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地下室缺陷总结与分析
地下室施工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 (2)

地下室施工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一、地下室施工中的常见问题1. 地下室设计不合理地下室作为建筑的地下空间,其设计应符合建筑要求及使用需求。
然而,一些地下室设计存在问题,如采光不足、通风不畅、排水系统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地下室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2.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地下室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质量低劣的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会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如墙体渗水、沉降等问题。
3.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问题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然而,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忽视了细节,不按规范操作,导致地下室存在结构不牢固、防水不到位等问题。
4. 土质及地下水问题地下室施工通常需要处理土质及地下水问题。
一些地下室施工单位没有对土质和地下水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无法预料的土质及地下水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地下室变形、泥浆涌流等不良后果。
二、地下室施工中的对策1. 合理设计地下室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应注重合理布局、合理利用自然光、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以提高地下室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2. 选择优质材料地下室施工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选择质量低劣的材料。
施工单位应坚持以质量为重,确保使用的材料安全可靠,以保证地下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3.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地下室的结构牢固、防水到位等。
4. 提前进行土质和地下水勘察地下室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土质和地下水勘察,以提前了解地下的土质特征和地下水情况。
对于特殊土质和地下水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泵水处理等,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加强质量管理和监控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要点分析

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要点分析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地日益紧张,地下室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合理的地下室结构设计,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然而,随着地下室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地下室结构设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要点进行分析。
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1、地下水渗漏问题地下水是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常遇到的问题。
地下水会对地下室的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地下室地基的稳定性。
同时,地下水还可能对地下室内的设施和设备产生损害。
因此,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必须对地下水的渗漏进行充分的考虑。
2、地下室下沉问题地下室建设的带来的一大问题是地下室下沉。
如果地下室建设不合理,或者施工不规范,就有可能会对地下室的地基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地下室下沉。
地下室下沉不仅会引起土地沉降,还会对地下室内部结构及设施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3、地震安全问题地震是地下室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造成地下室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即使处于活动地区建造地下室时必须考虑地震的影响。
因此,在地下室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震安全性,采用安全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地震对地下室的影响。
4、建筑物以上荷载带来的影响地下室建设的过程中,建筑物的以上荷载可能对地下室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引起地下室结构的瓦解。
因此,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以上荷载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建材和施工方案来提高地下室的承重能力。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分析1、地下室结构设计应采用合适的地基技术在进行地下室建设时,地基技术非常重要,以确保地下室的地基结构稳定。
地下室结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技术,包括地基处理、复合地基等。
2、地下室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下水渗漏问题地下水渗漏是地下室建设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可以利用下水管网等措施加以解决。
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下室环境条件,并采用专业防水材料,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
万科千万精装房被曝质量缺陷-地暖漏水墙体霉变等数文

万科千万精装房被曝质量缺陷地暖漏水墙体霉变等数文小图:有业主家中墙体霉变起皮。
大图:有的业主家中漏水严重.千万精装房被曝质量缺陷上海高端小区五玠坊部分业主两年难入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000多万的豪宅,想必会享有高品质的舒适生活.然而,在上海万科开发的精装修高端大宅小区五玠坊,颠覆了这种想象。
近日,多位上海听众向中国之声反映说,每套住宅均价在1000万以上的五玠坊,自2013年交房以来,反复出现低端质量问题:地暖爆裂、墙体霉变起皮、地库结露、烟道串味等等.地暖漏水房内被泡万科地产2011年对外印发的楼书显示:五玠坊坐落于上海浦东核心腹地,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以1。
0的低容积率占据城市黄金宝地.五玠坊住宅部分均为5层低密度大平层,全部为精装修三居室或四居室,面积240平方米-320平方米. 业主包欣(化名)表示,“2013年1月份,我们进来一看,里面就下雨了,因为楼上的地暖管爆了,整个顶都泡了。
”走进五玠坊业主包欣花费1100万的房子,眼前一片狼藉,各种装修工具和涂料横七竖八地“躺”在房间里。
楼上地暖爆裂,殃及包欣家的天花板全部湿透.包欣表示,“后来发现我家地暖有几块地方漏铺了,现在也没有铺上,因为他们大理石的框已经找不到能够配一样颜色的了。
”由于房子不断出现质量问题,2013年交房后,包欣一家至今未能入住。
车库结露地面湿滑记者走访了五玠坊20位业主,大多都已入住。
出现的房屋质量问题,有的已经修好,有的正在维修,有的反复维修,还没彻底维修好。
据五玠坊业主提供的不完全统计,五玠坊共计365户,截至目前,共有108户有过不同程度的维修。
一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业主曹女士说,烟道串味是他们家目前最头疼的事儿。
曹女士表示,现在就是楼上做饭的油烟,通通排到我们家,物业他们来修,反复敲砸找不出原因,里面打开过,也没解决。
差不多每个星期来给我弄一下,把我这里砸得乱七八糟。
此外,小区地下车库湿气大的问题也久拖不决,让不少业主难以忍受。
万科中心地下室渗漏维修施工方案

万科中心地下室渗漏维修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万科中心地下室位于具体地址,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
由于地下室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且受到施工质量、材料老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出现了多处渗漏现象,严重影响了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和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为了彻底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特制定本维修施工方案。
二、渗漏原因分析1、混凝土裂缝地下室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收缩不均等原因,容易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为地下水的渗透提供了通道。
2、施工缝处理不当施工缝是地下室防水的薄弱环节,如果施工缝的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止水钢板安装不牢固、接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容易导致渗漏。
3、防水层破损地下室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老化、腐蚀等原因失去防水功能。
4、后浇带渗漏后浇带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而设置的,但如果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当、养护不到位或者止水措施失效,也容易引起渗漏。
5、穿墙管、预埋件部位渗漏穿墙管和预埋件周围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者防水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地下水从这些部位渗入。
三、维修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查阅地下室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资料,了解地下室的结构形式、防水设计和施工工艺。
(2)对渗漏部位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检测,分析渗漏原因,确定维修方案。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维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材料准备(1)选用优质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止水带、密封胶等,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高压水枪、注浆机、磨光机、喷枪等。
3、现场准备(1)清理渗漏部位周围的杂物和积水,保证施工场地干燥、整洁。
(2)设置好警示标志,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维修施工工艺流程1、裂缝处理(1)对于宽度小于 02mm 的裂缝,采用表面涂刷防水涂料的方法进行处理。
首先用钢丝刷将裂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待表面干燥后,涂刷两道防水涂料,每道涂料的厚度不小于 15mm。
万科技术优劣势分析

我方优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万科致力于引领行业节能减排,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及住宅产业化。
2011年,公司共成功申报绿色三星项目273.7万平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0.7%。
2007年,万科建筑研究中心被建设部批准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公司持续推进住宅产业化。
2009年,万科北京假日风景项目B3#、B4#楼被授予“北京市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称号。
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获得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是行业内第一家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实现工业化开工面积达272万平方米。
万科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成熟,技术、环保指标高于行业标准。
而这次的项目“万科·榕园”万科集团充分运用了技术上的优势,极致规,10万平米纯别墅社区,建筑风格延续都铎神韵,45°坡屋顶、极具雕塑感的烟囪、老虎窗、梁柱…项目产品多样,户型布局合理,以低层住宅为主要建筑类型,联排、叠拼以及独创的合院应有尽有,会所及示范区将英式风格集中呈现。
别墅采用英国TUDOR式建筑风格的精髓,创造出英式“NEW TUDOR”风格立面。
缺点:房屋设计有很多项目总是有些瑕疵,如阳台设计漏顶的问题,户内梁的问题,入户门上方连接板的问题,空调孔收口粗糙,小区入口的车道问题等等。
但是我们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原则,及时反馈产品缺陷,及时改进。
“万科·榕园”项目就存在小区内独栋别墅少,联排太多的问题。
对方优点:世联代理已建成庞大的知识管理系统,并实现全国实时共享,确保世联地产任何地区的专业人员均在同一平台上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策划平台系统:世联过往在全国代理项目的知识管理系统。
万科地下车库设计缺陷总结与分析

万科地下车库设计缺陷总结与分析二季度出图的“东海岸3A、3B,广州蓝山、第五园、万科城8C”等几个项目均有设地下或架空车库,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对各类问题,详细分析如下:1、车道宽度问题描述: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个别项目,双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而国家规范双车道仅为5.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人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产生原因: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解决措施: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车道(含出口)宽度。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详下表:2、车库出入口设计不当问题描述: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产生原因: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
解决措施: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出入口数量及宽度。
国家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详下表:3、转弯半径设计不当问题描述:误将国家规定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注: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与车道内径的关系详下图所示。
万科地下车库设计缺陷总结与分析

万科地下车库设计缺陷总结与分析地下车库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车辆停放提供了便利。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地下车库设计的各种缺陷和问题。
本文将对万科地下车库设计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与分析。
首先,万科地下车库存在的一个设计缺陷是停车位的数量不足。
由于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车位紧缺已成为城市普遍的问题。
而在万科地下车库中,由于设计不合理,停车位的数量比实际需求要小很多。
这导致车主停车时常常面临找不到合适的停车位的困扰,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拥堵的风险。
其次,地下车库的通行能力不足也是一个常见的设计缺陷。
万科地下车库中,通行道路狭窄,转弯角度过小,车辆之间的间隔不够,这些都限制了车辆的通行能力。
当车流量较大时,容易导致车辆排队、阻塞,甚至发生事故。
这不仅给车主带来不便,也给地下车库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另外,万科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存在不足。
地下车库长期封闭的环境容易导致空气污浊,车库内的氧气含量低,车辆尾气等有害气体难以排出。
这不仅对车主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对车库的设施设备造成腐蚀和损坏。
因此,地下车库应该加强通风与换气的设计,保证车库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此外,万科地下车库的安全设施设计亦存在不足。
在地下车库中,应该为车主提供安全出口、紧急逃生通道等应急设施。
然而,在万科地下车库中,这些设施的数量不足,位置不明确,使用者不够清楚。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车主可能无法及时找到安全通道,加重了事态的严重性。
最后,万科地下车库缺乏智能化管理的设备和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地下车库设计的趋势。
然而,在万科地下车库中,缺乏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如智能停车系统、车位导航系统等。
这不仅繁琐了车主的停车过程,也限制了地下车库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综上所述,万科地下车库设计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停车位数量不足、通行能力不足、通风设计不足、安全设施不足以及缺乏智能化管理设备和系统等方面。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停车位数量的规划,优化通行道路的设计,加强地下车库的通风与换气,增加安全设施与应急设备的配置,引入智能化管理设备和系统等措施,提高地下车库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地下室抗浮设计常见问题及要点分析

地下室抗浮设计常见问题及要点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地下空间的室内空间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阁楼的埋深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筑物的抗浮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南方或者滨河地带,由于地下水位一般比较高,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成为影响工程安全和投资额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部分地下建筑结构因降雨影响,地下水位升高,出现了一些地下车库上浮破坏的工程事故,如某体育中心游泳馆,地下室上浮引致上部结构梁、板、柱产生大量裂缝,有些铁制丧失承载能力;某高层建筑地下室顶盖局部隆起高达350mm,柱间板出现45°破坏性裂缝。
某医院两层瓦理棕地下车库,在施工向下调整过程过程中出现全面性上浮,最大上浮垂直达到1.42m。
近日,由于出现明显连日强降水,2021年7月11日,南昌万科天空之城又出现了因地库上浮,地下室40多根承重柱剪断,墙体开裂、顶板开裂质量问题。
(见图片)诸如此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究其原因,既有现有抗浮各规范不统一、抗浮设计概念不清、水浮力传递融资途径混乱、抗浮节点构造不合理等诸多方面因素,也有施工阶段未重视抗浮模块化、忽视地表水浮力不利影响等原因,为避免类似现象出现,结构设计外观设计人员在地下室抗浮设计时,必须重视以下几个五方面要点。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T72-2021规定了勘察单位分析提出抗浮设计水位的合理建议,并规定了抗浮设计水位确定原则:1.抗浮设防水位宜取地下室自施工期间至全使用寿命期间可能遇到的最高水位。
水势该水位应根据场地所在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地下水类型、各层地下水水位及变化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市场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当拟建建筑物区域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按照最高水位和地下室使用期间水位变化,结合当地经验修正后确定。
2.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水位可按勘察时实测的场地最高水位,并结合季节变化导致地下水位可能升高的因素,以及结构自重和覆土尚未施加时,浮力对地下总合结构的不利影响等综合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科地下室缺陷总结与分析
二季度出图的“东海岸3A、3B,广州蓝山、第五园、万科城8C”等几个项目均有设地下或架空车库,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对各类问题,详细分析如下:
1、车道宽度
问题描述:
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个别项目,双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而国家规范双车道仅为5.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人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产生原因:
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解决措施:
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车道(含出口)宽度。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详下表:
2、车库出入口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
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产生原因:
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
解决措施:
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出入口数量及宽度。
国家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详下表:
3、转弯半径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
误将国家规定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注: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与车道内径的关系详下图所示。
解决措施: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4.4.10条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车库汽车环行道的最小内径:一般取3.9~4.2米即可。
此数据要牢记。
4、车库排水设计失误
问题描述:
地下车库,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开敞式集中停车库未考虑明沟排水;
个别项目,由室外进入室内的坡道起始点和结束端,未设排水明沟。
产生原因:
l 一是有的项目地下车库底层层高未考虑250(最薄处)~350厚的滤水层的厚度,导致地下室层高不够不能设滤水层及排水明沟。
l 二是,对明沟设置原则,不是很明确,从而遗漏。
解决措施:
在进行集中车库设计时,明沟的设置应应遵循如下原则:
附图
一附图二
5、车库坡道设计失误
坡道设计问题主要有二:
l 问题一:当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的上下端未设缓坡使坡道设计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导致设计变更较大。
l 解决措施:
在计算坡道坡度时,一定预选考虑缓坡要求。
缓坡的具体规定详下图所示:
l问题二:个别项目,坡道设计宽度过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l解决措施:
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选择合理的坡道宽度。
各类坡道宽度具体规定详下表:
另外,请悉知一般坡道的结构参数:
6、车库结构“楼面、顶板与梁”设计失误
在审图过程中,发现设计院结构专业设计不够精细,一些参数选取较大,梁板厚度以及梁高均较大,人为的增加成本。
因此,今后为避免类同问题发生,应向设计院明确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
6.1 车库楼面的基本设计原则
A、基本结构参数
普通停车库的楼面活荷载取值为4KN/㎡,板厚取值为h=110~120,在合理跨度的情况下,配筋基本采用构造配筋。
框架梁高一般采用1/10~1/12足够,次梁采用1/12~1/14的跨度。
B、面层和找坡
普通停车库的面层和找坡应一起考虑,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楼面,一般采用1%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
面层做法最多为50,面层中需配Φ4@150x150~200x200的钢丝网片,提高面层的耐磨性和抗开裂。
C、普通用途的地下室楼面参照其他结构做法。
6.2 地下室顶板
A、顶板厚度
顶板厚度和顶板所处的位置、顶板的覆土、跨度等有关。
B、顶板梁高
根据顶板的覆土、是否做人防而定,可大概估算:
注:为降低层高,也可考虑采用宽扁梁,但会增加一些造价。
一般不采用将大部分顶板梁上翻形成“水池”,如确实要上泛,上泛高度至少≥300,并应在梁上合适位置预留Φ50的过水洞,洞底标高同板面。
C、顶板排水找坡
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顶面,一般采用≥2%的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
面层做法详景观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