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关于三年级科学知识

关于三年级科学知识

关于三年级科学知识科学现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要了解很多的科学知识。

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三年级科学知识,欢迎阅读!小学科学知识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针孔照相机是根据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制造的。

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照相机、摄像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造的。

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

2. 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3. 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4.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

红颜色物体反射红色光,黄色物体反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

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5. 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

7.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组成的。

瞳孔像照相机的光圈,能控制光线的强弱;晶状体像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视网膜像实验中的纸屏,能映出图像。

9. (我们是怎样看到周围的物体的?)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

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10. (为什么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

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1.1 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的三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

虽然水和水蒸气状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2、生活中蒸发的例子: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就干了,用拖布拖地。

不一会就干了,下雨过后水洼通过阳光的照射,不久就干了3、(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叫(凝结)4、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用我们肉眼(不能)看到的。

5、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6、温度越(高),面积(越大)、风力(越大)蒸发越(快)。

7、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不同点:水蒸气是气态的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体积。

水是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的体积8、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没有塑料薄膜覆盖的杯子中的水位下降,水从杯子里“跑”到空气中,水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9、白汽是水蒸气吗?提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水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雾状的小水滴。

2 水沸腾了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是(100 )且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2、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这时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给水加热后,水的体积(变大)。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要用(外焰)。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盖灭)不能用(嘴吹)。

4、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答:沸腾时水上下剧烈翻滚,还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100℃不变;烧杯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由小变大,到水面后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小学科学三年级知识要点汇总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知识要点汇总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知识要点汇总整理知识要点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种皮、子叶、胚。

种皮起到保护种子内部的作用。

子叶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

2、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

胚能发育成一株植物。

3、种子萌发条件: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有些植物如苜蓿,烟草,胡萝卜等种子的萌发则需要光,称为需光种子。

)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生长的“证据”:小苗的高度、叶子的大小、宽窄、数量、茎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开花、结果等。

7、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b5E2RGbCAP生生不息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

3、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

4、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p1EanqFDPw相关资料: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的,叫做不完全花。

白菜、萝卜、油菜、茄、蚕豆、棉、桃、梨、柑桔、牵牛的花,四部分俱全,是完全花。

南瓜、黄瓜、丝瓜、西瓜、西葫芦、油桐的花,缺少雄蕊(或雌蕊),是不完全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它们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DXDiTa9E3d 花粉的受精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的柱头上。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1. 物体的常见性质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研究中,我们会研究到许多关于物体性质的
知识。

以下是物体的一些常见性质:
- 形状: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比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 颜色: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 大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大小,比如大、小、高、矮等。

- 重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重量,比如轻、重、轻重适宜等。

- 材质:物体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制成,比如金属、木头、塑料等。

2. 天气与季节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也会了解到关于天气和季节的知识。

以下
是一些小学三年级应该掌握的天气和季节相关的内容:
- 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是四个季节。

不同季节有不
同的天气特点和气温变化。

- 天气现象:我们会研究到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
阴天、雨天、雷阵雨等。

- 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基本的天气预报符号。

3. 植物和动物
在小学三年级的科学研究中,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植物和动物
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相关的内容:
- 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基本结构,
以及它们的功能。

- 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比如哺乳动物、鸟类、
鱼类等。

- 动物的特点:研究一些动物的基本特点,比如外形、食物链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的简单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小学

三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小学

三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观察、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研究生物、物质和宇宙等自然界现象的规律和原理。

三年级是学习科学的关键阶段,下面是三年级科学必背的知识点:物质与能量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2. 物质的性质:物质有颜色、形状、硬度、重量等不同的性质。

3. 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物质状态或性质的改变,如熔化、凝固等;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如燃烧、腐烂等。

4. 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本原因。

能量有多种形式,如热能、化学能、电能等。

生物与生态1. 生物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分类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生物分类有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2. 动物:动物具有呼吸、运动、感觉和繁殖等特征。

动物有不同的形状、身体结构和习性,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

3. 植物: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两种。

天文与地球1. 天体:天体是存在于宇宙中的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等。

2. 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有陆地、海洋和大气等不同部分。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引起白天和黑夜、四季交替等现象的原因。

3. 太阳系: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小行星等。

4. 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有不同的形状和月相。

月球表面有山脉、火山坑等地貌。

力与运动1. 力: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摩擦力等。

2. 运动: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可以产生运动。

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等。

3. 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速度=位移÷时间计算。

速度有大小和方向之分。

4.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物体的重量可以用质量×重力加速度计算。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华版)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华版)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
华版)
目录
1. 电和磁
2. 光和声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生物和环境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1. 电和磁
- 电的基本性质:电荷、电流、电压、电阻
- 电路的组成和元件:电源、导线、电灯、电阻器、开关
- 磁的基本性质:磁性物体、磁极、磁力
- 磁的应用:指南针、电磁铁、电动机
2. 光和声
- 光的传播和反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和色散:折射定律、色散现象
- 光的阻拦和吸收: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 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的高低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燃烧性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 溶解和结晶:溶解的条件、结晶的条件、溶液的饱和度
4. 生物和环境
- 植物的生长:土壤、光照、水分、温度
- 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 生物的生活性:食物链、生态平衡、节约用水、环境保护- 人类的健康:健康饮食、运动锻炼、个人卫生、疾病预防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 观察和测量:用五官观察、用工具测量
-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制表、绘图、比较、总结
- 安全和环保意识:实验室安全、节约用电、减少污染
以上是一份小学科学知识点的精选,适用于3-6年级的学生。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电和磁、光和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生物和环境以及科学实验和观察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份精华版的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研究科学知识。

最新编纂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3-6年级)(精华版)

最新编纂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3-6年级)(精华版)

最新编纂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3-6年级)(精华版)1.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1.1 物质和能量- 物体的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1.2 生物和环境- 动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3 天体和地球-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星星的运动和分布- 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2.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2.1 物质和能量-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物质的分离和纯净-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2.2 生物和环境- 动物和植物的适应环境- 生物的生存和消失-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2.3 天体和地球- 地球的运动和形状- 星球与卫星的特征- 科学技术对地球的影响3.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3.1 物质和能量-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电能的产生和应用3.2 生物和环境-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3.3 天体和地球- 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特征- 行星系和宇宙的探索- 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解释4.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4.1 物质和能量- 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能量守恒和节约4.2 生物和环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的进化和适应- 生物技术和应用4.3 天体和地球- 地球的地壳运动和地貌变化-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地球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上是《最新编纂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3-6年级)(精华版)》的内容概要。

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应年级的知识点进行研究和教学。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1.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得知识。

2.科学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和解释自然界的规律。

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1.水的沸腾:水在受热后会产生气泡,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2.植物的生长: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到衰老死亡的过程,需要阳光、水分和养分的供应。

3.镜子中的倒影:当光线射到镜子上时,会发生反射,形成人和物体的倒影。

4.雨露的形成:太阳能使地面的水蒸气蒸发,经过冷凝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凝结成雨水或露水。

三、动物植物的基本特征1.动物:动物是能够活动、呼吸、摄取食物、感知环境刺激的生物。

2.植物: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生长繁殖的生物。

3.动物和植物都是有机体,由细胞组成,可以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4.动物可以根据其外部特征进行分类,如羊、狮子、大象等;植物可以根据其种子的结构进行分类,如草、树、花等。

四、天空的变化1.昼夜变化: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的交替,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24小时。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偏斜,不同地区所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引起了四季的交替。

3.月亮的变化: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天体,在不同的位置和形状下观察到不同的月相。

五、水的性质1.水的存在形态:水可以存在为固体(冰)、液体(水)和气体(水蒸气)三种形式。

2.水的特性:水的味道淡,无色透明,有润湿性和流动性,能溶解许多物质。

3.水的变化:水在受热或受冷时可以相互转变状态,如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会蒸发,水冷却到一定温度会凝结成冰。

六、运输机械1.车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车辆是人们进行长途旅行和物品运输的重要工具。

2.运输工具的分类和特点:不同的运输工具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如速度、载人/载货量和适用路况等。

3.交通规则和安全:在使用运输工具进行交通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和保障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下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科学概念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

长、开花结果。

●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
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
功能相适应。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
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生命的。

3、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4、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比较快。

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6、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阳光
7、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
各个部分。

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
中有种子。

12、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3、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4、凤仙花的花朵常常两三朵同生叶腋部位。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16、凤仙花的茎————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茎
红薯的茎、南瓜的茎————匍匐茎
动物的生命周期科学概念
●蚕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
周期。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
阶段。

●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
周期。

●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1、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天~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
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一生要蜕4次皮。

3、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两对翅膀和三
对足。

4、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5、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6、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

7、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8、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9、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10、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1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12、15岁以前都叫儿童;(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15岁的为少年)
12岁~15岁的为少年; 16岁~35岁的为青年;
35岁~60岁的为中年; 60岁以后的为老年。

13、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

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科学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物体的温度可以温度计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3、水的温度下降到0℃ 时,水开始结冰。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4、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开始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6、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7、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8 0℃以下
冰(固):水———→ 冰
0℃以下
霜(固):水蒸气———→冰晶(低空)
0℃以下
雪(固):水蒸气———→冰晶(高空)
0℃以上
雾(液):水蒸气———→ 水(低空)
0℃以上
云(液):水蒸气———→ 水(高空)
0℃以上
露(液):水蒸气———→ 水
9、温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10、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11、
冰水
有固定形状无色没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无味会流动
坚硬无气味柔软
固体透明液体
磁铁
科学概念
●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