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论证报告97475

合集下载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水资源质量与数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生产和生活,也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旨在为保障水资源的长期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国家,201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6437亿立方米,人均总量为4614立方米,位居世界第61位。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江南等地区人均水资源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少数干旱的地区,人均水资源数量不足千分之五。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压力。

截至2019年底,全国水资源总体压力指数为0.4,仍处于中度压力状态。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供应却十分有限,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水资源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化工、农药等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水体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如黑臭水体、土壤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3.水资源管理问题。

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的管理失之于宽,许多地方管理不当,缺乏有效手段使得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现象屡屡出现。

三、解决方案1.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鼓励水资源节约、提高水利用效率等措施,为水资源的长远稳定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将水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最大化。

2.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推广有关法规,强化法律责任追究,对生态环境破坏等恶性行为必须以刑事立案查处,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施,彻底解决黑臭水体、土壤修复等问题,保障水资源的纯洁。

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建设公共水资源库,实现多地区水资源互通共享,优化水资源配置,达到水资源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结论保障水资源长期稳定性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本文将对水资源的现状进行论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没有水就无法生存。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因此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水资源的现状。

据统计,全球有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甚至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同时,由于水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也在不断减少。

针对水资源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寻找新的水资源,增加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总量。

总的来说,水资源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解决水资源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清洁的水资源。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市区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 项目地点:市区路号3. 项目规模:本项目涉及万立方米的水资源需求。

4. 项目期限:自项目批准之日起,预计工期为个月。

5. 项目单位:市区工程建设单位二、水资源需求分析1. 水资源需求总量:根据项目规模和用水需求,本项目预计需水量为万立方米。

2. 用水目的:本项目用水主要用于、等用途。

3. 用水结构:本项目用水结构如下:用途:占总用水量的%;用途:占总用水量的%;用途:占总用水量的%。

三、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市区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亿立方米,地下水亿立方米。

2. 水资源分布:市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3. 水资源质量:市区水资源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区域存在水质污染问题。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 供需平衡分析:根据项目水资源需求总量和市区水资源总量,本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如下:总需水量:万立方米;总供水量:亿立方米;供需平衡:供大于求。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质污染问题。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水资源保护目标:确保市区水资源总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得到有效保护。

2. 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水资源监测,掌握水资源动态变化;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项目水资源需求合理,供需平衡,水资源保护措施可行。

2. 建议:项目单位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项目用水需求得到满足;相关部门应加强水资源保护,保障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项目单位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市区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 项目地点:市区路号3. 项目规模:本项目涉及万立方米的水资源需求。

4. 项目期限:自项目批准之日起,预计工期为个月。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并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本报告将从供需矛盾、水污染和气候变化三个方面论证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首先,供需矛盾是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超过20亿人口无法获得适当的卫生设施。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将达到70%,这将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带来巨大的压力。

其次,水污染是水资源问题的另一个严重因素。

据统计,全球约有80%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导致地下水和河流的水质不断恶化。

水污染不仅影响饮用水的安全性,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和化学物质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破坏生态平衡。

最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供应和分配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使地区性的干旱和洪涝频发。

同时,气候变暖还加剧了冰川的融化速度,威胁到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这些变化使得水资源的预测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提高水资源预测能力等。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未来人类的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但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

本报告将从水资源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首先,水资源现状日益严峻。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7800万人因缺乏安全可靠的饮用水而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缺水问题更加突出。

据统计,非洲大陆至少有30个国家正在经历水危机。

而在中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约有50%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其次,水资源问题的存在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缺水引发的卫生问题导致疾病的传播,危害人类健康。

同时,水资源短缺也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导致粮食和商品的供应减少,加剧社会经济不稳定。

此外,水资源不均衡分布也引发了地区之间的争端和冲突,对国际安全带来了风险。

然而,针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是关键。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合理的用水定价和配额制度,推广节水型设备和技术,在农业用水方面实施精确灌溉。

其次,开展水资源的人工增加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建设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补充和增加水资源供应。

此外,国际合作也十分重要,各国可以积极开展水资源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紧张问题。

综上所述,水资源短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面对水资源的紧张局势,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利用,推动水资源的人工增加,同时进行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满足人类对清洁可靠水源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旨在就水资源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为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水资源的现状。

1. 全球水资源总量有限。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量的0.3%左右。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十分匮乏。

2. 水资源的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遭受到了各种污染,如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等,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湖泊消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 水资源短缺。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增加,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2. 水质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一些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威胁。

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如农业灌溉的浪费、城市供水管网的老化等,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三、水资源的解决方案。

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2.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应该加大对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投入,推动节水型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引导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之策。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治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结论。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水资源的论证报告对于我们认识并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水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它是维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必需品。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水来喝、洗澡、煮饭、洗衣服等。

同时,水也是许多产业和农业的关键要素,包括能源、纺织、矿业、农业等。

因此,水资源对于我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水资源不仅是基本需求,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是各种生物栖息地的场所,能够提供重要的物种栖息和繁殖的生境,而对人类来说,水质的健康和生态平衡的维持是关键问题。

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或者过度开采,并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那么将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

此外,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

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短缺的地方,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过度开采的行为,这样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它们。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观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和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及经济发展的良好状态。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论证报告中,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水库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库可以解决干旱地区的饮水问题。

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人们常常面临缺水的困扰。

而水库的建设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资源,提供持续稳定的饮水供应。

这对于干旱地区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

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

在雨季,水库可以储存雨水,避免洪水灾害,并在旱季释放储存的水资源,保证水源的持续供应。

这种灵活的调节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水库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灌溉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水库的建设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农业灌溉提供保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水库还有助于防治水土流失。

水库的建设可以拦截河流中的泥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这对于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库还可以提供水上运输和水电发电的便利。

水库的蓄水量大,水
质稳定,适合进行水上运输。

同时,水库也可以利用水流的动能发电,为人们提供清洁的能源。

水库水资源在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解决缺水问题,调节水资源的分配,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水上运输和水电发电。

因此,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应得到重视,以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萍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一五年元月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委托单位: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民政府编写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证书等级:证书编号:批准:(上岗证号 )审定:(上岗证号)项目负责: (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 (上岗证号)编写日期:二O一五年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来源及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取水规模及范围. (7)1·3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取水点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气象水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形地貌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生活用水量标准划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综合供水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水源泉出露状况及成因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水源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取用水合理性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地下泉水资源量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水资源论证等级及分析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取用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地下水质评价及水资源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地下水水质类别划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4退水量与退水处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复印件第一章总论1、建设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赤山镇为上栗县辖镇,位于萍乡市东北部,上栗县南部,距市城9公里,距县城39公里,与东源、彭高、白源、泉江、银河和宜春的竹亭、天台相邻。

镇政府驻宝塔岭,距县政府26千米。

厂。

农业主产水稻、油茶.拟建项目区实施范围为赤水镇9个行政村及11所中小学,据上栗县赤山镇2011年度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赤山镇供水工程覆盖人口14786人,涉及到赤山镇观泉村、楼泉村、新店村、黄花村、高南村、泉陂村、楼下村、枫桥村、弯里村共9个行政村及11所中小学。

赤山是一个历史悠久、集贸繁荣、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之重镇。

素有“山上银行、山下粮仓、地下宝藏"之美称.***镇地处**县北部,东与**市**区牛头山镇为邻,东南濒升金湖,西南与胜利镇毗连,西北临长江,镇自来水厂供水人口大大的增加,城镇用水的需求量已大于供水能力,特别是近几年***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

为保证城镇居民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急需提高城镇供水能力。

为此,*****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拟兴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供水工程,设计近期取水规模4.0万m3/d,远期取水规模12。

0万m3/d,按远景规模控制用地,分期设计建造.本项目为新建供水工程,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本工程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受*****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江河水文水利工程设计院承担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江河水文水利工程设计院立即成立项目组,对建设项目厂址区、取水口位置及其上下游河段进行了实地查勘,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05)的要求,编制了本报告书。

我院应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政府的请求,对芦村镇农村饮用水水源集中供水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进行综合性评价,提供宜春市袁州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为芦村镇集中供水水源取水量、取水水质、供水水源、取水合理性、可靠性等进行建设项目科学研究论证为设计部门提供设计依据.我院于2013年4月16日派出高级工程师对芦村镇可取水水源点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并参考引用1/20万宜春幅综合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对取水水源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芦村镇集中采用地下水供水的取水水量、取水水质、取水水源等提出可行性论证意见,特编写本报告,为芦村镇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服务.1·2取水规模及范围芦村镇集中供水取水点位于芦村镇街区以南2千米左右,取水水源为天然自流上升泉泉群,泉水出露规模大,自流量大,属于大型集束式上升泉群,并且出露点有二处,相距10m左右。

总水量调查实测为4666 m3/d。

本次对取水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区域分析范围北起寨下—石湖地表分水岭一线,南至渥江—洋江以北,面积为900km2。

取水点论证范围以泉水点为中心范围约100km2。

本次水资源论证,供水水源应满足全镇2.2万人城镇及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

本报告对地下水水质的评价依据“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2月13日对供水源的检测报告,取水水源的水量评价依据实地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3 编制依据本次勘察工作的参考文献及执行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如下:1、《1/20万宜春幅综合水文地质图》(G-50-[1])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5、《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取水点地理位置勘察区位于宜春城区NW25°直线距离17Km,供水水源地位于芦村镇政府以南约2Km处山坳中,属大型上升泉群。

地理坐标为:北纬14°26′58″,东径27°53′35″,交通便利,公路直达。

2·2气象水文勘察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湿热多雨,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7—18°C,3-4月为春季,平均气温11—12°C;5—8月为夏季,气候火热,平均气温28。

5°C,最高气温39。

6°C;9—11月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6。

1°C;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气候干湿寒冷,平均气温5.5°C.区内雨量充沛,据宜春市气象局1990—2006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1634。

3mm,最小降水量为1218.8mm(2003年),最大降水量为2079.1mm(1994年)。

4—6月为丰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8mm,2-3月、7—11月为平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98。

0mm,12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28.2mm。

区内地表水不发育,仅见有零星小型山塘水源分布及3级河溪支流。

2·3 地形地貌区内及周边为低山丘陵地形,水源以北3-4公里为笔架山,山顶标高354m,山势陡峻,周边约30平方公里均为丘陵地形,地形标高一般150。

0—265。

0m.丘顶浑圆,丘陵岗地地表植被茂盛。

2·4 生活用水量标准划分芦村镇集中供水建设项目按国家规定住宅生活用水量标准(《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结合芦村镇农村用水实际情况,划分三种用水量类型,其生活用水量列表2-1。

住宅生活用水量标准表2—1表中,生活用水量标准适合本供水区气候条件,最高用水量标准数,第一类型取最高平均用水量为60 Kg/人·日,第二类型取95 Kg/人·日,第三类型取130 Kg/人·日。

2·5 综合供水类型综合供水类型应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防火用水、管网漏损水等.(1)居民生活用水量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1310-2004)计算:用水人数×居民用水定额=用水量(2)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5%计算(3)防火用水量按火灾资料,完成一次消防用水为108m3/d计.(4)管网漏损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按1-3项用水量之合的15%计.(5)尚未设计或暂未考虑的用水量如企业用水,建筑道路用水,家禽饲养用水,消防用水等。

2·6 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结合上述用水标准,综合用水类型,以农村城乡社会发展角度,分别按三类标准综合计算全镇集中供水需水量列表2-2.芦村镇集中供水需水量设计用水量表表2—2表中计算的设计用水量3433m3/d为芦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综合用水量总量。

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3·1 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3·1·1 区域地层岩性芦村镇供水水源地及周边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

岩层分布及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二迭系下统茅口阶(P1m)按岩性可分为下、中、上三段,岩性分别为灰黑色薄层状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及灰色薄层硅质页岩等。

(2)二迭系上统龙潭阶(P2l),长兴阶(P2c)龙潭阶(P2l)岩性为碎屑岩,主要由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碳质页岩夹煤层。

长兴阶(P2c)岩性为硅质页岩,含结核白云质灰岩及灰白色含燧石灰岩等。

(3)三迭系下统大冶组(T1d)岩性:下部为灰绿色页岩、粉砂岩、偶夹泥质灰岩,中上部为薄层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等。

(4)三迭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安源群(T33-J1an)岩性:上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石英质、泥质细—粗粒砂岩,中下部为含煤层及黑色相间石英砾岩及泥质石英质砂岩、砂质或炭质页岩等。

(5)白垩系南雄群(K2nn)岩性:棕红色、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及钙质含砾细砂岩,砾石以灰岩为主,次为石英砂岩.(6)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pl)分布在低洼及溪谷两侧,零星分布,岩性上部为粘土或网状红土,下部砂砾石夹泥质,厚度不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