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玉器》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扬州漆器》阅读答案

《扬州漆器》阅读答案

《扬州漆器》阅读答案《扬州漆器》阅读答案扬州漆器①扬州漆器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漆器一般指在表面涂漆的木材、陶瓷和金属等器物。

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从漆树上采割天然漆汁——生漆,把它涂刷于器物表面,留下一层耐湿、耐热、耐磨并有光泽的保护膜,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作美化装饰之用。

② 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

西汉时,已获得高度发展。

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余件,其中彩绘漆器最多,宝石镶嵌、金银平贴等新工艺均已出现。

唐代扬州漆器生产已颇兴盛,螺钮镶嵌等工艺逐步成熟并形成特色。

到了元代,扬州已逐渐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

点螺工艺的出现,更是生辉,促进了漆器造型艺术的提高。

明清两代,扬州漆器进入全盛时期。

刷红雕漆、百宝镶嵌等传统工艺颇为兴旺。

堆漆、割彩、雕漆嵌玉等新工艺继之而起,品种之多,居全国之冠。

③ 目前,扬州漆器主要分为雕漆嵌玉、螺钿镶嵌、骨石镶嵌等几个类别。

“雕漆嵌玉”秉承“剔红”传统,在器物表面涂漆均须若干层,多的要涂上百层,使漆面具有相当的厚度,精心在漆面上作出浮雕,并嵌上金银、宝石等名贵材料雕成的各种造型,显出严谨透彻、浓厚天然的特点。

“螺钿镶嵌”有两种:一种是“挖嵌”或“坎螺”;一种是“平磨螺钿”,七十年代制作的大型地屏《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点螺”漆器是扬州漆器厂近年来研制成功的失传已久的“螺钿镶嵌”品种之一。

“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择各种自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原材料,精制成细于发丝、薄如蝉翼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漆上,构成图案。

因这种技法是把“螺”“点”于漆上,故名“点螺”。

“骨石镶嵌”采用牛骨、青田石等各种材料镶嵌而成,具有色彩丰富、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

④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如今蓬勃发展,推陈出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展望未来,漆艺之花将结出更丰的果实。

1.第①段中说“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漆的特性”,他们把漆涂刷于器物表面,起到了和器物的作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工艺美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工艺美术

[单选题]1.扬州镶嵌漆器历史悠久,(江南博哥)其产品以()最具特色。

A.镶嵌螺钿B.脱胎漆塑C.雕漆D.金银花丝镶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扬州镶嵌漆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生产,在明朝时达到全盛,成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

其产品以镶嵌螺钿最具特色,造型古朴典雅,做工精巧细致,纹样优美多姿,色彩和谐绚丽。

[单选题]2.仿唐三彩的产地在()。

A.四川会理B.山东淄博C.河南洛阳D.广西桂林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多用于陪葬。

唐三彩釉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铅,釉色呈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色彩,以黄、绿、褐等色最为常见,故得名唐三彩。

“仿唐三彩”是唐三彩的仿制品,其产地在河南洛阳,其工艺技巧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单选题]3.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茶叶一同输往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的是()。

A.粉彩瓷器B.薄胎瓷器C.颜色釉瓷器D.宜兴紫砂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紫砂器是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

江苏宜兴的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享有天下“神品”之称。

其产品畅销国内外,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茶叶一同输往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

[单选题]4.丝织工艺品中最高级的织物是()。

A.云锦B.缂丝C.苏绣D.粤绣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缂丝,产于江苏省,因画面有浮雕感,近似雕刻,故又称“刻丝”,是丝织工艺品中最高级的织物,被视为“艺术珍品”。

A项,云锦可分为库锦、库缎、桩花三类,其品种有雨花锦、凹凸锦、双面锦等家具装饰锦和艺术挂屏等;C项,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镇湖刺绣最为有名;D项,粤绣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单选题]5.被誉为“鬼工神技”的雕刻艺术是()。

A.煤精雕B.核雕C.贝雕D.椰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核雕,源于宋代中期,盛行于明末清初,在我国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地,尤其是苏州地区把玩核雕、收藏核雕精品甚为风行。

成语病句

成语病句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我们深邃的民间里,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些许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崩坏和消逝,抢救与保护它们,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B.近日,在报纸上看到,有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秋天了,人们在地里忙着采油菜花。

”我们的年轻人对大自然无知,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C.与丰富的文物遗迹相比,京杭大运河沿线已经完成了数量可观的重建、复建或者仿古的商业性项目,希望依托运河遗产招商引资的项目更多,破坏性建设屡见不鲜....。

D.城市全景实景地图的功能十分神奇。

你可以通过移动鼠标实现360度的旋转,任意选择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设身处地....作一番虚拟游览。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省出版界积极组织精品图书参展,介绍、展现本省出版界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风貌。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C.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露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

1.D(“设身处地”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不合语境,应为“身临其境”)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令人咋舌: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说不出话。

屡见不鲜: 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

1 A.(B.成分残缺。

“爱幻想”后加“的特性”之类的中心语。

或删去“天性中的”,而在“爱幻想”后加“的天性”。

C.“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前缺主语“硅化木”,是省略不当引起的主语残缺。

D.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平时如有什么思考,应该及时地把它写出来,不能只是在口头上与人交谈,如果述而不作....,时间一长,先前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就会忘掉了。

2019-2020-《扬州玉器》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2019-2020-《扬州玉器》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扬州玉器》阅读附答案扬州玉器①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②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

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

③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出土的玉器中,可知扬州玉器到了汉代,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的装饰品玉镯、玉环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辟邪等。

唐代的扬州琢玉,在当时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

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

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

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

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

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

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

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④进入20世纪50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暑期练习高三语文2024.8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

《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

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语文(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说明:所有试题都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 毫米黑色水笔作答。

在试卷或者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7分)阳春三月,漫步于宝应湖畔,陌上花开。

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恬淡,甲:。

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岁岁年年,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眼中千般景,诗文万种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着诗人离愁别绪的伤感;“出淤泥而不染,②”(周敦颐《爱莲说》),作者赞美莲花不同流合污的品质;“③,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清新,使人联想到春花盛开、马踏春草的景象;“⑤,⑥”(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诗人以落花为喻,表达自己不甘自弃、继续为国效力的奋斗与献身精神;“⑦,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写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⑧,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和“正是江南好风景,⑨”(杜甫《江南逄李龟年》),又分别写出了诗人杜甫的忧国伤时之情和深沉的悲哀与感慨……陌上花开,假如没有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或感怀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

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人吟诵了多少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着,陌上风情也被潦拨得浓郁而热烈。

1.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悄.然 ( )(2)指出画波浪线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修改:“”应改为“”(3)指出短文中画横线文字的复句类型:2.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3.填入甲:处的四字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悱不发B.不绝如缕C.不落尘俗D.不存芥蒂4.宜城中学举办以“水韵宝应·人杰荷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景点推介:(1)艾扬在网络上搜索到下面几句介绍宝应荷园的文字,请帮忙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宝应荷园内河渠纵横,水网密布。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运用(39 分)如同虎丘之于苏州,五亭桥之于扬州一样,八宝亭是宝应的象征。

来到宝应,不去八宝亭看一看,那可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呢。

八宝亭坐落在城中心的纵棹园里。

进了素砖高瓦的园门,走过的石路,踏上溪流涓涓的小桥,那飞檐()翘角、凌然欲飞的八宝亭就跃人了你的眼帘。

远远地,赵朴初先生书写的馏金大字“八宝亭”hè然醒目。

拾级而上,驻足亭内,八面来风,近闻鸟语花香,远眺云卷云舒,悠悠然如临仙境。

夕阳西沉,晚霞满天,翠柳环绕的八宝亭倩影倒映水中,上下一体,颇有几分“深潭藏古寺,碧水化翠薇”的意境。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飞檐()hè()然2.填入文段中画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3分)A. 巧妙绝伦B. 垂柳依依C. 因地制宜D. 自出心裁3.下列对语段的分析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拾级而上,伫足亭内,八面来风,近闻鸟语花香,远眺云蒸霞蔚,悠悠然如临仙境。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 “素砖高瓦”“溪流涓涓”“馏金大字”“驻足亭内”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夕阳西沉,晚霞满天,翠柳环绕的八宝亭倩影倒映水中”主干是“八宝亭倒映水中”。

D. “园门”“遗憾”“晃荡”“颇”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三峡》中,郦道元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出三峡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作者写夏季水流湍急,动人心魄,恰好和前面表现山之雄伟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B. 鲁迅的《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于《呐喊》,文章主要通过“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C. 新闻作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

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的新闻体裁是通讯,比如《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新闻体裁是新闻评论,比如《一着惊海天》。

2019年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卷I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安恬.(tián)绚.丽(xùn)荟萃.(cuì)闲情逸.致(yè)B.参.天(cēn)镶嵌.(qiàn)静谧.(bì)栩.栩如生(xǔ)C.磅礴.(bó)眷.恋(juàn)温馨.(xīn)争妍.斗艳(yán)D.邂.逅(xiè)惬.意(xiá)娴.熟(xián)玲珑剔.透(tì)【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别能力.需要结合平时的积累解答.注意常见字词的读音和正确书写.【解答】A、“绚丽”中的“绚”应为xuàn;“闲情逸致”中的“逸”应为yì;B、“参天”中的“参”应为cān;“静谧”中的“谧”应为mì;C、正确;D、“惬意”中的“惬”应为qiè;“玲珑剔透”中的“剔”应为tī.故选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考点】49:成语.【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解答】A.使用有误,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该成语和句中“按一定的步骤”重复,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B.使用有误,上蹿下跳: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C.使用有误,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句中指的是优美的风景,该成语使用不当.D.使用正确,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故选:A.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C.通过在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前后矛盾,删去“超”或“左右”;B.正确;C.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改为“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故选:B.4.下列说确的一项是()A.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B.木本采沐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C.繁花嫩叶流水潺潺爱好文学赞叹不已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考点】56:标点符号;48:短语类型;54:提取句子主干.【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的使用标点.【解答】A.感叹号在引号;B.木是象形字,本是指事,采是会意字,沐是形声字;C.繁花嫩叶是并列,流水潺潺和赞叹不已是动补,爱好文学动宾;D.正确;故选D.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B.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雪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D.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考点】F5:文学常识.【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要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来判断即可.【解答】A.正确;B.正确;C.《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与民同乐的积极思想;D.正确.故选:C.6.根据拼音写汉字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眺,树影婆娑,花团锦(cù)簇,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郁的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玉器》阅读附答案
扬州玉器
①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②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

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

③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出土的玉器中,可知扬州玉器到了汉代,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的装饰品玉镯、玉环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辟邪等。

唐代的扬州琢玉,在当时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

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

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

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

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

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

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

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④进入20世纪50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

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

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全国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

上述5件玉器,经国家评定为珍品,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内。

小题1: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小题2:选文第③段说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进入全盛时期”,请你根据文本信息分要点归纳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内容。

小题3:选文第④段“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句中划线词“主要”有何作用,能否去掉?
小题4: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

请你结合有关“玉”的成语或者熟语(不少于2个),谈谈你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
小题1:说明方法:举例子。

(1分)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

(2分)
小题2:(1)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

(2)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

(3)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

(4)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

小题3:不能去掉。

“主要”一词表示现代中国玉器大部分出自扬州产区,但也有的出自中国其他地区,如果去掉,就表示现代中国玉器只有扬州这一个产区,与事实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分)
小题4:“玉”的熟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的成语:金玉满堂。

“玉文化”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

试题分析:
小题1:为了说明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这一特点。

小题2:根据第3段中“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

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

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这几句话说明“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

根据第3段“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说明“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

根据“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

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这几句话说明“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

根据第3段“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

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这几句话说明“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

小题3: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这一特点,常用一些副词来体现这一特点。

如本句中就用“主要”一词来表示现代中国玉器大部分出自扬州产区,但也有的出自中国其他地区。

小题4:本题有两问。

第一问,只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含有“玉”的成语或谚语即可;第二问,结合玉文化写出自己的认识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内容。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