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寒假作业(附答案和解释)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寒假作业(5)(含解析) 新人教版(2021学年)

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寒假作业(5)(含解析)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寒假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寒假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5)一、选择题1.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PB⊥a,垂足是B,PA⊥PC,则下列不正确的语句是()A.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B.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C.线段AC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D.线段PC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2.如图,已知ON⊥L,OM⊥L,所以OM与ON重合,其理由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3.用一副学生用的三角板的内角(其中一个三角板的内角是45°,45°,90°;另一个是30°,60°,90°)可以画出大于0°且小于等于150°的不同角度的角共有( )种.A.8ﻩB.9C.10ﻩD.114.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且∠α>∠β,那么∠β的余角是()A.ﻩB. C.ﻩD.不能确定5.已知α与β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个人计算(α+β)的结果依次为28°,48°,60°,88°其中只有一个结果正确,那么并得到正确的结果的是( )A.甲 B.乙C.丙ﻩD.丁6.下列语句中: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A.2个ﻩB.3个 C.4个D.5个7.如图,AC⊥BC,AD⊥CD,AB=a,CD=b,则AC的取值范围( )A.大于b B.小于aﻩC.大于b且小于aD.无法确定8.如图,B是线段AD的中点,C是BD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C=AB﹣CD B.BC=(AD﹣CD)ﻩC.BC=(AD﹣CD)ﻩD.BC=AC﹣BD9.观察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1)直线BA和直线AB是同一条直线(2)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3)AB+BD>AD(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一定有三个交点.A.1个ﻩB.2个C.3个D.4个10.如果∠1与∠2互补,∠2与∠3互余,则∠1与∠3的关系是()A.∠1=∠3 B.∠1=180°﹣∠3 C.∠1=90°+∠3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1.线段AB=10cm,BC=5cm,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C=.12.已知线段AB=1996cm,P、Q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线段AQ=1200cm,线段BP =1050cm,则线段PQ= .13.如图,OM平分∠AOB,ON平分∠COD.若∠MON=50°,∠BOC=10°,则∠AOD=度.14.如图,线段AB=BC=CD=DE=1厘米,那么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等于厘米.15.一条直线上立有10根距离相等的标杆,一名学生匀速地从第1杆向第10杆行走,当他走到第6杆时用了6。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次。
2.如图共有___________个三角形。
3.若∠ɑ=36°,则∠ɑ的余角为______度。
4.如图,两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若∠1=50°。
∠2=130°,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
5.生物具有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大多储存在DNA分子上.一个DNA分子的直径约为0.0000002cm.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cm。
6. 袋子里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7.如图,已知∠BAC=∠DAE=90°,AB=AD,要使△ABC≌△ADE,还需要添加的条件是(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8.某物体运动的路程s(千米)与运动的时间t(小时)关系如图所示,则当t=3小时时。
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千米。
9.如果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的值是。
1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它的体重可达好几吨,下面的动物中,体重相当于大象体重的百万分之一的是A.野猪 B蜜蜂 C. 松鼠 D.猫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
3.下列必然发生的事件是A.明天会下雨B.小红数学考试得了120分C.今天是31号,明天是1号D.20xx年有366天4.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腰三角形B.线段C.钝角D.直角三角形5. 长度分别为3cm,5cm,7cm,9cm的四根木棒,能搭成(首尾连结)三角形的个数为A.1B.2C. 3D.46.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是A.15°B.20°C.25°D.30°7. 观察一串数:0,2,4,6,第n个数应为A.2(n-1)B.2n-1C.2(n+1)D.2n+18.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初一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初一寒假作业答案数学1.初一寒假作业答案数学篇一一、精心选一选1、C2、C3、B4、C5、B6、A7、C8、A9、B10、B二、耐心填一填:11、,12、,13、,14、3,15、,16、B,17、白的,18、21(答案只要满足即可)3三、用心做一做:19、(1)解:原式(2)解:原式20、(1)解:原方程可化为(2)解:原方程可化为四、阅读题:21(1)去分母(两边同乘30);(2)去括号;(3)移项,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五、在数学中玩,在玩中学数学:22.略23.(1)2,7,15,155(2)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1)16%×3000=480(人)(2)走人行天桥的最为普遍。
1-16%-28.7%=55.3%(3)建议行人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还是自觉地走人行大桥。
2.初一寒假作业答案数学篇二1、=-0.5=22、略3、略4、-1.50062×10^45、-0.002036、-1/(1+2a)-3/(2ab2(x-y)7、<-2.58、扩大5倍选择题ABC12、(1)=b/(a+b)(2)=3/(x-1)(3)=【(x-y)2/xy】×【xy/(x+y)2】=(x2-2xy+y2)/(x2+2xy+y2)(4)=(32x^7)/(9y^3)13、x-12=2x+1x=114、(1)x带入原式=(-2/5–2k)/-6/5k=8/5k=-5(2)原式=x2/(x2+x)当x=-1/2时,原式=-115、原式的倒数=3(x2+1/x2-1)=-9/416、原式=(a+ab+abc)÷(a+ab+abc)=117、设小李x,小王x+2。
60/(x+2)=48/xx=8x+2=103.初一寒假作业答案数学篇三一、1、-30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14、百14605、56、122n+47、110°29′30″8、5cm9、60°10、90°80千米11、三二12、40二、13、C14、D15、A16、B17、A18、A19、C20、D21、B22、A三、24、=-325、从旋转和俯视角度看26、(1)3270度(2)16350元四、27、解:设山峰的高度为米---------1分28、则有2.6-=-2.2----4分解得=600-------------------6分答:山峰的高度为600米--------7分29、解:设七年级共有名学生--------------1分则根据题意有:------4分解得=360------------------------6分答:七年级共有360名学生----------7分30、不会给小马虎满分---------1分原因是:小马虎没有把问题考虑全面,他只考虑了OC落在∠AOB的内部,还有OC落在∠AOB的外部的情况(图略)-----------------------------4分当OC落在∠AOB的外部时,∠AOC=∠AOB+∠BOC=85°------------7分五、31、(1)一、二、三、四季度销售量分别为240件、25件、15件、220件。
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照答案学期期末考试结束,接下来就是假期时间,查词典数学网初中频道特整理了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填空题1、 (16), (10), (80) ,(0.8)2、 (2a-15)3、 (9), (25)4、 (1︰2),(12 )5、 (10)6、 (65 ), (1)7、、 (14)8、 (2100) ,(113 ),(0.085), (4.02)9、 (94), (84)10、 (63)11、 (8)12、 (24),(8)13、 (310 ),(300)14、 (C), (E)二、选择题1、C2、A3、C4、B5、B三、判断题1、×2、×3、√4、×5、√四、五题答案略六、应用题1、 325 千克2、 160 箱3、甲 98% ,乙 97.5%,甲的合格率高。
4、六年级 72 棵,四年级24 棵5、练习本 1.5 元,日志本3元。
6、桔子 150 千克,苹果 200 千克,梨 250 千克七、创新思想题教师范读的是阅读讲课中不能够缺乏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少儿学习、模拟。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少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高声读,我高声读,少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诵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少儿频频聆听,在频频聆听中体验、品尝。
1、打坏 50个 2、54 平方分米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正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停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讲课中,注意听闻联合,训练少儿听的能力,讲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少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丰饶吸引力,这样能惹起少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少儿不专心听他人讲话时,就随时炫耀那些静听的少儿,或是让他重复他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专心记。
平常我还经过各样兴趣活动,培育少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表达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想法,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少儿学得生动开朗,轻松快乐,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加强了记忆,又发展了思想,为说打下了基础。
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做寒假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巩固好好相关知识,而不是在假期中玩乐把知识全部忘记。
下面是收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一、选择题1.(xx辽宁本溪3分)如图在直角△ABC中,∠BAC=90°,AB=8,AC=6,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交边BC于点E,连接AE,则△ACE的周长为【】A、16B、15C、14D、13【答案】A。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连接AE,∵在Rt△ABC中,∠BAC=90°,AB=8,AC=6,∴。
∵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AE=BE。
∴△ACE的周长为:AE+EC+AC=BE+CE+AC=BC+AC=10+6=16。
故选A。
2.(xx辽宁营口3分)在Rt△ABC中,若∠C=,BC=6,AC=8,则A的值为【】(A)(B)(C)(D)【答案】C。
【考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分析】∵在Rt△ABC中,∠C=,BC=6,AC=8,∴根据勾股定理,得AB=10。
∴A=。
故选C。
二、填空题1.(xx辽宁鞍山3分)如图,在△ABC中,∠ACB=90°,∠A=60°,AC=a,作斜边AB边中线CD,得到第一个三角形ACD;DE⊥BC于点E,作Rt△BDE斜边DB上中线EF,得到第二个三角形DEF;依此作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xx辽宁大连3分)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 的中点,DE=3cm,则BC=cm。
【答案】6。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由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得DE是△ABC的中位线。
由DE=3cm,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一半的性质,得BC =6cm。
3.(xx辽宁大连3分)如图,为了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小明将测角仪放在与电线杆的水平距离为9m的D处。
若测角仪CD的高度为1.5m,在C处测得电线杆顶端A的仰角为36°,则电线杆AB的高度约为m(精确到0.1m)。
初一下数学寒假作业(含解析)

初一下数学寒假作业(含解析)假期来了,大伙儿是不是专门快乐呀?然而小编提醒大伙儿:我们依旧个学生,要紧任务依旧学习哦!鉴于此,小编精心预备了这篇初一下数学寒假作业(含答案),期望对您有所关心!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定力!( 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题号12345678答案1.9的算术平方根是.A.3B. -3C. 3D. 92.假如a﹥b,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3b-3B.3aC.D.-a-b3.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 B C D4. 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21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形,从中抽取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那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021名运动员是总体B.10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C.样本容量为100 名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5.不查表,估量的大小应在A.5~6之间B.6~7之间C.7~8之间D.8~9 之间6.如右图,下列不能判定∥的条件有.A. B.C. ;D. .7.观看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平移得到的是(1) A B C D8.在某校举办的足球竞赛中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班足球队参加了12场竞赛,共得22分,已知那个队只输了2场,为求此胜几场和平几场.设这支足球队胜x场,平y场.依照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二、认真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 每小题3分.共24分)9.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21,-2021)在第___ ___象限.11.在实数0,,0.7 3,,中,无理数有________.12.如下图,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假如a∥b,1=50,那么2=_ _度.13. x的3倍与2的差不小于5 。
数学初一数学寒假作业及解析

数学初一数学寒假作业及解析寒假来了,为了关心大伙儿更好地学习,小编整理了这篇2021年数学初一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期望对大伙儿有所关心!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请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它的解是.2.分解因式:.3.二次三项式x2﹣k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_ .4.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5. 某中学举行歌咏竞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年级三班的演唱打分情形(满分100分)如下表,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余下的分数的平均分是.分数(分) 89 92 95 96 97评委(位) 1 2 2 1 16如图,点D是等边△ABC内一点,假如△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E重合,那么旋转了度.7.运算:1002998= .8.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AB=3cm,AC=4 cm,BC=5 cm,则点A到BC的距离是.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已知,则a+b等于()A.3B.C.2D.110.下列运算错误的的是( )A.(a2b3)2=a4 b6B.(a5)2=a10C.4x2y(-3x4y3)=-12x6y3D.2x(3x2-x+5)=6x3-2x2+10x11.下列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A. y(x-y)+x(x-y)=(x-y)(x+y)B.25x2-4y2=(5x+2y)(5x-2y)C.4x2+20x+25=(2x+5)2D.a2(a-b)-2a(a-b)+b2(a-b)=(a-b)312.已知:如图,BD平分ABC,点E在BC上,EF∥AB.若CEF=100,则ABD的度数为()A.60B.50C.40D.3013.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2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用电量(度) 120 140 160 180 200户数2 3 6 7 2则这2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80,160B.160,180C.160,160D.180,18014.在以下清洁环保、绿色食品、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是()A. B. C. D.15.小颖家离学校1200米,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她去学校共用了16分钟.假设小颖上坡路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时,下坡路的平均速度是5千米/时.若设小颖上坡用了x分钟,下坡用了y分钟,依照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 B. C. D.1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2时,一定有a∥bB. 当a∥b时,一定有2C. 当a∥b时,一定有2=90D. 当2=180时,一定有a∥b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7.先化简,再求值: -(a-b)2,其中a=1,b=-2.18..解方程组:19.解方程组20.分解因式:21. 某社区预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相同,小宇依照他们的成绩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并运罢了甲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见小宇的作业).(1) ___________, =__________;(2).参照小宇的运算方法,运算乙成绩的方差,.(3)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22.如图,在方格纸中,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先将格点△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再将△A1B1C1绕点C1旋转180得到△A2B2C2.四.应用题.(本题8分)23.如图,某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和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 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 000元的产品运到B 地.已知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 000元,铁路运费97 200元。
寒假作业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doc

寒假作业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6.一元一次方程答案1.-105.2.设原来输入的数为x,则-1=-0.75,解得x=0.23.-;904.、-5.D6.A7.A8.B9.(1)当a≠b时,方程有惟一解x=;当a=b时,方程无解;(2)当a≠4时,方程有惟一解x=;当a=4且b=-8时,方程有无数个解;当a=4且b≠-8时,方程无解;(3)当k≠0且k≠3时,x=;当k=0且k≠3时,方程无解;当k=3时,方程有无数个解.10.提示:原方程化为0x=6a-12.(1)当a=2时,方程有无数个解;当a≠2时,方程无解.11.10.512.10、26、8、-8提示:x=,9-k│17,则9-k=±1或9-k=±17.13.2000提示:把(+)看作一个整体.14.1.515.A16.B17.B18.D提示:x=为整数,又2001=1×3×23×29,k+1可取±1、±3、±23、±29、±(3×23)、±(3×29)、±(23×29)、±2001共16个值,其对应的k值也有16个.19.有小朋友17人,书150本.20.x=521.提示:将x=1代入原方程并整理得(b+4)k=13-2a,此式对任意的k值均成立,即关于k的方程有无数个解.故b+4=0且13-2a=0,解得a=,b=-4.22.提示:设框中左上角数字为x,则框中其它各数可表示为:x+1,x+2,x+3,x+7,x+8,x+9,x+10,x+14,x+15,x+16,x+17,x+21,x+22, x+23,x+24,由题意得:x+(x+1)+(x+2)+(x+3)+x+24=1998或1999或2000或2001, 即16x+192=2000或2080解得x=113或118时,16x+192=2000或2080又113÷7=16余1,即113是第17排1个数,该框内的数为113+24=137;118÷7=16余6,即118是第17排第6个数,故方框不可框得各数之和为2080.7.列方程解应用题──有趣的行程问题答案1.1或32.4.83.6404.16提示:设再过x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分针每分钟走6°,时针每分钟走0.5°,则6x=0.5x+90+0.5×5,解得x=16.5.C6.C提示:7.168.(1)设CE长为x千米,则 1.6+1+x+1=2×(3-2×0.5),解得x=0.4(千米)(2)若步行路线为A→D→C→B→E→A(或A→E→B→C→D→A)则所用时间为:(1.6+1+1.2+0.4+1)+3×0.5=4.1(小时);若步行路线为A→D→C→E→B→E→A(或A→E→B→E→C→D→A),则所用时间为:(1.6+1+0.4+0.4×2+1)+3×0.5=3.9(小时),因为4.1>4,4>3.9,所以,步行路线应为A→D→C→E→B→E→A(或A→E→B→E→C→D→A).9.提示:设此人从家里出发到火车开车的时间为x小时,由题意得:30(x-)=18(x+),解得x=1,此人打算在火车开车前10分钟到达火车站,骑摩托车的速度应为:=27(千米/小时)10.7.5提示:先求出甲、乙两车速度和为=20(米/秒)11.150、200提示:设第一辆车行驶了(140+x)千米,则第二辆行驶了(140+x)×=140+(46+x)千米,由题意得:x+(46+x)=70.12.6613.B14.D提示:设经过x分钟后时针与分针成直角,则6x-x=180,解得x=3215.提示:设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由题意得:(x-1)×22=(x-3)×26,解得x=14,从而火车的车身长为(14-1)×22=286(米).16.设回车数是x辆,则发车数是(x+6)辆,当两车用时相同时,则车站内无车,由题意得4(x+6)=6x+2,解得x=11,故4(x+6)=68.即第一辆出租车开出,最少经过68分钟时,车站不能正点发车8.列方程解应用题──设元的技巧答案1.2857132.设这个班共有学生x人,在操场踢足球的学生共有a 人,1≤a≤6,由+a=x,得x=a,又3│a,故a=3,x=28(人).3.244.C5.B提示:设切下的每一块合金重x克,10千克、15千克的合金含铜的百分比分别为a、b(a≠b),则,整理得(b-a)x=6(b-a),故x=6.6.B提示:设用了x立方米煤气,则60×0.8+1.2(x-60)=0.88x.7.设该产品每件的成本价应降低x元,则[510×(1-4%)-(400-x)]×(1+10%)m=(510-400)m解得x=10.4(元)8.18、15、14、4、8、10、1、9.1:4提示:设原计划购买钢笔x支,圆珠笔y支,圆珠笔的价格为k元,则(2kx-ky)×(1+50%)=2ky+kx,解得y=4x.10.282.6m提示:设胶片宽为amm,长为xmm,则体积为0.15axm3,盘上所缠绕的胶片的内、外半径分别为30mm 和30+015×600=120(mm),其体积又可表示为(120-30)a=13500a(m3), 于是有0.15ax=13500a,x=90000≈282600,胶片长约282600mm,即282.6mm.11.100提示:设原工作效率为a,工作总量为b,由-=20,得=100.12.B13.A14.C提示:设商品的进价为a元,标价为b元,则80%b-a=20%a,解得b=a,原标价出售的利润率为×100%=50%.15.(1)(b-na)x+h(2)由题意得得a=2b,h=30b.若6个泄洪闸同时打开,3小时后相对于警戒线的水面高度为(b-na)x+h=-3b故该水库能在3个小时内使水位降至警戒线.16.(1)设这批货物共有T吨,甲车每次运t甲吨,乙车每次运t乙吨,则2at甲=at乙=T,得t甲:t乙=1:2.(2)由题意得:=,由(1)知t乙=2t甲,故=解得T=540.甲车车主应得运费540××=20=2160(元),乙、丙车主各得运费540××20=4320(元).9.线段答案1.2a+b2.123.5a+8b+9c+8d+5e4.D5.C6.A提示:AQ+BC=2250>1996,所以A、P、Q、B四点位置如图所示:7.MN>AB+NB提示:MN=MA+AN=AB,AB+NB=AB+(CN-BC)=AB8.MN=20或409.23或1提示:分点Q在线段AP上与点Q在线段PB上两种情况讨论10.设AB=x,则其余五条边长度的和为20-x,由,得≤x11.3提示:设AC=x,CB=y,则AD=x+,AB=x+y,CD=,CB=y,DB=,由题意得3x+y=23.12.C提示:作出平面上5点,把握手用连接的线段表示.13.D提示: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一个交点,最多有个交点.14.A提示:考察每条通道的信息量,有3+4+6+6=19.15.A提示:停靠点设在A、B、C三区,计算总路程分别为4500米、5000米、12000米,可排除选项B、C;设停靠点在A、B两区之间且距A区x米,则总路程为30x+15(100-x)+10(300-x)=4500+5x>4500,又排除选项D.16.(1)如图①,两条直线因其位置不同,可以分别把平面分成3个或4个区域;如图②,三条直线因其位置关系的不同,可以分别把平面分成4个、6个和7个区域.(2)如图③,四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11个区域,此时这四条直线位置关系是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3)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没有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把平面分成an个区域,平面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当n=1时,a1=1+1=2;当n=2时,a2=1+1+2=4;当n=3时,a3=1+1+2+3=7;当n=4时,a4=1+1+2+3+4=11,由此可以归纳公式an=1+1+2+3++n=1+=.17.提示:应建在AC、BC连线的交点处.18.记河的两岸为L,L′(如图),将直线L平移到L′的位置,则点A平移到A′,连结A′B交L′于D,过D作DC⊥L于C,则桥架在CD 处就可以了.10.角答案1.45°2.22.5°提示:15×6°-135×0.5°3.154.65.B6.A7.C8.B9.∠COD=∠DOE提示:∠AOB+∠DOE=∠BOC+∠COD=90°10.(1)下列示意图仅供参考(2)略11.345°提示:因90°故6°所以α+β+γ=23°×15=345°.12.∠EOF、∠BOD、∠BOC;∠BOF、∠EOC13.若射线在∠AOB的内部,则∠AOC=8°20′;若射线OC在∠AOB 的外部,则∠AOC=15°14.40°15.C16.D17.20°提示:本题用方程组解特别简单,设∠COD=x,∠BOC+∠AOD=y,由题意得:18.提示:共有四次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为60°(1)第一次正好为两点整(2)第二次设为2点x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60°,则x=10++10,解得x=21(3)第三次设3点y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60°,则y+10=+15,解得y=5(4)第四次设为3点z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60°,则z=15++10,解得z=2719.提示:若只连续使用模板,则得到的是一个19°的整数倍的角,即用模板连续画出19个19°的角,得到361°的角,去掉360°的周角,即得1°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附答案和解释)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初一数学寒假作业(附答案和解释),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做,不要只顾着玩耍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2019威海)64的立方根是()A.8B.8C.4D.4考点:立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立方根,根据此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4的立方等于64,2.(4分)如图所示的网格中各有不同的图案,不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结合各选项所给的图形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符合题意;3.(4分)如图,下列推理及所注明的理由都正确的是()A.因为DE∥BC,所以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因为3,所以DE∥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因为DE∥BC,所以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因为C,所以DE∥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A的理由应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的理由应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的理由应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的是C.解答:解:A、因为DE∥BC,所以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因为3,所以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因为DE∥BC,所以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因为C,所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4分)(2019常州)将100个数据分成8个组,如下表:则第六组的频数为()组号 12 3 45 6 7 8频数 1114 12 13 13 x 12 10A.12B.13C.14D.15考点:频数与频率.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各组频数的和是100,即可求得x的值.解答:解:根据表格,得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5.(4分)(2019聊城)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1B.1C.1D.1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先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再逆向思维,要不等式组无解,x的取值正好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之外,从而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原不等式组可化为,即,6.(4分)在方程组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的表示应是如图所示的()A. B. C. 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先把m当作已知条件求出x+y的值,再根据x+y0求出m的取值范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①+②得,3(x+y)=3﹣m,解得x+y=1﹣,∵x+y0,1﹣ 0,解得m3,7.(4分)(2019哈尔滨)若方程组的解x与y相等.则a的值等于()A.4B.10C.11D.12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分析:理解清楚题意,运用三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出a 的数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把(3)代入(1)解得:x=y= ,代入(2)得: a+ (a﹣1)=3,8.(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DEF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F的坐标为()A.(2,2)B.(3,4)C.(﹣2,2)D.(2,﹣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先根据点A与D确定平移规律,再根据规律写出点B 的对应点F的坐标即可.解答:解:∵,△DEF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平移规律是: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点B的坐标为(1,1),9.(4分)如图所示,把一根铁丝折成图示形状后,AB∥DE,则BCD等于()A.D+B.B﹣C.180D﹣D.180B﹣D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CD=E,再由平行线的性质表示出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DE,10.(4分)(2019潍坊)某乡镇有甲、乙两家液化气站,他们的每罐液化气的价格、质和量都相同.为了促销,甲站的液化气每罐降价25%销售;每个用户购买乙站的液化气,第1罐按照原价销售,若用户继续购买,则从第2罐开始以7折优惠,促销活动都是一年.若小明家每年购买8罐液化气,则购买液化气最省钱的方法是()A.买甲站的B.买乙站的C.买两站的都可以D.先买甲站的1罐,以后再买乙站的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大小比较.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购买液化气最省钱的意思是,在质和量都相同的条件下,花钱最少.分别计算出每年到甲、乙两家液化气站购买8罐液化气的价钱,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设每罐液化气的原价为a,则在甲站购买8罐液化气需8(1﹣25%)a=6a,在乙站购买8罐液化气需a+70.7a=5.9a,由于6a5.9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4分)某市有6500名九年级学生参加数学毕业考试,为了了解这些学生毕业考试的数学成绩,从6500份数学答卷中随机抽取了300份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6500名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个体是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样本是随机抽取的这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解答:解:总体是6500名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个体是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样本是随机抽取的这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故答案是:6500名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随机抽取的这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12.(4分)(2019上海)不等式组整数解是 0,1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在取值范围内可以找到整数解. 解答:解:由(1)得x ,由(2)得x﹣,13.(4分)(2019宜昌)有关学生健康评价指标规定,握力体重指数m=(握力体重)100,初中毕业班男生握力合格标准是m35,如果九年(1)班男生小明的体重为50千克,那么小明的握力至少要达到千克时才能合格.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析:本题中的不等关系是:握力体重指数m=(握力体重)10035,设小明的握力是x千克,就可以列出不等式.解答:解:设小明的握力至少要达到x千克时才能合格,依题意得 10035解之得x ,14.(4分)(2019绍兴)写出一个以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答案不唯一)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应该满足所写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因此,可以围绕列一组算式,然后用x,y代换即可.应先围绕列一组算式,如0+7=7,0﹣7=﹣7,然后用x,y代换,得等.解答:解:应先围绕列一组算式,如0+7=7,0﹣7=﹣7,然后用x,y代换,得等.15.(4分)如图所示,已知2,则再添上条件 ABM=CDM 可使AB∥C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添加条件是ABM=CDM,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即可,此题答案不唯一,还可以添加条件EBM=FDM等. 解答:解:添加条件是ABM=CDM,理由是:∵ABM=CDM,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6.(4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OC,若1=50,则2= 40 .1= 190 .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先由垂直的定义得出COE=90,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2=40,根据邻补角互补得出3=180﹣2=140,将1=50代入即可求出1的度数.解答:解:∵OEOC,COE=90,2=180﹣COE=90,∵1=50,2=40,17.(4分)(2019南岗区一模)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 ﹣10 .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解答:解:此题规律是(a,b)平移到(a﹣2,b﹣3),照此规律计算可知﹣3﹣2=x,y﹣3=﹣1,所以x=﹣5,y=2,则xy=﹣1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8.(10分)如图所示,已知AE与CE分别是BAC,ACD的平分线,且2=AEC.(1)请问:直线AE与CE互相垂直吗?若互相垂直,给予证明;若不互相垂直,说明理由;(2)试确定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垂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根据:2+AEC=180和2=AEC推出AEC=90,根据垂直定义推出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得出2BAC,2DCA,求出BAC+DCA=290=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解答:(1)AECE,证明:∵2+AEC=180,2=AEC,2AEC=180,AEC=90,AECE.(2)解:AB∥CD,理由是:∵AE与CE分别是BAC,ACD的平分线,2BAC,2DCA,19.(12分)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在坐标平面内,点A的坐标是A( ,1),且边AB、CD与x轴平行,边AD,BC与y轴平行,AB=4,AD=2.(1)求B、C、D三点的坐标;(2)怎样平移,才能使A点与原点重合?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1)根据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求出BC到y轴的距离,CD到x轴的距离,然后写出点B、C、D的坐标即可;(2)根据图形写出平移方法即可.解答:解:(1)∵A( ,1),AB=4,AD=2,BC到y轴的距离为4+ ,CD到x轴的距离2+1=3,B(4+ ,1)、C(4+ ,3)、D( ,3);(2)由图可知,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个单位(或先向左平移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20.(15分)(2019嘉兴一模)下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程组集合和它解的集合的对应关系图,若方程组集合中的方程组自左至右依次记作方程组1、方程组2、方程组3、方程组n.(1)将方程组1的解填入图中;(2)请依据方程组和它的解变化的规律,将方程组n和它的解直接填入集合图中;(3)若方程组的解是,求m的值,并判断该方程组是否符合(2)中的规律?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压轴题;阅读型.分析:(1)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项,得出x的值,然后再用代入法求出y的值;(2)根据方程组及其解的集合找出规律并解方程;(3)把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x﹣my=16即可求的m的值.解答:解:(1) ,用(1)+(2),得2x=2,x=1,把x=1代入(1),得y=0,(2) ,(3分);(5分)(3)由题意,得10+9m=16,解得m= ,(7分)21.(15分)某校八年级(2)班40个学生某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数学老师按10分的组距分段,算出每个分数段学生成绩出现的频数,填入频数分布表(1)请把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并画出频数分布折线图;(2)请你帮老师统计一下这次数学考试的及格率(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及优秀率(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 (3)请说明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少?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频数(率)分布表;频数(率)分布折线图.专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题意易求出未知的频率分布.找出79.5﹣89.5之间的数据解答.(2)及格率是60以及60分以上,则根据图表共有38人;优秀率是90以及90分以上,则有5人.根据公式计算即可得出.(3)根据图表易看出,在79.5﹣89.5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49.5﹣59.5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少.解答:解:(1) (2)及格率,优秀率= .(3)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9.5到8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多,49.5分到5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少.以上就是初一数学寒假作业(附答案和解释)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们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