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锐影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参考版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参考版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1.1产品型号/规格型号:WC-vc01。

1.2结构组成该产品由影像获取归档管理工作站模块、影像处理工作站模块、云PACS子系统模块和远程会诊工作站模块组成。

产品载体为光盘。

1.3适用范围:用于医学影像的传输、显示、输出和存储,不包括自动诊断部分。

2.性能指标2.1通用要求2.1.1处理对象软件的处理对象为符合国际标准DICOM 3.0的医学影像(类型包括CR、DR、CT、MR、US、DSA、ES、GM)。

2.1.2最大并发数软件在“2.1.14运行环境”条件下,支持最大并发使用用户数为1000。

2.1.3数据接口软件系统的影像数据接口应符合国际标准DICOM3.0的要求。

通过HTTP协议,实现客户端浏览影像信息。

2.1.4特定软硬件符合DICOM3.0标准的影像设备。

2.1.5临床功能服务端功能2.1.5.1影像获取归档管理工作站a.自动分目录归档获取到的影像数据文件,并生成数据库记录;b.能按日期-检查-序列-图像的结构进行管理,实现调阅操作;c.能将已经存在的影像数据文件进行数据备份;d.根据请求条件发送检查列表;e.提供影像数据的DICOM Q/R获取。

f.通过影像数据文件库与备份库的对比,实现缺失影像文件的恢复。

PC客户端功能2.1.5.2影像处理工作站(含三维处理功能)a.能打开JPG、BMP影像文件;b.能打开dicom3.0格式的影像文件;c.格式转换输出支持BMP、JPEG标准图像格式;d.支持图像打印;e.支持图像二维处理功能:e1.二维显示:布局、放大镜、联动、复位、裁剪、拖移、缩放、反片、曲线窗、右转、左转、倒置、镜像、伪彩、增强、滤镜、图像对比;e2.二维测量:心胸比、椭圆、画区域、画点、长度、箭头、角度、像素值、定标、参照图、加定圆、加定方、比例、变化图;e3.影像播放:播放、暂停、停止、首帧、上一帧、下一帧、尾帧、回播、播放速率、多帧;f.支持图像三维建模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容积重建(VR);g.支持图像采集功能:g1.支持当前病人采集图像(前台)、匿名采集图像(后台);g2.支持设置图像采集区域;g3.应能对已采集图像进行图像处理;g4.支持JPG、BMP、dicom文件导入。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万里云医疗信息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万里云医疗信息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适用范围:本产品属于科室级PACS,适用于医院影像科。

本产品采用标准的CS 架构,适用于符合DICOM3.0标准的CR、DX、CT、MR类型医学图像的存储、传输、显示、处理、管理及报告编辑功能。

1.1 软件型号规格:WLYtelemedicine system1.2 软件发布版本:11.3版本命名规则本软件版本命名规则为X.Y.Z,其中:X=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为本软件的发布版本,从1 到 999Y=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范围从0 到 99。

Z=纠正类软件更新,范围从0到9999。

2.1 通用要求2.1.1 处理对象处理图像类型:CT、MR、CR、DX;图像格式DICOM。

2.1.2 最大并发数最大并发用户数:单台服务器并发数300。

2.1.3 数据接口2.1.3.1 医学影像数据接口DICOM ;2.1.3.2 支持在网络环境中使用标准的网络协议的操作,如OSI和TCP/IP2.1.4 特定软硬件:摄像头(无数据输出格式限制)摄像头安装在登记工作站上使用,用来拍摄患者的送检单,转换成图片后作为患者的病史保存在PACS系统中。

2.1.5 临床功能a) 显示患者信息;b)检索功能:可以通过登记时间,检查部位,检查状态筛选患者;c) 修改患者信息:在患者列表中,可实现修改患者详细信息。

d) 显示医生基本信息。

e) 医生可以编辑自己的知识库,即报告模板。

f) 医生可以根据需要将病例收藏至收藏夹下。

g) 管理选项:选择管理选项,可以添加医生账户并设置医生权限。

h) 可以根据影像信息给患者书写报告。

i) 可以修改以往的报告。

j) 连接打印机后,选择安装的打印机,可以打印患者的报告。

k) 可在阅片状态下,完成以下图像调节:l 图像移动、放大缩小、翻转旋转;l ROI(感兴趣区域);l 反色;l 方形遮蔽、自动遮蔽;l 伪彩色;l 图像增强;l 图像播放;l 布局:控制页面中显示窗口个数;l 标注和测量:角度测量;长度测量;HU值测量;区域HU;方形测量;椭圆测量;Cobb角测量;偏差测量;心胸比测量;箭头、文字、圆形以及方形标记;l 报告ROI以及关键影像;l 影像四角信息配置。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市嘉利达专显科技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市嘉利达专显科技

2.性能指标2.1通用要求2.1.1处理对象本软件处理的对象类型为符合DICOM3.0 格式的医学图像,可用于DICOM3.0 设备(CT、MR、DR)。

2.1.2最大并发数可同时支持50 个用户并发访问。

2.1.3数据接口本软件的通用数据接口有 Dicom、DICOM Work List、DICOM Storage 、DICOM SCU、DICOM SCP、DICOM Print、支持高拍仪 USB2.0 接口。

2.1.4特定软硬件需要JAVA 软件 1.8 版本环境。

2.1.5临床功能本软件有登记预约、登记预览、排队叫号、工作清单子模块、影像诊断、系统管理、统计管理功能。

2.1.5.1登记预约1)新增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手机号码、地址、医院、患者来源、病历号、申请科室、申请医生、申请单号、预约时间、门诊/住院号、检查科室、床位、技师、检查类型、检查部位和价格。

可选择取号、打印标签和拍申请单功能。

2)可对已登记预约的病人信息进行添加预约、拍申请单、取号、补打标签和修改。

3)可通过医院、姓名/病历号/身份证、检查类型、时间日期、检查状态、检查设备进行单个条件或组合查询病人信息。

2.1.5.2登记预览1)以日历型式展现当月每天的登记预约人数,点击日历可弹出当天预约登记的患者信息。

2)可通过年、月、医院进行登记预览查询。

2.1.5.3排队叫号可对已登记预约的病人进行排队叫号并在屏幕显示。

2.1.5.4工作清单1)可展示已登记预约的病人信息,查看患者检查状态;2)可删除已登记的病人信息;3)可通过医院、姓名/病历号、检查类型、时间日期、检查状态、检查设备进行单个条件或组合查询病人信息。

2.1.5.5影像诊断1)可通过医院、姓名/病历号、时间日期、检查状态、检查设备进行单个条件或组合查询病人信息。

2)可对病人信息进行添加申请单(拍摄上传、本地上传或二维码上传)、删除申请单和阅片。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锐影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锐影

2性能指标2.1处理对象应能处理 CT、CR、MR、US 符合 NEMA DICOM-2007 标准(DICOM 3.0)的图像。

2.2最大并发数软件为局域网软件,服务器登陆用户最大并发数为 100。

2.3数据接口软件支持 DICOM 数据接口,满足 DICOM3.0 的传输协议。

2.4特定软硬件1)软件支持实现病人登记信息与病人图像自动关联,应能与具有满足DICOM3.0 接口的医疗设备相连;2)软件支持将病人相应图像发送到列表中的 DICOM 设备上,应能与具有满足 DICOM3.0 接口的胶片打印机相连。

2.5临床功能2.5.1登记工作站功能具有登记工作站权限的用户应能使用病人登记相关功能。

2.5.1.1数据维护1)应能登记病人基本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日期、住址、院别、科别、床号、住院号、预约时间、申请医生、检查部位、检查设备等临床信息,并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保存或取消;2)应能对已经登记的病人信息进行修改;3)应能对已经登记的病人信息进行删除;1)应能支持条件查询;支持设置检查日期时间段进行查询;2)支持查询全部病人、上一天病人、当天病人、下一天病人。

2.5.1.3数据工具1)应能够对通知予以查询;2)应能查看排班信息;2.5.1.4常用功能1)显示内容设置:病人列表中显示内容设置,包括病历、状态、检查号、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院别、科室、床号、门诊号、住院号、申请医生、AN、检查设备、检查部位、录入员、录入时间;2)关闭窗口:取得退出软件权限的用户可以退出软件回到操作系统桌面。

2.5.2诊断工作站功能2.5.2.1用户权限设置1)应能对用户进行新增;2)应能对用户进行修改;3)应能对用户进行删除;4)应能对每个用户、每一项操作权限进行管理;用户操作权限有:图像视图、照相视图、诊断报告、本地数据、网络数据、CDR 数据、队列管理、统计分析、格式设计、视频采集、系统设置、工具、登记工作站等。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新点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新点

2.性能指标
2.1服务器功能
2.1.1影像采集:通过 DICOM 存储通讯从支持 DICOM 通讯接口的成像设备获取图像。

2.1.2影像数据库操作管理:执行影像数据的数据库输入、读取、更新等操作。

2.1.3影像的存储管理:分在线存储方式和离线存储方式。

2.1.4影像数据压缩存储。

2.2工作站功能
2.2.1病人登记功能
进入登记界面,可录入病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检查目的、检查部位等。

2.2.2报告查询功能(快捷查询和高级查询)
快捷查询可按检查号、姓名、住院号查询;高级查询可按日期、检查部位、申请科室各条件组合查询,在查询条件项前的选择框打钩进行选择。

2.2.3报告编辑和打印功能
点击病人列表进入报告编缉界面,输入病人报告并打印。

当点击打印页面的打印按钮时,将此报告输送至打印机打印出报告。

如果为初次打印,则会在数据列表的报告列中显示打印机图标,表示此报告已打印。

2.2.4影像测量和标注功能
打开病人图像,进入图像界面,可进行影像长度、面积、CT 值的测量和标注。

2.2.5影像操作和显示功能
包括影像镜像;影像增强;影像旋转;影像缩小、放大;影像单帧、多帧显示;多窗显示;影像动态播放;影像窗宽、窗位实时调节(数值输入操作)。

2.2.6影像导入及导出转换
对图像导出的各种操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另存为 DICOMDIR、复制、刻录 DICOMDIRCD,将影像导出为 AVI 格式电影进行保存。

2.2.7系统管理功能
进入系统管理,可进行用户管理,如修改系统参数,操作员管理等。

1。

远程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新网

远程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新网

远程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适用范围:用于医疗机构内部以及医疗机构之间传输、处理患者医学影像信息以及患者医学影像会诊。

1.1 产品型号Smit-Cloud1.2 产品组成产品由软件安装盘、软件加密狗组成。

1.3 产品运行硬件要求产品运行的硬件环境是基于PC和服务器组成的局域网或互联网。

1.3.1 服务器端l CPU:至强E5-2609;l 内存:16G;l 存储:缓存4G; 6*2TB 3.5英寸7.2K RPM近线;l 支持TCP/IP的网卡;1.3.2 数据上传端l CPU:酷睿双核I5;l 内存:4G;l 硬盘:100G;l 支持TCP/IP的网卡;l 显卡:1024*768以上分辨率,32-bit全彩;1.3.3 专家浏览端l CPU:酷睿双核I5;l 内存:4G;l 硬盘:100G;l 支持TCP/IP的网卡;l 显卡:1024*768以上分辨率,32-bit全彩;1.4 产品运行软件要求1.4.1 服务器软件l 操作系统:Windows 2008 Sever或以上;l 数据库:MS Sqlserver2008或以上;l IIS 7.0或以上;1.4.2 数据上传软件l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7或以上;l 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1.4.3 专家浏览软件;l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7或以上;l 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2.1产品说明要求(详见附录A)2.2用户文档集要求(详见附录A)2.3软件质量要求(详见附录A)2.4外观2.4.1 软件加密狗:无划伤、无缺损;编号清晰。

2.4.2 安装光盘:刻录面光洁。

2.4.3 包装盒和说明书:产品标识的文字、符号、图形、表格、数字、照片、图片等准确、清晰规范。

2.4.4 标签及合格证:标签和合格证外观完整,字迹清晰。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睿佳医疗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睿佳医疗

2.性能指标2.1通用要求2.1.1处理对象软件的处理对象类型为DICOM 图像,支持如下图像:CR、DR、MRI、CT。

2.1.2最大并发数软件支持50 个诊断工作站同时从服务器获取图像。

2.1.3数据接口软件的通用数据接口为Dicom3.0、HL7。

产品支持的DICOM 服务有DICOM Query/Retrieve、DICOM Work List、DICOM Storage、DICOM Storage Commitment、DICOM Print、DICOM MPPS。

2.1.4特定软硬件本软件完成预期用途无需必备的独立软件、医疗器械硬件。

2.1.5临床功能由“系统服务模块、客户端工作站模块,系统配置管理模块”组成:(1)系统服务a)支持DICOM Storage 服务,能够接收图像设备所发送的DICOM 格式图像数据。

b)将患者检查信息通过DICOM Worklist 服务发送到图像设备。

c)支持DICOM MPPS 服务,显示图像设备的检查状态。

d)将获取的DICOM 格式图像文件进行无损压缩保存。

e)支持DICOM WADO 服务的接口,实现图像调阅功能。

f)支持Web 服务实现数据库访问代理,进行数据的快速检索查询。

g)提供分布式数据存储功能,图像数据可以存储在不同的位置。

(2)客户端工作站a)通过时间、姓名等条件限定来进行查询和检索患者信息。

b)查询远程设备。

c)二维图像浏览功能。

包括:图像窗宽窗位调节、旋转、放大缩小图像处理操作,可以显示图像DICOM 信息、点线标注、显示测量信息功能。

d)图文报告编辑功能,支持灰度处理与LUT 调整和相关操作【搜索和查看存储的影像、更改影像的呈现(缩放、窗宽、窗位调整、标准)、输入文本或标记、长度测量及校正、更改方向(翻转、旋转)、反相查看;可显示并调整灰阶直方图和输入输出曲线的响应关系,感兴趣区域及角度测量、边框裁剪、复位、以单或多格打印影像、图像存储和传输等】。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柏视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产品技术要求柏视

医学影像传输处理软件2.性能指标2.1通用要求2.1.1处理对象产品可处理 CT、MR、CR、DR、RF、PET、DSA、US、X 光设备输出 DICOM3.0 接口图像。

2.1.2最大并发数在服务器端标准配置要求下可行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 30 个。

2.1.3数据接口产品的通用数据接口为 DICOM3.0,产品支持 DICOM Query/Retrieve、DICOM Storage、DICOM Storage Commitment 服务。

2.1.4特定软硬件产品运行可配合医院 CT、MR、CR、DR、RF、PET、DSA、US、X 光机图像设备。

2.1.5 临床功能产品临床功能包括以下功能:a)数据集管理功能,应能对公共数据集、个人数据集、收藏数据集、分享数据集进行管理;b)患者登记功能,应能提供自动获取新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并能提供调阅;c)图像归档功能,应能提供对多种类型图像的 DICOM 接收功能,包括 CT、MR、CR、DR、RF、PET、DSA、US、X 光机图像设备,并提供对接收图像的自动归档功能;d)图像显示功能,应可实现图像载入、显示、显示/隐藏文字、全屏显示、适窗显示、布局调整、滚动显示、调窗、缩放、拖动、反色、旋转及翻转、重置操作;e)图像标注功能,应可实现添加标注、保存标注、载入标注、测量长度、测量矩形面积、高亮显示、CT 值测量、测量角度、局部放大、缩放图像、撤销标注、清除标注操作;f)图像处理功能,应可实现序列同步、显示定位线、多平面重建(MPR,PVmed PACS B 型号适用)、图像还原(PVmed PACS B 型号适用)、调窗(PVmed PACS B 型号适用)、十字定位(PVmed PACS B 型号适用)、伪彩(PVmed PACS B 型号适用)功能操作。

2.1.6使用限制2.1.6.1常用字段限长为:a)用户名密码最大长度为12字符;b)用户ID最大长度为32字符;c)用户姓名最大长度为16字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性能指标
2.1处理对象
应能处理 CT、CR、MR、US 符合 NEMA DICOM-2007 标准(DICOM 3.0)的图像。

2.2最大并发数
软件为局域网软件,服务器登陆用户最大并发数为 100。

2.3数据接口
软件支持 DICOM 数据接口,满足 DICOM3.0 的传输协议。

2.4特定软硬件
1)软件支持实现病人登记信息与病人图像自动关联,应能与具有满足DICOM3.0 接口的医疗设备相连;
2)软件支持将病人相应图像发送到列表中的 DICOM 设备上,应能与具有满足 DICOM3.0 接口的胶片打印机相连。

2.5临床功能
2.5.1登记工作站功能
具有登记工作站权限的用户应能使用病人登记相关功能。

2.5.1.1数据维护
1)应能登记病人基本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日期、住址、院别、科别、床号、住院号、预约时间、申请医生、检查部位、检查设备等临床信息,并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保存或取消;
2)应能对已经登记的病人信息进行修改;
3)应能对已经登记的病人信息进行删除;
1)应能支持条件查询;支持设置检查日期时间段进行查询;
2)支持查询全部病人、上一天病人、当天病人、下一天病人。

2.5.1.3数据工具
1)应能够对通知予以查询;
2)应能查看排班信息;
2.5.1.4常用功能
1)显示内容设置:病人列表中显示内容设置,包括病历、状态、检查号、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院别、科室、床号、门诊号、住院号、申请医生、AN、检查设备、检查部位、录入员、录入时间;
2)关闭窗口:取得退出软件权限的用户可以退出软件回到操作系统桌面。

2.5.2诊断工作站功能
2.5.2.1用户权限设置
1)应能对用户进行新增;
2)应能对用户进行修改;
3)应能对用户进行删除;
4)应能对每个用户、每一项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用户操作权限有:图像视图、照相视图、诊断报告、本地数据、网络数据、CDR 数据、队列管理、统计分析、格式设计、视频采集、系统设置、工具、登记工作站等。

5)应能对每个用户工作的主要操作设备进行控制;
主要操作设备类型有:CR、CT、MR、US。

1)应能登记病人基本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日期、住址、院别、科别、床号、住院号、预约时间、申请医生、检查部位、检查设备等临床信息,并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保存或取消;
2)应能实现病人登记信息与病人图像的自动关联;
3)诊断报告与图像视图分屏显示;
4)诊断模板、字典可用可自由编辑;
5)应能实现对满足条件的病人报告进行审批、打印;打印过程可选择打印预览、打印;
6)应能对登记输入格式进行自主设计。

2.5.2.3数据查询
应能支持条件查询;支持设置检查日期时间段进行查询;支持查询全部病人、上一天病人、当天病人、下一天病人。

2.5.2.4数据工具
1)应能进行暂时系统锁定,再次使用需要输入相应账户的密码进行解锁;
2)应能够对通知新增发布、修改、删除,并予以查询;
3)应能查询相关人员登陆状况;
4)应能发布和查看排班信息;
2.5.2.5图像文件
1)文件输出:应能将选择的图像另存为 BMP、JPG 类型的文件;
2)保存:应能保存对图像所作的调节,包括:标注、窗宽/窗位、旋转等;
3)删除图像:应能删除选择的图像;
4)全部删除:应能删除本次检查所有图像;
5)传送图像:应能将选择的关键图像文件发送到指定存储服务器;
2.5.2.6显示布局
1)层叠排列:图像显示器只显示一幅图像,所有图像层叠,应能通过翻页来查看每个图像;
2)1×2排列:应能左右显示两幅图像;
3)2×1排列:应能上下显示两幅图像;
4)2×2排列:应能两行两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四幅图像;
5)2×3排列:应能两行三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六幅图像;
6)3×2排列:应能三行两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六幅图像;
7)3×3排列:应能三行三列排列显示,共显示九幅图像;
8)3×4排列:应能三行四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十二幅图像;
9)4×3排列:应能四行三列排列显示,共显示十二幅图像;
10)4×5排列:应能四行五列排列显示,共显示二十幅图像;
11)5×4排列:应能五行四列排列显示,共显示二十幅图像;
12)自定义:用户指定行列数。

2.5.2.7图像浏览
1)应能从第一幅图像开始顺序显示;
2)应能分页显示图像,每页显示的图像数据为按照m×n排列顺序显示的图像;
2.5.2.8图像选择
1)单选:应能选择一幅图像,在已经选择一幅图像的情况下,再选另一幅时,自动取消前一幅图像的选择;
2)多选:应能选择多幅图像,可对已选择的图像进行取消选择;
2.5.2.9图像变换
1)缩放:应能对图像进行缩放操作;
2)移动:应能移动图像进行漫游浏览;
3)放大镜:应能对图像进行局部放大浏览;
4)负像:应能将图像进行负像运算;
5)旋转:应能将图像向左/右方向旋转 90 度;
6)水平翻转:应能将图像水平翻转镜像;
7)垂直翻转:应能将图像垂直翻转镜像;
8)重置图像:应能重置图像到原始状态,对图像进行运算或操作全部失效。

2.5.2.10测量标注
1)直线:应能在图像上画直线,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矩形:应能在图像上画矩形,测量矩形区域的面积和 CT 值;
3)椭圆:应能在图像上画圆形,测量椭圆区域的面积和 CT 值;
4)多边形:应能在图像上画多边形,测量多边形区域的面积和 CT 值;
5)箭头:应能在图像上画一箭头,指向病灶或特定部位;
6)文字:应能在图像上打印文字进行标识;
7)删除最后一个标注:应能删除最后一个标注;
8)清除所有标注:应能删除全部标注信息;
9)添加左标注:应能标注图像的左边信息;
10)添加右标注:应能标注图像的右边信息;
2.5.2.11常用功能
1)打印胶片:应能将图像打印到胶片打印机;
2)诊断报告:应能打开诊断报告窗口,输入诊断报告;设置诊断报告格式;
3)统计分析:应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导出;
4)队列管理:应能对打印输出的数据进行管理,对打印的数据重新进行删除;
5)关闭软件:取得退出软件权限的用户可以退出软件回到操作系统桌面。

2.5.3服务器功能
1)应能配置图像存储位置;
2)应能配置数据备份计划,并根据数据备份计划自动备份数据;
3)应能配置自动删除计划,并根据配置自动删除数据。

2.6使用限制
在病人信息登记、修改时,病人编号、姓名、性别不能为空;
2.7用户访问控制
1)软件设置一个系统管理员权限账户,用于创建、修改、删除用户账户,设置用户权限,设置报告表头,数据备份路径,退出软件回到系统桌面等;
2)具有用户管理权限的账户,可创建、修改、删除用户账户,设置用户账户的各类权限;
3)所有账户只可使用自身被赋予权限的功能,其它功能不可见或不可使用;
2.8版权保护
软件对未授权的访问进行次数限制。

在未授权访问的计算机上运行本软件超过 100 次,将要求输入注册码。

输入注册码进行注册后,可正常使用软件。

2.9用户界面
软件包括图像视图界面,照相视图界面,本地数据界面,诊断报告界面,CDR 数据界面,队列管理界面,统计分析界面,格式设计界面,视频采集界面,以上界面均为显示操作界面。

2.10可靠性
1)应能提供存储影像数据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软件内部有完整错误日志,记录本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信息。

2)应能在软件出错后,软件将恢复数据至最近一次保存数据的状态。

2.11维护性
软件对所有用户操作以及系统自身异常的信息,均以详细日记形式记录,包括具体时间,功能模块,详细异常内容;
2.12效率
1)最低硬件配置下系统正常启动时间应小于 60s
2)千兆网络环境支持下平均载入一幅无压缩的 CR/DR 图像的时间应小于 6s
说明:文件长度不能超过 30M;产品的软硬件应符合 0 的要求。

2.13运行环境
1)硬件配置:
a)PC 机配置:
CPU:Intel i5-4300U 主频1.9GHz
内存:4G
硬盘:64G
网络: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带宽100Mbps
b)服务器配置:
CPU:Intel i5-4300U 主频1.9GHz
内存:4G
硬盘:64G
网络: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带宽100Mbps
c)其他硬件配置:
诊断工作站医用专业显示器:24 寸专业显示器;
100Mbps 网络。

2)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7 32 位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2.14质量要求
应符合GB/T 25000.51-2016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 51 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要求》中的第 5 章(5.3.9-5.3.13 除外)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