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论证报告1

合集下载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水资源质量与数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生产和生活,也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旨在为保障水资源的长期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国家,201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6437亿立方米,人均总量为4614立方米,位居世界第61位。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江南等地区人均水资源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少数干旱的地区,人均水资源数量不足千分之五。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压力。

截至2019年底,全国水资源总体压力指数为0.4,仍处于中度压力状态。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供应却十分有限,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水资源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化工、农药等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水体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如黑臭水体、土壤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3.水资源管理问题。

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的管理失之于宽,许多地方管理不当,缺乏有效手段使得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现象屡屡出现。

三、解决方案1.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鼓励水资源节约、提高水利用效率等措施,为水资源的长远稳定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将水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最大化。

2.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推广有关法规,强化法律责任追究,对生态环境破坏等恶性行为必须以刑事立案查处,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施,彻底解决黑臭水体、土壤修复等问题,保障水资源的纯洁。

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建设公共水资源库,实现多地区水资源互通共享,优化水资源配置,达到水资源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结论保障水资源长期稳定性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1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1

×××××水泥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技改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水泥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3年4月日编制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委托单位:水泥有限公司编制单位证书编号:编制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批准:审定:校核:编写人员:目录1.总论 (1)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1 基本情况 (1)1.1.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1)1.1.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1)1.1.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2)1.1.5 建设项目设计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 (3)1.1.6 给水系统 (4)1.1.7 排水系统 (5)1.2 项目来源 (6)1.2.1 委托单位和委托书 (6)1.2.2 承担单位与工作过程 (6)1.3 水资源论证目标和任务 (6)1.4 编制依据 (7)1.4.1 法律法规 (7)1.4.2 规程规范 (8)1.4.3 采用标准 (9)1.4.4 参考文献 (9)1.5 论证工作等级 (9)1.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10)1.7 水平年 (11)2. 分析范围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3)2.1 分析范围的基本情况 (13)2.1.1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13)2.1.2 水文气象 (14)2.1.3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15)2.2 水资源状况 (17)2.2.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析特点 (17)2.2.2 水功能区划及水质变化 (17)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8)2.3.1 供水工程与供水量 (18)2.3.2 用水量与用水结构 (20)2.3.3 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 (20)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22)2.4.1 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利用现状 (22)2.4.2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水平现状 (23)2.4.3 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与水质现状 (24)2.4.4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24)2.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5)3.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26)3.1 取水合理性分析 (26)3.1.1 产业政策相符性 (26)3.1.2 水资源条件、规划的相符性 (27)3.2 用水合理性 (27)3.2.1 建设项目用水环节分析 (27)3.2.2 节水潜力分析 (29)3.2.3 合理取用水量的核定 (30)3.3 节水措施与管理 (30)3.3.1 政策性措施 (30)3.3.2 技术性措施 (30)4.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32)4.1 水资源论证方案 (32)4.2 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32)4.2.1 依据的资料与方法 (32)4.2.2 来水量分析 (33)4.2.3 用水量分析 (38)4.2.4 水量平衡计算 (40)4.2.5 水资源质量评价 (41)4.2.6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42)4.2.7 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42)5.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 (43)5.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43)5.2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44)5.3 结论 (45)6.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45)6.1 退水系统及组成 (45)6.2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45)6.3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46)6.4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46)6.5 施工期退水情况 (46)7. 水资源保护措施 (47)7.1 工程措施 (47)7.2 非工程措施 (48)8.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影响补偿建议 (48)8.1 补偿原则 (48)8.2 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49)9.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和建议 (49)9.1 取用水的合理性 (49)9.2 取水的可靠性 (50)9.3 取水、退水的影响及补偿措施建议 (50)9.4 水资源保护措施 (50)9.5 取水方案 (51)9.6 退水方案 (51)9.7 取水的可行性 (51)9.8 建议 (52)1.总论1.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基本情况水泥有限公司位于★西部,某某市镇沙塘村之南,原某某市第二水泥厂旧厂址处,距离某某市区18km。

水厂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厂水资源论证报告
对于供水工程的水资源论证工作,水源区水量与水质及对其它取水户的影响程度是论证的关键。本项论证工作将根据水濂山水库的水文水质资料,采取数理统计等评价方法进行水量水质分析论证,并评价工程取水后是否对其它取水户产生影响,为取水许可审批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9);
东莞市总面积2465km2,其中山地677km2,占27.5%,水面210km2,占8.5%。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河汊纵横交错的东江三角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和东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台地,北部为东江流域平原,西部和西北部濒临珠江口,为三角洲平原河网区。
南城区土地类型属三角洲平原网河区,地势依山傍水,半属丘陵地带,半属水乡。东部地势较高,是起伏较大的丘陵地;西部地势较低,属冲积平原。西部地区毗邻东江南支流和东引运河,可利用潮汐自流灌溉。
2.3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水厂总规模1万m3/d。
2.4 供水对象与范围
御花苑水厂主要供应御花苑小区生活用水,整个小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别墅区、高级公寓区、公建服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300亩(90万m2),总户数约4600户。
2.5 主要净水工艺
净水处理工艺的主要任务是中和沉降,其次是杀菌。针对水处理的需要,结合本地区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拟采用中和+常规一级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现状查勘、有关基础资料收集
取水合理性析
水质特征分析
水文特征分析
水源水量
可行性分析
水源水质
可行性分析
对其它用水户影响分析
结论
图1-1 技术路线框图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旨在就水资源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为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水资源的现状。

1. 全球水资源总量有限。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量的0.3%左右。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十分匮乏。

2. 水资源的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遭受到了各种污染,如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等,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湖泊消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 水资源短缺。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增加,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2. 水质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一些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威胁。

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如农业灌溉的浪费、城市供水管网的老化等,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三、水资源的解决方案。

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2.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长久之计。

政府应该加大对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投入,推动节水型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引导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之策。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治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结论。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范文
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论证报告中,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水库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库可以解决干旱地区的饮水问题。

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人们常常面临缺水的困扰。

而水库的建设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资源,提供持续稳定的饮水供应。

这对于干旱地区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

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

在雨季,水库可以储存雨水,避免洪水灾害,并在旱季释放储存的水资源,保证水源的持续供应。

这种灵活的调节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水库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灌溉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水库的建设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农业灌溉提供保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水库还有助于防治水土流失。

水库的建设可以拦截河流中的泥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这对于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库还可以提供水上运输和水电发电的便利。

水库的蓄水量大,水
质稳定,适合进行水上运输。

同时,水库也可以利用水流的动能发电,为人们提供清洁的能源。

水库水资源在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解决缺水问题,调节水资源的分配,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水上运输和水电发电。

因此,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应得到重视,以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特编制本报告,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2. 项目地点:[项目所在区域]3. 项目内容:[项目具体内容]4.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5.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金额]6. 项目工期:[项目预计工期]三、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根据我国水资源普查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具体数值],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地下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

2. 水资源分布:[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具体表现],如[具体例子]。

3. 水资源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为[具体污染源],如[具体例子]。

四、水资源利用分析1. 农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农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2. 工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工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3. 生活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活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4. 生态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型设备,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

2. 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护水资源。

3. 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环境质量。

水资源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

水资源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

水资源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水资源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引言:在当今世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等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水资源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实践。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1.1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的存在。

1.2 经济发展的支撑:水不仅是农业、工业和能源生产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3 生态系统维持:水资源是维持湿地、河流和海洋等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要素。

二、水资源面临的挑战2.1 缺水问题: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人们难以获得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2.2 污染和污水处理: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水体污染,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和净化技术。

2.3 气候变化和干旱:气候变化导致水循环模式发生变化,干旱和水灾等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和实践3.1 水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包括合理分配和规划水资源的使用。

3.2 水效应利用:提高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效率,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用水。

3.3 水保护和保持水源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通过保护水源地的植被、湿地和河流等,保持水质和水量稳定。

3.4 科学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新的水资源利用和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四、论证结论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水资源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实践,强调了水资源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价值,才能确保人类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对水资源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愈发增长。

为了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应当加强对水的利用和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进行建设项目时,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将对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进行论证,包括水资源状况、项目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影响,以及可行的水资源保障方案。

一、水资源状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量和水质状况等方面。

通过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同时,还需要对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各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项目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影响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建设项目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影响进行评估。

建设项目可能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包括用于生产、施工和生活等方面的水需求。

同时,项目的实施也可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水量的抽取、水质的改变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等方面。

这些影响可能会引发水资源供应紧张、水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

三、水资源保障方案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出相应的水资源保障方案。

这些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节约利用:通过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项目对水资源的需求。

这包括优化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2.多元化水资源供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多元化的水资源供应方式。

除了使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外,可以探索利用雨水、海水淡化和水资源调配等方式,以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生态保护与恢复:对于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建设项目,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确保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实施水生态修复措施和加强生态监测等方式实现。

4.水资源管理与规划:在建设项目的水资源保障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工作。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确保保护区域水资源安全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萍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一五年元月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委托单位: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民政府编写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证书等级:证书编号:批准:(上岗证号)审定:(上岗证号)项目负责:(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上岗证号 )编写日期:二O一五年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5)1.1项目来源及任务 (5)1.2取水规模及范围 (7)1.3编制依据 (7)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9)2.1取水点地理位置 (9)2.2气象水文 (9)2.3地形地貌 (9)2.4生活用水量标准划分 (10)2.5综合供水类型 (10)2.6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 (11)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2)3.1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12)3.2水源泉出露状况及成因特征 (14)3.3水源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15)3.4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5)第四章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 (17)4.1地下泉水资源量分析 (17)4.2水资源论证等级及分析范围 (19)4.3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 (19)4.4取用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21)第五章地下水质评价及水资源保护 (23)5.1地下水水质类别划分 (23)5.2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24)5.3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24)5.4退水量与退水处理 (25)第六章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27)6.1结论 (27)6.2建议 (28)附件: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复印件第一章总论1、建设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赤山镇为上栗县辖镇,位于萍乡市东北部,上栗县南部,距市城9公里,距县城39公里,与东源、彭高、白源、泉江、银河和宜春的竹亭、天台相邻。

镇政府驻宝塔岭,距县政府26水泥等厂。

农业主产水稻、油茶。

拟建项目区实施范围为赤水镇9个行政村及11所中小学,据上栗县赤山镇2011年度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赤山镇供水工程覆盖人口14786人,涉及到赤山镇观泉村、楼泉村、新店村、黄花村、高南村、泉陂村、楼下村、枫桥村、弯里村共9个行政村及11所中小学。

赤山是一个历史悠久、集贸繁荣、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之重镇。

素有“山上银行、山下粮仓、地下宝藏”之美称。

***镇地处**县北部,东与**市**区牛头山镇为邻,东南濒升金湖,西南与胜利镇毗连,**省是西北临长江,北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隔江相望,东西跨幅24km,南北跨幅约9km,小城镇综合改革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镇。

2008年末,全镇辖1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460个村民组。

全镇总户数21012户,总人口68750人,面积108.5km2,耕地6.23万亩,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2.5 km2,城镇人口1.3万人。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镇区的范围和人口迅速增加,也增加了对用水的需求。

根据《**县***镇总体规划》,到2010年,***镇镇区建设用地将达1015.9hm2,人口10.2万人。

这样致使原***镇自来水厂供水人口大大的增加,城镇用水的需求量已大于供水能力,特别是近几年***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

为保证城镇居民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急需提高城镇供水能力。

为此,*****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拟兴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供水工程,设计近期取水规模4.0万m3/d,远期取水规模12.0万m3/d,按远景规模控制用地,分期设计建造。

本项目为新建供水工程,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本工程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

受*****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江河水文水利工程设计院承担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江河水文水利工程设计院立即成立项目组,对建设项目厂址区、取水口位置及其上下游河段进行了实地查勘,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05)的要求,编制了本报告书。

我院应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政府的请求,对芦村镇农村饮用水水源集中供水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进行综合性评价,提供宜春市袁州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为芦村镇集中供水水源取水量、取水水质、供水水源、取水合理性、可靠性等进行建设项目科学研究论证为设计部门提供设计依据。

我院于2013年4月16日派出高级工程师对芦村镇可取水水源点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并参考引用1/20万宜春幅综合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对取水水源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芦村镇集中采用地下水供水的取水水量、取水水质、取水水源等提出可行性论证意见,特编写本报告,为芦村镇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服务。

1·2取水规模及范围芦村镇集中供水取水点位于芦村镇街区以南2千米左右,取水水源为天然自流上升泉泉群,泉水出露规模大,自流量大,属于大型集束式上升泉群,并且出露点有二处,相距10m左右。

总水量调查实测为4666 m3/d。

本次对取水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区域分析范围北起寨下—石湖地表分水岭一线,南至渥江—洋江以北,面积为900km2。

取水点论证范围以泉水点为中心范围约100km2。

本次水资源论证,供水水源应满足全镇2.2万人城镇及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

本报告对地下水水质的评价依据“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2月13日对供水源的检测报告,取水水源的水量评价依据实地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3编制依据本次勘察工作的参考文献及执行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如下:1、《1/20万宜春幅综合水文地质图》(G-50-[1])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5、《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取水点地理位置勘察区位于宜春城区NW25°直线距离17Km,供水水源地位于芦村镇政府以南约2Km处山坳中,属大型上升泉群。

地理坐标为:北纬14°26′58″,东径27°53′35″,交通便利,公路直达。

2·2气象水文勘察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湿热多雨,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7—18°C,3—4月为春季,平均气温11—12°C;5—8月为夏季,气候火热,平均气温28.5°C,最高气温39.6°C;9—11月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6.1°C;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气候干湿寒冷,平均气温5.5°C。

区内雨量充沛,据宜春市气象局1990—2006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1634.3mm,最小降水量为1218.8mm(2003年),最大降水量为2079.1mm(1994年)。

4—6月为丰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8mm,2—3月、7—11月为平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98.0mm,12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28.2mm。

区内地表水不发育,仅见有零星小型山塘水源分布及3级河溪支流。

2·3地形地貌区内及周边为低山丘陵地形,水源以北3—4公里为笔架山,山顶标高354m,山势陡峻,周边约30平方公里均为丘陵地形,地形标高一般150.0—265.0m。

丘顶浑圆,丘陵岗地地表植被茂盛。

2·4生活用水量标准划分芦村镇集中供水建设项目按国家规定住宅生活用水量标准(《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结合芦村镇农村用水实际情况,划分三种用水量类型,其生活用水量列表2-1。

住宅生活用水量标准表2-1表中,生活用水量标准适合本供水区气候条件,最高用水量标准数,第一类型取最高平均用水量为60 Kg/人·日,第二类型取95 Kg/人·日,第三类型取130 Kg/人·日。

2·5综合供水类型综合供水类型应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防火用水、管网漏损水等。

(1)居民生活用水量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1310-2004)计算:用水人数×居民用水定额=用水量(2)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5%计算(3)防火用水量按火灾资料,完成一次消防用水为108m3/d计。

(4)管网漏损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按1—3项用水量之合的15%计。

(5)尚未设计或暂未考虑的用水量如企业用水,建筑道路用水,家禽饲养用水,消防用水等。

2·6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结合上述用水标准,综合用水类型,以农村城乡社会发展角度,分别按三类标准综合计算全镇集中供水需水量列表2-2。

芦村镇集中供水需水量设计用水量表表2-2表中计算的设计用水量3433m3/d为芦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综合用水量总量。

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3·1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3·1·1 区域地层岩性芦村镇供水水源地及周边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

岩层分布及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二迭系下统茅口阶(P1m)按岩性可分为下、中、上三段,岩性分别为灰黑色薄层状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及灰色薄层硅质页岩等。

(2)二迭系上统龙潭阶(P2l),长兴阶(P2c)龙潭阶(P2l)岩性为碎屑岩,主要由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碳质页岩夹煤层。

长兴阶(P2c)岩性为硅质页岩,含结核白云质灰岩及灰白色含燧石灰岩等。

(3)三迭系下统大冶组(T1d)岩性:下部为灰绿色页岩、粉砂岩、偶夹泥质灰岩,中上部为薄层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等。

(4)三迭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安源群(T33-J1an)岩性:上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石英质、泥质细—粗粒砂岩,中下部为含煤层及黑色相间石英砾岩及泥质石英质砂岩、砂质或炭质页岩等。

(5)白垩系南雄群(K2nn)岩性:棕红色、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及钙质含砾细砂岩,砾石以灰岩为主,次为石英砂岩。

(6)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pl)分布在低洼及溪谷两侧,零星分布,岩性上部为粘土或网状红土,下部砂砾石夹泥质,厚度不均。

3·1·2 区域地质构造勘察区内可见有一条走向北东70°的断裂构造,倾向SW、倾角60°,断裂带上盘岩性为白垩系(K2nn)砂岩及砂砾岩,下盘岩性为二迭系茅口(P1m2)阶灰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