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前详述:颈动脉斑块,取出还是放支架
动脉斑块最新治疗方法

动脉斑块最新治疗方法
动脉斑块最新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以帮助预防动脉斑块的形成和进一步扩大。
2. 血管成形术:通过导管插入狭窄动脉管腔内,利用扩张球囊将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
3. 内支架植入术:在血管成形术过程中,植入具有支撑功能的金属支架,可以帮助保持血管通畅,并防止再狭窄。
4.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动脉斑块,可能需要进行开放手术,如动脉旁路手术,通过搭建一段替代血管绕过狭窄或闭塞的部位。
5. 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电流对动脉斑块进行热灼烧,破坏斑块内的血管壁组织,从而减少斑块的大小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决定。
颈动脉斑块治疗新方法

颈动脉斑块治疗新方法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颈动脉狭窄、硬化,甚至引发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长期以来,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颈动脉斑块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新方法。
通过在颈动脉斑块部位植入支架,可以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动,减少斑块形成的风险。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同时,随着支架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其次,药物治疗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脂、抗血小板等药物来减少血管内斑块的形成和稳定,但是这些药物对患者的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如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更精准地干预斑块形成的过程,还能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不良影响。
此外,激光治疗、微创手术等新技术也为颈动脉斑块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
激光治疗可以通过激光的热效应,直接作用于斑块部位,破坏斑块组织,达到清除斑块的目的。
微创手术则通过小切口、微创器械,可以更精准地清除斑块,减少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加快康复速度。
总的来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颈动脉斑块治疗的新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然而,这些新方法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强研究和改进,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斑块治疗的新方法将会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让他们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重获健康和幸福。
支架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比较

支架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比较赵峰;刘景峰;孙猛;李山峰;白江涛;李梅;邓默【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颈动脉狭窄病人行CEA治疗(CEA组),28例颈动脉狭窄病人行CAS治疗(CAS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费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计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CAS组病人住院费用高于CEA组,但CEA 组病人心脏不良事件和颅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ADL评分高于CEA组,NIHSS评分低于C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较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术后不良事件少,病人预后较好.【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16)018【总页数】3页(P2708-2710)【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不良事件;安全性【作者】赵峰;刘景峰;孙猛;李山峰;白江涛;李梅;邓默【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R256.2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约占脑卒中的75%~90%,而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15%~20%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狭窄导致[1-2]。
1953年,Debakey等率先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完全闭塞病人,随着该手术的发展,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试验和欧洲颈动脉外科实验[3-5]报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颈内动脉狭窄病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危及生命的颈动脉斑块

危及生命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是威胁很多人生命的病变。
它容易引发脑卒中,甚至会危及生命。
本期《健康北京》就邀请来了两位医生: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综合超声科主任勇强和神经内科冯立群主任医师,和大家聊聊颈动脉斑块。
一次常规检查挽救了65岁的刘女士2015年10月30日,65岁的刘文珍女士感觉头晕,并伴有肢体发麻等不适,就来到了大兴黄村医院内科门诊。
当天,医院超声科的闫大夫给刘女士做了颈动脉彩超检查。
做完超声检查,闫大夫提醒她要去上一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因为她的左侧颈总动脉重度狭窄。
为什么闫大夫会如此关注刘文珍的病情?来自北京市大兴区黄村医院超声科的闫树云大夫回忆说:“当时,我发现她的左侧颈动脉已经接近闭塞了,直径狭窄率是83%,面积狭窄率是95%,情况很严重。
我一再建议她去进一步检查,因为我们碰到的这种病人挺多的。
你再着急,她却不拿这当回事。
一是因为不懂病情,二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症状。
后来她走的时候我还一再劝她。
像这种病情重的病人,我们都会留她的电话,随时保持联系。
所以过了几天我就给她打了电话。
她当时还在爬山,根本没有把病情放在心上。
我觉得她运动量有点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就一再催促她去了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到了安贞医院后,综合超声科主任勇强为刘女士进行了检查,发现她是个症状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当时,病人只是把自己的头晕和不适认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或者疲劳。
她觉得自己的身体挺好的。
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实际上她是比较高风险的“大雨”型颈动脉斑块。
她的颈动脉里已经只剩下一条小缝了,这个缝一旦要是堵死了,后果也是非常严重了。
所以刘女士很幸运,在家门口就碰到了闫大夫这样负责任的医生。
勇强主任的团队根据现在的指南认为,刘女士可以选择CEA(预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者CAS(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因为她没有出现极重度危险情况,既不带馅儿,也没有长狗尾巴血栓,也没有长那种有很柔软脂核的斑块,昕以这两种方案都可以选择。
颈部动脉斑块怎么治疗和注意事项

颈部动脉斑块怎么治疗和注意事项颈部动脉斑块是指颈部动脉血管内壁发生斑块形成的病变,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治疗颈部动脉斑块要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入手,并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1.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导致颈部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建议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盐、高胆固醇等摄入,同时积极进行运动锻炼,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2.改善生活方式。
合理规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定期进行颈部肌肉放松和锻炼。
二、治疗1.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降压、降脂和抗凝药物,如ACE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血栓抑制剂等,达到降低血压和恶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2.介入治疗。
当颈部动脉斑块较大或血流受阻较严重时,可能需要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有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三、注意事项1.遵医嘱服药。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
2.定期复查。
颈部动脉斑块是一种慢性病变,患者需定期复查血脂、血压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调整治疗方案。
3.保持良好的心态。
颈部动脉斑块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减少因压力过大对病情的影响。
4.注意生活细节。
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颠簸,保持舒适合适的生活环境,避免长时间低头,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颈部肌肉放松和锻炼。
总之,治疗颈部动脉斑块需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复查和注意生活细节也非常重要。
刘继前详述 颈动脉斑块 取出还是放支架

刘继前详述:颈动脉斑块,取出还是放支架经常会有人来找刘主任咨询:颈动脉斑块到底是手术切除斑块更好还是放支架,很多颈动脉患者不明白自己到底适用于哪种治疗方法,问不同的医院都是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天刘主任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颈动脉斑块的治疗问题。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的重要血管,当管腔形成斑块,造成狭窄,会导致脑部血液减少;同时一些斑块还可能从血管壁脱落,顺着血流流向脑部,阻塞脑部的重要血管,引发中风。
颈动脉狭窄程度在影像检查上一般分为轻度(小于50%),中度(50%~69%)及重度(70%及以上)。
一般而言,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其带来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并不绝对。
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狭窄程度不重但有明显症状的病人(狭窄程度为50%,介于轻中度之间,但有明显症状),也有狭窄程度很重但症状不明显的病人。
颈动脉狭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保守治疗。
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如阿司匹林、降压药、降脂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非常关键。
但当颈动脉狭窄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50%),尤其是近期出现过脑缺血的情况(如头晕、神志不清、肢体无力、眼睛模糊、眼前发黑等)时,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就会有限,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方法有两种:1.手术剥离斑块;2.微创手术放支架。
内膜剥脱术是非常经典的手术方法,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病人被全身麻醉后,医生在其颈部切开颈动脉,剥离出斑块,再缝合血管。
手术时间2~3小时,术后观察3~5天,无并发症就可以出院了。
颈动脉支架是快速发展的微创手术,它的优势在于:第一,只需要局部麻醉,不用全麻;第二,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部位特殊、难以做外科手术的病人。
手术只需在病人大腿根部局部麻醉,然后医生把一根导丝顺着血管放到颈动脉,先放一个血管内保护伞,再通过导丝引入支架。
手术在X线下进行,时间1~2小时,术中病人保持清醒,术后观察1~2天,确保安全后即可出院。
颈动脉支架PK颈动脉内膜剥脱

颈动脉支架PK颈动脉内膜剥脱作者:张蕴增李瑞峰来源:《家庭医学》2012年第03期近年来,临床上对颈动脉狭窄和闭塞,多采用颈内动脉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支架(CAS)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治疗使狭窄的颈动脉扩张,防止颈动脉血栓斑块脱落栓塞脑部血管,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
大量国内外医学文献表明:CEA和CAS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已得到医学界公认。
但两者的临床效果、各自的优势及适应症等究竟如何,仍是当今医学界所争论的热点和被患者所关注的。
换句话说,一个颈动脉狭窄患者,应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呢?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适应症⑴频繁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并经脑造影发现颈动脉有病灶者,是手术的绝对适应症,应尽早手术;⑵其他脑卒中症状,如反复出现一过性黑朦,经血管造影发现颈动脉有病灶者;⑶无症状的颈部杂音和颈动脉狭窄并经造影证实,颈动脉有狭窄或颈动脉溃疡形成时,应手术治疗;⑷血管造影显示造成颈动脉狭窄的部位(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⑸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经造影证实其直径小于20毫米,或血管管腔内径缩小超过50%时;⑹颈动脉狭窄严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的完全性梗阻者,应立即手术;⑺颈动脉有溃疡形成,溃疡面深且不规则和有血栓形成,应尽早手术;⑻双侧颈动脉均有狭窄,有症状的一侧应先手术,双侧均有症状时,狭窄严重的一侧先手术,在3周后再做另一侧手术;⑼一侧颈动脉狭窄、对侧闭塞,只做狭窄侧手术。
优缺点导致颈动脉狭窄的病灶可以彻底切除,排除以后发生脑梗塞的隐患;适合大多数患者,特别是斑块位置较高者,而且手术缝合血管简单、方便;手术所需费用较低,一般2.5~3万元人民币。
缺点是在缝合血管,特别是在纵向缝合时易导致血管狭窄;而且手术创伤较CAS大,需要全身麻醉;术后因颈动脉狭窄解除,注入脑部血流突然加速,易导致脑的再灌注损伤,手术后可能发生出血的机会较CAS高。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手术适应症其适应症基本上与CEA相同。
颈动脉斑块可防可控亦可治

颈动脉斑块可防可控亦可治作者:闫剑利杨洋来源:《科学导报》2017年第86期警惕颈动脉斑块预防脑卒中有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70%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其中年龄小于60岁的男性有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血脂症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了解劲动脉斑块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深入了解劲动脉斑块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相关防治措施,12月27日,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举行。
本期活动专家围绕劲动脉斑块的形成与预防与现在媒体展开了交流与互动。
颈动脉疾病不容小觑董红霖健康365专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当颈部的主要动脉狭窄或者闭锁时,颈动脉疾病就会发生。
这些动脉叫做颈动脉,负责为你的大脑提供血液。
颈动脉起自胸前止于颅内脑组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很容易患上颈动脉疾病。
虽然有症状性的颈动脉疾病在50~59岁的成人人群中发生率只有百分之一,但是在80~89岁的人群中的发生率却是百分之十。
健康的动脉内膜本身是光滑且平整的,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些叫做硬化斑块的粘性物质就逐渐形成了。
板块由沉积的胆固醇、钙化灶、纤维组织形成。
当更多的斑块形成时,动脉会变得狭窄、硬化,这个过程被称做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动脉硬化。
当足够多的斑块减少或干扰了通过颈动脉的血流,医生们称之为颈动脉疾病。
由于颈动脉疾病可以导致中风,因此是一个很严重的健康问题。
一些沉积斑块不是那么坚固,容易被破坏,进而形成粗糙而不规则的动脉内膜。
如果这些情况发生了,你的身体将做出响应的回应,就像你受伤后血小板和凝血细胞向伤口处聚集一样。
大的血凝块可能会在你的颈动脉或其分支形成。
如果这个血凝块的阻碍使得供应大脑的血流减慢或者完全停止,就会导致中风。
更常见的是,斑块的一部分或者是血凝块从斑块脱落并随这血流运行。
一些微粒可能会停留在脑部的小动脉中并将其闭塞而导致中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继前详述:颈动脉斑块,取出还是放支架
经常会有人来找刘主任咨询:颈动脉斑块到底是手术切除斑块更好还是放支架,很多颈动脉患者不明白自己到底适用于哪种治疗方法,问不同的医院都是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天刘主任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颈动脉斑块的治疗问题。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的重要血管,当管腔形成斑块,造成狭窄,会导致脑部血液减少;同时一些斑块还可能从血管壁脱落,顺着血流流向脑部,阻塞脑部的重要血管,引发中风。
颈动脉狭窄程度在影像检查上一般分为轻度(小于50%),中度(50%~69%)及重度(70%及以上)。
一般而言,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其带来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并不绝对。
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狭窄程度不重但有明显症状的病人(狭窄程度为50%,介于轻中度之间,但有明显症状),也有狭窄程度很重但症状不明显的病人。
颈动脉狭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保守治疗。
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如阿司匹林、降压药、降脂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非常关键。
但当颈动脉狭窄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50%),尤其是近期出现过脑缺血的情况(如头晕、神志不清、肢体无力、眼睛模糊、眼前发黑等)时,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就会有限,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方法有两种:1.手术剥离斑块;2.微创手术放支架。
内膜剥脱术是非常经典的手术方法,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病人被全身麻醉后,医生在其颈部切开颈动脉,剥离出斑块,再缝合血管。
手术时间2~3小时,术后观察3~5天,无并发症就可以出院了。
颈动脉支架是快速发展的微创手术,它的优势在于:第一,只需要局部麻醉,不用全麻;第二,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部位特殊、难以做外科手术的病人。
手术只需在病人大腿根部局部麻醉,然后医生把一根导丝顺着血管放到颈动脉,先放一个血管内保护伞,再通过导丝引入支架。
手术在X线下进行,时间1~2小时,术中病人保持清醒,术后观察1~2天,确保安全后即可出院。
其实,取斑块手术和支架治疗孰优孰劣,目前没有具体定论。
很多研究显示,两种方法在预防卒中、维持血流通畅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
临床上对大多数病人而言,两种方法都可行,选择哪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例如您是否耐受全身麻醉以及斑块所在位置是否方便手术等。
此外还需明确,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有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本质是血管的老化,这个过程随着年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延缓血管狭窄的时间。
因此,不论哪种手术方法,术后仍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每日按医嘱规律服药,按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