligent apparatus of height and weight. It can achieve all function of the apparatus.Keywords: AT89S52,ponderation –sensor,A / D converter,LEDDisplay目录一、前言 (1)二、总体方案设计 (2)2.1 方案一 (2)2.2 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 (2)三、单元模块设计 (4)3.1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 (4)3.1.1传感器模块 (4)3.1.2 ADC0832与AT89C52接口电路 (5)3.1.3 单片机模块(ATT89C52) (5)3.1.4 显示模块 (6)3.1.5 键盘模块 (7)3.1.6报警电路设计 (8)3.2电路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 (9)3.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9)3.2.2 ADC8032结构及特点 (9)3.2.3 显示屏 (11)3.2.4 键盘KEYPAD-SMALLCALA4X4 (12)3.3特殊器件的介绍 (13)3.3.1ADC8032介绍 (13)四、软件设计 (14)4.1程序主要设计 (14)4.2 功能说明 (15)五、系统调试 (16)5.1调试软件介绍 (17)六、系统功能、指标参数 (17)6.1 系统实现功能 (17)6.2 系统调试 (17)七、设计总结 (18)八、谢辞 (19)九、参考文献 (20)十、附录 (21)1、前言国内电子秤的重技术基本达到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少数产品的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国内的电子秤的市场中,1009左右量程的电子秤精度一般为0.019。
在研究方法上,电子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是将作用在承载器上的质量或力的大小,通过压力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来处理该电信号。
台式电子计价秤具在商业贸易中的使用相当普遍,但应用场所受到限制。
电子秤产品的应用性能趋向上更综合性和组合性。
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才能满足并解决现代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续,自动”称量要求,同时有效地消除人为误差,使之更符合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
使计量更加精确。
它是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的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
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采用全桥测量电路是系统产生误差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放大器地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A/D转化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A/D转换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最后显示输出结果。
本次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实现计量范围0~5kg,测量精度为0.001kg,设有超限报警;键盘输入;键盘显示。
2、总体方案设计2.1 方案1、系统框图:系统由电阻应变式L-PSIII型传感器、放大电路模块、ADC0832、单片机AT89C52、数码管、小键盘组成。
如图2-1所示。
图2-1 基本工作框图2、工作原理:当商品放到秤盘上时,秤盘下的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信号的强弱随商品重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该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A/D转换芯片进行模数转换,数字信号再进入单片机经过数据处理,单片机产生一组满足显示要求的数据,送至显示电路显示出实际重量。
物重与单价经过运算产生总价,在显示电路上同时显示出来。
2.2 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题目要求称重范围5kg,误差不大于0.001kg,考虑到秤台自重、振动和冲击分量,还要避免超重损坏传感器,所以传感器量程必须大于额定称重即5kg。
本设计选择的是L-PSIII型传感器,最大量程20kg,精度为0.01%,满量程时误差0.002kg,可以满足本系统的精度要求。
本设计的测量电路采用最常见的桥式测量电路,用到的是电阻应变传感器半桥式测量电路。
它的两只应变片和两只电阻贴在弹性梁上,测量电阻随重力变化导致弹性梁应变而产生的变化。
电阻的变化使桥式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即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出重力的变化。
单片机那个MCS-51系列单片机,由ATMEL公司生产的AT89C52是一个低能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系统兼容性强。
3.1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设计:3.1.1传感器模块: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桥路输出电压Uout=KE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电桥的输出电压可由式(1)表示[6],全桥测量电路图如图3-1、3-2所示:图3-1 全桥测量电桥图3-2桥式电阻传感器及放大电路3.1.2 ADC0832与AT89C52接口电路ADC0832为8位串行A/D转换器,本系统电路设计中外围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直接与ADC89C52的输入通道CHO相接,模数转换芯片的片选段(CS-片选端,低电平有效)与AT89C52的P3.5相接,DJ-两路模拟输入选择输入端与该单片机的P3.6引脚相连接。
ADC0832转换芯片与AT89C52单片机接口电路如图3-3所示。
3-3 ADC0832与AT89C52接口电路图3.1.3 单片机模块(AT89C52):AT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由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及单片机构成。
单片机的时钟信号用来提供单片机片内各种操作的时间基准,复位操作则使单片机的片内出事化,使单片机从一种确定的初态开始运行。
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电路形式得到:内部震荡方式和外部震荡方式。
在引脚XTALL和XTAL2外接晶体振荡器或陶瓷振荡器,就构成了内部振荡方式。
由于但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当外接晶振时,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产生震荡时钟脉冲。
当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之星复位操作。
如果RST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根据应用的要求,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复位和上电或开关复位,上电复位要求接通电源后,就自动实现复位操作。
上电或开关复位要求电源接通后,单片机自动复位,并且在单片机运行期间,用开关操作也能使单片机复位。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使单片机进入初始化状态,其中包括使程序计数器PC=0000H,这表明程序从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
如图3-4所示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3-4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3.1.4显示模块:该系统采用LCD显示模式,采用AMPIRE128X64液晶显示器件,LCD显示器件与AT89C52的接口电路如图3-5所示。
AMPIRE128X64液晶显示屏的输入引脚DBOO-DB7与AT89C52的P1.0.--P1.7引脚通过外接上拉电阻相连,CS1左半屏片选端,CS2右半屏片选端。
VO液晶显示驱动电压,DBO-DB7数据传输端口。
RST复位信号。
RS数据指令选择信号,H为数据,L为指令,有时资料上也叫D/I。
图 3-5显示模块连接3.1.5键盘模块:键盘输入是实现电子秤人机交互部门。
根据功能要求,设计了由16个按键(4×4矩阵键盘)和1个板键开关组成的键盘、开关输入电路,扳键开关控器电源的通断;16个按键分别是10个数字键0~9、小数点键和5个功能键:清零、转换/校正、累计、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