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需肥规律

合集下载

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需肥规律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小麦需肥规律小麦需肥规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上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20天。

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化验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 100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斤左右,五氧化二磷斤,氧化钾2-4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

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和比例是不同的。

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在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40%左右;二是在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 30%-40%左右,在开花以后仍有少量吸收。

小麦对磷、钾的吸收,在分蘖期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30%左右,拔节以后吸收率急剧增长。

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约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

钾的吸收以拔节到孕穗、开花期为最多,占总吸收量的60%左右,到开花时对钾的吸收最大。

因此,在小麦苗期,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

拔节到开花是小麦一生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需要较多的氮、钾营养,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壮秆、增粒。

抽穗、扬花以后应保持足够的氮、磷营养,以防脱肥早衰,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促进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增加粒重。

冬小麦的需肥规律冬小麦从出苗到成熟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等。

其中碳氢氧三元素约占小麦干物重的95%,主要是从空气和水中吸取,其余各种营养元素主要是靠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含量虽然不多,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缺少任何一种元素都会使小麦生长不正常而影响产量。

其中氮、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比较多,需要量较大,属大量元素,而土壤中往往供应不足,需要靠施肥来补充。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施肥是促进小麦生长的关键。

以下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1.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的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需肥量和施肥方法也不同。

苗期:苗期需施足量的氮肥,以提高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
的合成能力。

分蘖期:分蘖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促进分蘖和根系的发育。

拔节期:拔节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小麦生长和穗粒发育。

灌浆期:灌浆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增加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
利用效率。

成熟期:成熟期需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以增强小麦
的抗旱、抗逆性能和提高品质。

2.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技术有以下几点:
(1)合理施肥量: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避免浪费肥料和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

(2)优化施肥时间:选择在小麦需要的生长阶段施肥,提高肥料利
用率,避免肥料损失和浪费。

(3)科学配方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科学配制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4)培养优质小麦:小麦品质和产量受土壤和肥料的影响较大,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5)注意保护环境:在施肥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和水环境,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对磷肥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因此土壤中的磷素含量和磷肥的施用方式对小麦的吸收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土壤中,磷素主要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

有机态磷占总磷量的70%以上,但易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态磷而被小麦吸收。

无机态磷主要是指过磷酸钙等易溶性磷肥,占总磷量的30%左右。

无机态磷肥施入土壤后,能迅速被小麦吸收利用。

因此,为了小麦是需磷较多的作物,磷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麦苗期,磷素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在拔节至开花阶段,磷素能促进茎秆粗壮、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提高籽粒产量。

因此,合理施用磷肥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对磷肥的需求量因品种、生长环境、产量水平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要吸收1.0-1.5千克磷素。

在小麦苗期至拔节期,吸收的磷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4,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吸收的磷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4,在开花期至成熟期,吸收的磷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2。

因此,为了满足小麦不同生育期对磷肥的需求,需要合理钾肥需求小麦是需钾较多的作物,钾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麦苗期,钾素能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在拔节至开花阶段,钾素能促进茎秆粗壮、增加籽粒淀粉含量和提高籽粒产量。

因此,合理施用钾肥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对钾肥的需求量因品种、生长环境、产量水平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要吸收2.0-2.5千克钾素。

在小麦苗期至拔节期,吸收的钾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3,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吸收的钾素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1/3氮肥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

小麦通过根部吸收氮肥中的氮素,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及参与细胞代谢和能量生成等生命活动。

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肥的需求不同。

在播种期至分蘖期,小麦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小,但随着分蘖增加和茎叶生长,对氮肥的需求逐渐增大,特别是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对氮肥的需求达到高峰。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磷(P205),钾(K20),氮、磷、钾比例约为3:1:3。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

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

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2、玉米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平均量为;磷(P2O5);钾(K2O),平均量为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需肥规律: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

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玉米施肥量: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kg玉米需要施氮素5kg,磷2kg,钾3kg,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特征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

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小麦施肥技术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

不同阶段的施肥技术也不同,主要有:①施足基肥。

小麦施足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

底肥的数量应根据产量要求、肥料种类、性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

碳铵由于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追施后如不及时灌水容易使氮素损失,因此,各地推广碳铵作底肥时深施。

如果碳铵全部作底施,从施肥到小麦拔节、孕穗,至少要经历个4~5月,虽然冬春温度低加上深施,损失较少,但碳铵的肥效很难维持到小麦生育后期。

小麦肥料用法和用量

小麦肥料用法和用量

小麦肥料用法和用量
小麦肥料用法和用量如下:
1、基础施肥。

在小麦种植前,需要将堆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进行基肥施用。

一般情况下,每亩用量为300-500kg。

也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来确定施肥量。

2、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特点,合理选配化肥种类和施肥量。

小麦生长期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需要合理搭配这几种肥料,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3、底肥。

有机肥均匀撒施在地面,化肥随犁撒在犁沟内。

这样做能做到肥料撒施的均匀,无疙瘩肥出现,肥料在土中分布一致,表层与深处都有肥料。

随犁撒施化肥,深施在下层。

达到了化肥深施的要求,能与有机肥充分结合。

4、种肥。

使用数量不能过多,复合肥一般以10公斤为好,最多不能超过15公斤。

用量过多使土壤局部溶液浓度过高,使萌动的种子或种子根细胞液外渗,从而出现烧种、烧根的现象。

冬小麦需肥特点与施肥原则

冬小麦需肥特点与施肥原则

冬小麦需肥特点与施肥原则小麦需求的营养元素多大14种,其中大量需要除C、H、O外就是氮磷钾了(N、P、K)。

所以氮磷钾也称为大量元素。

从小麦的产量和氮磷钾的使用来看,平衡施肥是做到高产和稳产的基础。

但是我们施肥需要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来进行调控。

1、小麦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小麦生长苗期(出苗至返青)以营养生长为主,养分吸收力弱,分蘖期氮磷钾养分累计吸收量还不到吸收总量的10%。

速效氮可以促进幼苗早发;磷肥可以促使幼苗生根壮秆,增加有效分蘖率;此时钾肥需求量较少。

由于早期小麦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因此国内的小麦配方肥均已高氮、高磷为主,而钾含量基本满足此时需求即可。

同时由于玉米秸秆的还田技术,由此产生的钾含量也完全满足小麦前期生长的需求,也就是原来单用磷酸二铵也能取得高产的原因。

起身至孕穗期是需肥关键期。

此时是小麦需氮和磷肥的高峰期,由于氮肥容易流失,所以我们需要在此时对小麦补充氮肥,山东农业厅推广的氮肥后移技术,也是针对小麦此时的需肥规律制定的。

灌浆期是小麦需肥的最大高峰期,此时主要需求的就是磷元素和钾元素,特别是钾元素,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此时小麦对养分的需求达到整个生命期的75%,但是由于磷肥和钾肥容易在土壤中固化,因此此时追施磷酸二氢钾能够很好满足小麦的需求,进而有效的提高产量。

河南滑县曾进行试验,每亩追施2公斤磷酸二氢钾,亩产达到777公斤。

19从小麦需肥的规律来看,总结为如下几句:小麦底肥要施足,高氮、高磷要记住。

拔节追肥用尿素,每亩30—40斤。

灌浆需磷、钾量大,产量全靠它俩拿。

一喷三防不能省,包您产量顶呱呱。

2、施肥要点1、提倡秸秆还田,增加农田有机肥的用量。

2、使用高氮高磷的肥料。

例如:17-21-4,18-21-3,17-20-5等3、在小麦拔节期(清明节前后),每亩追肥尿素15-20公斤,追肥后浇拔节水。

4、做好“一喷三防”,每亩同时喷施1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保产增产,同时配合天达2116,促进肥料吸收。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归纳概括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归纳概括

精心整理中国农业信息网:1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答:小麦每形成100 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 kg、钾素(K2O)1.5~3.3 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 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因此,小作者:佚名????施、偏施现象渐趋严重,甚至还恶化了农田土壤环境,影响了后适时供应作物1一是在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40%吸收氮占总氮量的30-40%左右,在开花以后仍有少量吸收。

30%左右,拔节以后吸收率急剧增长。

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约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

钾的吸收以拔节到孕穗、开花期为最多,占总吸收量的60%左右,到开花时对钾的吸收已达最大量。

因此,在小麦苗期,应用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

拔节到开花是小麦一生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需要较多的氮、钾营养,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壮秆、增粒。

抽穗、扬花以后应保持足够的氮、磷营养,以防脱肥早衰,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促进麦粒灌浆饱满,增加粒重。

2、小麦需肥量在一般情况下,每生产50公斤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1.5公斤、磷(P5O2)0.7公斤,钾(K2O)1.8公斤,N:P2O5:K2O为3:1:3。

以亩产400千克小麦为目标,需N19-21公斤,P2O55.5-6.0公斤,K2O10-12公斤。

其中有机养分分别占35%、35%和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天8~12 小时光照
半(弱)冬 性品种
0~7℃
15~35 未春化春 播迟或不 抽穗 30天以上 未春化春 播不抽穗
反应中等
每天8小 时不能, 需12小时 8~12小时 不能需12 小时以上
冬性品种
0~3℃
反应敏感
4.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 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 即光照阶段,此阶段主导因素是光照、温度也起很 大作用,高于25℃或低于10℃都会延缓光照发育的 进行,低于4℃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 5.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 ①春化阶段:是小麦分化叶原基、分蘖原基、次生根 及原始茎节的时期,春化和分蘖同时进行,春化阶 段长分化的叶片及分蘖原基的数量就多,进入光照 阶段后数量不再增加。春化阶段茎生长锥处于未伸 长期,顶端分生组织不转入幼穗的分化。我省10月/ 下日平均气温5℃以下,半冬性小麦品种开始进入春 化阶段,同时开始分蘖;11月/中、下0~5℃冬小麦 进入春化,同时进入分蘖盛期,12月/上0℃进入越 冬。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 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 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时,我省2月下~3月上。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 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 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 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我省3月中下旬。
Hale Waihona Puke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起身到抽穗 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 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 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④主攻方向: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 长协调。
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 耕作栽培制度,品种类型分布、播种和成熟期早晚、 并尽可能考虑到行政区的完整,将我国分布为十个 麦区: 1.东北春麦区 2.北方春麦区 3.西北春麦区 4.北方冬麦区 5.黄淮冬麦区(山东全部) 6.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7.西南冬麦区 8.华南冬麦区 9.新疆冬、春麦区 10.青藏春、冬麦区
3.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小麦种子萌发后,必须 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实的时期,此 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是适宜的温度条件,不同的小麦 品种对温度及所需天数要求不同。 4.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 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 即光照阶段,此阶段主导因素是光照、温度也起很 大作用,高于25℃或低于10℃都会延缓光照发育的 进行,低于4℃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
生育期


出分 苗蘖
越 冬
返 青
起 身
拔 挑 抽灌 节 旗 开浆 穗 花 生殖生长
成 熟
生长阶 段 主要生 长器官
营养生长
并进生长
根、蘖、叶
根、茎、叶、蘖、 幼穗 光照阶段
籽粒形成灌浆
发育阶 段
春化阶段
与产量 形成的 关系
穗数
奠定穗数
巩固穗熟 决定穗 数 决定小穗数|决定 小花数|决定粒重 奠定 粒重
山东省冬小麦一生的生育过程及产量形成示意图
九 月份 句别 节气 下 秋 分 十 十一 十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光照阶段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上 下 上 下 上 寒 中霜 立 中 小 大 中 冬 小 中 大 立 中 雨 惊 中 春 清 中 谷立 中 小 芒 中 夏 露 降 冬 雪 雪 至 寒 寒 春 水 蛰 分 明 雨夏 满 种 至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 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我省4月上中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 全伸出(叶耳可见),我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 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我省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 顺序中下→上部→下部。我省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 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我省5月中旬开始灌 浆。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到成熟 ①生长中心:生殖器官的生长。 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充 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 渐减少。 ③与产量的关系: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④主攻方向: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的光 合生产率(干物质克/日· 2 ),保证有足够的营养 米 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
6.阶段发育理论的实践意义: ①有助于正确引种 南→北,年前过早进入光照阶段, 易受冻害;北→南,年前可能通不过春化阶段,造 成不结实或延迟成熟。 ②有助于决定不同品种的播期、密度 小麦进入光照 阶段以后,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代谢强度提高, 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增强、抗寒力减弱;冬性品种 春化阶段较长,分蘖力强,因此秋播时应先播冬性 品种,后播半冬性,春性品种,冬性品种应适当稀 播。 ③加速育种世代 对通过春化以后的小麦,可增加光 照,提高温度加速光照阶段的进行,缩短生育期, 提前收获。
小麦阶段发育特性
品种类型 据春化分 南方秋 播 北方春 播 春化要求 光照要求
温度 条件
0~12 ℃ 5~20 ℃
需要天数
据光照反 应分
光照条件
需要天 数
16天以 上,如 墨西哥 小麦 24天以 上,如 太1、鲁 1、辐63 30~40天, 如鲁5
春 性 品 种
5~15 未春化春 播能抽穗
反应迟钝
②光照阶段: 是分化小穗小花的时期,延长光照阶段 有利于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从而形成穗大粒多。 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4℃以上时,茎生长点开始伸 长,穗分化开始,标志着进入了光照阶段(我省3月 /上),到穗分化到♀、♂原基形成(顶端小穗形成) 时(植株开始拔节),光照阶段结束(我省4月/上、 中)。
2.土壤肥沃,供肥能力强 N、P、K含量高且协调, 400公斤以上的田块要求播前有机质1%以上,全 N0.06~0.08%,速N50~80ppm,速P20~40ppm, 速K 60~80ppm。 3.适宜的土壤质地和化学成分 粘土、砂土都不宜种 小麦,最适宜的是壤土,化学成分:pH 6.8~7.5; 含盐量高于0.25%受抑,高于0.4%死亡。 4.土地平整,地面坡度,应控制在0.1~0.3%。 5.农田水利良好,地下水丰富,能排能灌。 6.交通条件便利。
小麦概述 小麦是世界各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的 主要食粮。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其中碳水化合物含 量约为60~80%,蛋白质8~15%,脂肪1.5~2.0%, 矿物质1.5~2.0%,以及各种维生素等。报导表明, 目前各种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太微,不能被人体 吸收利用,还得靠食物来补充。麦麸是优良的精饲 料,麦秆是编织造纸的好原料。目前世界小麦播种 面积2亿多公顷,总产5亿多吨,居世界各种作物之 首。小麦在世界分布极广,各国均有种植,主要产 国有原苏联、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英国,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 217.5万亩平均亩产521kg,小麦面积单产最高的是 德国,亩产1333kg。
促营、生生长协调,主攻穗 数,兼顾穗大,粒多
决定粒重
栽培主 攻方向
苗、齐、均、壮、促分蘖、次生根生长
防止早衰,主攻 粒多,粒重
三、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 小麦的产量决定于: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 因),后者是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水、肥、气、热、光等, 其中水、肥、气是人工可以控制的。 一)、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作物吸收的养分主要是由土壤本身提供的,占作物总 需肥量的50~70%,另外30~50%由施肥补充,因此土壤肥 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产量。 1.耕层深厚,结构良好 ①耕作层20厘米以上,(根系 60~70%集中在此,是小麦养分和水分的主要供给层),上 层耕性好,下层质地少重(有利于保水保肥,有利于协调供 肥,提高抗旱能力);②结构良好,土壤容重1.1~1.2克 /cm3,(孔隙度50~55%),有机质含量较高,有丰富的水 稳性团粒结构。
二)、小麦对水分的要求 我省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占总降雨量的1/3~1/4, 只能满足小麦生育期耗水量的1/3~1/5。 (一)小麦的耗水量和耗水系数 1.小麦的耗水量(需水量):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 个生育期间麦田耗水总量(包括棵间土地蒸发,占 30~40%,植株蒸腾,占60~70%,重力水流失(很 少)),约为400~600毫米,即260~400立方米/亩。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 1.阶段发育的概念: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 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阶段 发育。 2.阶段发育的特性 ①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水、 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导作 用。 ②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停止 但不能倒行。 ③顺序性 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适宜 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二)、山东省小麦生产简况 小麦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收获 面积60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总产 150亿kg以上,单产250~300kg,面积和总产居全 国第二位,仅次于河南(总产有时超过河南)。
全省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滨州 德州 聊城 临沂 菏泽
面积(万亩) 6296.18 321.49 400.19 205.94 213.13 131.34 429.10 658.96 558.84 364.36 212.25 66.03 338.55 458.75 489.54 683.47 764.24
总产(吨) 18898210 944540 1421143 668142 630578 374427 1275204 2211846 1884874 1005204 700557 205254 1041427 1605625 1566229 1640029 2035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