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剂加工技术

合集下载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农药悬浮剂是目前农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制剂,具有悬浮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在农药悬浮剂的加工工艺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会导致制剂中农药分布不均匀,影响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选用适当的分散剂,并进行优化。

一方面,合适的分散剂能够降低农药粒子的表面张力,增加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分散剂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另一方面,优化工艺条件,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温度等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分散剂的分散性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增加其均匀性,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其次,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是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悬浮剂中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容易引起沉积和分层现象,从而导致悬浮剂的稳定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增稠剂,提高悬浮剂的粘度,增加其抵抗沉降的能力。

其次,可以添加荧光增白剂,通过增加悬浮液的波长范围和增加光量子来改善悬浮剂的稳定性。

同时,优化悬浮剂的配方以及工艺条件,如pH值、溶剂选择等,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稳定性。

另外,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也是制备农药悬浮剂的一个困扰。

表面活性剂在悬浮剂中起到增溶、分散和稳定农药颗粒的作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会直接影响悬浮剂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能、吸附性能、稳定性和毒性等因素。

同时,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和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改性或合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难点包括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农药悬浮剂加工中的技术难点及其解析

农药悬浮剂加工中的技术难点及其解析

农药悬浮剂加工中的技术难点及其解析农药悬浮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具有悬浮性好、分散性强、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田防治害虫、病害。

然而,在农药悬浮剂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本文将对农药悬浮剂加工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析。

一、悬浮剂稳定性问题悬浮剂的稳定性是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常见的技术难点包括悬浮剂颗粒的沉降、分层、结块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悬浮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变化,从而影响其效果。

解析:(1)优化原料配方:合理选择悬浮剂的基料,如黏土、聚合物等。

通过调整其种类、比例和添加剂的用量,可以提高悬浮剂的稳定性,减少颗粒沉降和分层等问题。

(2)改进生产工艺:控制加工温度、混合时间和搅拌速度等,确保物料均匀混合,降低结块的风险。

同时,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二、颗粒尺寸分布问题农药悬浮剂中颗粒的尺寸分布对其药效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颗粒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其悬浮性和药物释放速率。

解析:(1)调整研磨工艺:通过研磨设备的选择和参数的调节,控制颗粒的尺寸分布。

合理选择研磨介质和加工时间,优化碾磨设备的结构和转速,可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尺寸范围。

(2)采用分级技术:通过筛分和离心等分级技术,将颗粒按照尺寸分布进行分类和分离,使得悬浮剂的颗粒尺寸更加均匀,提高药效和稳定性。

三、乳化问题农药悬浮剂乳化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乳化不稳定会导致乳液分离、凝固等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解析:(1)优化乳化剂配方:选用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助剂,通过调整其种类和用量,提高乳化剂的稳定性。

在乳化剂的选择上,可以考虑采用较为稳定的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控制乳化工艺:严格控制乳化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

合理选择乳化设备和方法,如高压均质机等,提高乳化效果和稳定性。

总结:农药悬浮剂加工中的技术难点主要包括悬浮剂稳定性问题、颗粒尺寸分布问题和乳化问题。

螺虫乙酯悬浮剂加工工艺流程

螺虫乙酯悬浮剂加工工艺流程

螺虫乙酯悬浮剂加工工艺流程
螺虫乙酯悬浮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农药,它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螺虫乙酯悬浮剂的加工工艺流程,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生产过程。

一、原材料准备
螺虫乙酯悬浮剂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螺虫乙酯、乳化剂、稳定剂、溶剂等。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充分的检验。

二、混合和分散
将乳化剂和稳定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溶剂中,并充分搅拌均匀,以便形成相对稳定的乳液。

然后,将螺虫乙酯逐步加入到乳液中,并继续搅拌,使其分散均匀。

三、研磨和过滤
为了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质量,需要对悬浮剂进行研磨和过滤处理。

研磨可以使悬浮剂的颗粒更加细小,增加其表面积,提高其稳定性。

过滤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物,确保产品的纯净度。

四、包装和质检
经过研磨和过滤处理后的悬浮剂将被装入专用的包装容器中,如塑料瓶、铁桶等。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污染和泄漏。

然后,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颗粒分布、悬浮性、PH值等指标
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五、储存和运输
将包装好的螺虫乙酯悬浮剂储存到指定的仓库中,确保其存放环境符合要求,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剧烈震荡和倾斜,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总结:
螺虫乙酯悬浮剂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和分散、研磨和过滤、包装和质检、储存和运输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安全环保的螺虫乙酯悬浮剂产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02
悬浮剂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稳定 性,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 成稳定的悬浮液,具有较好的遮 盖力、悬浮性和流变性等特性。
悬浮剂加工工艺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涂料行业
用于制造水性涂料、建筑 涂料等,提供优异的遮盖 力和流变性。
农药行业
用于制造水溶性农药,提 高农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降低药害和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控制
总结词
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也是研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详细描述
杂质的来源可能包括原材料、设备、环境和生产过程等多个方面。为了控制杂质,需要从原材料的筛 选、设备的清洁、环境的控制和生产过程的监控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03
解决方案与技术突破
详细描述
粒度太小可能导致悬浮剂的流动性变差,粒度太大则会影响悬浮剂的遮盖力和 着色力。同时,粒度分布的不均匀也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粘度调节
总结词
粘度是悬浮剂的重要参数,粘度调节的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粘度、稳定性和 应用性能等多个方面。
详细描述
粘度太高可能导致悬浮剂的流动性变差,粘度太低则可能会影响产品的遮盖力和 着色力。同时,粘度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03
实施效果
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在悬浮剂中表现出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生物安全性,
同时保持了其在悬浮剂中的优良性能,为悬浮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
力支持。
05
结论与展望
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悬浮剂加工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 化,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 、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同时,悬浮剂的稳定 性、粒径分布和粘度等特性也需要通过精细 的工艺控制来实现。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发布时间:2008-9-6 11:00:15 浏览次数:901.确定有效成分固体有效成分的确定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不得大于70mg/L,最好不溶,否则在制剂贮存时易产生结晶。

但也有在液相中的溶解度超过100mg/L的原药制得稳定性好的胶悬剂的例子,如谷硫磷、吡虫啉、灭害威等。

通过调整润湿分散剂和增稠剂使之达到稳定化,其制剂的质量保证期甚至达到3年。

(2)在水中的化学稳定性好,对某些稳定性不太好的有效成分通常使用缓冲剂、抗氧化剂来改善其化学稳定性。

(3)熔点一般在60℃以上,以免在研磨时熔化,引起粒子凝聚,影响制剂的稳定性。

(4)对于复配制剂来说,还要考虑以两原药增效不增毒、兼容稳定性好为原则确定其的最佳配比和最佳浓度。

2.选择润湿分散剂农药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具有润湿和分散双重作用,多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润湿分散剂的用量一般不超过10%,但要保证其能溶在所选用的分散介质中或与分散介质稳定的结合。

3.选择防冻剂农药悬浮剂在低温环境中能稳定贮存,就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防冻剂。

如用乙二醇做防冻剂,一般加入5%左右,最多不超过10%。

选用的防冻剂一般要求防冻性能好、挥发性低、对有效成分不溶解。

如果加工的农药悬浮剂在气温高于0℃的地区贮存和使用,则在配方中可不加防冻剂;否则就必须加入防冻剂以保持制剂的稳定。

4.选择增稠剂增稠剂是农药悬浮剂不可缺少的主要成分之一。

选择增稠剂一般选择用量少、增稠作用强又不影响制剂稀释稳定性的材料。

一般用量为0.1%-0.5%,最多不超过3%。

5.选择消泡剂农药悬浮剂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制剂的加工、计量、包装和使用。

如果配方中的其他助剂不控制气泡量时,就要考虑加入消泡剂。

一般选用酯类物质,用量也很少。

在生产过程中也可用超声波、真空脱泡等消泡方法。

6.选择pH调整剂这是保证制剂中有效成分化学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绝大多数原药在中性介质条件下稳定,而少数原药则需要酸性或碱性介质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加入pH调整剂调节介质,以适合原药对介质pH值的需要。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功能及特点
药效
在喷药期间,达到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 量、延长滞留时间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农药的 生物活性,降低使用剂量。
15
国内外助剂种类超过3000种
表面活性剂
悬浮剂
农药
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依剂型加工要求也不同,所选择 的助剂种类也各异。
16
润湿分散剂种类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两性离子
其他
农药本身是一类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学品,不同的农药其理化性质相差 很大,其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又千差万别,若想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选择 适宜的助剂品种和添加量是十分重要的。
33
通常选用高分子量的分散剂,结构中必须具有亲水基和亲 油基(疏水基),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农药活性成分粒
子的吸附能力,减少分散剂从吸附的农药活性成分粒子脱附, 显著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
选用的粘度调节剂与有效成分必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 其粘度随温度变化要小。
此外,加入量多少以及助剂与有效成份的比例大小, 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药的喷雾雾化和沉积过程。
选的分散剂品种,分别用水配制成相同含量的分散剂溶液;3)取一
定量已粉碎的的农药放入烧杯中,将上述配好的分散剂溶液,慢慢滴入 到农药细粉上,同时用药匙不断搅拌,使其形成糊状,当糊状物刚形成 滴滴下时,记录所用溶液的量,然后计算出单位重量有效成分所需溶液 的量,这个量即为流点。
23
三角坐标法
24
3水平3因素正交表
DS-60、WELL-SCA
DS-316、WELL-303
18
这么多种助剂,不同的助剂在农药制剂配方 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同一种农药原药,不管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 使用不同种类的助剂品种配制的样品,由于其作用 机理不一样,因此对农药发挥其功效区别可能会很 大。

谈谈农药悬浮剂及其加工技术

谈谈农药悬浮剂及其加工技术

谈谈农药悬浮剂及其加工技术谈谈农药悬浮剂及其加工技术农药悬浮剂加工技术悬浮剂是将水不溶的农药固体活性成分加工成微细颗粒(一般平均粒径<5jam),依靠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分散悬浮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液体制剂。

它与其他剂型相比有如下优点:1)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生产中避免易燃、易爆和中毒问题。

2)无粉尘产生,对操作者和使用者安全,清洁文明生产并对环境有利。

3)用水作介质,降低环境污染,节省成本。

4)低的毒性和刺激性。

5)可加工高浓度剂型,减少库存量,节省包装、贮运和运输费用。

6)水不溶的农药固体活性成分可加工成液体剂型出售,计量和使用方便。

7)由于比wp有更细的粒径,悬浮率和药效比wp要高。

8)可用来加工悬乳剂(se)和悬浮种衣剂(fs)。

因此,近l0年来悬浮剂成为国内外发展最快的新剂型,成为各种农药品种的基本加工剂型,也成为代替wp的主要剂型之一。

一种典型的sc剂型的基本组成(g/l计)如下:活性成分4o~700润湿n/分散剂5~6o吸湿剂/抗冻剂5o~8o消泡剂0.8~2增稠剂/抗沉淀剂1~2.5其他添加剂1~2水直到1l国内的剂型配方大都习惯以重量百分比计,国外则不同,一般对固体剂型(如dp、wp和wg)用重量百分比计,而液体剂型(如ec、sl、sc和ew等)都采用g/l计,因其方便用户计量和使用。

因此,在国内生产而需要出口的液体剂型产品应注意到这点。

农药活性成分无论是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也不论它们是单剂还是混剂,都可以加工成悬浮剂。

目前悬浮剂(除乳油外)是能加工农药活性成分最多的剂型,涉及的农药活性成分多达275个,并以除草剂居多,其次是杀菌剂和杀虫剂。

一般说来,对农药活性成分既在碳氢化合物有机溶剂中又在水中有很低溶解度的固体活性成分都适合加工成sc。

它们的具体要求是:1)农药固体活性成分的熔点应>70~c(最好>90~c),以保证农药活性成分在砂磨中不被熔化,呈颗粒状,便于研磨成微细粒子。

农药悬浮剂SC加工工艺与流程

农药悬浮剂SC加工工艺与流程

一、悬浮剂概述农药悬浮剂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剂型,现已成为基本加工剂型之一。

悬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简称SC)又称水悬浮剂、胶悬剂、浓缩悬浮剂,是在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作用下,将不溶于或难溶于水的原药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粗悬浮体系。

由于其分散介质是水,所以悬浮剂具有成本低,生产、贮运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而且容易与水混合,使用方便。

与以有机溶剂为介质的农药剂型相比,具有对环境影响小和药害轻等优点。

悬浮剂的制剂技术涉及到农药化学、农药制剂学、物理化学、化工机械等多个学科,研究和制造技术比较复杂。

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悬浮剂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受到研磨机械、表面活性剂等技术发展的影响,其推广规模仍难与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大宗剂型相比。

目前开发的品种,尤其是国内生产的多数悬浮剂产品物理稳定性较差,贮存中易发生分层、沉淀,农药有效成份难以均匀分散,甚至结块不能从包装物中倒出,严重影响了悬浮剂这一农药新剂型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使用。

悬浮剂的组成和配方筛选悬浮剂(SC)主要由农药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整剂、消泡剂和水等组成。

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制剂配方各有不同,筛选合理的制剂配方是悬浮剂开发的重要工作。

水悬浮剂的基本配方组成如下:有效成分:40%-50%(也有更低一些的)防冻剂:5%左右(最低气温高于0℃的地区可不加)润湿分散剂:3%-7%增稠剂:0.1%-0.5%水加至100%pH调整剂和消泡剂一般不加。

配方的最后确定,主要是凭经验完成的。

经验积累得越多,越丰富,就能从中总结出规律,形成一定的模式。

因而,也就少失误,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在这里笔者也难以给出悬浮剂配方筛选的公式,只能就选择各成分的原则加以叙述。

1.确定有效成分固体有效成分的确定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不得大于70mg/L,最好不溶,否则在制剂贮存时易产生结晶。

但也有在液相中的溶解度超过100mg/L的原药制得稳定性好的胶悬剂的例子,如谷硫磷、吡虫啉、灭害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贮存稳定性:分为热贮和冷贮,考查物理稳定性和化 学稳定性,包括流动性、分散性、悬浮性、有效成分 含量。
精选ppt
5
1概述
1.3悬浮剂的发展
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一
个问题。悬浮剂兼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的优点。以水
为分散介质,不用有机溶剂,又不需要量大、要求又
严格的填充剂,采用湿法粉碎工艺,生产过悬浮剂的生产工艺
选择消泡剂要求用量少,消泡效果快;货源充足,价 格便宜;与制剂各组分有很好的相溶性。
除了消泡剂外还有其他消泡方法,如超声波,抽真空 或通入醚蒸汽等消泡。
(6)选择pH值调整剂 绝大多数原药在中性介质中稳定,少数原药则需要碱
精选ppt
13
2助剂
2.2其他助剂 (1)增稠剂和稳定剂 主要有黄原酸胶和硅酸铝镁,悬浮剂要求适当的黏度,
通常在100~5000Pa·S之间,需要增稠剂来调配。目的 是降低粒子的沉降速度,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2)防冻剂 为了使悬浮剂在低温条件下稳定,需加入防冻剂,常
用的防冻剂有: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甘油-乙醚双 甘醇,甲基亚丙基双甘醇等。
(2)选择润湿分散剂
绝大多数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非离子和阴离
子型复配。要求能溶在分散介质中,用量一般不超过
10%。
精选ppt
16
3悬浮剂的生产工艺
3.1实验室研究 (3)选择防冻剂 要求防冻性能好,挥发性低,对有效成分的溶解越少
越好,最好不溶解。一般选用乙二醇,用量10%,常用 量为5%。 (4)选择增稠剂 要求用量少,增稠作用强,稀释时能自行分散,其黏 度随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价格适中且易得。 (5)选择消泡剂
流动性:适宜的粘度,流动性好,易于加工,应用也 方便。粘度高,流动性差,难以加工,使用不便。主 要考虑原药的含量和制剂的黏度。
分散性:指原药粒子悬浮于水中保持分散成微细个体 的能力。要求原药有足够的细度,还要考虑克服团聚 现象,主要办法是加入分散剂。
精选ppt
3
1概述
1.2 悬浮剂的性能要求
精选ppt
14
2助剂
2.2其他助剂
(3)消泡剂
悬浮剂生产工艺多采用湿式多级砂磨超微粉碎,高速 旋转的分散盘把大量空气带入并分散成微小气泡,使 悬浮剂体积迅速膨胀,大量气泡影响到计量和包装, 降低生产效率。需加入消泡剂,常用的有:有机硅酮 类、C8-10的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族羧酸及其脂类、
优点是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分散,不受水质
和水温影响,使用方便,不易污染环境,可直接或稀
释后喷雾的理想剂型。
悬浮剂是一种可流动、具有一定黏度的流体剂
型,它采用湿法粉碎,混合,需添加水和各种助剂。
精选ppt
2
1 概述
1.2 悬浮剂的性能要求
有效含量:主要指分散相(原药)有效成分最佳浓度 的选择。由于受到设备性能、助剂和原药的理化性能 的制约,根据实践经验和已知的工业品种,有效成分 基本控制在50%以下。
精选ppt
4
1概述
1.2 悬浮剂的性能要求
pH值:农药有效成分一般在中性介质中比较稳定,通 常控制在pH =6~8之间。有的农药悬浮剂在酸性或碱 性介质中稳定,需要调整pH值。
起泡性:指在生产和兑水稀释过程中产生泡沫的能力。 泡沫多,给加工带来困难,也会影响到喷雾效果。加 入消泡剂,如果助剂选择的好,不需要加消泡剂。
无三废污染问题。悬浮剂不受水质、水温影响,应用
安全方便。
与传统的制剂相比:经济、环保、加工工艺简
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精选ppt
6
2助剂
2.1 分散剂的种类和应用
分散剂指能阻止固-液分散体系中固体粒子相互凝聚, 能使固体微粒在液相中较长时间保持均匀分散的一类 物质。在农药悬浮剂中它能阻止有效成分粒子相互凝 聚。由于分散剂对有效成分同时具有润湿作用,因此, 也称之为润湿分散剂。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①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类
主要有钠盐、钙盐和铵盐。
精选ppt
9
3助剂
精选ppt
10
2助剂
精选ppt
11
2助剂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精选ppt
12
2助剂
(4)水溶性高分子物质 通常作为胶体保护剂,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和表面活性
剂的润湿分散剂一起复配使用效果更好。用量要适宜, 否则效果相反。农药悬浮剂常用的是羧甲基纤维素 (CMC)、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钠和黄原酸胶(XG)
悬浮剂(SC)加工技术
1 概述 2 助剂 3悬浮剂生产工艺 4悬浮剂的性能测试
精选ppt
1
1 概述
1.1 悬浮剂基本概念
农药悬浮剂为不水溶固体农药和不混溶液体农
药在水中或油中的分散体。该剂型是以水为分散介质,
将原药,助剂(润湿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pH调节
剂和消泡剂)经湿法超微粉碎制得的农药剂型。
分散剂分为五类,见下表。
精选ppt
7
分散剂的分类
精选ppt
8
2助剂
2.1 分散剂的种类和应用
常用分散剂的结构及性能 (1)工业副产物分散剂—亚硫酸纸浆废液及其固形物 此种物质是造纸原料经亚硫酸盐处理得到木质纤维素
以后的废液。因其含有木质纤维素磺酸盐,所以可用 作润湿分散剂。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醚-醚型化合物。实际应用以有机硅酮和醚-醚型化合 物较多。
(4)pH调节剂 常用的有醋酸、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 化铵、铵盐、三乙醇胺等。
精选ppt
15
3悬浮剂的生产工艺
3.1实验室研究
悬浮剂的实验室研究主要内容是确定悬浮剂的配方。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有效成分
原药需满足:①在水(油)中溶解度不大于70mg/L,最 好不溶。②在水(油)中化学稳定性高。③对于复合制 剂还要考虑是否影响药效和稳定性。
悬浮性:指分散的原药粒子在悬浮液中保持悬浮时间 长短的能力。主要是减缓沉降和防止絮凝。
考虑三个方面:粒子直径、分散液黏度和密度。
细度:指悬浮剂中粒子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细度 是影响悬浮剂悬浮率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我国一般 控制在1~5μm。粒度越细,分布越均匀,悬浮率越高。
黏度:主要指标之一。黏度大,体系稳定性好,反之, 稳定性差,加工和使用困难。一般控制在 100~5000mPa·S之间,常用段在100~1000mP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