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论证报告最新版

合集下载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本文将对水资源的现状进行论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没有水就无法生存。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因此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水资源的现状。

据统计,全球有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甚至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同时,由于水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也在不断减少。

针对水资源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寻找新的水资源,增加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总量。

总的来说,水资源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解决水资源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清洁的水资源。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市区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 项目地点:市区路号3. 项目规模:本项目涉及万立方米的水资源需求。

4. 项目期限:自项目批准之日起,预计工期为个月。

5. 项目单位:市区工程建设单位二、水资源需求分析1. 水资源需求总量:根据项目规模和用水需求,本项目预计需水量为万立方米。

2. 用水目的:本项目用水主要用于、等用途。

3. 用水结构:本项目用水结构如下:用途:占总用水量的%;用途:占总用水量的%;用途:占总用水量的%。

三、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市区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亿立方米,地下水亿立方米。

2. 水资源分布:市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3. 水资源质量:市区水资源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区域存在水质污染问题。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 供需平衡分析:根据项目水资源需求总量和市区水资源总量,本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如下:总需水量:万立方米;总供水量:亿立方米;供需平衡:供大于求。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质污染问题。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水资源保护目标:确保市区水资源总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得到有效保护。

2. 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水资源监测,掌握水资源动态变化;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项目水资源需求合理,供需平衡,水资源保护措施可行。

2. 建议:项目单位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项目用水需求得到满足;相关部门应加强水资源保护,保障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项目单位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市区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 项目地点:市区路号3. 项目规模:本项目涉及万立方米的水资源需求。

4. 项目期限:自项目批准之日起,预计工期为个月。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并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本报告将从供需矛盾、水污染和气候变化三个方面论证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首先,供需矛盾是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超过20亿人口无法获得适当的卫生设施。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将达到70%,这将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带来巨大的压力。

其次,水污染是水资源问题的另一个严重因素。

据统计,全球约有80%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导致地下水和河流的水质不断恶化。

水污染不仅影响饮用水的安全性,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和化学物质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破坏生态平衡。

最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供应和分配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使地区性的干旱和洪涝频发。

同时,气候变暖还加剧了冰川的融化速度,威胁到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这些变化使得水资源的预测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提高水资源预测能力等。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未来人类的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但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

本报告将从水资源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首先,水资源现状日益严峻。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7800万人因缺乏安全可靠的饮用水而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缺水问题更加突出。

据统计,非洲大陆至少有30个国家正在经历水危机。

而在中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约有50%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其次,水资源问题的存在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缺水引发的卫生问题导致疾病的传播,危害人类健康。

同时,水资源短缺也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导致粮食和商品的供应减少,加剧社会经济不稳定。

此外,水资源不均衡分布也引发了地区之间的争端和冲突,对国际安全带来了风险。

然而,针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是关键。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合理的用水定价和配额制度,推广节水型设备和技术,在农业用水方面实施精确灌溉。

其次,开展水资源的人工增加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建设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补充和增加水资源供应。

此外,国际合作也十分重要,各国可以积极开展水资源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紧张问题。

综上所述,水资源短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面对水资源的紧张局势,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利用,推动水资源的人工增加,同时进行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满足人类对清洁可靠水源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旨在就水资源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为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水资源的现状。

1. 全球水资源总量有限。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量的0.3%左右。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十分匮乏。

2. 水资源的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遭受到了各种污染,如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等,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湖泊消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 水资源短缺。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增加,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2. 水质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一些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威胁。

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如农业灌溉的浪费、城市供水管网的老化等,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三、水资源的解决方案。

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2.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应该加大对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投入,推动节水型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引导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之策。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治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结论。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水资源的论证报告对于我们认识并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水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它是维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必需品。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水来喝、洗澡、煮饭、洗衣服等。

同时,水也是许多产业和农业的关键要素,包括能源、纺织、矿业、农业等。

因此,水资源对于我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水资源不仅是基本需求,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是各种生物栖息地的场所,能够提供重要的物种栖息和繁殖的生境,而对人类来说,水质的健康和生态平衡的维持是关键问题。

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或者过度开采,并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那么将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

此外,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

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短缺的地方,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过度开采的行为,这样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它们。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观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和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及经济发展的良好状态。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论证报告中,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水库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库可以解决干旱地区的饮水问题。

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人们常常面临缺水的困扰。

而水库的建设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资源,提供持续稳定的饮水供应。

这对于干旱地区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

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

在雨季,水库可以储存雨水,避免洪水灾害,并在旱季释放储存的水资源,保证水源的持续供应。

这种灵活的调节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水库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灌溉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水库的建设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农业灌溉提供保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水库还有助于防治水土流失。

水库的建设可以拦截河流中的泥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这对于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库还可以提供水上运输和水电发电的便利。

水库的蓄水量大,水
质稳定,适合进行水上运输。

同时,水库也可以利用水流的动能发电,为人们提供清洁的能源。

水库水资源在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解决缺水问题,调节水资源的分配,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水上运输和水电发电。

因此,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应得到重视,以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特编制本报告,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2. 项目地点:[项目所在区域]3. 项目内容:[项目具体内容]4.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5.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金额]6. 项目工期:[项目预计工期]三、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根据我国水资源普查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具体数值],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地下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

2. 水资源分布:[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具体表现],如[具体例子]。

3. 水资源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为[具体污染源],如[具体例子]。

四、水资源利用分析1. 农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农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2. 工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工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3. 生活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活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4. 生态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型设备,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

2. 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护水资源。

3. 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环境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采用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四一三队委托我院编制地温中央空调取地下水的水资源论证报告。

1.2 编制依据1.2.1 法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条)⑥国务院《取水许可实施办法》(1993年8月1日)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第15号令)⑧《湖南省水法实施办法》(2002年5月1日)⑨水利部《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1994年6月)⑩《湖南省取水登记规则》及《湖南省取水申请书及审批程疗》(1990年9月20日)1.2.2 规范①《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2.3-93);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④《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1.2.3 资料①《芙蓉商住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湖南省湘北地矿工程勘察所2000年8月11日)②《常德市武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③《二00四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常德市水利局)1.3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采用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取水点位于常德市洞庭大道与芙蓉路交汇处西北角。

东临芙蓉路,南临洞庭大道。

设计钻井两口,其中取水井一口,回灌井一口。

取水井与回灌井交替使用。

井距大于30m。

设计钻井深31.0m,主要含水层赋存于卵石⑤中,含水层厚度为15m左右。

场地地下水(水头高)埋深为1.00m左右,相当于标高29.50m左右。

根据四一三队提供的资料,设计单井取水量为100T/h,日取水量为2400T。

取水水源为地下承压水。

1.4 论证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1.4.1 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地下取水水源论证工作等级按照其重要性可分为A(很重要)、B (重要)、C(一般)。

建设项目用水取用地下水,取水规模小于1万m3/d,属小型取水工程。

取水用途主要是作地温中央空调的媒介,该系统全封闭、全回灌、无损耗、无污染、环保节能。

在场地内地下水上部为滞水,分布于杂填土中,下部为承压水由沅江补给,分布于圆砾卵石层、粉砂层中。

因此,水资源论证的等级定为C级,水资源论证工作在区域水资源评价基础上进行。

1.4.2 论证范围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地温空调取水为地下水,取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条件、区域取用水情况及退水的影响。

地下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和沅江补给为主,其它堰塘、湖泊河流补给为辅。

根据项目处的地质状况及水源的补给条件,水资源论证范围主要确定在江北城区和沅江干流武陵区段。

1.4.3 水平年①现状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一般选取与进行水资源论证时较接近的年份,并避免特枯或特丰年份。

根据降水情况,常德市城区2004年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接近,论证选取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

②设计水平年。

结合常德市市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本项目论证以2015年作为设计水平年。

1.5 论证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委托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承担单位:常德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名称与性质建设项目的名称:常德市芙蓉商住楼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

新建项目的性质:新建工程2.2 项目地点常德市芙蓉商住楼钻井抽取地下水点位于洞庭大道与芙蓉路交汇处的北西角,场地内地形平坦,其地貌属沅江北岸Ⅰ阶地范畴。

2.3 工程规模常德市芙蓉商住楼建筑面积6800m2,六层框架(局部七层),标准层层高3m,底层层高4.2m,纵轴长57.9m,横轴长15.8m,常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3年以常计(2003)467号批准该项目立项,2004年4月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土建、装饰工程共计投资680万元,2005年4月经过改造的扩建主体建筑基本完工。

2.4 总平面布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位于常德市洞庭大道与芙蓉路交汇处。

东临芙蓉路,南临洞庭大道。

坪内为停车场及绿化草坪等。

第三章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3.1 区域水资源现状3.1.1 区域基本情况3.1.1.1 自然地理①地理位置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洞庭湖滨,沅水和澧水的中下游,东南靠益阳市,西连怀化市及张家界市,北与湖北荆沙市接壤。

常德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南部,东径111030´,北纬29002´,常德市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是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

项目区属平原岗地类型:江北城区、武陵镇及近郊地形平坦,为河湖冲积平原:德山、河伏及东北角的梅家冲(白合山)和西南角的乡公嘴为低丘岗地。

江北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武陵镇则由南向北倾斜,德山除樟木桥一带为垄岗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外,其它均属平顶块状岗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常德平原区为本区最主要的地貌类型,是由河流阶地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相对高差较小,河汊湖沼密布,易受洪水和内涝威胁。

项目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杨子地台内的二极构造单元——江南古陆和江汉至洞庭湖盆地的交接地带。

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属砂土轻亚粘土区,砾、卵石承重层强度较高,质量较好。

项目场地为第四纪河一湖相堆积平原,属沅水河I级阶地范畴,地势平坦,地貌单一,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埋藏的地层包括杂填土、粉质粘土、粉砂、圆砾等。

按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常德市地震动峰值的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级。

②水文气象项目区属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集中、春季气温多变,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年平均降雨量1398.3mm,最大年降水量2020.4mm,最小年降水量927mm,年平均蒸发量1193mm,主要集中于5~9月,历年平均气温为16.7℃,极端最高气温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为-13.2℃,日照时数约1660h,无霜期271d,冬季主导风向NNE,夏季主导风向WS,平均风速2.1m/s,年静风率31%左右。

本区地下水为孔隙承压水,赋存于砂及砂卵石层中,埋深一般8-12m,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

项目区所在地址地下水含水层水量丰富,水位高低随柳叶湖和沅江水位涨落而变化,年变化幅度近l.0m,汛期地下水位可升至距地面0.3m。

③河流流经常德市城区的沅江和项目地东北侧的柳叶湖—占天湖,是常德城区的主要地表水体。

沅江是常德市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和城区排水受纳水体,年平均流量2095m3/s,年平均水位3lm左右,易发洪水,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9100m3/s,最高洪峰水位42.49m。

区内尚有枉水、马家吉河、三闾港、渐河、东风河等五条主要支流,有柳叶湖、占天湖等较大的湖泊以及星罗棋布、大小不一的沟港湖塘,水资源丰富,水面辽阔。

柳叶湖—占天湖总水面面积近2万亩,是常德市重要的地表水量调蓄湖泊,又是传统的养殖和开发建设中的乐园、观光水体。

常德市江北城区三闾河、穿紫河等内河纵横分布,连通着柳叶湖一占天湖和沅江。

常德市投巨资修建了城区防洪圈建筑,可抵御100年一遇的沅江高洪,并修建了大型电排站以及时排降高洪期柳叶湖及城区内河积涝水。

3.1.1.2 社会经济指标武陵区行政面积298km2,2004年人口为463011人,其中农业人口121268人,非农业人口340863人,农用地面积25.2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85万亩,园地2.74万亩,林地1.78万亩,其它农用地6.84万亩。

200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77570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3144万元,第二产业为l160039万元。

武陵区是常德市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自古为巴楚咽塞之地,水运发达,历史悠久。

交通四通八达,有207、309国道,还有1804等多条省道。

石长铁路横穿区办,常德机场能起降737客机。

3.1.2 水资源现状3.1.2.1 降水量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春湿秋燥,冬冷夏热。

春夏之交多梅雨,天气沉闷,湿度较大。

七、八月份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天气炎热。

秋季极地气团势力增强,天气晴朗少雨。

根据水文部门统计,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98.3mm,2004年降水量1554.9mm。

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

从时间上看,一是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变差系数为0.20;二是年内分布不均,4~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10.9mm,占多年平均的66.6%,2004年4~9月降水量954.5mm,占全年的71.3%;三是暴雨强度大,2004年常德站最大日降水量达76mm。

从地区分布上看;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山地偏多,丘岗平原偏少。

3.1.2.2 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地表水的动态水量,即河川径流量。

沅江上游以常德水文站为标准衡量,多年平均径流量669.4亿m3, 2004年天然径流量为693.5亿m3,武陵区本域内多年平均径流量1.98亿m3,2004年天然径流量为2.65亿m3,因此,武陵区径流总量多年平均 671.38亿m3,2004年径流总量696.15亿m3。

3.1.2.3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量,根据计算项目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0.33亿m3,2004年地下水资源总量0.65亿m3。

3.1.2.4 水资源总量本地区水资源总量指当地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由地表、地下水资源量两部分组成,不考虑河川基流量,则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71.71亿m3,2004年水资源总量为696.8亿m3。

3.1.2.5 水质状况①地表水质现状对沅江常德段常年进行水质监测,共监测32个因子,从监测结果看,除粪大肠菌群有超标现象外,其它监测项目常年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与湖南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是相符合的,属水质保护良好的水体.②地下水质状况2006年6月22日和2006年9月25日对市区四眼古井分别采样,进行水质分析,氨氮、铁、锰、总大肠茵群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的III类水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