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整理复习含答案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专题复习

三年级数学统计专题复习姓名:知识点:1、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条形统计图的分类: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2、当各组数据比较大,个组数据之间的差值比较小时,我们在起始格的时候采用折线表示。
3、求平均数的方法:(1)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将数据比较大的移给数据比较小的那一组。
(2)计算的方法:用各组数据的总量除以份数,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
4、平均数= 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 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典题训练:(一)下面的的说法合理吗?合理的在括号里画“√”,不合理的画“×”。
1、水塘的平均水深是140厘米,小明的身高已经是145厘米了,不会有危险。
()2、王山走8步,共走了520厘米,他平均每步走65厘米。
()3、王山平均每步走65厘米,其中有一步可能是60厘米。
()4、三(1)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5分,其中有一位同学考了58分。
()5、一班和二班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比0,这场比赛平均每班进入2 球。
()6、电梯里有8人,他们体重的和是430千克,平均每人的体重大约是54千克。
()7、有一片水域水深6米,一艘轮船吃水深度5米,是不是一定能安全通过?()8、张明一家三口,平均每人的居住面积是21平方米,赵刚一家五口的总居住面积是60平方米。
赵刚家的住房面积更大些。
()9、敬老院中老人的平均年龄是81岁,王奶奶今年71岁,可能吗?()10、三(1)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76分,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78分。
()(二)填空。
1、学校买回18箱粉笔,每箱36盒,用去了一半,还剩下()盒。
2、小丽身高128厘米,小叶身高131厘米,小红身高125厘米。
他们三人的平均身高是()厘米。
3、我现在还存有压岁钱135元,比妹妹少28元,我们平均每人有()元。
4、第一单元考试,小明的语数平均分是92分,语数总分是()分;他的英语成绩是98分,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分。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统计(附答案解析)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统计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面列出了几种食物每100克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
(单位:克)
如表四种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脂肪含量最高。
①豆腐
②猪肉
③鸡蛋
④鲤鱼
A.①②B.③④C.③①D.④②
2.
研究表明,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
上述四种食物中,最符合这个条件的是()
A.豆腐B.猪肉C.鸡蛋D.鲤鱼
3.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该选()运动员比较合适.
A.甲B.乙C.丙
第1页(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6分)下面是希望小学各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情况统计表。
(1)()年级的男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
(2)()年级的女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
(3)()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是()人。
(4)参加运动会的男生比女生多()人。
(5)希望小学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一共有()人。
二、判一判。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5分) 6月和7月的天气天数如下表。
(1)6月份晴天最多,雨天最少。
( )(2)7月份阴天只有2天。
( )(3)7月份多云的天数比6月份少。
( )(4)6月份和7月份的雨天一共有8天。
( )(5)7月份以晴天居多。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8分)下面是某报亭上周售出晨报和晚报数量的统计表。
(1)星期三晨报卖了()份。
A. 185B. 125C. 310(2)晨报卖得最好的是()。
A. 星期日B. 星期六C. 星期一(3)星期四比星期五多卖()份报纸。
A. 6B. 4C. 10(4)星期一晚报比晨报多卖()份。
A. 55B. 60C. 65四、算一算。
(共34分)1. 直接写出得数。
(12分)80÷2=6000÷3=360÷4=810÷9=800÷2=2000÷5=70÷7=250÷5=540÷6=500÷7≈323÷4≈627÷7≈2. 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4分)555÷3=※816÷4=514÷2=762÷3=※356÷7=523÷4=3. 脱式计算。
(8分)486÷3-97 (728-136)÷4756÷2÷3 832÷(4×2)五、操作题。
【配套K12】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整理复习(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整理复习(含答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整理复习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搜集到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初步经历简单的数学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够将统计图数据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考虑,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会看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三、考点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获取实际信息。
能够根据所给的一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为可直观地表示各项目的多少。
知识梳理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不但考查同学们分析条形统计图的能力,还考查同学们上一讲所学的平均数知识。
)解题思路:问运用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来解答,而第二问则要借助生活常识,结合条形统计图直观的数据分析来解答。
解答过程:季度:÷3=360÷3=120第三季度:÷3=570÷3=1900>1200-120=70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
从统计图中我们还能发现第三季度是夏季,天气炎热,所以人们喝饮料较多。
故第三季度比季度饮料的销售情况好很多。
解题后的思考: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是现实数据,所以这些数据也是有理可循的。
例2.根据下面的某地某月降雨量统计图,猜一猜,最可能是哪个城市的降雨量统计图?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不但考查同学们观察条形统计图的能力,还考查同学们估算平均数的能力。
)解题思路:先估算条形统计图中的月平均降雨量,再与各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相比较,看与哪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最接近。
解答过程:÷4÷3≈1420÷4÷3≈118答:这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是118毫米,最接近117毫米。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总复习.7 统计(课课练含答案).doc

1.判断。
(1)18,19,20,21,22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0。
()(2)今天是星期一,明天一定是星期二。
()(3)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再放进去),摸了5次是红球,2次是白球,可以肯定盒子里红球数量一定比白球多。
()(4)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再放进去),摸了9次都是红球,第10次摸到的不一定是红球。
2、(3)班三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他们各投篮20次,投中的结果如下:
(1)在这次投篮比赛中,()同学投中的可能性较高,()投中的可能性最低。
(2)李红和杨云每人再投10次,以投中次数多少定胜负,则()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
(3)现在从三位同学中选出一位与三年级其他班进行投篮比赛,应选()代表三(3)班去比赛。
3、某洗衣机厂一、二月共生产洗衣机650台,三月份生产410台,四月份生产420台。
这四个月平均每月生产洗衣机多少台?
参考答案
1、(1)√(2)√(3)×(4)√
2、(1)张平李红(2)杨云(3)张平 4.94
3、(650+410+420)÷4=370(台)答:这四个月平均每月生产洗衣机370台。
2024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数学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下列哪个工具不是常用的收集工具?()A. 记录表B. 电脑C. 画图D. 望远镜A. 求平均数B. 画折线图C. 计算速度D. 估算长度3. 小明统计了全班同学的身高,这是在进行什么活动?()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存储4. 在收集数据时,下列哪个步骤是必须的?()A. 记录数据B. 画图C. 求平均数D. 计算速度A. 调查问卷B. 课本C. 互联网D. 同学身高6. 在整理数据时,下列哪个方法不合适?()A. 列表B. 画图C. 求和D. 重复记录7. 下列哪个是收集数据的例子?()A. 计算成绩B. 统计人数C. 解方程D. 画函数图像8. 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下列哪个步骤最重要?()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展示A. 便于分析B. 便于存储C. 便于传播D. 便于计算10. 在收集数据时,下列哪个方法不合适?()A. 问卷调查B. 观察记录C. 电话咨询D. 随意猜测二、判断题:1. 数据收集只需要记录数字即可。
()2. 数据整理就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排序。
()3. 在收集数据时,可以只记录一部分信息。
()5. 数据收集和整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6. 数据收集时,可以不考虑数据的真实性。
()7. 数据整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计算。
()8.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和方式。
()9. 数据整理后,数据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10. 数据收集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问题。
()三、计算题:1. 小华统计了班上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结果如下:红色5人,蓝色7人,绿色3人,黄色4人。
请计算班上总共有多少人。
2. 小明收集了同学们的跳远成绩,分别是1.5米、1.8米、2.0米、1.6米、1.9米。
请计算这些成绩的平均值。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专项复习卷(含答案)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附加题得分(68分)一、填空我最棒!(每空1分,共16分)1.[位置与方向] 上午大树的影子在大树的()面,下午大树的影子在大树的()面。
2.[单位换算] 5平方米=()平方分米26平方米=()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正方形的面积] 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面积是()。
4.[位置与方向] 住在沁心小区的明明向()面走可以到街心广场,然后向()方向走可以到新华书店。
图书馆在街心广场的()面,街心广场在超市的()方向。
5.[面积单位] 一块黑板的周长是10(),面积是6()。
6.[正方形的面积] 用一根长12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长方形的面积] 把右边这个长方形的长增加到40米,宽增加了10米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二、判断我能行!(每题2分,共10分)1.[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 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2.[长方形的认识] 用6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3.[位置与方向] 兰兰家住三单元二楼西户,她走进家门,向左转面向北。
()4.[面积单位] 成人拇指盖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
()5.[正方形的面积]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4倍,面积也跟着扩大4倍。
()三、对号入座!(每题2分,共10分)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平方分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A.10 B.100 C.1000 D.100002.[面积与面积单位] 下面每个小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
A. B. C. D.3.[位置与方向] 明明上学时从家出发向西南方向走200米到学校,他放学时要向()方向走200米到家。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4.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观察右边的图形,对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知识点思维导图及单元巩固练习(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统计知识点导图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习题巩固一、认真读题,正确填写!1.小光单元测验时,语文、数学、科学三科平均95分,其中科学得了99分.那么小光语文与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分.2.已知下面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70,请你在空缺的横线里填上正确的数.();()9;()26.3.制统计表时,必须把()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注明()和().4.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
5.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三月份比五月份多做好事()件.6.下面是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7.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视力的人数最多。
()视力人数最少。
8.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多.()的酸奶销售量最多.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2.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可以方便比较数据.()3.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米,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2米,则这两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1米.()4.体育老师要分别统计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跳远成绩,可以用复式统计表。
()5.在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5,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和是60,甲数是()A.15 B.35 C.452.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抬水,两人抬一桶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
A.100 B.150 C.2003.从()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A.统计表B.统计图C.两种都可以4.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它的特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整理复习(含答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整理复习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 1. 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搜集到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2. 初步经历简单的数学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能够将统计图数据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考虑,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会看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三、考点分析: 1. 通过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获取实际信息。
2. 能够根据所给的一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3. 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为可直观地表示各项目的多少。
知识梳理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不但考查同学们分析条形统计图的能力,还考查同学们上一讲所学的平均数知识。
2)解题思路:第一问运用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来解答,而第二问则要借助生活常识,结合条形统计图直观的数据分析来解答。
解答过程:第一季度:(120+110+130)÷3 = 360÷3 =120(箱)第三季度:(195+190+185)÷3 = 570÷3 =190(箱) 190 > 120 190-120=70(箱)答:(1)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
(2)从统计图中我们还能发现第三季度是夏季,天气炎热,所以人们喝饮料较多。
故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饮料的销售情况好很多。
解题后的思考: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是现实数据,所以这些数据也是有理可循的。
例2. 根据下面的某地某月降雨量统计图,猜一猜,最可能是哪个城市的降雨量统计图?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不但考查同学们观察条形统计图的能力,还考查同学们估算平均数的能力。
2)解题思路:先估算条形统计图中的月平均降雨量,再与各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相比较,看与哪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最接近。
解答过程:(50+78+42+56+223+271+183+87+185+35+172+37)÷4÷3≈1420÷4÷3 ≈118(毫米)答:这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是118毫米,最接近117毫米。
所以这个条形统计图最可能是杭州的月平均降雨量的统计图。
解题后的思考:平均数的计算,总数比较大时,我们就用看“0”凑整的方法,两两结合进行加法计算较易。
例3. 出示学生调查的体重资料:(1)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2)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他们的平均体重。
(3)看到这组数据你们想说些什么?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这道题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根据学生调查所得数据制成统计图,让学生从身边真实的事例中体会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
该题更为关注的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及个性化解题。
2)解题思路:第一小题:从这张统计图中不仅能获取四位同学各自的体重,还能比较出哪位同学体重最重,哪位同学体重最轻。
第二小题:我们要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解答。
第三小题:意在考查如何给体重过重的那位同学提建议。
解答过程:(1)从这张统计图中我们不仅能知道杨令丝、曲昕、赵懿、雷剑乔这四位同学各自的体重,还能直观地比较出体重最重的是雷剑乔,体重最轻的是杨令丝和赵懿。
(2)(30+30+32+40)÷4 =132÷4 =33(千克)答:他们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
(3)看到这组数据我们要提醒雷剑乔同学,注意锻炼身体,减肥瘦身。
因为他的体重比其他三位同学多出很多,显然是超重。
解题后的思考:这道题提醒同学们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现实问题。
如从图中找出体重超重的同学并向其提出减肥建议。
(1)哪种水果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从图中你还知道些什么信息?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和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
2)解题思路:运用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来解答第一问。
再通过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第二问。
解答过程:(1)西瓜:(205+220+115)÷3 = 540÷3 = 180(千克)贡梨:(190+250+265)÷3 = 705÷3 =235(千克)235-180=55(千克)答:贡梨在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55千克。
(2)我们还能看出在第三季度西瓜的销售量是减少的,而贡梨的销售量是增加的。
这是由于第三季度夏季即将结束,秋季来临,西瓜是夏季的水果,贡梨是秋季的水果。
解题后的思考:这道题同样考查同学们结合现实分析条形统计图。
各季节应季的水果是什么,这是生活常识。
(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表。
天气晴天多云阴天雨天天数(2)哪种天气经常出现?哪种天气偶尔出现?(3)你还能发现什么?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这道题考查同学们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的能力。
2)解题思路:先读取数据,然后直接将数据填写到表格中。
解答过程:新课标第一网(1)天气晴天多云阴天雨天天数 16 8 5 2 (2)晴天经常出现,阴天、雨天偶尔出现。
(3)这个城市晴天多,雨天少。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考查同学们由条形统计图到表格的转化。
例2. 下面是小明的身高统计图(单位:厘米)。
(1)小明从7岁到10岁,长高了多少?(2)哪一年比上一年长得最快?长高了多少?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横向条形统计图。
2)解题思路:解答第一问用10岁的身高145厘米减去7岁的身高125厘米即可。
解答第二问则要先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哪一年身高增长最快,再计算得出长高了多少。
解答过程:(1)145-125=20(厘米)答:小明从7岁到10岁,长高了20厘米。
(2)138-130=8(厘米)答:通过观察比较小明每年的身高,我们得出他从8岁到9岁身高长得最快,长高了8厘米。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的特别之处在于题目中出示的是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要将其与纵向条形统计图区分开来。
思维突破题:例. 下面是某地某月日最高温度情况统计图。
(1)这个月的日最高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哪一天?(2)本月的日最高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距是多少?(3)这个城市如果是北京,你能猜测这张统计图是哪个月份吗?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获取信息并计算的能力。
2)解题思路:第一问通过直观观察统计图就能得出结论。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减法计算。
第三问则要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解答。
解答过程:(1)答:这个月的日最高气温的最高值是20日的38度,最低值出现在30日的34度。
(2)38-34=4(度)答:差距是4度。
(3)这个城市如果是北京,那么这张统计图的月份可能是7、8月份。
因为北京夏季的温度较高,在30度以上。
解题后的思考:在观察条形统计图且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学生还要知道北京夏季气温高达30多度这一生活常识。
提分技巧本讲是建立在上一讲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同学们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如体重超重的人需要锻炼减重,北京夏季的气温较高等。
此外,同学们还要注意区分纵向条形统计图与横向条形统计图。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 **1. 以下是某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1)请根据上述成绩填写下表:分数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分以下人数(2)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2. 以下是超市的饮料进货单,请根据这张进货单绘制条形统计图。
饮料名称冰露娃哈哈乐百氏康师傅统一进货数量(箱) 50 75 25 40 65 (1)请根据这些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看条形统计图,说一说哪种饮料好卖,哪种饮料销路差。
*3. 四川电视台要安排一档儿童节目,播放动画片,他们先对其他省市电视台的动画片收视率作了一番调查,绘制了这样一幅条形统计图。
(1)四川电视台应播放哪部动画片?(2)请根据这幅条形统计图填写以下表格。
动画片名称《西游记》《猫和老鼠》《天线宝宝》《哪吒传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收视率(3)如果想给其他省市电视台提出意见,哪部动画片要停播? 4. 老师为同学们买来花种,同学们将其精心培育成花朵来装点教室,小丽为花朵的颜色做了统计:颜色黄花红花绿花紫花数量(朵) 5 7 9 8 (1)请根据表格绘制条形统计图:(2)教室要将数量最多的花放在图书角,请问这是什么颜色的花?(3)科学老师建议将数量最少的花制成标本,请问这是什么颜色的花? 5. 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1)请你说一说鸵鸟比哪种动物跑得快?(2)请你说一说鸵鸟比哪种动物跑得慢?(3)请你说一说哪种动物跑得最快?(4)请你说一说哪种动物跑得最慢? 6. 以下是某地区某年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月份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降水量(毫米) 150 100 60 120 110 120 (1)请你根据上面的表格绘制条形统计图:(2)请你说一说哪个月份降水量最多,哪个月份降水量最少?(3)哪两个月份的降水量是相同的? 7. 以下是我国五座名山的海拔高度统计名山泰山华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海拔(米) 1500 2000 800 1400 3000 (1)请根据上面的表格绘制我国五座名山的海拔高度统计图。
试题答案 ** (1)分数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分以下人数 2人 11人 15人 8人 2人 1人(2)(2)答:娃哈哈好卖,乐百氏销路差。
*3. (1)答:四川电视台应播放《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
(2)动画片名称《西游记》《猫和老鼠》《天线宝宝》《哪吒传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收视率 4 19 4 8 6 (3)答:如果想给其他省市电视台提出意见,《天线宝宝》和《西游记》要停播。
4. (1)(2)答:教室要将绿花放在图书角,因为绿花的数量最多。
(3)答:将黄花制成标本,因为黄花的数量最少。
5. (1)答:鸵鸟比猫和大象跑得快。
(2)答:鸵鸟比猎豹、狮子和马跑得慢。
(3)答:猎豹跑得最快。
(4)答:大象跑得最慢。
6. (1)(2)答:七月份降水量最多,九月份降水量最少。
(3)答:十月、十二月这两个月份的降水量是相同的。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