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培训课件
国医大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国医大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致元神无所附,肢无所用,“醒脑开窍”之针法正是据此而立,治疗以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府 . 大脑的生理机能为主。
醒脑开窍法的选穴:★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针刺手法(需结合临床实际,此处仅供参考):★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1.0~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 ) 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 寸,避开腋毛,直刺 1.0~1.5 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 3 次为度。
委中: 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 0.5~1.0 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 次为度。
尺泽: 屈肘成120°,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 针向结喉,进针2.0~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 1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 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0 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丘墟:向照海穴透刺约1.5~2.0 寸,局部酸胀为度。
经过了四十余年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现在中医学界已经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的中风病综合诊疗体系,该体系充分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为中风病患者创造了更优越的治疗方案。
针灸作为中风患者主要的康复手段之一,对其恢复肢体及语言功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治疗需及时,最好在发病后即开始接受针灸治疗,坚持3-6个月。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PPT课件

28
20 32 40 100 100 129
60.00
20.00 34.28 45.00 51.00 54.00 44.19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合计
1008
68.22
514
47.19
<0.05
表 5
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中药疗法的比较(X2)
类 别 例 数 临床治愈+显效 % 醒脑开窍针法 9005 82.42* 其他针刺法总汇 567 76.11*△△ 中药疗法总汇 1008 68.22**△△ 补气养血疗法 256 75.78**△△ 西药疗法总汇 514 47.19** 注: 与醒脑开窍针法比较,*P<0.05,**P<0.01, 与西药疗法比较,△△P<0.01
(0.36)
29 (0.49)
(1.17)
54 (0.19)
(98.48)
5845 (98.59)
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表 3
总例数 521
中风合并假球麻痹疗效分析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死亡(%) 总有效率(%) 337 101 75 6 2 (0.38) 513 (98.47)
现为升高异常降低的纹状体、海马及大脑皮质的去甲肾 上腺素和5-羟色胺水平,调节多巴胺的合成和降解代谢。
(五)针刺的脑机制—正常大鼠对不同穴位刺激 反应的形态学研究
系天津市“八五”攻关子课题,获1994年度天津市 科技进步三等奖。
1.目的:以脑脱氧葡萄糖图的方法观察针刺人中、涌泉、 3.结果:
a.针刺足三里、天枢,兴奋了脑内调节内脏和情绪 的结构、丘脑网状结构及镇痛环路。 b.人中、涌泉等急救穴则显示出脑对外界环境及针 刺反应性的显著降低。 c.神门、内关可兴奋丘脑内侧背核(对形体和内脏冲 动具有整合作用)。 足三里、天枢、内关、神门等穴位的脑定位反应点。 2.动物:正常大鼠。
醒脑开窍针法

64
精选可编辑ppt
❖后遗症期应用
后遗症期配合传统阳明经治疗以补益 气血。中风后遗症期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 肢体功能萎缩,故要用阳明经穴位补益气 血,或加用灸法,或用患肢阳明经排刺,以促 进肌肉的再生。
65
精选可编辑ppt
醒脑开窍法和传统针灸法的比较
➢ 位置不同:传统针灸取四肢外侧阳明经和胆 经穴位为主;醒脑开窍用四肢内侧阴经穴位 和督脉穴位为主。
49
精选可编辑ppt
第二阶段以唐宋以后的“内风”学说 为主。清代叶天士曰:“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治则以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为主。
50
精选可编辑ppt
《灵枢•本神第八》云:“凡刺之法, 先必本于神”。从中医治疗中风历史发 展来看,如果说“风”、“痰”学说是 第一、二阶段的主流,那么立足于“醒 神”、“调神”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开 创了中医治疗中风的第三阶段。
13
精选可编辑ppt
含义
“醒”本意指睡眠状态的结束;与“睡” 相对,其引申义有: “清醒”:指思维意识的正常状态。 “苏醒”:指思维意识由昏愦、朦胧 逐渐转为清醒状态。 “复苏”:指曾经一度受抑、受损、 受挫的功能活动的重新恢复。
14
精选可编辑ppt
“脑”中医学所论述的脑,是奇恒 之腑之一,是人体重要的脏腑结 构之一,其功能特点,概言之:
27
精选可编辑ppt
重点穴位定位简介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 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如图所示。
28
精选可编辑ppt
人 中 : 在 面 部 , 当 人 中 沟 的 上 1/3 与中1/3交点处。如图所示。
29
精选可编辑ppt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62页PPT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ppt课件

1. 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Ⅰ 处方双侧内关(PC6;手厥阴心包经) 人中(DU26;督脉) 患侧三阴交(SP6;足太阴脾
经)
内 关
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两筋间,直刺0.5~1.0寸, 采用提插捻转结合泻法。内关穴采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 法,即左侧逆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右侧顺时针捻转用 力自然退回。配合提插,双侧同时操作,施手法1分钟。
的病;中医的症是指症状。因此,中医诊断 因此,中风病病机中“神”是“元神”、“脑神”。
辅穴则侧重于疏通经脉,调和气血,通过经络通畅、气血顺调,达到气行血和、神安窍利,以利于萎废功能的康复。
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及深厚的理论基础归纳出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经证中 共设立了16个处方,其中 8 个处方治疗太 阳中风(表虚); 8 个处方治疗太阳伤寒 (表实)。
张仲景抓住太阳中风(表虚)证发热、恶 寒、有汗的主症设立了“桂枝汤”为主方, 8 个治疗表虚的处方均是在“桂枝汤”基础上衍 生而来。同样抓住太阳伤寒(表实)证发热、 恶寒、无汗的主症设立了“麻黄汤”为主方, 8 个治疗表实的处方均是在“麻黄汤”基础上 衍生而来 。
2. 石学敏院士将“醒脑开窍”针刺法配伍 腧穴操作进行量学规范。为此,开展了大量临 床研究和基础实验逐一确定了腧穴位置、进针 深度、针刺方向、施术手法、施术时间、针刺 效应及针刺最佳间隔时间等。使“醒脑开窍” 针刺法日趋规范化、剂量化、科学化。
五、“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组成与操作
1. 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 疏通经络
笔者认为“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示意图
⑵中医证与症的不同 处方患侧合谷(LI 4,手阳明大肠经) 患侧上八邪(EXUE 9,经外奇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捻转幅度小用力轻为补,即捻转时施行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幅度小于90˚, 频率大于120次/分;
捻转幅度大用力重为泻,即捻转时施行大幅度低频率捻转,幅度大于180˚, 频率在50~60次/分。
5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脑卒中发生后任何时期(包括:中风先兆、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只要没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之交会,可补三阴,益脑 髓,调气血,安神志,统治足三阴经所主治的病证。
7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操作:
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 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 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 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 ,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0.5 ~1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8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第二节 醒脑开窍针法操作
1
操作及手法量学
内关
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3分钟;
9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人中
10 1/29/2021
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
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近来我 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 顺序中居第1、2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 为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 存活的患者人数600-700万。在脑血管疾病中, 中风即脑卒中占有很大比例。
❖ 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国内外都首推卒中单元疗法 ,既指改善卒中患者的医疗管理模式,专为卒中 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 康复和健康教育、提高疗效的组织系统。
大醒脑/小醒脑+辅穴
脑卒中发生后任何时期(包括:中风先兆、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只要没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患者, 开始治疗的前3天均必须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I。主穴之方I的醒 神开窍、通调元神的作用比主穴之方II作用强,3天以后如果患者意识障 碍尚未解除,主穴之方I应该继续应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但主动运动 尚未出现,则主穴之方I和主穴之方II可以交替使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 主动运动出现,仅是力量不足或精细动作差,可以用主穴之方II代替主穴 之方I。比较而言,主穴之方Ⅱ更多用于中风的恢复期、后遗症期及非器 质性的心悸、疼痛、遗尿、阳萎及遗精等证。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醒脑开窍针刺法辅穴 ❖腧穴组成:患肢极泉、患肢尺泽、患肢委中。
极泉
根据极泉穴的解剖特点,醒脑开窍针刺法将其延经下移1~2寸, 避开腋毛,在肌肉丰厚的位置取穴。直刺1~1.5寸,施用提插 泻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
14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委中
取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术者用左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以术者 肘部顶住患肢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º,进针1~1.5
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
15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尺泽
取法应屈肘为内角120º,术者用手托住患肢腕关节,直刺进针
0.5~0.8寸,用提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以手
12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主方2(“小醒脑”)
操作: 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 (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之,选3寸 毫针由上星刺入,沿皮刺入百会穴后,针柄旋转 90°,转速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 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1。
13 1/29/2021
“滋补肝肾” 针对肝肾亏损这一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型基础而设。
4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第一节 概述
2 ”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
(二)注重针刺规范,提出针刺手法量学
对配方组穴从进针的方向、深度、采用的手法和刺激量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将捻转补泻定义为: ①十二经脉以任督脉为中心,左右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向心为补, 离心为泻
6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主方1——“大醒脑”
一、穴位组成: 主穴:双侧内关、人中、三阴交
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具有养心 安神、通调气血之功。是治疗内脏疾病之常用穴,特别是治疗心、神 志疾患、消化道疾患的首选穴位。
人中穴为督脉、手足阴阳之交会穴.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达巅,故泻 人中可调督脉,开窍启闭,可健脑安神。是十三鬼穴之一,为治疗精神、 神志疾患的首选穴位。
三阴交
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05~1 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主方2——“小醒脑”
一、穴位组成:
主穴:上星、百会、印堂、双侧内关、 三阴交
印堂为经外奇穴,属于头面,位于督脉循行 线上,具有醒神清窍之功能。
中医认为人头形圆象天,上星穴居头上,如 星在天而得名,与百会穴同属督脉,百会穴 在头的巅顶部,是足三阳经、肝经、督脉等 多经之交会部位。督脉循行入脑,上巅与肝 经相会,且督脉与任脉相接与冲脉同出一源, 故针上星透百会可调阴阳,平肝熄风,填精 补髓,益气养血,醒神开窍。
1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第一节 概述
v 治疗中风病的独特针法 v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
2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第一节 概述
1 中医治中风病的源流、发展
石学敏院士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及探讨古人 关于中风病的论述,剖析得出:
中风病病位在脑, 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从而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
3 1/29/2021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第一节 概述
2 ”石氏醒脑开窍法”针法学术思想
(一)对中风病病机的继承、发展 “石氏醒脑开窍”:“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
{“醒脑开窍”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这一中风病发展的最终病机
而立“醒脑”包括醒神,调神之双重含义,醒神调神为“使”,启闭开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