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丁醇丙烯及羰基合成车间设计
年产3万吨无水酒精生产工艺车间初步设计谋划建议书

年产3万吨⽆⽔酒精⽣产⼯艺车间初步设计谋划建议书海南⼤学材料与化⼯学院可⾏性研究报告项⽬名称:年产3万吨⽆⽔酒精⽣产车间⼯艺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原创性声明和使⽤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是我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的研究⼯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外,不包含其他⼈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使⽤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或集体,均已在⽂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了谢意。
作者签名:⽇期:指导教师签名:⽇期:使⽤授权说明本⼈完全了解⼤学关于收集、保存、使⽤毕业设计(论⽂)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并提供⽬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段保存论⽂;在不以赢利为⽬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期:学位论⽂原创性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是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进⾏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包含任何其他个⼈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本⼈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承担。
作者签名:⽇期:年⽉⽇学位论⽂版权使⽤授权书本学位论⽂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学位论⽂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的复印件和电⼦版,允许论⽂被查阅和借阅。
本⼈授权⼤学可以将本学位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有关数据库进⾏检索,可以采⽤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涉密论⽂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期:年⽉⽇导师签名:⽇期:年⽉⽇⽬录⼀、总论 (4)1、项⽬简介 (4)2、项⽬提出的背景 (4)3、项⽬建设必要性 (4)⼆、需求预测 (5)1、拟建项⽬产出物⽤途调查 (5)2、产品现有⽣产能⼒调查 (6)3、市场需求及其下游需求分析 (6)4、酒精⾏业发展趋势预测 (8)三、产品⼯艺技术⽅案及⽣产规模 (9)1、产品⼯艺技术⽅案 (9)2、⽣产规模 (10)四、资源可靠性、原材料、燃料的供应及公⽤设施情况 (10)1、原材料 (10)2、动⼒供应 (11)3、公共设备 (11)五、项⽬实施规划和安排 (12)1、建⼚要求 (12)2、环境保护 (14)3、企业组织和管理⽅式、⼈⼒资源 (14)4、项⽬建设进度安排 (14)六、投资估算和资⾦筹措 (15)1、投资估算 (15)2、资⾦筹措 (17)七、项⽬投资效益可⾏性分析 (18)⼋、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19)1、风险因素 (19)2、风险应对策略 (20)九、社会效益评价 (21)⼗、附件 (22)⼀、总论1、项⽬简介产品名称:⽆⽔酒精⽣产规模:年产3万吨酒精学名⼄醇,结构式为CH3CH2OH,相对分⼦质量为46。
年产35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 乙酸乙烯、氯乙烯、丙烯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 涂料和粘合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 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
燃烧热
1761kJ/mol
聚合热(25℃)
72 kJ/mol
8.7℃时
45.5℃时 77.3℃时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6.67
33.33 101.32 246℃ 3.42MPa
1.1.2 丙烯腈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丙烯腈分子中含有双键及氰基(-CN ),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 水解、醇解、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
计划扩展 7
吉化公司化肥厂
6.6
BP 技术
安庆石化公司腈纶厂
5
BP 技术
台湾 CPDC 公司
18
BP 技术
合计
59.3
1.3 我国丙烯腈发展方向
1.4 丙烯氨氧化的原理
1.4.1 化学反应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丙烯氨氧化反应是一个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
CH 3CH
CH 2
NH 3
3 2
O
2
CH 2
CHCN
生产能力 9.0 9.0 7.5 3.0 8.0 4.5 71.8 24 18.0
年份 生产能力
产量 消费量 腈纶 ABS/AS 其它 开工率(%)
年产3万吨聚丙烯生产工艺设计

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用于家电、塑料制品、纺织品等领域。
年产3万吨聚丙烯的生产工艺设计考虑到生产规模和质量要求,需要综合考虑原料准备、反应工艺、分离工艺和产品收率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年产3万吨聚丙烯生产工艺设计的参考:1.原料准备:聚丙烯的生产原料主要是丙烯。
丙烯为无色气体,在工业上主要通过蒸馏分离丙烷获得。
为保证聚丙烯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一个足够大的丙烯储罐,以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
2.反应工艺:聚丙烯的生产一般采用热聚合反应。
具体反应工艺需要参考聚合反应的适宜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在选择反应器时,需要考虑反应器的尺寸和材质,以确保反应器能够承受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和压力。
3.分离工艺: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聚合物分离出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留的单体。
分离工艺主要包括溶剂沉淀法和蒸馏法等。
在选择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分离效果、工艺流程的简单性和设备成本等因素。
4.产品收率:聚丙烯生产的产品收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产品收率可以通过优化反应工艺和分离工艺来实现。
在反应工艺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用量等参数来提高聚合反应的转化率。
在分离工艺方面,可以通过改进分离方法和设备,减少产品的损失和残留。
5.废弃物处理:聚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未反应的丙烯和聚合物中的杂质。
废弃物处理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可以采用蒸馏回收未反应的丙烯,同时将废弃物进行处理,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一个年产3万吨聚丙烯的生产工艺设计的参考,具体的生产工艺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体系,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年产3万吨聚丙烯车间工艺设计

聚丙烯(PP)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纺织品和工业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个年产3万吨聚丙烯的车间工艺设计。
1.原料准备生产聚丙烯的主要原料是丙烯,其它辅助原料包括催化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等。
原料应通过输送系统送入车间,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反应器设计聚丙烯的制备主要通过聚合反应进行。
反应器是实现聚合反应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应考虑反应物质的混合、传热和传质等过程。
反应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搅拌性能和温度控制性能。
3.聚合反应条件聚丙烯的聚合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浓度条件下进行。
反应温度一般在150-250℃之间,压力在1-3MPa之间。
催化剂的选择和浓度对聚合反应的速度和聚合度等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4.聚合反应控制聚丙烯的聚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需要通过控制温度来维持反应的平衡。
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来调节反应器的温度。
此外,还需要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和催化剂的加入速度等参数。
5.分离与精馏聚合反应后,得到的聚丙烯溶液需要进行分离和精馏。
分离过程可以采用离心分离或过滤等方法,将聚丙烯和溶剂分离。
然后通过蒸馏装置将溶剂从聚丙烯中蒸发出来,得到纯净的聚丙烯产品。
6.成品处理得到的聚丙烯产品需要进行后处理,包括干燥、粉碎和包装等工序。
聚丙烯产品应保持干燥状态,以免吸湿影响品质。
粉碎工序将聚丙烯颗粒破碎成所需的粒径。
最后,将产品包装成适当的规格,方便储存和运输。
7.废水处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废水,其中可能含有有机溶剂和其他污染物。
废水应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工艺可以包括沉淀、过滤和生物处理等步骤。
8.安全措施生产聚丙烯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包括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设立安全防护设施,定期检查设备和仪表的运行情况,并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故。
以上是一个年产3万吨聚丙烯车间工艺设计的概述。
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并考虑到设备的选型、能耗的控制和生产的经济性等因素。
年产30000吨酸奶工厂设计

年产30000吨酸奶工厂设计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班级:2010级1班:马晋生目录引言 (2)1 酸奶工艺流程设计 (7)1.1 酸奶种类简介 (7)1.2 酸奶生产工艺流程比较选择 (8)1.3 酸奶生产工艺 (8)1.3.1原料乳的标准指标 (9)1.3.2原料乳的标准指标 (9)2 发酵车间设计 (12)2.1 物料衡算 (12)2.1.1酸奶加工过程中工艺要求 (13)2.1.2酸奶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估算 (13)2.2 发酵车间设备设计 (15)2.2.1车间布置设计原则 (15)2.2.2环境与卫生 (15)2.2.3生产车间设备选择 (17)2.2.4生产车间用水用电估算 (23)3 工厂选址概述及辅助部门的设计 (26)3.1 工厂选址要求 (26)3.2 辅助部门及车间的设计 (27)3.2.1冷库的设计 (27)3.2.2其他车间的设计 (29)4 工业三废的处理 (31)4.1酸奶工厂工业废物概述 (35)4.2酸奶工厂工业废物处理 (35)5 结论 (33)致 (35)参考文献 (36)附录Ⅰ搅拌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图附录Ⅱ生产车间设备布置俯视图附录Ⅲ生产车间设备布置主视图附录Ⅳ酸奶工厂厂区平面设计图酸奶是采用鲜牛奶加入白糖和脱脂乳粉后均质,经超高温灭菌后接入乳酸菌发酵后制成的一种发酵型乳制品。
为了更好的实现酸奶生产,提高酸奶的质量和产量,从而扩大经济效益,本文对酸奶的生产工艺以及厂房建设进行了设计。
以鲜奶为原料,对其经过高温瞬时杀菌、均质、发酵、后熟等步骤,可以将鲜奶发酵成为营养丰富的酸奶。
本设计以搅拌型酸奶为生产工艺,根据搅拌型酸奶发酵的工艺流程,首先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同时对生产设备进行选择,在设备选择中以发酵罐、均质机和室外奶仓为例进行了设计,然后再确定生产车间设计与布置,再设计其他的附属部门或车间,并对各部门的功能和面积进行了简介,最后再完成整个工厂的设计。
为使酸奶更加健康粘稠,风味更佳,因此在发酵前加入了脱脂乳粉,可以降低发酵体系的整体含脂肪量,低脂奶发酵可以使产品品质更佳。
年产3万吨溶剂型丙烯酸酯生产线技改项目修编环评

1.总论1.1.项目由来泰州亚德胶粘制品有限公司(下称亚德公司),位于江苏省兴化市茅山镇,始建于2006年。
厂区位于茅山镇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46643平方米,包括生产厂房、储罐区、锅炉房、仓库、综合办公楼等构筑物,现有员工58人。
公司2009年投资1000万美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淘汰原有陈旧、自动化程度低的生产设备,建设自动化程度高、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改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30000吨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生产规模。
该项目“年产3万吨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线技改项目”于2009年4月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泰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复(泰环计[2009]12号),2009年12月开始施工建设,2010年6月建成投入试生产。
2010年11月年产达13000吨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由于未达到设计产能,根据需要进行了第一阶段验收监测,并于2011年4月通过泰州市环保局组织的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014年7月,泰州市环保局对亚德公司进行了环保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实际产生危废种类、数量与环评及批复不一致等问题,根据泰州市环保局要求,公司应进行环评修编,明确公司实际建设内容、污染物产生情况及各项环保措施的有效性。
为此,亚德公司于2014年7月委托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泰州亚德胶粘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修编报告”的编写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人员成立了项目小组,通过现场踏勘、现状监测、资料收集,编制了本报告。
1.2.修编内容本次修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内容:1、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线数量的变更:原环评4条生产线,改为9条生产线,配套1套试验装置,总产能不变;2、锅炉燃料的变更:原环评两台锅炉(一用一备)燃料采用轻柴油,改为一台燃轻柴油、一台燃天然气;3、污染源强的变更,主要包括废气源强的变更、排水量的变更、固废产生种类与数量的变更;4、污染防治措施的变更:工艺废气处理工艺由“水循环吸收+活性炭吸收”改为“缓冲罐+活性炭吸附”;厂区废水处理站最大处理能力原环评为20t/d,改为最大处理能力48t/d;初期雨水池、事故池、罐区围堰容积变更;5、本项目排污总量的变更。
年产3万吨聚丙烯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1.聚丙烯概述1.1 概述聚丙烯是一种结构规整的结晶性聚合物,为白色粒料、无味、无毒、质轻的热塑性树脂。
密度0.90~0.91g/cm 3 , 表观密度≥ 0.38 g/cm3 。
机械性能优良,抗拉伸屈服强度打(≥ 22MPa),表面硬度大,弹性好,耐磨性能好。
耐热性能良好,具有160℃以上的熔点和120℃以上的软化点。
化学稳定性好,聚丙烯基本不吸水,与大多数化学药品不发生作用,耐酸碱和有机溶剂。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聚丙烯缺点是易脆化,低温冲击强度差,但可以用添加剂、共混或共聚等方法来改进。
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是热塑性塑料中发展最快的一种,目前产量规模已经超过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一)发展过程我国的聚丙烯工业化生产始于1971 年,当时化学工业公司从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引进5kt/a 浆液法聚丙烯装置投产,而后燕山石化公司从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引进80kt/a 浆液法聚丙烯装置和石油化纤公司从美国阿莫科(Amoco)公司引进35kt/a 浆液法聚丙烯装置;80年代引进了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的Hypol 工艺(液相- 气相本体法)在扬子石化公司建设140kt/a 聚丙烯装置,又引进了意大利海蒙特(Himont)公司的Spheripol 工艺(液相- 气相本体法)在齐鲁石化公司和石化股份公司分别建设70kt/a 聚丙烯装置,使国的聚丙烯生产技术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与此同时,80 年代采用国自行开发的技术和催化剂,利用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丙烯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小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进入90 年代国聚丙烯的发展更快,利用蒸汽裂解装置和炼厂的丙烯建设了20 多套聚丙烯装置,其中最大的为燕山石化200kt/a 采用阿莫科公司气相本体法工艺,一般的生产能力为70kt/a ,使聚丙烯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一种合成树脂。
到1998 年底,全国共有聚丙烯生产企业50 多家,总生产能力已达到2620kt/a ,成为我国合成树脂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一个品种。
年产3万吨丁醇丙烯净化及羰基合成车间的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8
1.5
原料及产品规格
1.5.1 主要原料规格及技术指标 表 1-2 丙烯原料规格及技术指标 化学级丙烯 丙烯 丙烷、甲烷和乙烷 乙烯 甲基乙炔及丙二烯 氧 总硫 C4 及 C4 以上的烃 乙炔 氢 总氯(以 HCL 计) 95× 10-2mol 5× 10-2mol 20× 10-6mol 15× 10-6mol 5× 10-6mol 1× 10-6wt 5× 10-6mol 1× 10-6mol 5× 10-6mol 1× 10-6mol 续表 绿油 水份 醇(以甲醇计) CO+CO2 进界区状态;液态 压力:2.2-2.8MPa.a 10× 10-6wt 20× 10-6wt 5× 10-6wt 15× 10-6mol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2
1.1.3 产品的性质与特点 本装置产品为丁醇。 1.丁醇 (Butyl alcohol)分子式 C4H9OH,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正 丁醇 CH3CH2CH2CH2OH,异丁醇(CH3)2CHCH2OH,仲丁醇 CH3CH (OH)CH2CH3 和叔丁醇(CH3)3COH。均为无色有毒的易燃液体, 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 2.正丁醇(n-Butyl alcohol)英文名称 1-Butanol。 产品理化性质:分子式 C4H10;系统命名为 1-丁醇。分子量:74.12,熔 点-90.2℃,相对密度为 0.810 g/mol。无色透明液体,沸点 117.5℃,凝固 点-89.5℃,闪点 36-38℃,自然点 365℃,微溶于水,能与乙醇和乙醚混 溶。 3.异丁醇(i-Butyl alcohol) 产品理化性质: 分子式 C4H10; 系统命名为 2-甲基-1-丙醇。 分子量: 74.12, 熔点-108℃,相对密度为 0.805g/mol。无色透明液体,沸点 108.0℃,凝 固点 37.7℃,闪点 28℃,自燃点 426.6℃,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折光 率(n20) :1.395-1.397。 1.1.4 产品的生产方法概述 丁醇的生产工艺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乙醛为原料,巴豆醛缩合加 氢法;另一种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 由于发酵法及乙醛法工艺流程长,设备腐蚀严重,极不经济,现有装置 已基本淘汰。当今丁醇生产的主要方法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概述1.1.1意义与作用丁醇是重要的差不多有机化工原料。
它有三个重要的品种:正丁醇、异丁醇。
正丁醇要紧用于生产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联二酸二丁酯等酯类产品。
前者用于涂料和粘合剂,后者为PVC的增塑剂。
用丁醇生产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
丁醇是生产丁醛、丁酸、丁胺和醋酸丁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原料,可用做树脂、油漆、粘接剂的溶剂及选矿用的消泡剂,也可用做油脂、药物和香料的萃取剂及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
1.1.2 国内外现状及进展前景1.国外进展概况丁醇是随着石油化工、聚乙烯塑料工业的进展和羰基合成工业技术的进展迅速进展起来的。
羰基合成反应技术是1938年在德国最先开发成功的,随着在英、美、法、意等国家获得进展。
自低压铑法问世以来,该法在丁辛醇工业领域独领风骚,先后转让给9个国家,共建设了23套装置,采纳该法生产的丁醛产量超过3.5mt/a,占丁醛总产量的70%。
所有新建装置全部采纳低压铑法,该法以其技术优势正在逐步淘汰高压铑法。
近10年来,随着各国对环境爱护认识的提高,烟气脱硫的关键技术有了飞速的进展,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开发并取得显著成效。
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98年止,美国投产了相当于装机容量150 GW的电厂烟气脱硫装置;德国投产了相当于装机容量30 GW的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日本已建成投产大型脱硫装置1 400台(套),相当于装机容量39 GW。
2.国内进展概况我国的丁醇生产技术在1980年往常要紧采纳粮食发酵法制丁醇,采纳乙醛缩合法制丁烯醛,丁烯醛缩合、加氢制丁醇。
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这类的丁醇生产装置差不多停产。
1976年,吉化公司从德国BASF公司引进50kt/a的高压铹法丁辛醇装置。
1982年建成投产。
随后,大庆石化总厂,齐鲁石化公司从英国DAVY公司成套引进丁辛醇生产技术,并在1986年,1987年相继投产。
(1)1992年北京化工四厂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引进丁醇生产的专利技术及关键设备,于1996年投产。
(2)1996年齐鲁石化公司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将原来低压羰基合成气相循环法改为液相循环法。
在反应器不变的情况下,将产量扩大为原来的1.9倍。
1998年吉化公司对原有的BASF高压羰基合成装置进行改造。
引进了UCC/DAVY第四代低压液相循环羰基合成技术,在保留了原装置的异构物分离、丁醛缩合、辛烯醛液相加氢、醇的精馏分离等几部分的基础上,另外扩建了一套气相加氢、丁醛缩合、液相加氢、醇精馏分离系统,改造后的装置于2000年8月投产。
1.1.3 产品的性质与特点本装置产品为丁醇。
1.丁醇(Butyl alcohol)分子式C4H9OH,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正丁醇 CH3CH2CH2CH2OH,异丁醇(CH3)2CHCH2OH,仲丁醇CH3CH (OH)CH2CH3和叔丁醇(CH3)3COH。
均为无色有毒的易燃液体,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
2.正丁醇(n-Butyl alcohol)英文名称 1-Butanol。
产品理化性质:分子式C4H10;系统命名为1-丁醇。
分子量:74.12,熔点-90.2℃,相对密度为0.810 g/mol。
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17.5℃,凝固点-89.5℃,闪点36-38℃,自然点365℃,微溶于水,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
3.异丁醇(i-Butyl alcohol)产品理化性质:分子式C4H10;系统命名为2-甲基-1-丙醇。
分子量:74.12,熔点-108℃,相对密度为0.805g/mol。
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08.0℃,凝固点37.7℃,闪点28℃,自燃点426.6℃,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折光率(n20):1.395-1.397。
1.1.4 产品的生产方法概述丁醇的生产工艺有两种路线。
一种是以乙醛为原料,巴豆醛缩合加氢法;另一种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
由于发酵法及乙醛法工艺流程长,设备腐蚀严峻,极不经济,现有装置已差不多淘汰。
当今丁醇生产的要紧方法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
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钴法、改性铑法、高压铑法和改性铑法。
其中改性铑法是当代丁醇合成技术的主流。
改性铑法又分为气相循环和液相两种。
液相循环改性铑法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广泛使用的丁醇合成技术。
高压羰基合成技术是1940年由德国开发成功的,1970年进展到顶峰。
该法以钴盐作为催化剂,反应压力为20-30Mpa。
中压羰基合成技术是壳牌公司首先采纳的。
该法采纳一种有机膦配位体钴做催化剂。
反应温度在104—200℃,反应压力为6.5Mpa。
低压羰基合成技术是在70年代中期出现的,是丁醇生产技术的一个突破。
1976年低压铹法羰基合成丁醛工业装置在波多黎各投产成功。
液相循环改性铑法:国外对液相循环改性铑法技术加以进展、改进,形成有特色的专项技术,要紧技术代表有四家公司,具体情况如下:DAVY/DOW联合开发的第二代丙烯铑法低压羰基合成技术—液相循环法。
三菱化工开发的铑法低压羰基合成技术。
鲁尔公司的羰基合成工艺。
BASF的羰基合成工艺。
1.2 设计依据1.首选依据是老师布置的“任务书”—年产三万吨丁醇丙烯净化及羰基合成车间的初步设计。
3.再者依据2010年9月在大庆石化公司毕业实习中得到的全部信息及相关知识。
4.依据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化工工程设计》。
5.依据大庆石化公司编制的《丁辛醇车间—职员教育培训教材》。
1.3 厂址选择1.3.1 厂址选择原则厂址选择关于整个设计工作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厂址的选择中,不仅要考虑自然条件还需要顾及原料和成品的供销,运输情况,燃料、水、电、气的供应,劳动后备力量的来源,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资源等问题。
厂址选择应该遵守以下差不多原则:1.依照国家都市或区域要求,坚持工业布局要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又要考虑到邻近企业的协作关系。
2.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建厂差不多条件进行科学分析。
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方针,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
3.注意环境爱护,工厂与居住区要满足卫生防护标准,重视对三废处理场地的合理选择,尽量少对生态、自然风景的破坏和阻碍。
4.地形选择要适合工厂的总面积的布置,并有进展余地,厂址的自然地形坡度要与建筑物的相对布置,运输关系和地面安排等要求相近似1.3.2 本次设计的厂址选择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
东南距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150公里,西北距齐齐哈尔市139公里。
全市总面积2149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5107平方公里。
大庆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阻碍,总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有雪;夏季温热多雨;春、秋季多风。
全年无霜期较短。
龙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庆市东部,是大庆中心城的“三颗星”之一,东部与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隔路相望,西邻大庆石油治理局采油二厂、四厂,北靠大庆市人民政府,南与安达市接壤。
龙凤区地域宽敞,共分龙凤、卧里屯、兴化三个区块。
下辖一镇——龙凤镇,面积410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农村人口2.3万,现有耕地面积4.5万亩,草原面积10.3万亩,荒水面积8.8万亩。
有“一田三草二水五分荒”之称,极具开发前景。
龙凤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滨洲铁路贯穿全境,与东北、华北铁路网紧密相联,沟通着东北和华北腹地,301国道斜穿我区,成为我区与哈尔滨等以南地区、齐齐哈尔等以北地区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哈大高速公路的终端就在该区境内,从龙凤动身至省城哈尔滨的行程仅需1个多小时,长途客车可直接通达省内外40多个地市县,区内乡村通车率100%。
区内距哈尔滨内河码头仅150公里,距大连港不足1000公里,那儿有通往全国各大港口的客运班轮和通往香港、日本、韩国、波斯湾、南非等国家及地区的定期货运班轮;龙凤距哈尔滨、齐齐哈尔两个飞机场只有2个多小时的路程,从那儿可飞往香港、东京、汉城等国家和地区,发达的交通差不多使龙风成为大庆对外联络的门户卧里屯是以滨洲铁路和跃进大街为主轴,形成南地点、北铁路、东工业、西居住、中间辅以较大面积生态绿地的集中组团式结构。
卧里屯具有优越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区域地处松嫩平原,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
黑土泛金,资源极为丰富。
地下蕴藏着石油、天然气、土碱、土盐、土硝等自然资源,为进展石油、石油化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在龙凤地区差不多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通讯设施齐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均有常设办事机构。
全区大小商业网点分布广泛。
卧里屯邮局、石油治理局东风电话站、石化总厂电话站三大通讯枢纽。
全区现已开通6万门程控电话,百人电话拥有量38部。
邮政信函、邮政特快专递快捷方便。
依据厂址选择原则厂址选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卧里屯镇。
1.4 设计规模与生产制度1.4.1 设计规模丁醇装置以丙烯,合成气为原料,采纳低压羰基合成方法生成正丁醇。
丁醇装置设计年运行时刻为7562小时,7426小时生产丁醇,剩余136小时为生产切换时刻,可能每年进行5次切换,每次平均27小时1.4.2生产制度生产口号为“安全生产,一次完成”。
实行“四班三倒制”人员组成如表1-1表1-1 羰基缩合车间人员组成在职工人共计15人,临时工人若干。
车间主任白天在车间主持工作,每班由一个班长带领倒班人员进行倒班。
1.5原料及产品规格1.5.1要紧原料规格及技术指标表1-2 丙烯原料规格及技术指标化学级丙烯丙烯95×10-2mol 最低丙烷、甲烷和乙烷5×10-2mol 最高乙烯20×10-6mol 最高15×10-6mol 最高甲基乙炔及丙二烯氧5×10-6mol 最高总硫1×10-6wt 最高C4及C4以上的烃5×10-6mol 最高乙炔1×10-6mol 最高氢5×10-6mol 最高总氯(以HCL计)1×10-6mol 最高续表绿油10×10-6wt 最高水份20×10-6wt 最高醇(以甲醇计)5×10-6wt 最高CO+CO2 15×10-6mol 最高进界区状态;液态压力:2.2-2.8MPa.a温度:环境在生产丁醇过程中,原料合成气与丙烯中含有H2O、S、O2、As 和炔烃等杂质,这些杂质容易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中毒失去活性,阻碍装置的正常生产,必须进行精制脱出丙烯中的微量杂质,保证装置的正常进行。
因此工段要紧为利用催化剂将微量杂质脱出。
催化剂的规格见表1-3。
表1-3 催化剂规格名称型号规格规格一次用量硫化铂进口:C53-2 国产:BC-02-009 3mm直径挤压成型脱除合成气中的氧1121(第一层)5.5 m3 Pt≥0.08×10-2wt活性碳进口:207A 国产:JB-1 5-10目颗粒状脱除合成气中的羰基铁和羰基11208.5 m CTC值55-60×10-2水分≤10×10-2wt镍浸苛性钠的活性氧化铝进口:ICI-59国产:T402 3-5mm球脱除合成气中的氨1121(第一层)4 m3 Na2O≥12×10-2wtAl2O3(高表面)Al2O3(高表面)其余松密度≥900kg/ m3铑催化剂ROPAC国产:BG-2-007 Rh;19-21×10-2wtOXO反应催化剂年用量70 kg 氯化物:≤0.1×10-2wt铁:≤0.005×10-2wt锌:≤0.005×10-2wt三苯基膦TPP 白色晶状小片或颗粒OXO反应助催化剂年用量≤34000kg熔点:78.5-81.5℃三苯基膦≥99×10-2wt钠≤5×10-6wt灰份≤100×10-6wt干燥损失≤2.5×10-6wt1.6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技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过程是不能够缺少的两方面,任何技术的社会实践都离不开经济;而任何技术的好坏与否,脱离了经济效益的标准差不多上无法推断的。