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88-0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临床上护士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非常重要。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对2010年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位患者进行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面的调查。

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3~87 岁,消化性溃疡37 例,食管静脉曲张12例,胃癌8例,急性出血糜烂性胃肠黏膜病变3例,平均住院天数14天,其中47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死亡。

2 、病情观察2.1全身症状的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多伴有中度或中度以上贫血,可出现口唇、皮肤黏膜苍白,头昏、口渴、乏力、心悸、脉搏加快,且症状、体征随着出血量增多而加重甚至发生休克。

发生休克时可出现全身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少尿、神志淡漠直至意识障碍。

2.2 呕血、便血的观察胃十二指肠出血呕出咖啡色液体、食管出血多为鲜红血液,大便呈柏油样、血水样甚至血块状提示有大出血发生。

第一次出血量大者容易发生再次出血;呕血较便血为主者,再出血的机会多。

肝硬化门脉高压者原有脾脏肿大,在出血后脾脏缩小,如不见脾脏恢复肿大,提示可能出血未止。

2.3血压、脉搏的观察生命体征是判断循环血容量的重要指标[2],大出血时根据病情一般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脉压缩小即使血压正常也提示患者已处于休克的早期。

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表示血容量减少至少30%,亦可采用改变体位测量脉搏、血压来估计出血量。

先测患者平卧时的脉搏与血压,然后测由平卧改为半卧时的脉搏与血压,如脉搏增加20次或收缩压下降1.3kpa(10 mmhg),则表示出血量大(800~1000ml以上)。

尤其适用于出血量大但未排出体外的隐性出血病人的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

方法将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普通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中加强心理指导,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

结果通过密切监视、及时给药、做好饮食、心理护理,6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观察是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体会;健康疏导【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75-01【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nursing methods and nursing way. methods 68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ordinary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in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of psychological guidance, perioperative, cooperate closely, postoperative clos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the results through closely monitor, timely to medicine, good food, psychological care, 68 patients achieved good care and treatment effect.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clin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i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key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experience; health counseling.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以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死亡率较高。

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

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
即就诊 。
将研究所得临床数据用SS l. P S31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 2 x 检
验 法进行 统计 ,当P . 时 ,数据 具有显 著差异 性 ,研究 具有统 计 <O 5 0
学 意义 。
3结

2护理 方 法
21对照组护理 .
通过 以上方 式的护理 ,观察组 患者的康 复率高达 9. 3 %,复 发率 7 仅 1. 34 %;明显优于对 照组的6 . 73 %、3 . 48 %;在住 院时间 ,患者满意 率等方面观 察组均有明显优势 。经统计学分析 ,P O08 . 研究具 = . <O 5 3 0 有统计学意义 。 4讨 论
1 . 1一般资料
体温 ,并根据患者 的体 温采取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抗炎 、输液 等方
法确保患者体温恢复正 常。③康复护理 :多数患者 因血容量减少 而出
现活动耐力 下降 ,在 给予患者静脉输液 补充血容量的同时 ,协助患者 进行活动 ,逐渐增 加活动量 ,以提高 活动耐力的恢复。 ④营养护理 :
3 ・临床 护 理 ・ 1 4
要严密观察伤 口 况 ,勤测体温 ,一旦 发现有体温升高 、切 口敷料湿 情 透等现象应及 时制血糖。
F b u r 0 , o . , . e r a y 2 1 V 1 No 6 1 9
对 本组2 例 慢性 消化道 出血 患者 按常规 进行 护理 。具体 护理 措 3 施 :①嘱患者 卧床休 息 ,平卧位 ,出现呕血时 ,将头偏 向一侧 。②护 理人 员协助 患者及 家属 去除患 者污染 的衣 物 。③部分 体液 不足 的患
参考 文献
[] 郑 文煜 . 糖尿 病 病 人 的 围手 术期 处 理 [ . 际 医药卫 生 导 1 夕科 J国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研究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研究论文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研究【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了消化道出血时的相关护理工作。

方法对于我院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其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观察与记录。

结果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并且相应的并发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结论通过对于消化道出血进行了相关护理,不但可以及时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出一定的处理措施,而且还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让患者更快的康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康复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现了出血现象,一般为中等动脉出血,自行止血具有一定的困难,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以及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症状,如若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本文主要研究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具体总结如下所示。

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的患者共有8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48例,女性患者为32例,年龄由16岁-81岁之间不等,而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36例,肝硬化患者为24例,而应激性溃疡以及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为9例,胃癌患者为5例,而胆道出血患者为6例,并且这些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以及休克等症状。

2 护理办法2.1 常规性护理当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性护理。

重症患者采取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以及床上大小便、晕倒、摔伤以及因活动而产生的大出血等。

当患者的出血量较大时,可以采取休克卧位,或是将患者的下肢抬高到30并,其若出现呕血时,可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等症状。

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与所需的物品,充分的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的报告医生以及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抢救,从而对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2.2 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突然性呕血以有便血等现象,而很容易使其情绪产生紧张以及恐惧,由此使得出血症状加重了,因此,要对于患者的心理进行一定的护理,首先就要求护理人员对于患者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并关心与体贴患者,科学详细的对其讲解病情,并详细的叙述各种治疗的具体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与如何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治疗等,最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情绪得到一种稳定,不但可以使得医患关系更加的良好,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摘要:目的:归纳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索其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对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从病情观察和护理两方面阐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36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和正确及时的护理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保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25-0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本文主要阐述胃、食管的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为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呕血、大量柏油样便、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

起病迅猛,病死率高。

因此,迅速准确地抢救及细致有效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36例病人。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

男性25例,女性11例。

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

消化性溃疡2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2例,胃癌2例,应激性溃疡1例。

常见临床表现有呕血、柏油样便、精神萎靡、乏力、失血性休克,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原发病。

2 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卧床休息,体位以感觉舒服为宜。

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呕吐。

如伴休克时头和胸需抬高,一般下肢抬高30°,以防脑部缺血。

2.1.2 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室内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宜充足,以减轻恐惧的心理,使患者置身于安全、舒适、整洁的环境之中。

2.1.3 保障充足的睡眠,以减少和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可减少出血和促进止血。

2.1.4 注意保暖,勿使患者受凉感冒。

2.1.5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1.6 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分析论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分析论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分析【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

方法 15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时序分组,观察组7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77例患者采用护理路径用于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掌握情况,认知态度,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

结果对照组患者各项比较均低于观察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3±1.5d和15.5±2.5d,t=5.2168,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与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助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也作为一种消化系统急症,发病时变化较大,在出血量较大时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极容易发生出血性休克,处理不当将威胁生命安全。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路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5例按时序分组,对照组为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患者78例,观察组为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

患者中男102例,女53例,年龄12-72岁,平均48.2±3.5岁。

胃溃疡出血49例,十二指肠溃疡40例,肝硬化出血31例,胃癌出血13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2例,经医护人员配合抢救153例治愈出院,2例未愈出院,无死亡。

1.2 方法患者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针对治疗、饮食、心理、休息四个方面进行严格护理。

首先进行心理干预,患者产生紧张、恐惧情绪。

通常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出血量较大,护理人员应对其情绪进行重点缓解。

向患者说明情绪与消化道黏膜充血相关性,情绪不稳将会造成出血加重。

住院治疗期间应对患者进行多次巡视,发现出血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患者置于平卧体位,建立静脉通路选择适当的血管进行置管,迅速补血并进行止血治疗配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抢救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09-01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循环血容量20%,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本病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死率较高,及早识别出血征象,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准确治疗,细致耐心护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

1大量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或平卧位,血压下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可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血液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保证呼吸道通畅。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劳累、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

注意避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诱因。

2给予精神安慰,解除病人恐惧心理。

对于大量出血的病人应注意陪同和照顾,及时处理不适症状,使其有安全感。

及时消除血迹,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减轻恐惧心理。

3立即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同时争取时间尽快用9号针头进行输液。

开始输液宜快,一般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加乳酸钠,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同时做好血交错试验,准备输血,输血量及速度,可依据出血的程度而定。

如进行加压输血时,护士应密切守护,严防输血终了,空气随之进入血管造成栓塞。

4止血措施:4.1按医嘱给止血药,如6一氨基乙酸加入10%glucose中经静脉滴入等。

4.2食脉曲张破裂出血,用垂体后叶素时,稀释后应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孕妇忌用)。

4.3冰盐水洗胃法:用特制有两个口的胃管插入胃内(无特制管可用普通胃管,肝硬化病人用三腔管即可)。

用50ml注射器向胃管内缓慢注入0-4℃生理盐水,而从另一开口吸引,反复进行持续灌洗,用水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用水量为10,000ml左右,30分钟使胃内温度下降,起到止血作用。

4.4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去甲肾上腺素10-20mg,经胃管缓慢滴入,如能口服者,可每2h口服50ml,以降低门静脉压,从而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产生止血效果,但对有动脉硬化者应慎用。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直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病变出血。

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行出血行胃炎和胃癌引起出血是该病的主要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时可使血压迅速下降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较严重的疾病。

临床工作中,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精心护理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本文总结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27-01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男48例,年龄l5~76岁;女26例,年龄37~70岁。

消化道溃疡出血32例,胃溃疡出血2例。

诊断依据:(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发病,如消化道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及应激性病变等;(2)大便潜血试验阳性;(3)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病灶。

1.2 结果。

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及护理,痊愈58例,好转l6例,4例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转外科手术治疗,死亡2例。

2 护理2.1 密切观察病情:入院后立即行心电监护,每15~30min检测记录l次生命体征。

如果发现患者盎.压下降,脉雁差变小:心类变快,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患者通常在出血后24 h出现低热,但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 d恢复正常。

若体温≥38.5℃,则提示合并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

若果发现患者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冰冷、尿量少于30ml/h,提示休克症状,应加快输液速度,加强保暖措施。

患者有呕吐前兆时,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下肢。

出现喘憋等呼吸困难症状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

2.2 补充血容量: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1条给予1hm药1h血,常用奥美拉唑、奥立宁或立止血等药物,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以达到止血目的;另一条用于补液、扩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研究论文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2例患者中,男68例,女34例;年龄在22~71岁之间,平均40.3岁。

消化性溃疡61例,急性胃黏膜损害20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8例,胃癌3例。

常见的表现有呕血黑便,失血性休克,不同程度的发热、血象升高、出血后疼痛、精神软弱,乏力等。

1.2相关标准上消化道出血定为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

本组102例患者均为该症(注:未区别急性或慢性,大出血与中量或少量出血)。

2护理体会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首先对患者做好心电监护,每30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休克、肝昏迷等并发症;仔细观察呕血、便血先兆,一旦先兆症状出现应及时处理;准确观察并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色状,用以判断是否再出血,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卧床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必要时吸痰、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2合理选择止血药甲氰咪胍、垂体后叶素、善得定、洛赛克、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等药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量选用,同时注意传统药物和新药的不同应用;在用止血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好其禁忌证,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3防止继发感染内毒素血症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热可增加机体代谢使血氨增高,任何感染均可增加患者组织分解,促使病情恶化。

护理人员首先应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控制感染的发生;其次对患者进行的各项护理操作,均应注意严
1/ 3
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以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4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给患者耐心讲解各项影响病情进展的注意事项和护理常识,并告知患者注意观察有无身体的不良反应而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告诉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诱因中,也与吸烟过量、饮酒过度而加重溃疡出血有关。

因此,应叮嘱患者注意保持生活规律,戒烟、戒酒,同时禁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2.5饮食护理急性大量出血期患者禁食1~2d,出血停止后2~3d先进食温凉的流质,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过度到半流质饮食、软食;患者应少量多餐,尽量不吃生硬、粗纤维饮食,避免胃窦部扩张;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道及胃黏膜而引发再次出血;鼓励患者多饮水,温度勿过热;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

2.6心理护理当患者看到自己大量呕血、便血时,情绪一般非常恐惧和紧张,护士此时应关心体贴患者,安慰患者,及时向患者解释出血是暂时的,经过治疗是可以纠正的,使其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同时及时清除一切血迹,以免刺激患者,并告诉家属不要远离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

在护理工作中尽力做到连续性护理,要多巡视患者,及时观察其病情变化,从而减少患者和家属对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取得患者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3讨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从脱离危险到疾病痊愈过程中,临床护理观察是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2]。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病突然,患者心理较脆弱,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对因治疗,对症护理,认真观察,促使患者增强对此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和消除诱发因素,以达到尽早治愈和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
---------------------------------------------------------------范文最新推荐------------------------------------------------------ 的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在使用药物上应充分考虑药物的适应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合理选择,如善得定主要适用于治疗肝硬变,对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其疗效并不理想。

在使用药物上应注意传统药物和新药的区分[3],甲氰咪胍和云南白药等传统药物止血效果不如新药,预后较差,尤其是甲氰咪胍,难以有效抑制胃酸,治疗副作用明显。

临床上应尽可能选用止血效果好的新药,同时加强对新药的宣传,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急速,病情严重,但只要就医及时,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思维敏捷,及时诊治,精心护理,临床上成功的机率是非常高的。

参考文献1王吉耀,刘文忠.现代消化科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9-90.2李玉芬,张宝华.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15-16.3邱金仙.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江西医药,1996,31(2):111-112.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