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3首豪放词以及文学常识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宋词流派及代表作品

一、豪放词派北宋词坛自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唱出豪放之声以来,欧阳修、王安石颇有些继承,到苏东坡横空出世,大力提倡以诗为词,抛开音律、抛开艳科恋情,写下了诸多豪壮之词,开一代豪放之风。
到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之后,在内忧外辱的时事刺激下豪放词派迅猛发展,到辛弃疾手中成就巅峰。
豪放词题材广阔,不仅描写花间月下,还描写军国重大题材,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不求含蓄婉曲。
(一)苏轼北宋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苏轼的词风洒脱旷达,开创豪放词风,他用广泛的题材、开阔的视野代替了五代婉约词儿女之情、离别之感;用恢宏豪放的风格取代了含蓄婉约风格;又直接抒发情感,突破了格律的限制;还用诗的语言写词,为词开拓出新天地。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他的词无所不包,既写景状物又抒情议论。
他更用散文的笔法填词,大量运用比兴、典故,极大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完成了词体的解放,实现了词风的变革,把豪放派词创作推向顶峰。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希望能帮助到您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本文是关于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感谢您的阅读!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豪放词派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豪放词派打破婉约词派的风格,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起豁达,语言流利畅达。
豪放词派不仅描写花间、月下,儿女私情,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词论家对苏轼词所作的“横放杰出”“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之评,对辛弃疾所作的“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评,概况了豪放派的整体风格。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
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

部编版语文九上《13.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诗歌】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二、问题探究1.理解性默写(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未来仍然抱有希望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四个连续的动作与前两句的宴饮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当时仕途上失意受挫后极度苦闷的心情。
3. 作者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表达了什么意思?答:作者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含有无限的悲慨。
4.诗人反复咏叹“行路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之情。
5.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答: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6.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常考文学常识

常考文学常识常考文学常识大全在云纹考试中,文学常识是常考点,那么大家积累了哪些文学常识知识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常考文学常识大全,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常考文学常识【1】一、诗词中的文学常识1. 《咏鹅》作者唐朝骆宾王,和卢照邻、王勃、杨炯合称“初唐四杰”。
2. 《咏柳》作者唐朝贺知章,描摹的是春天美好的景象。
3. 《凉州词》(唐王之涣)一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提及到的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入海口是山东东营。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4.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中提及的“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长江流域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被称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
其故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
5. 《出塞》(唐王昌龄)一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龙城”指的是卫青,“飞将”指的是李广。
统指汉朝抗击匈奴的英雄。
6.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中“芙蓉楼”在现在的江苏镇江。
7.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的“故人”指的是王维,而“君”指的是元二。
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亦称此日为“茱萸节”、“菊花节”。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的“一人”指的是王维。
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中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是“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三山”分别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分别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10. 《赠汪伦》(唐李白)中“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我”是指李白。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
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广陵”指的是现在的江苏扬州,古人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
文学常识一

11、 陈寿——《三国志》
12、 干宝——《搜神记》(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13、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世称“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代表作:《兰亭集序》
14、 陶渊明 自号“五柳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之作家作品
【中国文学】——古代文学
(一)作家作品
1、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 孔子——《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孙子——《孙子兵法》(中国最早的军事名著,被称为“兵经”)
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7、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
诗中理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24、 李贺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25、 司马光——《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6、 沈括——《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7、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词的文学常识

词的文学常识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
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的特点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段的在词上的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虽分片,仍属一首。
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
词的分类⑴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⑴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⑴长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词牌词有词牌。
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调子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四种:一、本来是乐曲名称。
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
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
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
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
小学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一、李白,世称“诗仙”,浪漫主义诗人。
小学阶段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杜甫:世称“诗圣”,作品称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
小学阶段代表作品:《绝句》、《江畔独步寻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
三、白居易,世称“诗魔”,现实主义诗人。
小学阶段代表作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王维,世称“诗佛”,山水诗人,作品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阶段代表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
五、《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六、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代表作有《离骚》、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儒家经典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九、《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十一、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十二:“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十三、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十四、“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八、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课文《将相和》是《史记》中的故事,其中有“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里面有顾全大局、才智过人的蔺相如,还有知错就改的廉颇大奖军。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专题04 诗词三首一、知识梳理一、《行路难》1.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之美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杜甫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其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语),可见其影响。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
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
课文所选为第一首,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积累词语:茫然:迷惘的样子。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佳肴,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价钱。
箸(zhù):筷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姜太公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作者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歧路:岔路。
《淮南子·说林》里说,战国时杨朱见到歧路便哭起来:路在哪里呢?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会:当。
济:渡过。
沧海:大海。
3.整体理解第一层(前四句):美酒珍馐,无心享用。
第一层(中四句):欲为受阻,心存幻想。
第一层(后四句):行路虽难,壮心不已。
4.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 其气象恢弘。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特点:创作 婉约派其特点主要是
视野广阔,气象恢弘 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
雄放,喜用诗文,语 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
词宏博,用事较多。 豪放派派的代表人物
和谐,语言圆润清丽, 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 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 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 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 “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 “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 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来概括。
整理ppt
8
豪放派与婉约派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
有苏轼等。
晏殊 、柳永等。
整理ppt
第9页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比较《渔家傲》《江城子》 《破阵子》
整理ppt
1
比较《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 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 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 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整理ppt
2
三首豪放词比较
整理ppt
3
历代居士
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整理ppt
4
历代居士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寅(明画家、文学家)
整理ppt
5
历代居士
蝶庵居士——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 随园居士——袁枚(清文学家)
整理ppt
6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 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 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 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 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宋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