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44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44](https://img.taocdn.com/s3/m/6b9539260740be1e650e9abd.png)
2006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第一部 (1—3题12分)1.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4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诗经》)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③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含有“草”字的完整诗句:,。
3.《名人传》是《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每小题2分,共4分)①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②请你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
第二部分(4--25题5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文章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人教版)2006年66套中考语文试题集[上下学期通用]-58
![(人教版)2006年66套中考语文试题集[上下学期通用]-58](https://img.taocdn.com/s3/m/737541260740be1e650e9a9d.png)
哈尔滨市2006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恬.(tian2)追溯.(shuo4)意兴阑.珊(lan2)B 魁梧.(wu3)热忱.(chen2)锲.而不舍(qie4)C 绮.丽(qi3)娴.熟(xian2)白驹过隙.(xi4)D犀.利(xi1)聆.听(ling2)通幽曲.径(qu3)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安详颀长叹为观止B 故执和煦家喻户晓C 墨守和偕得天独厚D 涉足晦涩中流抵柱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6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B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夜幕不知不觉地降临了。
在这静谧额达夜色中,我独自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
经过一天的喧嚣,海,有些疲乏了,躺在巨大的摇篮上小憩。
他亲热地吻着岩石,嘴里哼着一首小夜曲,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手下流出。
A海的疲惫,海的无奈,海的悲哀,我全感受到了。
B望着夕阳,我的心夜随着这乐曲慢慢沉入海中。
C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像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
D海之歌那么高亢,那么嘹亮,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随着波涛轻轻飘荡。
5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壑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重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81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81](https://img.taocdn.com/s3/m/0373660c4b73f242336c5f37.png)
宁波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课改区)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5个大题,26个小题。
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黑水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将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4分)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
二、积累与运用(20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虽然只是一条▲ (pì)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
因为在这儿,我可以抛开一切成长的烦▲ (nǎo),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chí)骋,▲ (róng)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有人说:智者无言。
的确,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 ,静静地 ,孜孜地,直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A.生活思考追求 B.思考生活追求C.生活追求思考 D.追求思考生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B.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D.日前,有关媒体公布了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来持续走低。
4.古诗文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题任选一题)(6分)①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②▲,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③做人应该有忧患意识,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生于忧患而▲也。
④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就会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花草树木的句子。
2006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大纲卷)

2006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I卷(14分)一、本题共14分,每题2分。
1.C 2.B 3.D 4.B 5.C 6.D 7.A第II卷(46分)二、本题共5分。
8.答案:月有阴晴圆缺(1分)9.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共2分。
每空1分)10.答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共2分。
每空1分)三、本题共9分。
11.答案:A(2分)12.答案:(1)有时(2)喂(共2分。
每小题1分)13.答案:(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共2分。
每小题1分)14.答案: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共3分。
三个原因,每个1分)四、本题共32分。
(一)14分。
15.答案示例:浴池听清唱公园遇戏迷(共2分。
每处1分)16.答案要点:①叫好者的脱口而出(叫好者的情不自禁);②叫好者欣赏水平高(票友唱得地道、戏迷随处可遇、京剧艺术有群众基础)。
(共3分。
共2个要点,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1分)17.答案:公园里众戏迷或拉,或唱,或听,自得其乐。
(共3分。
共3个要点,“地点”、“人物活动”、“情境”各1分)18.“认识”示例一:京剧有着民俗民风民族的心理积淀。
示例二:喜欢上京剧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示例三:青少年了解京剧艺术确实很有必要。
(共6分。
“认识”正确,给2分。
结合文章,给1分。
有分析,给1分。
语言表达给2分:每2个错别字扣1分,每个病句扣1分)(二)8分。
19.答案:陈长兴杨露禅邓小平(共3分。
每空1分)20.答案:说明太极拳传播范围广,练习人数多。
(太极拳已成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共2分。
“范围广”1分,“人数多”1分)21.“启发”示例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示例二:只有博采众长,才能自成一家。
示例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2006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试卷

2006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试卷第i卷(共14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4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a.膝盖(xī)揣摩(chuǎi)潜移默化(qián)b.狭隘(ài)细菌(jūn)沁人心脾(pí)c.掠夺(lüě)弦乐(xián)曲径通幽(qǔ)d.颠簸(bǒ)倾听(qīng)满载而归(z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坚定不疑,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b.盛夏里的百花山,蓝天白云,草绿花鲜,蜂飞蝶舞,充满了诗情画意。
c.新近落成的首都博物馆,以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了成群结对的参观者。
d.对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文明办网要求,广大市民一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a.温情温故知新b.惊异见异思迁c.鼓励一鼓作气d.和蔼心平气和4.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
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惟妙惟肖b.巧妙绝伦c.妙手偶得d.异想天开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修改:将“改善”改为”提高”。
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修改:在“青少年”后面加“进行”。
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修改:在“采取”前加“能”。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修改:将“制定出防沙措施”与“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对调。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万里长江横巨坝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45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45](https://img.taocdn.com/s3/m/570b7257f242336c1eb95e42.png)
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语文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
(10分)“一切景语皆情语”。
倘佯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
欧阳修笔下的“”写出了琅琊山夏日山林之秀美;“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描绘出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则渲染了古代西北边陲秋景的悲凉奇异。
“,”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之千古名句。
二、班上开展题为“从成语学语文”趣味活动,请你逐项完成下列内容。
(10分)(1)读成语,加拼音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朝.夕相处( ) 语重.心长( )(2)辨成语,改错字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把正确的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定在后面的田字格中。
再接再厉按部就班谈笑风生迫不及待(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薄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
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方格中填写恰当的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4)看漫画,写成语结合文字提示欣赏漫画,用成语为其拟写标题。
提示:某君应聘,见表格上有“曾否受到刑事处理”一栏,他大笔一挥:“否”。
紧接着这一栏的是“是何原因”。
此君略作沉吟,又填上四个字:“从未失手”。
(5)选成语,讲故事下面是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
请任先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相关故事。
郑人买履拔苗助长掩耳盗铃叶公好龙所选成语:相关故事:二、阅读(50分)(一)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
(10分)[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
北京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捕.获(pǔ)单薄.(bó)情不自禁.(jìn)B.翘.首(qiáo)脂.肪(zhǐ)追根溯.源(shuò)C.诘.责(jié)鸟瞰.(kàn)谆.谆教诲(zhūn)D.惬.意(xiá)机械.(jiè)惩.恶扬善(chéng)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色——变本.加厉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 兴致.——专心致.志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 预测.——变幻莫测.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 畅.游——畅.所欲言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 因为所以但是B 不仅而且但是C 尽管但是所以D 由于而且所以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 京剧雍容华贵,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人教版)2006年66套中考语文试题集[上下学期通用]-17
![(人教版)2006年66套中考语文试题集[上下学期通用]-17](https://img.taocdn.com/s3/m/9e3cc62e79563c1ec5da71ae.png)
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一(20分)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
(4分)起点如天色破晓的绯红,微微晨曦点染着气象万千的苍穹;起点如大江大河的源头,涓涓细流孕育着一泄千里的波涛。
起点之美,起点之力,必将激发你永往直前的斗志,百折不挠地完成每一份人生的答卷。
注音:穹折改错:应改为应改为2.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
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逐一修改。
(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
)(4分)①四水穿城、河湖交错的淮安,是一块“漂浮在水上的土地”,有“水乡”之誉。
淮安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
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修改一:修改二:3.初中三年,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吧。
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和故事中,选择相关联的一组,概述所选故事的主要情节。
不超过60个字。
(3分)备选人物:鲁达孙悟空晁盖诸葛亮备选故事:三打白骨精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草船借箭4.请根据下面的情境,发表你的看法。
(3分)在淮安市繁华的商业中心淮海广场上,有一座名为“江淮明珠”的球形雕塑。
这座雕塑体现了淮安的区域特点,是淮安城区的一大景观。
最近,有人建议用周恩来总理塑像代替这座雕塑,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对这一建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某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你。
记者:同学,你好!我是某报记者。
最近,有人建议“用周恩来总理塑像代替‘江淮明珠’球形雕塑”,请问你是否赞同?同学:记者:请你说说理由。
同学:第一,第二,记者:谢谢你,再见!5.诗、文名句填空。
(共6分,每题1分。
请注意:①~⑤题为必答题;⑥~⑧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回答两题或三题,只批阅最前的一道题。
)必答题: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②,天涯若比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0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标A卷)语文试卷(含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7页,共11道大题,24个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积累·运用(24分)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全部为单选题。
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8分)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暂.时(zàn) 魁梧.(wǔ)锐不可当.(dāng)B.惩.罚(chéng) 教诲.(huì)忍俊不禁.(jìn)C.酝酿.(rǎng) 拮据.(jū)随声附和.(hè)D.镂.空(lòu) 解剖.(pōu)不省.人事(xǐng)2.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是()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策》B.《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C.《骆驼样子》——老舍——“人民艺术家”D.《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3.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觥.筹交错(guāng) 以.其境过清(因为)B.鸢.飞戾天者<Yuān) 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C.无案牍.之劳形(dú) 几欲先走.(行走)D.见藐.小微物(miǎo)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熟悉)4.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A.空乏其身饿其体肤空谷传响属引凄异B.空乏其身饿其体肤属引凄异空谷传响C.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属引凄异空谷传响D.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空谷传响屑引凄异二、本题包括5-9题。
(共16分)5.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注意书写正确、规范、整洁(2分)不屑置辨骇人听闻中流抵柱与日俱增俯仰生姿万恶不赫无缘无故断章取意6.根据原作内容,完成下列默写。
(6分)⑴秋风萧瑟,口口口口。
(曹操《观沧海》)⑵口口口口口,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⑶何当共剪西窗烛,口口口口口口口。
(李商隐《夜雨寄北》)⑷口口口口口口口,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⑸人有悲欢离合,口口口口口口,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⑹枯藤老树昏鸦,口口口口口口,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学校“春草文学杜”要举办一个“走进文学”的活动,要求参与者用精练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
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请从以下作品中选择一部或其中的一篇,作出评点。
(2分)供选作品:《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8.阅读下面的语段,将其补充完整,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3分)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久雨不睛,人们管它叫“霉雨”;久旱而雨,人们管它叫“甘霖”。
它或为丝旦小雨,温柔连绵;或为滂沱大雨,快疚迅猛。
“两三点雨山前”,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天街小雨润如酥”,描绘了雨的温柔润泽;“清明时节雨纷纷”,⑴;“白雨跳珠乱入船”,表现了雨的欢快活泼;“夜阑卧听风吹雨”,⑵;“身世浮沉雨打萍”,慨叹了雨的肆虐无情……翻开诗文卷著,处处看得雨景,听得雨声,品得雨味,赏得雨情。
雨,不就是一首首纯情的诗吗?9.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选用了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青花蓝、国槐绿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他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是:体现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凸现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
请参考下面的示例,从中国虹、琉璃黄、长城灰中选择一种色彩,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以上设计理念的。
(50—100字)(3分)【示例】青花蓝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一种历史的美感。
它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国槐绿充满生机的“国槐绿”,是自然的风采,是生伞与环境的象征,寄寓着华夏儿女珍视自己的家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第Ⅱ卷理解·感悟三、阅读现代文,完成10—18小题。
(共25分)(一)望柳庄①不少人都是通过我的笔知道了格尔木[注]城的这个望柳庄。
可是,有谁知道格尔木城起始于望柳庄,有谁知道望柳庄的第一棵柳树何时栽下,又有谁知道一位将军在飞雪的戈壁滩播种春天的故事。
②五十年前的那个初春,昆仑莽原上弥漫的风沙卷着雪粒石子在狂吼,格尔木混沌一片。
春天在哪里?③一位军人攥着一棵柳树在敲格尔木冬眠的门:醒来吧,我要给你换新衣!他挥锹铲土,一愀铲下去,沙地上就铲出了个盆状的坑坑,格尔木的第一棵树便栽在了这坑里。
这个军人就是修建青藏公路的总指挥慕生忠将军。
④还是在修路队伍离开西宁途经湟源县城时,慕生忠买了一百棵杨柳树苗。
[甲]他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要做第一代格尔木人,我们要在格尔木扎根安家。
人和树一起扎根,这根才扎得牢靠!”⑤一百棵树苗,都栽在了刚刚撑起的帐篷周围。
一共两大片,杨柳分栽。
第二年,这些小苗落地生根,绿茵茵的叶芽把戈壁滩染得翠翠的,叫人看着眼馋。
将军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树”。
⑥直到现在,第一次看到望柳庄的情景还历历在日。
那天午后,我从拉萨执勤回到格尔木,车刚行驶到转盘路口就抛锚了。
我无法承受迎面扑来的风沙无情的撕打,便顺势走向路,的一排平房,站在了房檐下。
一抬头,门楣的方砖上“望柳庄”三个红漆大字,格外醒目。
也就在这时候,我发现平房前的沙滩上横七竖八地半躺半立着一棵棵树苗。
这就是将军带领大家栽的那些柳树,有的已经被沙土埋得不见真面日了。
这些树站在冬风与春风之间,经受着风沙的考验,他们要告别寒冬实在不容易;要把春天迎来,路途也很艰难。
在我的感觉里,他们是亭亭站立的硬汉子⑴。
此时,昆仑莽原突然间变得亲切起来,我的眼前仿佛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⑦风沙还是那么大,可它绝对吹不走我心中这春天的世界。
⑧听说,当风沙停止以后,慕生忠带着同志们把那些倒地的树苗—棵—棵都扶了起来,培好土。
[乙]他边收拾残局边对大家说:“吹倒一次,咱扶它一次。
吹倒一百次,咱扶它一百次,直到它可以结结实实地站在沙滩上为止。
”⑨又是一个烈日暴晒的午后,我看到望柳庄前不远的戈壁滩上,一群人围着一个坟堆默默静立,空气好悼凝固了一样。
埋的什么人?我心中疑惑着。
⑩弄清真相后来的事。
望柳庄有三株柳树死了,慕生忠把三棵死去的柳树掂在手中,端详了几番又几番,末了,【丙】他说:“它们毕竟为咱格尔术绿了一回,是有功之臣。
应该把它们埋在沙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
”于是就出现了这个土丘——独特的柳树墓。
这戈壁滩上死去的树,人们没有遗忘它,常有格尔木人给那土丘浇水。
谁也没想到。
人们有心无意浇的水,晓醒了死去的柳材。
到了第二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儿。
那芽儿一夭一个样,由小变大,由低变高……⑾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潇洒更坚强了。
青铁的叶子泛着刚气,粗褐的枝干储存着力量。
大风刮来它不断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冬腊月它依然挺立。
⑿时间年年月月地消逝着。
望柳庄前的柳树越来越多,树片越来越大。
杨柳成林,浓密成荫……⒀青藏公路通车到拉萨后不久,彭德怀元帅来到格尔木,就住在望柳庄。
[丁]慕生忠对彭老总说,自己百年之后,就安葬在格尔木,这样能天天望见昆仑山。
自己这一辈子什么都可以舍弃,就是离不开格尔木,离不开昆仑山。
⒁1994年10月18日,84岁的慕生忠将军在兰州与世长辞。
10月28日,将军的子女们护送着他的骨灰,踏上了昆仑山的土地……⒂随着将军的骨灰洒向高天,昆仑山忽然飞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皆白!⒃此刻,覆盖着积雪的望柳庄格外庄严、神圣……(作者:王宗仁原文较长有删改)[注]格尔木:现为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国家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0.选文讲述了慕生忠将军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分);将军带领大家护树;;将军与树同在。
11.选文第⑤段慕生忠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树”,请根据文意说说将军这样命名表达了他哪些心愿。
(3分)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请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括号内。
(2分)A.选文明写树扎根的经过,暗写人扎根的经过,写树扎根的艰难暗示了人扎根的艰难。
B.选文第⑦段中“我心中这春天的世界”是指此时的望柳庄已经是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C.选文表现了以将军为代表的一代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与崇敬之情。
D.选文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突出了将军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13.选文善用修辞,用词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划线的⑴⑵两处中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3分)14.下而的链接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慕生忠将军,请综合文中【甲】【乙】【丙】【丁】四处对将军语言的描写和链接材料,说说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链接材料】人们这样评价慕生忠——他是青藏套路的缔造者,更是格尔木的奠基人。
整个修路过程中,他和筑路工人们同吃同住,甚至还在医疗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共同用缝衣针缝合脚后跟上的裂口。
青藏公路开通后,在拉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仪式,刚刚从工地上下来的将军还没来得及换上军装,穿着一件和工人们一样的旧棉袄,风尘仆仆来到会场,那一幕令许多人潸然泪下。
——西海都市报(二)小议“慎独”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